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仲伟军  陈军  郭忠  马艳荣 《新疆地质》2012,30(1):116-121
地震频谱衰减属性可反映地层吸收性质、岩相和含气性,利用含气层段对地震波高频能量吸收强特点,可较好地预测地层含气层段[1].利用此项技术对车排子周缘的Sq1井区三维白垩系清水河组油藏进行含油气性检测,扩大该地区白垩系油气勘探领域.在此基础上,已发现多个白垩系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2.
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提高能更好地识别储层地震响应特征,能更精确对复杂储层进行储层预测研究.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作为储层识别和储层描述的方法之一,其种类繁多且意义不尽相同,单一的地震属性对实际地层特点的反应往往是不确定、不完整的,为此结合地震多属性分析,利用RGB属性融合方法提高储层预测的准确性.这里首先用时变分频反褶积方法提高...  相似文献   

3.
综合利用地震、钻井、测井等资料,从渤海A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的地层发育特征入手,以砂体发育特征与地震资料响应的匹配关系为研究思路,探究古地貌分析、地震属性分析等手段对研究区沙二段储层预测的适用性。通过开展最大振幅之和的地震属性计算、已钻井砂体厚度趋势约束、古地貌联合校正的储层预测,表明在沙二段沉积时期研究区主要为沟谷与洼地被两凸起分隔的古地貌格局,有利储层主要发育在西南及东北古地貌低洼处,东北部是后期开发调整的潜力区。基于该储层预测方法的合理性得到了5口设计井实钻结果的检验,证实了该成果不仅有助于油田下步调整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而且储层预测的思路和方法也可供海上类似中深层油田借鉴。  相似文献   

4.
地震属性分析在块碳酸盐岩储层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伯林 《安徽地质》2007,17(1):40-45
通过对也门1区块地层特征及电测资料的分析,从目的层段精细层位标定入手,确定属性提取的时窗大小,沿层提取1区块西北部盐上、盐下两套碳酸盐岩储集层地震属性.综合应用地震属性技术研究碳酸盐储层的剖面和平面分布特征,预测碳酸盐储层"孔-洞-缝"发育区.  相似文献   

5.
歧北斜坡沙二段滩坝砂体储层预测面临薄互层地层地震分辨率低,灰质砂岩与常规砂岩地震反射特征相似难以预测两个难点。通过试验优选,形成了两项针对性的地震储层预测方法。针对地震资料分辨率低,薄砂层预测困难的问题,采用谱分解和地震属性相结合方法,在分频体上提取地震属性,提高薄砂层识别能力。针对高灰质含量的滩坝砂体难以预测的问题,探索了利用地震属性降维和数据融合技术剔除灰质的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谱分解技术和多地震属性降维技术,能够较好地预测歧北斜坡滩坝砂体的薄砂层,并在滩坝砂主砂体发育区的预测中,剔除了灰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川中地区大安寨段地层为典型的碳酸盐岩,主要储层为大-亚段。模型正演结果表明地层厚度与地震振幅强度存在一定关系。当地震波经过油气层时,其高频成分能量衰减较不合油气层时严重;谱分解技术利用最大熵谱方法,将地震数据变换到频率域,其地震振幅强度表征了油气分布情况。振幅属性在J区块大安寨段的应用效果明显,既可以定性预测大-亚段厚度,也能预测油气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7.
SL地区大安寨段地层具有良好的页岩气成藏条件,有的井在该层段钻获工业气流,而有的井则钻遇干层或微弱产气,说明该层段的页岩气储层平面分布呈不均匀状态,资料表明该区页岩气的富集主要受泥页岩热成熟度、有机碳含量、裂缝发育和地层压力等因素控制。所以寻找该区大安寨段裂缝及有利的岩性组合是首要因素,利用三维纵波叠后地震资料,针对sI。地区大安寨段页岩气储层段,采用提取瞬时振幅属性及曲率分析技术,对珍珠冲组大安寨段进行有利储层分布区域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钻井资料吻合较好,证明这两种技术方法综合起来分析运用,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滩坝砂岩具有砂泥互层、单砂层厚度薄、并含有灰质白云质等高速夹层等特点,这些因素增大了滩坝砂岩储层的地震识别及预测难度.根据滩坝砂的实际岩性组合类型,用波形分析法对东营凹陷西部地区沙-4上亚段滩坝砂岩进行了储层预测.首先对滩坝砂岩常见的3类地震波形进行定义,建立了不同类型滩坝砂岩储层地震波形特征的实际正演模型;通过学习型地震波形预测技术,分析了不同岩性组合的地震波形特征,总结了波形模式与地层组合样式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实际井资料作为约束对研究区地震波形进行了分类区划,明确了滩坝砂岩有利储层发育范围.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古城低凸起三维地震工区内的奥陶系碳酸盐岩埋藏深,非均质性强,且无钻井资料。重点对奥陶系鹰山组三段—四段白云岩的串珠状地震反射体进行地质诠释。采用均方根振幅属性预测了储层平面分布规律,应用缝洞雕刻技术预测了裂缝和串珠体发育区,运用相干、曲率属性预测了断裂、裂缝的分布,联合应用频率衰减梯度、低频能量、平均频率和吸收系数等手段进行了油气检测。通过对多种信息的综合分析,评价优选出有利勘探目标。基于上述工作部署的A井,在鹰山组三段灰质白云岩储层中获天然气勘探重大突破,证实了地震综合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东营凹陷第三系隐蔽油气藏的地震预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论述了山东省东营凹陷第三系隐蔽油气藏(四大类:岩性型、地层型、裂隙型和复合型)的识别与地震预测技术,应用相干分析、地震属性分析和Stratamagic等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对隐蔽油气藏进行了预测、描述及油气综合评价,为勘探开发提供了井位,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