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中国气象局主办,国家外国专家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协办的第三届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国际讲习班(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Climate System and Climate Change,ISCS)将于2006年7月17-29日在  相似文献   

2.
2009年7月20-30日,由中国气象局主办,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全球变化分析研究和培训影响系统(START)协办的“第六届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国际讲习班”(The Sixth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Climate System and Climate Change, ISCS)在京举办。  相似文献   

3.
2006年7月17日,由中国气象局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外国专家局和START(Global Change System for Analysis,Research and Training)协办的第三届“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国际讲习班”(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Climate System and Climate Change,ISCS)在北京开班。  相似文献   

4.
1 概况 2008年7月14~25日,由中国气象局主办,国家外专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球变化分析、研究和培训系统(START)、兰州大学和甘肃省气象局协办,国家气候中心承办的“第5届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国际讲习班(The Fifth International Seminaron Climate Systemand Climate Change,ISCS)”在兰州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5.
2007年7月16-27日,由中国气象局主办,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球变化分析、研究和培训系统(START)协办,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和培训中心联合承办的“第四届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国际讲习班(ISCS)”在中国气象局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6.
1概况 根据“中国-越南气象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第8次会议纪要”(气外函(2007]57号)的精神,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于2007年12月17~23Et在越南河内越南国家气象水文与环境研究院举办了“天气、台风及气候预测国际培训班(Training Seminaron Weather,Typhoonand Climate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7.
<正>2010年7月19—30日,由中国气象局主办,国家外国专家局,世界气象组织南京区域培训中心,全球变化分析、研究和培训系统协办的"第七届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国际讲习班(ISCS)"在北京隆重开班。  相似文献   

8.
1 会议概况 2006年4月6-8日第二届亚洲区域气候监测、预测和评估论坛(The Second Session of the Forum on Regional Climate Monitoring,Assessment and Prediction for Asia)在北京召开。论坛由中国气象局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共同主办,中国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外国专  相似文献   

9.
2007年5月29-31日,气候变化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imate Change,ICCC)在中国香港召开。400余位来自全球的自然科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3月2—4日,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lobal Climate Observing System,GCOS)"全球气候观测:通往未来之路"会议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召开。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气象局秦大河院士发表大会主旨演讲,来自气候系统观测相关领域与组织机构的近20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全面评估了GCOS计划的发展现状、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作为一个国际协调性的观测系统网络,GCOS通过制定和发展基本气候变量(ECV)的概念和标  相似文献   

11.
新书架     
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到中国气象局图书馆查阅European Climate Vulnerabilities and Adaptation:A Spatial Planning Perspective《欧洲气候脆弱性和适应:空间计划视角》编著者:Philipp Schmidt-h omé等出版者:Wiley Blackwell出版年:2013《突发性大气污染监测预报及应急预案》编著者:安俊岭等出版者:科学出版社出版年:2015  相似文献   

12.
新书架     
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到中国气象局图书馆查阅Meteorological Measurements and Instrumentation《气象测量及仪器》编著者:R.Giles Harrison出版者:Wiley-Blackwell出版年:2014e Sun’s Influence on Climate《太阳对气候的影响》编著者:Joanna D.Haigh,Peter Cargill出版者: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出版年:2015年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我国灾害天气的研究能力,提高中尺度动力分析及其雷达反演、同化技术水平,国家973“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和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8月13-17在北京联合举办“2005年度中尺度灾害天气夏季讲习班”张大林教授在讲习班上重点介绍了目前国际上中尺度研究中常用的位涡理论与平衡流理论、风暴动力学以及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进展。张福清博士重点讲解了中尺度重力波理论、中尺度系统的可预报性以及卡尔曼滤波与集合同化技术,他们讲解的内容对于提高我国年轻研究人员与业务人员利用动力学理论分析与认识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的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另外,来自美国强风暴实验室的张健博士与孙娟珍博士就多普勒雷达的最新反演理论与技术,利用雷达资料做强对流临近预报以及定量降水估测等方面做了十分详细的介绍,这些新技术也是国内十分关注的应用技术,对提高我国新一代雷达的应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学员普遍认为:这次讲习班的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对提高年轻气象工作的科研和业务水平十分有益。讲习班260多名学员来自北京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9所高校及中国气象局直属30多个单位。  相似文献   

14.
根据NOAA(美国海洋大气局)和CMA(中国气象局)双边合作协议,我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对CPC(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气候预测中心)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T作访问(2007年8月7日至2008年3月28日)。CPC是NOAA下属的美国环境预测中心(NCEP)的一个处级单位,以制作各种气候产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气候监测、诊断和预测的业务单位。  相似文献   

15.
新书架     
《气象科学进展》2018,(5):10-10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到中国气象局图书馆查阅Making Climate Change History:Documents from Global Warming’s Past《描绘气候变化历史:全球变暖的历史档案》编著者:Joshua P. Howe等出版者: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出版年:2017Data Assimilation for Atmospheric, Oceanic and Hydrologic Applications (Vol. Ⅲ)《大气、海洋和水文应用中的资料同化(卷三)》编著者:Seon Ki Park等出版者:Springer出版年:2017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和社会理事会、世界气象组织干2008年4月24-25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国际论坛".  相似文献   

17.
2009年6月17日上午,在中国气象局举行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成立揭牌仪式。中国气象局沈晓农副局长主持了揭牌仪式,中国社会科学院王伟光副院长、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局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刘世锦副主任出席了仪式并致贺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有关领导出席了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18.
大地  金石 《辽宁气象》1997,(3):17-17
在中国气象局驻朝阳扶贫组的支持下,由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朝阳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5名气象科技人员历时3年完成的中国气象局重点研究课题“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两高一优农业气象实用模式”,日前通过了由中国气象局科教司组织的技术鉴定。该项研究成果达到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其中数学规划模型设计及其应用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25次全会于2006年4月26-28日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召开,来自10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20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全会。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率领中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近十年来的国际合作实践,尤其是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为我国科研机构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和效率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