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舒孝敬 《铀矿地质》2007,23(3):150-155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西北部阿萨巴斯卡盆地McArthur River铀矿床是世界上最大、最富的不整合面型铀矿床。笔者通过对该矿床的剖析,从宏观上对这类铀矿床的一些形成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在我国寻找不整合面型或相似类型的铀矿床提出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2.
中亚地区发现大量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引起了我国的重视,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此类型铀矿的找矿工作。我国北西部是寻找类似中亚地区层间氧化带后生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最理想的地区,本文在论述了区城大地构造特征、地壳演化与区域铀成矿带形成的基础上,着重阐明了区域中新生代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铀源条件、盆地类型与结构及富铀性对形成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影响;并以区内已有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为例(伊犁盆地、二连盆地与测老庙盆地砂岩型铀矿床),论述了盆地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水文地质与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及对铀成矿的影响;并阐述了本区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阳山火山盆地位于赣杭带东段寿昌一梅城火山喷发亚带东端,足又叠置于寿昌一梅城大型火山盆地之上的次级继承式负向火山构造,为该区中生代火山活动进入第二亚旋回所形成的火山沉陷盆地。因铀矿品位特别高、埋藏浅、采易性能好而著名的下梓州(199)热液—淋积叠加型富铀矿床即产于阳山火山盆地的西缘。本文在分析区域铀成矿地质背景及盆地特征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盆地铀成矿特征和成矿条件,进一步指明了该盆地的找矿前景。研究认为盆地西侧与199富铀矿床相毗邻的289铀矿化点及其外围是该盆地今后寻找富铀矿的最佳地段。  相似文献   

4.
郴州—钦州铀成矿带南西段是一条多次活动的构造-岩浆活动带,灵山—藤县、博白—岑溪断裂带呈NE向贯穿该成矿带。两条断裂带控制了岩体、中新生代盆地及铀矿床、矿点的分布。综合分析铀成矿条件及成矿潜力表明:该成矿带成矿条件有利,成矿潜力较大,有助于老矿床的扩大和找到新铀矿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地震、电法及航磁资料的研究,提出合肥盆地防虎山地表露头为一个飞来峰构造:通过对防虎山地区诸多地质现象的综合分析,结合合肥盆地构造演化历史,认为防虎山飞来峰形成于燕山运动“古城幕”(K2N/K2Z),并用早期拱张剥蚀、中期逆冲推覆,晚期拉张正断”三步曲”来解释坊虎山飞来峰的成因,据此建立了飞虎山飞来峰的成因演化模式,再现了防虎山飞来峰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罗梅 《铀矿地质》1996,12(4):197-203
本文从中国北西部地区实际地质情况出发,着重阐明了区域中新生代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铀源条件、含铀建造的形成与分布、盆地类型与结构及富铀性对形成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影响;并以区内已有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为例,论述了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及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盆地古水文地质与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及对铀成矿的影响;同时,从含铀盆地的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岩相古地理条件、含矿主岩的地层时代和铀成矿时代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四方面阐述了本区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分布规律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陈法正 《铀矿地质》2002,18(3):138-143
砂岩型铀矿是当前铀矿勘查的重点,按照其成矿特点,一般分为3种类型,即古河道型,层间氧化带型和潜水-层间氧化带型,本对这3种砂岩型铀矿产出地质条件的异同点进行了分析,初步总结了各种类型铀矿床的成矿模式,并以二连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例,对其成矿前景进行了宏观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中国北西部地区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条件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亚地区发现大量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引起了我国的重视 ,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此类型铀矿的找矿工作。我国北西部是寻找类似中亚地区层间氧化带后生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最理想的地区 ,本文在论述了区域大地构造特征、地壳演化与区域铀成矿带形成的基础上 ,着重阐明了区域中新生代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铀源条件、盆地类型与结构及富铀性对形成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影响 ;并以区内已有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为例 (伊犁盆地、二连盆地与测老庙盆地砂岩型铀矿床 ) ,论述了盆地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水文地质与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及对铀成矿的影响 ;并阐述了本区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阿萨巴斯卡盆地的铀矿床与其他省的不整合型铀矿床不同,其主要特征是:Ⅰ)具有非常高品位铀矿石(大约是别处相似矿床品位的10倍),Ⅱ)富多金属的Ni、As、Co等矿化,Ⅲ)多数矿床是产于盖层内(在不整合中和直接产于不整合上)。尽管阿萨巴斯卡盆地的矿床特征都有些变化,但其大多数矿床的共同特点,是它们在空间上与下伏基底的早元古代黑色页岩共生,这种页岩在阿萨巴斯卡盆地沉积之前大约19—18亿年的哈德森造山运动期间发生了陡褶皱和变质(石墨化)。但是,上(阿萨巴斯卡)砂岩不整合  相似文献   

10.
伊犁盆地南缘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重大突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保群 《新疆地质》2002,20(2):106-109
介绍了“八五”以来伊犁盆地南缘浸砂岩型铀矿勘查工作部署,分析了研究了盆地南缘铀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认为地浸砂岩型铀矿完全受层间氧化带控制,新构造运动形成的单斜带和不整合面、有利的岩相岩性、富含有机质及黄铁矿等还原剂、良好的水文地质条件、干旱半干旱的古气候、发育层间氧化带,这五位一体是伊犁盆地南缘地浸砂岩型铀矿形成的重要条件,介绍了通过“解剖、探索、扩大”陆续发现512、511、513铀矿床的过程。总结了铀矿勘查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不整合面型铀矿床形成时期的古地理特点,指出在近地表水动力系统的决定作用下铀矿床形成的可能性。由此总结了在筛选不整合面型铀矿床普查区域必须考虑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前苏联水成铀矿床成矿条件的主要评价准则[1],分析、研究了内蒙古中部的苏红圈-乌后旗中、新生代砂岩盆地内层间氧化带型铀矿的成矿条件。研究表明,该盆地的形成始于早、中侏罗世,进入新生代后演化成为一个以渗入水动力体制为主的自流盆地。盆地具备比较有利的铀成矿条件,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焦养泉  吴立群  荣辉  张帆 《地球科学》2021,46(8):2675-2696
近20多年来,我国在北方6大沉积盆地中陆续发现了系列大型和超大型砂岩型铀矿床,丰富的资源量昭示了沉积盆地是一个巨大的促使铀汇聚的化学反应器.然而,盆地中的铀矿床类型远不止于砂岩型一种,它们一并构成了宝贵的盆地铀资源.将在沉积盆地发展演化过程中,受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制约而促使铀富集形成的系列铀矿床,统称为盆地铀资源.充分考虑铀成矿作用的关键制约要素和矿床形成的发育时序,将盆地铀资源划分为同沉积型、不整合型和成岩型三大类13个亚类型矿床.在盆山耦合的构造体制驱动下,铀的变价属性是铀大尺度循环(汇聚与分散)的基础,这使得各种铀矿床之间既具有成因联系又能相互转化.我国已探明盆地铀资源的矿床成因类型、时空分布和资源量规模极不均衡,但是北方砂岩型铀矿床和南方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构成了盆地铀资源的主体,从而具有“一北一南”、“一陆一海”、“一新一老”的基本格局.目前,北方砂岩型铀矿是我国勘查和开发的重点,然而铀储层结构和物质成分的非均质性极大,地浸采铀技术亟需革新以适宜多数砂岩型铀矿床的开发.同时,需要在新地区、新层位发现更多新类型铀矿床,还需要依赖技术研发盘活已发现的以南方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为代表的“超低孔渗”、“富有机质”、“深埋藏”的系列“呆矿”.   相似文献   

14.
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砂岩型铀矿床流体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典型砂岩型铀矿床实例分析,本文阐述了砂岩型铀矿床的分类特征及其与盆地流体演化的关系,以及盆地流体演化史分析在砂岩型铀矿床找矿中的重要性,同时对铀在流体中活化、迁移、沉淀机制及砂岩型铀矿床流体作用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乌兰毛都盆地是发育于古生界浅变质岩及花岗岩基底之上的中生代火山盆地,基底历经多期次强烈改造、成熟度高、富铀,中生代盖层具多旋回、多期次、岩相复杂多变、铀含量普遍较高等特征,铀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分析区域铀成矿地质条件,对区域典型铀矿床(点)控矿因素及物化遥多源成矿信息进行剖析,系统梳理了区域多源铀矿找矿信息。类比邻区国外典型火山岩型铀矿床,对研究区航放、化探及遥感等找矿异常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乌兰毛都盆地具有较好的铀成矿潜力,预测成矿远景区4处,为进一步找矿勘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乐民 《新疆地质》2007,25(1):111-114
伊犁盆地是我国砂岩型铀矿的主要产地之一,截止目前已提交了3个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矿体主要赋存在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J1-2sh)的第Ⅰ-Ⅱ旋回、Ⅴ旋回及Ⅶ旋回等3个旋回的砂岩中,提交了可供开采的铀资源量万余吨.就目前已探明或发现的铀矿床(点)赋矿层位来看,第Ⅰ-Ⅱ旋回铀矿体仅分布在伊犁盆地南缘西部地区,而第Ⅴ、Ⅶ两旋回的铀矿床(点)在盆地南缘中西段均有分布.从地质构造及地球化学环境等方面来看,第Ⅴ、Ⅶ两旋回铀成矿条件较为相似,但二者的铀矿床无论从规模、还是空间展布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基于此,本文从铀源、岩性岩相、地质构造、地球化学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及层间氧化带等方面对铀成矿差异因素加以对比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钱青  张旗  孙晓猛  王岳明 《地质科学》2001,36(4):444-453
北祁连老虎山地区玄武岩与沉积岩呈互层产出,玄武岩主要为E-MORB,少数为N-MORB;多数样品具Nb负异常,表明很可能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玄武岩中的沉积岩夹层主要为浊积岩、硅岩和硅质泥岩,有少量含棘皮类和双壳类化石的层状生物碎屑灰岩。浊积砂岩中含有大量陆源石英碎屑,硅岩具较高的Al2O3Fe2O3比值和较低的MnO/TiO2比值,不具有明显的Ce负异常。上述特征表明老虎山玄武岩及其中的沉积岩夹层形成于弧后盆地中靠近陆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成矿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程纪星  侯惠群  姜义生 《地质论评》2000,46(Z1):101-105
根据松辽盆地1100万重、磁数据的处理结果及相关资料的分析,本文对松辽盆地的基底结构进行了划分,对盆地的断裂构造也进行了大胆推断.同时,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条件,初步预测出盆地的有利成矿远景区.另外,本文提出了在松辽盆地寻找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同时,还应重视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床的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19.
华南相山铀矿田成矿条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沈锋  陈然志 《铀矿地质》1995,11(5):257-265
华南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分布广泛,火山活动起始于175Ma,结束于75Ma,早期为高钾钙碱系列、晚期以双峰式火山岩为特征。与火山岩有关的铀矿床不仅数量多、储量大,而且矿化类型也比较复杂,因而引起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关注。位于华南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带西缘的相山矿田是我国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典型代表。矿田受区域构造和火山构造联合控制。组成火山盆地盖层的主体岩性为晚侏罗世的碎斑熔岩和流纹英安岩,基底为震旦纪变质岩。与碱交代有关的早期铀矿化分布在盆地的东部,与酸碱交替交代有关的铀、钍矿化分布在盆地西部。矿化垂幅达千米。矿田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近几年由于基础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加强,矿田地质勘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一批新矿床被发现,老矿床不断扩大。其中邹家山矿床已跨入超大型铀矿床的行列,表明相山矿田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0.
西宁盆地位于祁连造山带与西秦岭造山带交汇部位,已发现包马庄小型铀矿床,张家寨、汗庄、刹乙岭、三合村、石沿沟等砂岩型铀矿(化)点。本文通过对包马庄铀矿床典型矿床特征及铀矿化点特征的研究,认为区内砂岩型铀矿成矿前景较好,包马庄砂岩型铀矿加强钻探工作有可能发展为中型铀矿床,找矿有利区为西宁盆地北缘和南缘两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