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章鱼、墨鱼、鱿鱼的祖先是鹦鹉螺,同属软体动物头足纲,在海洋动物中是一个大家庭,号称“头足类三兄弟”。我们不妨戏称其为“软氏三兄弟”。“三兄弟”叫鱼,其实并非鱼类,它们没有鱼类的特征。“三兄弟”外形十分相似,都是流线体型,左右对称,头部连着肢体,故称头足纲;在头部,嘴的周围有8条腕(墨鱼和鱿鱼还有两条较长的触腕),这些腕柔软、富有弹性,每条腕的内侧都有吸盘。腕和吸盘是头足动物捕食和对付天敌的有力武器,8条腕蠕  相似文献   

2.
章鱼、墨鱼、鱿鱼的祖先是鹦鹉螺,同属软体动物头足纲,在海洋动物中是一个大家族,号称“头足类三兄弟”,我们不妨戏称其为“软氏三兄弟”。“三兄弟”叫鱼,其实并非鱼类。它们没有鱼类的特征。“三兄弟”外形十分相似,都是流线体型,左右对称,头部连着胴体,故称头足纲;在头部、嘴的周围有8条腕(墨鱼和鱿鱼还有两条较长的触腕),这些腕柔软、富有弹  相似文献   

3.
章鱼,说是鱼却不是鱼,它是从头足纲软体动物中进化而来的。章鱼身体一般很小,八条触手又细又长,故又有“八爪鱼”之称。章鱼的攻防本领之全令人惊讶,是名副其  相似文献   

4.
生男养女是人类的天职,亦是人们义不容辞的任务。而在海洋世界里,水生动物的“母爱”同样屡见不鲜。章鱼的“慈母”心肠海洋中的章鱼,实属软体动物,是墨鱼的近亲兄弟。雌章鱼在产卵期间,真是奇妙得很,它的孵化过程要经过数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在孵化期内,雌章鱼绝对不允许任何海洋动物靠近它一步,即使是自己的“丈夫”误进它的孵卵窝,也照样不认情非把自己的丈夫活活咬死才罢休。雌章鱼不  相似文献   

5.
《海洋世界》2010,(8):6-6
2010年的世界杯上最出风头的恐怕不是任何人,而是章鱼保罗。 我们常说的章鱼又叫八爪鱼、八带鱼,属软体动物,有8根长爪。章鱼有8条带吸盘的臂腕,既是捕食的工具,也是流动时的辅助用具;章鱼有惊人的伪装技巧,它具备一整套包括改变姿态、皮肤结构及色彩功能的机制,以达到隐身自保的目的。同时,对于人类来说,章鱼还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  相似文献   

6.
哈格 《海洋世界》2019,(3):24-25
我国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中,还有一类重要的海洋生物,它就是鹦鹉螺。鹦鹉螺,是海洋软体动物,是现代章鱼、乌贼类的亲戚.  相似文献   

7.
鱼吃老鹰的事,近期发生在东海洋面大陈岛。当日,冷空气过后,海水较凉,一只章鱼(软体动物中的头足类,也称蛸,足部形成八条腕足)蠕动着八条腕足,悠闲地爬上大陈岛杨府咀海岸边的礁石上晒太阳,好似一块蠕动的“肉团”。章鱼的行踪已被在岛上盘旋的老鹰发觉。老鹰居高临下,监视着礁岩上的章鱼,在上空盘旋一周后,一头俯冲下  相似文献   

8.
正巨型乌贼,又称大王乌贼、首席乌贼、霸王乌贼,为世界上存活的最大的无脊椎动物,是软体动物头足类乌贼目中最大的一类。最初,科学界并不太清楚巨型乌贼是否属于软体动物门。如果是这样,那么鼻涕虫、蜗牛、贝壳就要算作是巨型乌贼的近亲了。只是与这3门亲戚不同的是,乌贼是海洋生物,有一个由3颗心脏组成的循环系统和一个进化得很好的大脑,所以它被归入软体动物门下的头足纲,在这一纲里还有墨鱼、章鱼、鹦鹉海螺等。  相似文献   

9.
海参,原名沙沥,属棘皮动物。在它那细长的、肉乎乎的身上,长满了肉刺,颇像一根黄瓜,人们形象地称它为“海瓜”、“海黄瓜”。其貌不扬,但憨态可掬,价值昂贵,是海产珍品。海参者,乃海中之人参也,简称海参。海参是一种古老的洋溢软体动物,至少已有5000万年以上的生存史,在生物界真可谓是位“老资格”了。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世界》2006,(1):28-28
鲍鱼,又叫蝮鱼。它是无脊椎软体动物,根本不属鱼类。鲍鱼软体肉肥美而细嫩,蛋白质含量丰富,滋补价值高,故位列“海八珍”之中。鲍鱼佳馔一直是“满汉全席”大宴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道菜。福建人则将鲍鱼制成高级汤菜。它以清淡洁白和味鲜色美,而被推为盛大  相似文献   

11.
鲈鱼卷身求爱在墨西哥湾的雄性鲈鱼,凡遇到雌鲈时,便将自己的身体扭曲卷成“S”形,并张开胸鳍,追逐雌鲈,之后它立即喷射精子,雌鲈排出卵子,于是它们便结成伴侣。章鱼抚摸求爱海洋中的章鱼第一次求爱的方法是用自己的触须去抚摸同伴,一旦雌章鱼接受了雄章鱼的求爱后,雄章鱼就会用一只专门的“胳膊”把一袋精子放进雌章鱼的体腔内,从而使求爱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世界》2008,(9):6-6
章鱼又被人们称为“八爪鱼”,但是蕈鱼的八只触腕中,哪些是“手”、哪些是“脚”,要么都是“手”或者“脚”?最近,一只名叫“梅维斯”的巨型太平洋蕈鱼有可能帮助科学家们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章鱼的“手”“脚”数量是相同的,4条触腕负责行动,另外4条负责进食和操纵物体。但科学家们通过仔细观察后认为,章鱼有6只手和2只脚。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南海的一些海岛上,生长着一种形状奇异、酷似狗爪的动物,当地渔民因而称它为“狗爪”。这种“狗爪”并不长在狗腿上,而是生长在含盐分较高的海水岩礁处,它的真名叫“石鳖”,属于无脊椎动物,与田螺、河蚌、墨鱼、蛤、蚶等同属一个大家庭。由于石鳖身体柔软,体外有贝壳(或已退化),具有外套膜,人们将它列入软体动物类中。“石鳖”的模样很奇特,身体的上半部很像一顶已穿洞的旧草帽,其实这是它的外套膜。河蚌及其它贝类一般都只有两块贝壳,并有能自由收缩的闭壳肌,可将身体的内脏器官全部藏在贝壳内,不轻易外露;但“石鳖”的贝壳却由8块形似狗爪的壳板组成,且不能覆盖整个身体,是软体动物中较原始的一类。  相似文献   

14.
章鱼或许是珊瑚礁中最善于表演的居民,且它们非常富有个性。章鱼有八只手臂,手臂下有很多吸盘,这些吸盘可以根据需要合起或分开。大部分章鱼都在岩礁碎石里建造特有的房屋,用珊瑚和岩石碎片在出口处打桩。但一些泥居种类也打海底洞穴,许多洞穴门口都配有哨兵海胆,它或许是来帮助阻止入侵者的。一般洞穴都有一个秘密后门,被威胁或被打扰的章鱼可以从此逃脱。章鱼是领地性动物,除非它们被频繁的打扰,否则,它们总是要返回自己的家。它们偏爱夜间活动,但假如处所不被打扰,或潜水员要它们在岩礁上出现时,它们白天也可以被看到。章鱼鹦鹉般的喙可以给人以恶毒的一咬,故意对人们使用防护武器完全是人们挑衅的直接结果。对你提出警告:一般来说,礁岩章鱼的一咬非常恶毒,它唾液上的化学物质会使人极度疼痛。一些章鱼是有毒的。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最小的一种章鱼也是最致命的一种。澳大利亚水域里的一种蓝环章鱼一咬能杀死一个人,且无法抢救。它只有巴掌大,棕色带黄色条纹,和彩虹般的紫色和蓝色条纹在章鱼痛苦和兴奋时闪亮亮地放大和震动。  相似文献   

15.
蛸类俗称八蛸、章鱼、八带鱼或八爪鱼,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为近岸渔业的一种捕捞对象。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十分丰富的诱蛸和钓蛸经验,为调查了解蛸类的生活习性和自然资源提供了重要的科研资料。 蛸类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海产软体动物,其肉质的脂肪含量高,维生素甲丰富,是良好的副食。 我国近海蛸属(Octopus)种类丰富,目前已知16种(包括本文中描述的三新种),约占全世界蛸属总数(约90种)的六分之一。遵照毛主席关于“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教导,作者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在我国海域采到的蛸属标本,通过内外形态的综合鉴別,以及和本属中一些近似种的比较,描述了三个新种,标本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正本着"但凡好看的都有毒"这个定理,蓝环章鱼长得是又小又萌,但有关它伤人的报道可真是不少。蓝环章鱼是被列为"全球十大最毒动物"之一的剧毒生物,与箱型水母并称为两种最毒的海洋生物。蓝环章鱼是一种很小的章鱼品种,隶属于章鱼科,俗称"蓝圈章鱼",广泛分布在日本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太平洋海域中。它个体很小,全长只有2 0厘米左右。同其他章鱼一样,蓝环章鱼的皮肤内也含有  相似文献   

17.
微笑章鱼     
《海洋世界》2008,(12):7-7
全球海洋生物普查项目的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一种外貌独特的章鱼Megaleledone setebos。它生活在环南极海域的浅水地区。从最近发布的一张照片来看,它的样子十分可爱,眯缝的“眼睛”让人感觉它正在微笑。专家解释说,那并不是眼睛,而是皮肤褶皱,真正的眼睛在两边。研究表明,这种章鱼是世界上许多深海章鱼的祖先。  相似文献   

18.
欢休 《海洋世界》2013,(3):40-43
〉〉你能分清章鱼、鱿鱼和乌贼的不同之处吗?章鱼、鱿鱼和乌贼同属头足类肉食性海洋生物。几乎所有的头足类都是灵活的游泳者,壳基本退化或者消失。它们能从墨囊里喷射墨汁一样的液体来迷惑潜在的捕食者。它们的足退化成腕和触须,通常还配有吸盘用来捕获猎物。大大的眼睛一般在头的旁边,  相似文献   

19.
中国沿岸的十腕目(头足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软体动物的头足纲(Cephalopoda)是海洋渔业中重要的捕捞对象。其中的十腕目(Decapoda)种类多、数量大、经济价值更高。它们不仅是鲜美滋养的海味食品,同时也有医药、工业和农业用途;有一些种类还是经济鱼类和齿鲸类的重要饵料。我国沿海头足类的种类很多,有些种类产量也很丰富。但是对于它们的种类调查和报导却不多:国内仅有张  相似文献   

20.
长得像一个五角星,其体外附着一层坚硬的石灰甲,并带有美丽色彩的海洋棘皮动物海星,是以贝壳类小动物为食物的。进餐时,海星先将贝类包住,然后从口中翻出胃来,再从胃里分泌出一种液体,使贝类麻醉而张开贝壳,最后,就可吃掉贝类的肉。因此,养殖贝类的渔民们往往想方设法消灭海星。起初,他们以为只要把海星撕碎就可以消灭它,没想到海星繁殖得更多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海星的再生功能很强。因为它的行动又笨又慢,所以常常会被鱼、鸟撕碎,它的这种本领就是它的防御和繁殖的手段。它的再生能力是如此之强,以致只要还有一个腕,过了几天就能再生出4个小腕和1个小口,再过一个月时间,旧腕脱落,又再生一个小腕,于是,一个五腕的海星得以重现。人们在海滨经常可以看到“断腿断臂”的海星,就是受过伤正在再生的海星。其实,这种再生能力在低等动物中很常见。壁虎被敌人追赶紧迫时,能够断尾而逃。以保全性命。过上一段时间,断尾的壁虎又能重新长出一条新尾巴。一到冬天,章鱼就潜入海底,为了生存,它开始吃自己的脚爪。直到把八只脚爪都吃完为止,然后就闭眼不动了,等到第二年春天,它又长出八条新的脚爪。海参遇到敌害时,可以把自己趁机逃之夭夭,大约50天后,它可以再生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