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热红外遥感用于陡河水库生态环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由航空成象光谱仪热红外图象、红外辐射温度等遥感数据,和环境调查非遥感数据相结合,从水禀不体热污染、悬浮物污染、库区内水草生长对水体散热影响方面的生态环境因素分析,讨论作为唐山市饮用水水源地的陡河水库,其水质如何控制在《地面水环境质量》Ⅲ类水质标准。确保2000年后唐山市居民有高质量的饮用水。  相似文献   

2.
资源卫星有什么用 卫星研制是一项需要耗费巨资的工程,那么花这么多钱研制资源卫星究竟有什么用呢?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的王志民主任告诉记者,资源卫星有两大功能:其一是对自然资源的勘探,其二是进行环境监测与灾害预测。资源卫星搭载的仪器主要是CCD相机和各种波段的红外扫描仪,其中CCD相机用于拍摄可见光波段的照片,可用于对农怍物生长和地球环境进行监测。卫星上的短波红外扫描仪可以对  相似文献   

3.
星载GPS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自主定轨的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自主定轨的新算法——积分滤波算法,即利用Kalman滤波进行动力学模型数值积分与GPS定轨的有效融合。讨论了该算法的基本过程及其中Kalman滤波的数学模型和重要参数。最后给出了仿真实验过程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遥感学报》2015,(1):180
<正>中巴地球资源系列卫星(CBERS)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巴西空间研究院联合研制,是中巴两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合作的重要体现,被赞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主要应用于国土、林业、水利、农情、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监测,规划和管理。CBERS-04卫星配备有分辨率为5 m的全色、10 m的多光谱相机(PAN),20 m的多光谱相机(MUX),40 m/80 m的红外相机(IRS)以及分辨率为67 m的宽视场相机(WFI),满足了获取持续稳定的中分辨率普查数据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5.
正高分4号卫星是中国第1颗地球静止轨道高分辨率对地观则卫星,轨道高度为36000 km。卫星配置了可见近红外相机和中波红外面阵相机各一台,兼具可见光和红外线全天候成像能力,其可见光谱段分辨率为50 m,中波红外谱段分辨率为400 m,实现了高时间分辨率和较高空间分辨率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MAIS成象光谱仪飞行定标和反射率反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利用6S辐射传礓模型设计了一种可对MAIS成象光谱仪进行飞行研究定标和反射率反演的方法,并分析了成象光谱图象反经反演过程中影响反演精度的各种因素。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地面同步测量中只采用一台仪器,同时获得了参考地物的反射率,大气光学厚度和大气垂直柱水汽含量。  相似文献   

7.
HJ-1B 热红外波段在轨绝对辐射定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启金  闵祥军  傅俏燕 《遥感学报》2010,14(6):1219-1232
针对HJ-1B 红外相机(IRS)热红外通道特点, 利用青海湖辐射校正场进行HJ-1B 热红外绝对辐射定标, 提 出新的场地定标算法, 并通过实测数据和Landsat5-TM数据对不同定标系数进行真实性检验分析, 发现该场地定标 算法获得的系数比原始系数精度提高约0.6%—3%, 总体精度为1K 左右。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定标算法适用 于不具备观测冷空间能力的卫星传感器在轨绝对辐射定标, 得到的定标系数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自主定轨的新算法--积分滤波算法,即利用Kalman滤波进行动力学模型数值积分与GPS定轨的有效融合.讨论了该算法的基本过程及其中Kalman滤波的数学模型和重要参数.最后给出了仿真实验过程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们曾试验利用地球资源卫星象片修编地图。(主要用于修编1:100万地形图)。通过对卫星象片上的图象进行判读解释,掌握地表各要素的成象规律,可以为编绘地图提供正确的综合依据,修正地图表示上的错误,增补一些资料不足的地区等。现将其过程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针对GF-4卫星静止轨道、高时间分辨率、面阵成像的特点,本文通过构建严格成像模型,实现了GF-4卫星影像几何定位仿真模拟。在对初始仿真定位结果进行分析后,建立了几何外检校模型,利用在轨真实成像影像和SRTM DEM对严格成像模型进行外检校处理,同时探讨了仿真控制点分布对相机姿态角常差检校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外检校处理后,构建的仿真模型能够有效模拟GF-4卫星在轨真实影像几何定位误差。  相似文献   

11.
由星载GPS相位数据确定地球重力场模型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人造地球卫星在地球引力场中运动,可以探测地球重力场的长波信息。随着GPS技术的发展,星载GPS技术日趋成熟,因此由星载GPS相位数据确定地球重力场模型是当前国际地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给出了确定地球重力场模型中的星载GPS星地相位双差观测量,阐述了Cowell II数值轨道积分公式,导出了参数估计中星地双差观测量的偏导数,利用分块Bayes最小二乘参数估计地球引力场位系数等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高低卫卫跟踪的模式,用积分方法研究了不同重力场模型对于轨道的影响,并用3个月的GRACE轨道数据计算了新的60阶地球重力场模型,为了分析其精度,与EGM96和EIGENIS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新模型在40阶前更接近GGM02C模型。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以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快速发展,对地观测系统由最初的单星模式发展为现在的轻小型卫星组建星座,实现了全天时、全天候、全方位的对地精细化观测。未来将对地观测卫星星座与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和飞机等空间节点通过动态组网,建立天基空间信息网络,以实现智能化空天信息的实时服务。为了进一步增强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系统感知、认知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本文提出未来空间信息网络环境下对地观测脑(earth observation brain,EOB)的概念,对地观测脑是基于事件感知的智能化对地观测系统。详细介绍了对地观测脑的概念模型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举例说明了对地观测脑初级阶段的感知、认知过程。将来对地观测脑可以回答何时(when)、何地(where)、何目标(what object)发生了何种变化(what change),并在规定的时间(right time)和地点(right place)把这些正确的信息(right information)推送给需要的人(right people)的手机或其他智能终端,全球用户可实时获得所需的任何数据、信息和知识。  相似文献   

14.
现代小卫星技术是近些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航天领域高新技术,利用该技术为地球观测服务是一件远景可观、意义深远的事情。在对地观测卫星的诸多关键技术之中,地面站的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本文主要对对地观测卫星地面站的站址选择与布局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卫星遥感获取技术的发展,运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影像资源日益丰富,特别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被列入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以来,其在制作正射影像、三维模型、对地观测系统等方面作用突出,能够真实地反映研究地区地表的各种地理信息特点。与此同时,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能够在实时状态下获取地理信息,可满足未来信息化战争、非战争军事行动等对地理环境保障提出的新要求。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制作方法,以及影像制作中方案的改进进行探讨,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重力测量卫星性能不仅与轨道参数、载荷误差、数据分辨率等因素密切相关,也与反演算法有关。传统的分析方法如动力学法、短弧法等用于误差分析,不可避免将算法误差引入分析结果,使得分析结论确定性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空域最小二乘分析法,用空域格网重力扰动数据替代重力卫星载荷数据反演地球重力场,有效避免了算法误差对于分析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重力卫星在500 km轨道高度、一次数据覆盖条件下,测量重力场最高阶数约为240阶,载荷误差为1×10-10 m·s-2·Hz-1/2水平时,测量重力场最高阶数为136阶,其累积重力异常误差为2.7 mGal,累积大地水准面误差为14 cm。要达到最优测量能力,轨道倾角通常不小于89°。为减小地球引力高频信号对于地球重力场低阶位系数估计值的影响,估计位系数最高阶数需大于240阶。  相似文献   

17.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姿态模型、天线相位中心改正及卫星定轨数据处理策略未统一的现状,该文对比分析了武汉大学和德国地学研究中心提供的北斗事后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的差异及精度,结合实测数据,通过分析精密单点定位的定位精度来比较两中心精密轨道和钟差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北斗卫星的精密轨道精度与轨道类型有关,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的轨道精度为米级,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的轨道精度为分米级,中地球轨道(MEO)卫星切向、法向和径向的精度分别为10.81、5.41和3.37cm;GEO卫星钟差精度优于0.38ns,IGSO卫星钟差优于0.25ns,MEO卫星钟差优于0.15ns;两家分析中心产品的北斗静态精密单点定位的平面精度相当;北斗静态精密单点定位的RMS统计值平面精度优于3cm,三维精度优于7cm。  相似文献   

18.
利用最小二乘直接法反演卫星重力场模型的MPI并行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浩  罗志才  钟波  陆飚 《测绘学报》2015,44(8):833-839
针对海量卫星重力数据反演高阶次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密集型计算任务与高内存耗用问题,基于MPI实现了最小二乘直接法恢复高阶次位系数的并行算法。引入并行读写、分块存储与分块计算等方式完成了设计矩阵的构建、法方程的形成与求解等密集型计算任务的并行算法,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三者的并行相对效率峰值可分别达到95%、68%、63%。利用GOCE轨道跟踪和径向扰动重力梯度数据(共518 400个历元)分别反演了120、240阶次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时间仅为40 min、7 h,内存耗用峰值仅为290 MB、1.57 GB;采用与GOCE同等噪声水平的观测数据恢复的重力场模型精度与GOCE已发布模型的解算精度相一致,联合GRACE和GOCE的解算模型能够实现二者独立信息的频谱互补,表明本文方法可高效稳定地恢复高阶次地球重力场模型。  相似文献   

19.
Swarm星座是ESA的首个用于测量来自地球核心、地幔、地壳、海洋、电离层等区域磁场信息的对地观测卫星星座。而高精度的轨道信息正是其有效利用卫星载荷完成上述任务的前提条件。目前国内关于Swarm卫星精密定轨的研究较少,为此建立并推导了Swarm卫星精密定轨的动力学模型、观测模型以及它们之间的数学关系,详细给出了Swarm卫星精密定轨模型与实现过程。针对Swarm卫星精密定轨中姿态数据的处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利用Swarm卫星星载GPS实测数据,采用约化动力学定轨方法进行Swarm卫星精密定轨实验。通过轨道衔接点位置差异、与外部精密轨道比较以及SLR验证等精度评定方法分析表明:基于星载GPS的Swarm卫星约化动力学定轨各方向的精度都优于3 cm。  相似文献   

20.
高精度的电离层模型对于提高导航卫星系统的定位精度具有重要意义.低轨卫星的快速发展为建立高精度的电离层模型提供了新的契机.基于仿真数据模拟获得2017年1月1日-30日LEO (low earth orbit)和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卫星观测数据,星座类型包括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