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北斗系统载波相位动态差分定位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北斗系统高精度动态差分定位解算不够快速准确等问题,该文介绍北斗导航卫星系统载波相位动态差分定位方法:利用B1、B2载波相位观测值组成双差宽巷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双差宽巷组合观测值整周模糊度的确定,然后解算双差载波相位观测值的整周模糊度,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动态定位解算;并通过BDS实测数据进行算法验证,证明本文解算的方法可以实现BDS高精度差分定位的整周模糊度动态解算,得到测站的厘米级差分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2.
一种单频单历元GPS整周模糊度的解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到遗传算法的全局最优搜索特性,将遗传算法与模糊度函数法相结合,用一个历元的C/A码观测值与单频单历元的L1载波观测值作为基本观测量来确定GPS相位整周模糊度值,从而形成了基于遗传算法的AFM整周模糊度搜索策略。新算法能够快速、稳健地搜索到正确整周模糊度组合。  相似文献   

3.
BDS网络RTK参考站三频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目前唯一一个全星座提供三频观测数据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三频观测值有助于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快速、准确固定。本文提出了一种BDS网络RTK参考站三频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首先利用B2、B3频率的观测值及严格的模糊度固定标准确定超宽巷整周模糊度,将固定的超宽巷整周模糊度与其他宽巷整周模糊度的线性关系作为约束条件,然后估计宽巷整周模糊度、相对天顶对流层延迟误差和电离层延迟误差,并搜索确定宽巷整周模糊度。利用固定的宽巷整周模糊度与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整数线性关系,将线性关系加入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参数估计观测模型中,然后确定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使用实测的CORS网BDS三频观测数据进行算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正确有效地实现参考站间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快速解算。  相似文献   

4.
一种GPS整周模糊度单历元解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仅利用单历元的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整周模糊度解算,观测方程秩亏,给单历元模糊度解算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单历元确定GPS整周模糊度的方法.利用单历元测码伪距观测值和双频载波相位观测值组成双差观测方程,根据方差矩阵对宽巷模糊度进行分组,采用基于LABMDA方法的逐步解算方法来确定双差相位观测值的宽巷模糊度.确定宽...  相似文献   

5.
组合码和相位观测值在线解双差模糊度的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在线精确地求解整周模糊度,是GPS高精度动态相对定位的关键问题。在线解算取决于很多因素:基线长度、数据处理方法、接收机的性能(如双频还是单频)以及抗AS和SA的能力等。现代双频GPS接收机能获得载波相位和L1、L2频道上的精度伪距观测值,组合这4个观测值可进行单历元整周模糊度解算。文中对组合码和相位观测值在线解整周度的算法进行了试验和分析,得出了很有实用意义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GPS相位与伪距联合实时定位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动态 GPS差分定位中 ,相位观测值整周模糊度的实时确定比较困难 ,利用伪距观测值求解位置虽不存在解算整周模糊度问题 ,但观测噪声较大。将相位和伪距联合起来处理 ,给出了相位平滑伪距和相位与伪距联合解算两种算法 ,两种实时定位方法的精度都远优于单纯的伪距差分方法  相似文献   

7.
网络RTK流动站整周模糊度的单历元解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祝会忠  高星伟  徐爱功  李明 《测绘科学》2010,35(2):78-79,77
传统网络RTK模糊度解算方法需要多个历元的观测数据,并且要进行周跳的探测和修复,影响模糊度解算的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单历元确定网络RTK双差整周模糊度的新方法。首先利用测码伪距观测值和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单历元数据组成双差联合观测方程,采用改进LABMDA算法进行两步搜索确定GPS双差相位观测值的宽巷模糊度。确定宽巷模糊度后,再用宽巷模糊度值和载波相位观测值组成新的联合观测方程,大大改善了方程的状态,可以准确解算出GPS双差整周模糊度,显著提高了网络RTK整周模糊度固定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高精度动态差分定位要求利用正确求解整周模糊的载波相位观测值。在恶劣的环境中,如可能发生失锁的情况下,将会从单历元模糊求解中受益。本文详细介绍了单历元解模糊型及算法,并列出了静态数据的单历元求解结果,结果证明实时求解模糊度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车载移动测量需要高频高精度的动态差分定位解算的问题,文中介绍利用GPS、北斗、GLONASS三个卫星导航系统进行载波相位动态差分的解算方法。首先利用双频观测值组成双差宽巷观测方程,利用M-W组合求出较高精度的宽巷模糊度浮点解,然后对宽巷模糊度进行搜索固定;接着对载波双差的基础模糊度进行搜索固定;最后将固定的模糊度代入载波相位双差观测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求解测站坐标。文中使用该方法对车载GNSS实测数据进行解算,最终可得到厘米级别的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RTK(Real time kinematic)定位技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核心技术是在动态条件下快速固定整周模糊度,解算动态条件下的模糊度参数.采用LAMBDA方法快速固定整周模糊度完成初始化,实时探测周跳,搜索并固定新的模糊度.用C++编制软件实现该算法,通过实测数据的计算,验证文...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动态准实时滤波算法,将基线长度作为一虚拟观测值与伪距相位观测值进行联合建模,以提高GPS动态单频单历元定向算法解算的成功率及正确率。利用LAMBDA方法初步求解整周模糊度的备选值,利用基线长度约束模糊度,计算得到单个历元的解;再根据载体的运动特性,采用一种动态适应滤波算法,剔除解算错误的值,并和解算错误或解算失败的历元进行插值和修正。对实测数据处理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将基线约束算法的定向正确率提高5-10%左右,使其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利用载波相位观测量进行GPS动态定位的关键技术是模糊度的动态确定(AROF),模糊度解算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是AROF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深入研究LAMBDA算法的原理和方法,并用实例解算进行分析,验证LAMBDA算法对模糊度求解的快速、准确和可靠,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考虑随机模型精化的精密GPS动态定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响林 《测绘学报》2003,32(4):293-300
GPS动态定位要求建立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函数模型描述的是观测值和待估参数之间的物理和几何关系,随机模型描述了GPS观测值的统计特征,并通过观测值的方差协方差给定了每个观测值对最后的定位结果的贡献。正确给定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对于GPS定位结果的估计和观测值的粗差探测均至关重要。由于有各种误差存在于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中,一般GPS动态定位模型均采用双差观测值来构建函数模型。有时候,仔细地使用单差观测值,较之双差观测值有更多的优点,给出了选用单差观测值的理由。但是单差观测值给函数模型带来了接收机钟差,如果直接使用单差观测方程,设计矩阵是奇异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伪距观测值中接收机钟差项和接收机延迟项合并为一个新的未知参数。至于载波相位观测值,首先选定一个参考卫星,然后在观测方程的右端同时增加一正一负的参考卫星单差整周模糊度,将正项与接收机钟差项和接收机延迟项合并为一个新的未知参数,将负项和原观测方程中的单差整周模糊度项合并为双差整周模糊度,而参考卫星观测方程的模糊度项则为零,这样无须组建双差观测值,软件实现较容易,也可以直接使用LAMBDA法求整周模糊度,最终也解决了观测方程奇异的问题。准确理解观测值的统计特征是建立GPS随机模型的基础,长期以来GPS商业软件均采用简化模型。关于GPS随机模型的研究远没有函数模型那样受到广泛关注,静态GPS定位可以采用方差协方差分量估计等严密的方法,而动态定位无法承担方差协方差分量估计的计算负担。GPS观测值的信噪比(SNR)是GPS接收机观测过程中的副产品,影响SNR值的因素,如大气层、多路径、接收机内部电路等,也正好是GPS观测值的误差源,因此GPS观测值的方差与SNR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利用这个对应关系来精化GPS随机模型。为了验证本文采用的函数模型的正确性和随机模型的有效性,我们对1999年的一次实测数据(包括零基线和短基线)进行了试算。与零基线的真值和GPSurvey 2.35处理的短基线静态结果比较,表明使用的函数模型是正确的。简化随机模型和精化随机模型处理的结果比较说明精化模型提高了基线处理的精度,同时说明了研究GPS随机模型精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大范围网络RTK基准站间整周模糊度实时快速解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RTK是目前实现高精度实时动态定位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网络RTK高精度定位的关键问题是基准站间整周模糊度的实时快速准确固定。对于大范围网络RTK,由于基准站间距离的增加,电离层延迟误差、对流层延迟误差和卫星轨道误差相关性降低,导致基准站间整周模糊度不能快速准确地固定,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大范围网络RTK基准站间整周模糊度固定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L1、L2载波相位观测值和P1、P2伪距观测值解算基准站间的双差宽巷模糊度;然后采用Saastamoinen模型和Chao映射函数模型相结合解算双差对流层延迟误差,并将双差宽巷模糊度作为L1、L2双差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约束关系来确定L1、L2双差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最后采用CORS站的实测数据进行试验,并将本文的试验结果同GAMIT软件的解算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实现单历元双差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固定。  相似文献   

15.
基于C/A码和双频载波相位信息建立双差伪距和宽巷相位观测模型,以浮点变换方法生成模糊度备选空间,将改进的目标函数"L1相位残差平方和与L2相位残差平方和之和"替换传统的目标函数"浮点解与真解残差二次型"作为模糊度搜索的准则。18h实测静态数据的计算结果表明,在模糊度求解的正确率、可靠性和可用性方面,改进的目标函数优于传统的目标函数。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线精确地求解整周模糊度,是GPS高精度动态相对定位的关键问题.在线解算取决于很多因素:基线长度、数据处理方法、接收机的性能(如双频还是单频)以及抗AS和SA的能力等.现代双频GPS接收机能获得载波相位和L1、L2频道上的精密伪距观测值,组合这4个观测值可进行单历元整周模糊度解算.文中对组合码和相位观测值在线解整周模糊度的算法进行了试验和分析,得出了很有实用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针对短基线详细研究GPS/GLONASS组合定位函数模型,引入一种简单易行的模糊度求解方法以正确固定GLONASS模糊度,最后笔者自编软件实现基于相位差分的GPS/GLONASS高精度组合定位,并采用实际数据验证其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GPS/GLONASS组合系统优于单系统,采用相位观测值可获得高精度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18.
利用GNSS进行高精度导航定位的前提是正确固定载波相位观测值的整周模糊度。由Galileo系统的4个载波观测值可以形成诸多有良好特性的组合观测值,利用这些组合观测值,结合MCAR方法,可以有效地确定整周模糊度。MCAR方法是一种利用多个载波观测值及其组合直接解算整周模糊度的方法,通过一系列“层叠”步骤,最大化模糊度解算的成功率。利用Galileo组合观测值,采用五步层叠的MCAR方法,分析选用不同的观测值组合时模糊度解算的成功率。比较发现,如果选用适当的长波长观测值组合,MCAR方法能够以较高成功率固定Galileo E5a或E5b甚至是E2-L1-E1信号的模糊度。借助Galileo组合观测值和MCAR方法,Galileo信号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  相似文献   

19.
长距离网络RTK是实现GPS/BDS高精度实时定位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核心是长距离参考站网GPS/BDS整周模糊度的快速准确确定。本文提出了一种长距离GPS/BDS参考站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首先利用GPS双频观测数据计算和确定宽巷整周模糊度,同时利用BDS的B2、B3频率观测值确定超宽巷整周模糊度。然后建立GPS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和大气延迟误差的参数估计模型,附加双差宽巷整周模糊度的约束,解算双差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并建立参考站网大气延迟误差的空间相关模型。根据B2、B3频率的超宽巷整周模糊度建立包含大气误差参数的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模型,利用大气延迟误差空间相关模型约束BDS双差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解算。克服了传统的使用无电离层组合值解算整周模糊度的不利影响。采用实测长距离CORS网GPS、BDS多频观测数据进行算法验证,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实现长距离参考站网GPS/BDS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准确固定。  相似文献   

20.
韩绍伟 《测绘学报》1994,23(4):282-288
本文主要讨论了GPS相位观测工函数法处理与最小二乘法处理(如双闪差分相位观测值的最小二乘处理方法)的等价性,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度函数模型,该模型具有更好的求解特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模糊度函数法及改进的模糊度函数法的精度评定方法。最后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处理,证明了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