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岩浆侵入的流体流动模拟表明.侵入体上方是流体聚焦流动的位置,流体通量远大于旁侧围岩,流体在此产生沸腾作用.随温度降低,侵入体上方渗透率逐渐增大,最大渗透率出现在侵入体的顶部.含水岩浆侵位后在其顶上带发生二次沸腾和减压过程,释放出的巨大机械能远大于围岩的抗张强度,足以引起围岩发生脆性破坏.岩浆岩顶上带的水饱和外壳及其围岩发生破裂形成陡倾裂隙和水力破裂.直立长椭球状岩浆体的侵入会在岩浆岩顶上带产生放射状和同心圆状裂隙,同时产生爆破角砾岩筒.因此侵入体顶上带的岩钟、岩枝、岩脉,放射状、同心圆状裂隙和角砾岩筒均为构造弱化带,是热液矿脉密集发育的部位.矿床地质学研究已充分证明.岩浆岩顶上带确是容纳与中酸性岩浆有关的热液矿床的最佳部位.在开展深部成矿预测和找矿的过程中,探寻隐伏岩体项上带和/或岩钟.是寻找深部与花岗岩类有关的多金属矿床的捷径.  相似文献   

2.
金旭东  张德会  万天丰 《地质通报》2010,29(203):392-400
岩浆侵入的流体流动模拟表明,侵入体上方是流体聚焦流动的位置,流体通量远大于旁侧围岩,流体在此产生沸腾作用。随温度降低,侵入体上方渗透率逐渐增大,最大渗透率出现在侵入体的顶部。含水岩浆侵位后在其顶上带发生二次沸腾和减压过程,释放出的巨大机械能远大于围岩的抗张强度,足以引起围岩发生脆性破坏。岩浆岩顶上带的水饱和外壳及其围岩发生破裂形成陡倾裂隙和水力破裂。直立长椭球状岩浆体的侵入会在岩浆岩顶上带产生放射状和同心圆状裂隙,同时产生爆破角砾岩筒。因此侵入体顶上带的岩钟、岩枝、岩脉,放射状、同心圆状裂隙和角砾岩筒均为构造弱化带,是热液矿脉密集发育的部位。矿床地质学研究已充分证明,岩浆岩顶上带确是容纳与中酸性岩浆有关的热液矿床的最佳部位。在开展深部成矿预测和找矿的过程中,探寻隐伏岩体顶上带和/或岩钟,是寻找深部与花岗岩类有关的多金属矿床的捷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莱芜接触交代-热液铁矿4处矿田控矿条件(围岩和构造)、成矿因素(岩浆侵入和由此形成的岩浆岩)的综合研究,并基于对各矿田地质环境进行的分析对比,以规模最大的矿山矿田为标准(标准分100),用量化指标对诸因素进行分解,对其他3处矿田诸因素量化.结合控矿条件、成矿因素的作用关系与分析,提出莱芜接触交代-热液铁矿是多因素成矿.其成矿特征表现为:围岩的层控性、构造取决于围岩性质、岩浆侵入的决定性和矿床岩体的同一性4个方面.由此得出结论:矿床矿体形态反映岩浆岩体形态,岩浆岩体形态反映构造形态,构造形态反映围岩性质.文中指出了多因素成矿特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4.
孟恩陶勒盖银铅锌铜锡铟多金属矿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有不少产于岩浆岩体内部断裂带中的贵金属矿床,如吉林海沟金矿、广西张公岭银矿、吉林山门银矿、广东庞西洞银矿等等。这些矿床的共同特点是:中深成侵入的岩浆岩就是直接围岩,岩体规模较大,已剥蚀到了岩体的中偏下部位,矿体呈脉状,严格受岩体内断裂构造控制。一般来说,岩浆热液矿床大都产于岩体顶部、接触带甚至围岩中。  相似文献   

5.
在岩石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岩体及围岩条件的分析,探讨了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与金属成矿的关系。认为晚侏罗世火山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围岩和构造空间;早白垩世岩浆活动提供了成矿岩体及热力学条件,该期次火山岩浆的侵入并作用于不同的围岩,形成了由斑岩型Cu、Mo矿,浅成热液型Ag、Pb、Zn矿等组成的一系列矿床组合。  相似文献   

6.
湖南瑶岗仙石英脉型钨矿床成矿系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湖南瑶岗仙石英脉型钨矿床是南岭成矿带具有代表性的矿床。长期以来,对脉型钨矿床的成矿岩体特征及各种不同类型矿化的空间与演化关系一直存在争论。文章以瑶岗仙石英脉型钨矿床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成矿岩体、含钨石英脉及与之相关的矿化开展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工作,探讨了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各类矿化现象,从而建立了脉型钨矿床成矿系统。在瑶岗仙钨矿床中,成矿地质体即成矿花岗岩为碱长花岗岩,主要矿化类型包括岩浆岩型、云英岩析离体、云英岩脉、石英脉和毒砂黄玉层等,分布于岩体顶部接触带附近。成矿作用可划分为岩浆晚期阶段、岩浆热液过渡阶段、岩浆期后热液阶段,岩浆岩型矿石形成于岩浆晚期,云英岩析离体和云英岩脉等形成于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石英脉和毒砂黄玉层主要形成于热液阶段,岩浆阶段→热液阶段的演化是连续的。成矿花岗岩侵位深度约为2~3 km,提供了主要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成矿系统相对封闭,外来成矿物质和流体较少,含钨石英脉主要以快速充填的形式形成于岩浆固结之后。瑶岗仙矿床含钨石英脉控制垂深达1300 m,"五层楼"垂向分带不明显,顶部未出现细脉带和线脉带,而在石英大脉的顶部出现横向交代形成的毒砂黄玉层。研究表明,瑶岗仙矿区脉型钨矿床成矿系统保存较完整,代表系统顶部的毒砂黄玉层保存完好,剥蚀水平正好达到岩体顶部。  相似文献   

7.
新疆北部希勒库都克斑岩铜钼矿床赋矿岩石及成矿流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北部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床成矿岩体与火山岩围岩为同时代、同空间、同组分,可能属同一火山建造,提供了成矿岩体可能产于火山机构中的浅成、超浅成中酸性次火山斑岩体的信息.钼矿体产于英安斑岩-石英闪长斑岩内外接触带的细脉、网脉状石英中.岩浆期后的热液作用形成了铜钼矿体及强烈的钾长石化、硅化、矽卡岩化、石英-绢云母化等热液蚀变,同时岩浆的侵入使围岩产生角岩化热变质,蚀变越强,矿化越富.本区成矿流体沸腾对成矿不起主要作用,上升至浅部的岩浆直接分异出来的高盐度流体随温度降低,CO2等气体溢出、NaCl的沉淀等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造成流体中金属络合物的分解、辉钼矿等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8.
火山-侵入杂岩带的成岩-成矿专属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岳书仓  徐晓春 《地学前缘》1999,6(2):305-313
成岩成矿关系问题,特别是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的专属性问题,一直是矿床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粤东地区热液脉状锡、钨(多金属)矿床产于中生代花岗质火山岩、次火山岩和侵入岩组成的火山侵入杂岩带中,成岩年龄与成矿年龄一致,但矿床地质、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没有相对标准来区分这些来源于岩浆作用不同阶段、不同产出状态岩浆岩的成矿物质特征,使得人们对于区内矿床成因的认识不一。文中运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方法,着重探讨和对比了矿床矿石、蚀变岩石及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和配分型式,并进一步根据在不同压力条件下Cl-在熔体和热液间的分配系数实验数据和不同压力条件下热液与相应熔体平衡时的稀土元素分配系数实验结果,分别计算了厚婆坳锡矿床和莲花山钨矿床与矿区有关岩浆岩熔体平衡的热液中的稀土元素浓度并制出配分型式,再与矿床矿石及矿石矿物稀土元素配分型式比较,从而确定成矿与侵入阶段的花岗岩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区内矿床为岩浆热液矿床。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作为热液流体来源的示踪剂能有效地确定火山侵入杂岩带的成岩成矿专属性。  相似文献   

9.
尹家坪金矿位于西秦岭褶皱系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北缘,矿体赋存于海西—印支期侵入的闪长岩岩体及围岩接触部位。文章分析了尹家坪金矿体产出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认为地层岩性及火山喷发、断裂构造、岩浆岩作用三位一体控制着尹家坪金矿金的富集与成矿,特别是F2断裂破碎带是成矿的关键构造条件;金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海西中-晚期闪长岩,源自地壳深部,热液来源有岩浆热液、大气降水。尹家坪金矿为浅层中低温热液活动形成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接触带和岩浆上隆构造是接触交代型矿床的重要控矿构造。岩浆侵入之初,围岩的主压应力(σ_r)随其厚度而变化。围岩太薄,σ_r=0,形成以岩体为中心的放射状构造;围岩太厚,其压力q_b>侵入体压力q_a,不利成矿。当q_a>q_b时,形成岩浆上隆构造。  相似文献   

11.
与火山—次火山—侵入—热液作用有关的金矿床分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讨论近年来在陆相火山-次火山-侵入-热液作用有关的金矿床分类中的一些争论问题。从具体资料出发,认为扩大浅成代温热注作用的范围,摒弃中温热液和高温热液矿床,以及经它们与斑岩矿床的关系是不妥当的;认为斑岩和系列是建立成矿模式,划分有产矿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岩浆热场与热液多金属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浆热场指的是很短时间内一个局部地区出现的岩浆活动使该区域地热梯度明显上升,形成局部区域的瞬间热场。热场的规模通常很小,离岩体约几米至几千米。范围、规模和形状与侵入体的温度、成分、形态、大小、侵入深度以及流体、构造、围岩性质等有关。岩浆热场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流体赖以上升的场所。岩浆热场不同于地热场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岩浆热场往往伴有流体的活动,是流体循环、上升、汲取地壳中有用金属元素的场所。文中讨论了岩浆热场与热液多金属成矿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岩浆热场在岩浆热液矿床、热泉型矿床、热水沉积矿床以及变质热液矿床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岩浆热场对于热液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它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了成矿为什么是多金属、多成因、多来源等问题。文中强调指出,岩浆热场说解释了为什么大规模岩浆活动与大规模成矿作用密切相关,指出大规模岩浆活动产生的热效应不是1+1=2,而是1+12的效果。即它可以在一个局部范围内把岩浆热场从一个开放体系变为封闭体系,在这个封闭体系内,固岩可以达到更高的温度,热可以持续更长的时间,促进热场范围内流体的对流循环,使流体可以从围岩中汲取尽可能多的有用金属元素,起到单个岩浆无法比拟的效果。许多大型一超大型的多金属矿床即可能与这种作用有关。从热场说角度来看,大规模岩浆活动的成矿潜力几乎是无可限量的。文中还讨论了岩浆热场说的原理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岩浆热场说与成矿的关系非常值得关注,它也许可以改变目前对成矿作用的某些固有认识,开拓出一个新领域。  相似文献   

13.
豫西南泥湖多金属矿田铅锌矿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豫西南泥湖地区具有闻名于世界的特大型钼矿,通过近几年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在南泥湖钼矿外围发现了矽卡岩型和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铅-锌矿床,它们成环带状分布于南泥湖钼矿外围。文章重点论述了矽卡岩型和中低温热液充填成因的脉状铅-锌矿地质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上述三者均属于燕山期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成因的多金属矿床,并认为,不同类型矿床既存在一定的差别,同时在时、空上又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有关的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4.
得尔布干成矿区(北片)成矿条件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该区有色、贵金属矿床的主成矿期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不同成因类型矿床成矿温度亦有差异,"斑岩型"属中高温矿床,"火山热液型"属中低温矿床,"新类型"金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应属低温热液矿床.有色、贵金属矿床中S的来源主要与深源岩浆关系密切,成因类型应属广义的"岩浆热液型矿床",但有少量S来源于容矿岩或为外生S.成矿热液的主体或组成的总趋势,是以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水为特征,热源来自中生代火山侵入岩浆,而莫尔道嘎金矿点是浅成低温热液型,其成矿热液的主体是大气降水.西吉诺山方铅矿包裹体除了显示出岩浆热液的性质外,更多地反映了地下热卤水的介质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中条山西南段中生代热液成矿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条山西南段铜镍、铜铁、金矿与中生代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成因类型为高-中低温热液型.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不同矿产形成与矿源岩有关,铜镍矿、铜铁矿和金矿分别产于变基性侵入岩、变基性火山岩和片麻岩中,构成了中条山西南段中生代构造-岩浆-热液成矿系统.这一成矿系统是同一能量场和流体场、不同矿源场之间耦合的结果.根据成矿系统分析,该区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预测在不同矿源复合叠加地段,还有铜铁金、铜镍金、铜铁镍矿床产出,地质找矿应部署在中生代中酸性岩体的分布区.  相似文献   

16.
云南马厂箐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郭晓东  王治华  陈祥  王欣  王淑贤 《地质学报》2009,83(12):1901-1914
滇西马厂箐铜钼(金)矿床是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体有成因联系的内生金属矿床.铜钼金成矿与马厂箐岩体空间上紧密相伴,时间上相近或稍晚.蚀变矿化和元素组合具有明显地分带性:岩体内发育斑岩型铜钼矿化,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产出接触交代型铜钼(金)矿化,围岩地层中则产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铅锌矿化.铜钼矿化主要发育在石英钾长石绢云母化蚀变带中.这些不同成矿作用在时空上紧密共生,在矿化类型、蚀变类型和元素组合分布上连续递变,清晰地展现出成矿流体从岩浆中分凝出来并在向外运移的路径上淀积金属的图像.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提供了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铜钼金成矿属于同一个构造-岩浆-成矿系统在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的产物.受富碱侵入伴驱动,成矿作用由斑岩体内部向接触带和围岩地层推进,矿化类型、围岩蚀变和元素组合反映出成矿流体系统由高温向低温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东秦岭汝阳南部钼铅锌矿集区包括4个大中型矿床和45个小型矿床(点),已知矿床(点)大都产于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鸡蛋坪组火山岩中,近EW向断裂构造是区内的控岩、控矿断裂,燕山晚期的复式花岗岩控制了矿集区的产出,而第3阶段侵入的钾长花岗斑岩与钼铅锌矿的成矿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区内矿床大部分处于熊耳群火山岩分布的杂乱磁场区,重要的铅锌矿床均产于太山庙花岗岩造成的重力负值异常区的外围;水系沉积物的Mo-Pb-Zn-Ag-Au-As综合异常几乎囊括了杨坪—王坪所有的钼铅锌矿床;自然重砂异常以高温矿物组合异常为中心,中温铅族异常环绕,向外重晶石、毒砂等低温矿物异常依次分布,显示出清晰的矿物温度分带特点;基于矿集区的综合找矿信息建立了钼铅锌矿的成矿模式,为进一步的找矿勘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试论大火成岩省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组成大火成岩省的岩浆类型不同,大火成岩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基性火成岩为主的镁铁质大火成岩省(MLIPs),二是以酸性火成岩为主的长英质大火成岩省(SLIPs)。它们都是由于在异常高的地幔热流参与下导致地幔或地壳大规模熔融形成的。大火成岩省独特的巨量岩浆活动是引起多层次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 所。成矿物质的聚集导致成矿作用和矿床的形成是必然的,因此大火成岩省本身就是一个大成矿系统。在这个成矿系统中,由于物源、成分、温度、压力、流体和氧逸度等条件的差异性,形成不同种类的矿化和矿床,并构成一定的成矿系列。镁铁质大火成岩省中形成的矿床类型有岩浆硫化物型Cr-Cu-Ni-PGE矿床和Ti-Fe 氧化物型V-Ti-Fe 矿床,热液型的Cu-Pb-Zn-Au-Ag矿床,以及远程低温热液矿床等。长英质大火成岩省形成的矿床类型为岩浆和交代型、热液型Cu-Pb-Zn-Au-Ag,W-Sn,U-Th-REE矿床,以及Sb-As矿床等。加强对大火成岩省及其成矿机理的研究,有望形成新的成矿理论和加速超大型矿床的发现。  相似文献   

19.
《Ore Geology Reviews》2009,35(4):597-609
The magma–ore deposit relationship of most low-sulfidation epithermal ore deposits is still unclear, partly because many stable isotopic studies of such deposits have indicated the predominance of meteoric waters within hydrothermal fluids. However, it is certainly true that hydrothermal systems are ultimately driven by magmatic intrusions, and epithermal gold deposits might therefore be produced by magmatic activity even in deposits having has no obvious links to a magma. We re-examine the genesis of two typical low-sulfidation epithermal gold deposits, the Kushikino and Hishikari deposits, using structural simulations and isotope data.Many epithermal gold deposits including the Kushikino and Hishikari deposit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Kyushu, southwestern Japan. The Kushikino deposit comprises fissure-filling veins within Neogene andesitic volcanics that overlie unconformably Cretaceous sedimentary basement. The veins consist of gold- and silver-bearing quartz and calcite with minor amounts of adularia, sericite and sulfides. Although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ic data for the veins indicate a meteoric origin of the ore fluid,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s suggest that the vein system might have formed in direct response to magma intrusion. In particular, geophysical data suggest that intruding magma has uplifted the basement rocks, thereby producing fractures and veins and a positive Bouguer anomaly, and providing the heat necessary to drive an ore-forming hydrothermal system.The second component of this study has been to investigate the na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Kushikino and Hishikari epithermal systems. Isotope data document the geochemical evolution of the hydrothermal fluids. We conclude that the existence of sedimentary basement rocks at depth might have affected the strontium and carbon isotopic ratios of the Kushikino and Hishikari ore fluids. The 87Sr/86Sr ratios and δ13C–δ18O trend reveal that major ore veins in the Hishikari deposit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shallow barren veins. It was suggested isotopically that fluids responsible for the barren veins in nearby shallow and barren circulation systems were only controlled by the shallow host rocks. Such multi-isotope systematics provide a powerful tool with which to determine the center of hydrothermal activity and thereby document the evolution of hydrothermal fluids.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大兴安岭北部发现近10处岩金矿床(点),大兴安岭北部金矿形成于中生代,且其成因与中生代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对本区金矿的成因类型二重限定性分类方案的原则是以Au所赋存的岩石类型(热液岩或蚀变岩)为第一依据。成矿温度作为第二依据。大兴安岭地区金矿在不同构造单元成因类型具有较大差别;在额尔古纳地块和上黑龙江盆地形成多种中温蚀变岩型金矿,在其南侧的增生带中形成了低温热液石英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