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其蕴  王日昇 《海洋学报》1990,12(6):714-722
本文根据南北半球(60°N-50°S)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图,研究了赤道东太平洋(0°-10°S,180°-90°W)海表温度与前期12个月各月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发现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均是冬季大气环流对以后的海温变化影响大.又对比了埃尔尼诺年及反埃尔尼诺年前期大气环流的差异,如以接近埃尔尼诺峰值的11月为例,则在此之前的12个月内,大气环流的影响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自上一年11月至当年1月,与海温相关最大的地区在北半球的大陆上;第二个阶段自2月至5月,为过渡阶段,相关区不稳定,但大部分显著相关区在南半球;第三个阶段自6月到10月,为加强影响阶段,相关区稳定在南半球,反映出南方涛动的特征.最后对环流异常影响埃尔尼诺的物理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热带西太平洋水温对埃尔尼诺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蒲书箴  徐洪达 《海洋学报》1987,9(2):262-266
本文根据埃尔尼诺指数和南方涛动指数的时间变化曲线[1],确定了埃尔尼诺年(ElNino)、反埃尔尼诺(Anti-El Niño)年和平年。统计并分析了1967—1983年间,137°E断面(24°N—1°S)的水文调查资料[2]。结果表明热带西太平洋在埃尔尼诺年的分布与反埃尔尼诺年完全不同。自1967年以来的三个埃尔尼诺过程(1968—1969、1972—1973、1982—1983年)中,上述断面的深厚水体内(24°N—1°S,O—1200米),呈现为冷年的特征;而反埃尔尼诺年(1971、1974年)则是暖年。  相似文献   

3.
利用海面微结构光学测量装置实验获取到的微尺度波图像来给出风生微尺度波的波数谱,在此基础上利用频散关系建立微尺度波波数谱和频率谱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到微尺度波频率谱.对微尺度波的频率谱随频率变化的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频率谱与频率的a次方成正比关系,a的值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同一风速下a几乎为定值.  相似文献   

4.
利用海面微结构光学测量装置实验获取到的微尺度波图像来给出风生微尺度波的波数谱,在此基础上利用频散关系建立微尺度波波数谱和频率谱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到微尺度波频率谱。对微尺度波的频率谱随频率变化的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频率谱与频率的α次方成正比关系,α的值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同一风速下α几乎为定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美双边TOGA考察期间所获得的资料为主,说明了1986/1987年埃尔尼诺期间,热带西太平洋上层热结构和海洋环流的异常变化.讨论了这些异常变化对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在埃尔尼诺期间,(1)热带西太平洋东部(以165°E断面的次表层温度资料为代表),高于29℃的表层暧水沿经向扩展,使大面积的海表面出现温度正距平;(2)在热带西太平洋西部(以137°E断面的次表层温度资料为代表),表层暖水(T>28℃)的横截面积变小;表层温度出现负距平;(3)165°E断面的上层东向流增强;(4)从黑潮源地,即18°20'N以南、130°E以西至菲律宾沿岸的热带洋域向北的暖水流量变小.在这些异常变化发生时,西北太平洋低空(1 000hPa)的大气辐散加强,这有利于西北太平洋副高的加强.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星载雷达波谱仪的观测原理及误差分析模型,并在Hauser等提出的SWIM(sea wave investigation and monitoring by satellite)的基础上分析了波谱仪反演海浪谱的波长分辨率和角度分辨率。为了减小反演调制谱的波动,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时域和波数域相邻单元的平均个数分别为10和8个。系统在不同的模式下工作,为了获取20°的角度分辨率,对调制谱平均次数分别取3次(模式1)、7次(模式2)、10次(模式3)。使用解析法和仿真法分析了SWIM工作在模式2时海浪谱观测的能量误差,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对于给定的海浪条件,能量误差小于20%。  相似文献   

7.
南海表层水温的长周期振荡及其与埃尔尼诺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钮智旺 《海洋学报》1994,16(2):43-49
本文对南海西沙海洋站(16°50'N、122°20'E)1961~1987年间的表层水温月平均资料、秘鲁与厄瓜多尔外海(5°N、80°~90°W)的表层水温月平均资料,进行水温功率谱分析,并计算了其表层水温异常的强度和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南海、秘鲁与厄瓜多尔外海的表层水温存在着3.3年的长周期变化,且秘鲁与厄瓜多尔外海的表层水温比南海提前变化约5个月,变化是同相的.在1960~1987年间,每当东太平洋沿岸海区发生一次正、反埃尔尼诺现象,南海也相应出现一次强度相当的暧、冷事件.  相似文献   

8.
深水Stokes波列的不稳定调制演化与实际海面的瞬变性、波浪破碎、畸形波等海洋现象密切相关,且波列在长期演化的过程中,演化特性会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加而改变,前人的研究多是针对其空间分布特性,对于波列内部能量的分布和变化趋势尚不清楚,因此引入熵的概念用于描述调制Stokes波列长期演化过程中任意时刻波浪场中不同频率波浪能量分布的均匀性。通过高阶谱方法数值模型,模拟了不同初始波陡条件下调制Stokes波列波数谱熵值的长期演化,给出不同阶段初始波陡和熵的关系,并将稳定状态熵值及谱形与典型海浪谱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调制Stokes波列长期演化的波数谱熵值和谱形均趋向实测JONSWAP谱,表明其经过长期演化发展,谱变宽变连续,波场内的能量分布趋向均匀并保持动态的平衡,同时也更加趋近于真实海浪。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用1951—1986年赤道太平洋(10°S—10°N,180—85°W)海表面温度(SST)与南方涛动指数及副热带高压特征指数,重点探讨了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得出了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认为与选取代表赤道太平洋平均海面温度的海区范围和选用代表南方涛动的两个气压站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0.
旨在分析太平洋地区的月均海平面的变化,探讨其物理过程。文中共分析了54个长期站的海平面资料,对54个站分别建立了随机动态非线性模型,求得了太平洋地区的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0.16cm/a。并对太平洋东西岸各站及海洋中观测站海平面资料相对于TA-LARA站海平面资料进行了交叉谱分析,结论是,太平洋月均海平面45个月的低频振动存在着以下的规律:由东太平洋(15°~25°N)开始,向西传播至太平洋西岸后,转向南,在5°N~25°S之间,转向东到达太平洋东岸后北上形成逆时针循环。在埃尔尼诺事件的低纬典型区,月平均海面振动中年周期振动的主导作用下降,甚至失去主导作用,而与埃尔尼诺事件的准周期相近的周期振动的作用增大。  相似文献   

11.
全球海洋高频波动主振荡周期的纬向带状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1992年10月至2000年12月的TOPEX/Poseidon和ERS-1/2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了周期短于150d的高频波动及其能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功率谱密度计算基础上,分析特定频段所含能量占周期短于150d的高濒波动总能量的百分比,发现该频段最强振荡(下文称主振荡)所对应的周期从近赤道的1个月逐步增加至南北纬30°附近的4个月,进一步分析表明主振荡周期的这种变化是连续的,与西向行星Rossby波的相速随纬度增加而变慢相对应.主振荡所对应的周期在全球海洋中呈显著的带状分布.进而表明在14°N(S)附近60d周期的振荡除通常所认为的由于潮汐混淆所造成的虚假信号之外,主要是行星Rossby波形态的真实信号.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最大熵方法并结合付氏分析方法分析了黄海中部海区(36°N,124°E)内波调查资料。分析表明该海区存在很强的温度密度跃层。根据对海流资料的分析得出潮汐频率的波动是正压的。从消除了正压潮流后的余流中得到0.049Cph的波动,由温度资料得到频率为0.0514Cph的波动,且发现它基本是斜压的,即为低频内波。该低频波动主要为最低模态朝西方向传播的惯性内波。本文阐明了惯性波的产生来自局地风应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西太平洋暖池海域热含量场的变异及其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 1 95 5— 1 999年间太平洋月平均海温资料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 (EOF)分解法 ,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海域 ( 1 2 0°E— 1 60°W ,1 8°N— 1 6°S)热含量场的时空变化 ,并分析了该海域东、西区热含量变化与南方涛动、副热带高压及ENSO的关系。结果表明 ,暖池海域热含量场主要包括年变化型、年际变化型和年代际变化型三个模态 ,其主要变化周期依次为 1 .0、3.6和 1 3.7年。相关和合成分析表明 ,暖池东、西区热含量的变化均与南方涛动、副热带高压和ENSO循环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东北太平洋中国开辟区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东北太平洋中国开辟区西部(151°W~155°W,8°N~11°30'N)和东部(141°W~149°W,7°N~10°N)水域DY95-7航次(1997-07)和DY95-8航次(1998-07~-09)所采的36份网采样品,鉴定网采浮游植物180种,隶属于5个门类47属.其中主要的生态类群是大洋暖水类群(占总种数83.8%)和广布性类群(占14.5%).该区主要优势种是太阳漂流藻(Planktoniella sol)、密聚角毛藻(Chaetoceros coarctatus)、多瘤面角毛藻(C.bacteriastroides)、拟夜光梨甲藻(Pyrocystispseudonoctilluca)和三叉角藻(Cerattum trichoceros)等.硅藻类和甲藻类等的平均细胞密度(1 944~4 101个/m)和蓝藻类(主要是束毛藻Trichodesmium)的藻丝体密度(111~486条/m)都比较低.本文分别讨论了调查区浮游植物的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趋势及其与温跃层和浮游动物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西太平洋暧地区热带波动的天气效应,利用1980年2-9月140°E日本静止卫星纬度时间剖面卫星云图,分析了5d和14d左右周期热带波动云的演变特征,井综合分析了14d周期的云系演变型式与流场的关系,为预报热带中期天气变化规律提供了依据;热带波动中30-60d大气低频振荡的云量变化最显著,北半球夏半年热带波动的天气压主要在10°N-0°,各半年在10°N-10°S,超过这个区域热带云量的港分布型式就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水温和热带太平洋月平均海平面变化进行了长时间序列分析,揭示了它们的准周期低频振荡特性,其中20°N~20°S区域月平均海平面低频变化的显着周期在43.5~50.0个月之间,与47.6个月的埃尔尼诺显着周期颇为接近;引入空间谱分析的概念与方法,分析阐明了热带太平洋月平均海平面低频变化遵从下列逆时针循环传播规律:东太平洋(墨西哥近海)→北赤道流区域→西赤道太平洋→北赤道逆流区域→东太平洋,该循环与埃尔尼诺循环过程存在密切的一一对应关系;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初步建立了依据典型区域月平均海平面变化预报埃尔尼诺的八元逐步回归模型,预报值与实测值序列的相关系数达0.89.  相似文献   

17.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高产渔区年间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枪鱼类是中西太平洋海域重要的经济鱼种,其中鲣产量约占到总产量的50%。本研究利用1995-2010年16年的中西太平洋(20°S~20°N,120°E~155°W)鲣围网生产统计数据和Niño3.4海区(5°S~5°N,120°~170°W)海表温度异常数据,对这16年鲣产量最高的十大渔区(5°×5°)进行时空格局分析,讨论渔场分布差异及CPUE与ENSO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6年间十大作业渔区主要分布在5°S~5°N、130°~175°E区域,这十大渔区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达47.5%,其中5°S~0°、155°~160°E,0°~5°N、130°~135°E,0°~5°N、135°~140°E及5°S~0°、160°~165°E等4个渔区产量占高产渔区产量的比重均超过10%,是中西太平洋重要的鲣产区。高产渔区的分布受海表温度影响较大,在厄尔尼诺时期,高产渔区分布明显偏东,主要分布在155°~180°E海域;在拉尼娜时期,高产渔区分布明显偏西,主要分布在130°~160°E海域。  相似文献   

18.
赤道暖池温跃层海温对低纬大气环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1967-1985年间,西太平洋137°E剖面(34°N-1°S)的深层海温调查资料及500hPa月平均图,首先分析了该剖面上深层海温变化的分布结构和年际变率特征,发现西太平洋赤道暖池温跃层(取纬度4°-8°N,厚度75-200米)海温年际间的变化与赤道逆流流量呈反位相的关系,在埃尔尼诺年期间,赤道逆流(自西向东)加强,赤道暖池温跃层海温下降.当埃尔尼诺结束时,赤道逆流流量迅速减小、温跃层海温上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赤道暖池温跃层海温对低纬大气环流的影响,发现赤道暖池温跃层海温与低纬大气的关系比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要明显,尤其是对夏季低纬大气和副热带高压强弱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一统计事实说明,赤道暖池温跃层海温的变化可能是影响低纬大气环流异常变化的重要热源.  相似文献   

19.
1983年埃尔尼诺期间海气热交换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朱亚芬  杨大升 《海洋学报》1990,12(2):167-178
本文利用1983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客观分析资料与美国气候分析中心(CAC)月平均海温网格点资料,计算了45°E—75°W,35°N—35°S范围内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气交界面上的感热、潜热通量,着重分析埃尔尼诺El Nino事件发展最盛的1983年1月和结束的12月所呈现的不同特征,并与1981年1月的情况作了对比.结果指出:在El Nino年,在日界线以西的中太平洋赤道附近低纬地区海气之间的热交换比正常年份强烈,但在170°W以东的中、东太平洋赤道附近及南侧SST的强增暖区为热通量的低值区,而印度洋上感热、潜热通量的强度分布类似于正常年份.这种热通量的强交换区的空间分布与海表温度的高温区和强增暖区及强对流区和OLR的负距平区的对应关系较为复杂,但与1000hPa的风场有着十分良好的对应关系.这种强交换随着El Nino过程的衰退和结束而减弱.  相似文献   

20.
杨大升  杨柏  潘志 《海洋学报》1992,14(2):35-46
本文利用1983年1月份(1982/83年埃尔尼诺最强时期)的海、气资料,对35°N—35°S、45°E—75°W的印度洋、太平洋海域获得的净辐射、海洋向大气传输的潜热、感热通量及获得的净热量作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冬半球的潜热、感热向上输送大于夏半球,南半球热带中太平洋感热由大气传给海洋,但数值较小;东太平洋大气获得的潜热通量比常年平均值小.净辐射基本上呈纬向分布,云量对其影响很大,海表面温度(SST)和净辐射有很好相关关系,高SST区与净辐射低值区对应,E1 Nino期间的SST异常使得中太平洋海域洋面获得的净辐射减少,而该处洋面上大气获得的潜热通量则较多,故海洋净获得热量减少.净热量平衡,冬半球海洋一般为大气的能源,夏半球为大气的能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