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海鸥 《海洋科学》2002,26(1):36-39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在世界地缘政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我们这个向来不愿惹事生非的民族,在世界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下便一天也不得安生。不远的一个例子便可见一斑:为阻碍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掣肘我构建大中华经济圈,某国又向台湾出售军武,以阻挡我向太平洋和全世界进军的步伐。从另一个方面可以看出,我们以海为依托的地缘优势及  相似文献   

2.
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也是一个古航海国家,中华民族曾在海洋上创造过举世无双的辉煌。“兴海军,振中华”,“富国强兵,中华腾飞”,是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夙愿。但历史上相当长一个时期海洋没有成为中国振兴之路,却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迈入新世纪,中国在海洋上再次面临历史的抉择,江泽民主席适时地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是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我们必须真正从国家战略高度来审视海洋,以落实建设海洋强国的光荣历史使命。一、建设海洋强国应在国家战略上切实体现1998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海洋史上第一个海洋…  相似文献   

3.
现代海洋开发是高技术、尖端技术密集的产业领域,其深度和广度都取决于海洋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发展。从现代海洋开发的发展趋势来看,科学技术与海洋开发活动越来越融合为一个综合性的一体化过程,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加快海洋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现代海洋开发的必由之路。世纪之交,青岛作为中国著名的海洋科技城,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在现代海洋开发中的作用,是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海洋世纪挑战  相似文献   

4.
海洋强国是中国以两个"百年计划"为基础、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总结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是一个长期、宏大的系统工程,既要加强顶层设计,更要着力推动实践。文章从必然性和必要性两个角度论述了中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合理性、正当性,进而从意识养成、理念更新、制度完善、体制重构等4个层面提出了推进海洋强国战略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作为海洋大国,拥有广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在全球海洋布局的时代背景下,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成为重中之重。国家开展海洋强国建设需要全民海洋意识的全面提升,由此海洋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从各方面研究数据出发,分析了海洋意识教育的含义以及加强海洋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根据我国国民海洋意识调查的现状,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大众宣传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海洋意识教育的举措建议。最终得出应加强我国海洋意识教育,建设过硬的海洋人才队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快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海洋是决定国家地位和经济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增强国民海洋意识对国家海洋事业乃至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国民海洋意识较为淡薄,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从我国国民海洋意识的现状出发,指出提升国民海洋意识的迫切性,多角度、多层次地探讨了提高国民海洋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阐述海洋政策的内涵,从目前我国海洋政策的主要内容入手,探讨我国现行海洋政策在宏观政策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缺陷,并从海洋战略、海洋管理理念和海洋意识3个方面分析了缺陷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海洋意识,是人们关于海洋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理性认识。作为一种社会观念,海洋意识的确立,对于海洋开发、利用和防卫等重大海洋实践活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历史任务,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但最基础而又最关键的工作则是要着力培树与“海洋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文章针对我国海洋文化现状,以及我国长期形成农耕文化传统和几百年来闭关锁国造成的海洋意识淡漠,提出应该确立海洋文化的应有地位,发挥海洋文化在建设海洋强国中的作用。中国的和平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任务和必由之路,建设和弘扬海洋文化将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洁 《海洋世界》2011,(6):54-55
黑格尔曾说,中国是一个与海"不发生积极的关系"的民族,这个判断是很谨慎的.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来了解黑格尔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判断.首先,从地域上来讲,西方最初的海洋观念主要是在地中海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的.然而,地中海是比较特殊的.作为一个总面积仅为250万平方千米的环状内海,除了具有海洋给予人类的一切益处之外,在交通方面...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我国生效已经十年了,但我国海洋地理教育远远落后于国际海洋形势的发展.为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可持续发展,新形势要求我们在海洋地理教育中改革现行地理教材,要求受教育的群体多样化,要求在教育中重新树立海洋意识,加强海洋国情教育,加强海洋资源观教育,加强海洋法权意识,加强海洋道德教育,让开发海洋、保护海洋、保卫海洋国土的意识深入民心.  相似文献   

12.
关于海洋对外科技合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的海洋对外科技合作开始得较晚。五六十年代,我国只是同前苏联、越南等国开展过一些小规模的联合调查。直到70年代中期,随着中美建交和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我们才陆续扩大了同国外的海洋科技合作与交流。1979年5月8日,中美两国签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和美利坚合众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海洋和渔业领域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该文件的签署,标志着中国对外大规模海洋科技合作的开始。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海洋科技合作活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人,越来越广泛。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同几十个国家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海洋科技…  相似文献   

13.
面向青少年的海洋宣传教育对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具有深远意义。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至2019年已举办11届,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文章提出全新的研究方法,在历届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获奖数据的基础上,构建竞赛参与度、竞赛有效性、海洋意识指数等指标,系统和全面地对我国大学生海洋意识及其区位差异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海洋意识水平总体表现为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较高,而西北内陆和中部地区较低;目前我国大学生海洋意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但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的发展向好,高校参与积极性逐渐提高,对提升我国大学生海洋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是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2005-2019年中国沿海11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金融发展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而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海洋科技创新在该影响机制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从沿海地区整体来看,金融发展显著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从分区域来看,金融发展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在环渤海地区不显著,而在长三角地区和泛珠三角地区显著;海洋科技创新在金融发展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未来应加快完善海洋产业金融支持体系,为海洋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以推动海洋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海洋政策的回顾与评价离不开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形势,而这一切又都取决于当时决策者对海洋价值的认识与重视,有什么样的海洋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海洋政策。只有从这个角度对我国海洋政策实施考察,才能厘清我国海洋政策历史的基本脉络,对海洋政策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并为未来我国海洋政策的进一步完善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总结日本海洋战略的制定与调整过程,分析其战略调整的背景,以及调整后的海洋战略在海洋经济、海洋环境和海洋权益等领域的主要表现,并重点从战略、法律法规、海上力量建设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研究提出我国海洋战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即:加快制定实施我国的海洋战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与相关制度;推进我国海上力量建设;提高公民海洋意识,以期为决策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如何培养我们的海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世界》2012,(1):34-37
我国国民海洋意识提高的基础土壤比较薄弱,海洋意识培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应该是正式的海洋教育,以重点人群(中小学生)为切入点,通过正式教育途径提高学生群体对海洋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钱宏林(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副局长)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在21世纪海洋世纪即将来临的历史时刻,中国以何种姿态进入海洋世纪?中国海洋的未来如何?海洋将给中国带来什么?这是每个中国人、每一个海洋工作者、每一个领导...  相似文献   

19.
海洋是一个巨大而丰富的蓝色宝库,又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环境,当代发展将因海而别.<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奠定了现代海洋法制度的基础,建立了全新的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制度和国际海底区域制度,扩大了沿海国对海洋的管辖权,为各国维护正当的海洋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战略涉及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中国是一个沿海大国,但不是海洋大国,更不是海洋强国.海洋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生态文明的系统研究始于西方工业化国家,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展开。而我国的生态文明思想由来已久,早在5 000多年前就已形成了一套鲜为人知的人类生态理论体系。文章在回顾西方生态文明理念与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海洋生态文明的内涵与本质。文章指出,海洋生态文明是以人与海洋的和谐共生为核心,以海洋资源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利用为前提,以提升海洋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主要目标,并进一步将海洋生态文明的内容归结为以下两点:1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和海洋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2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海洋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是以提高海洋生态文明意识为基础,以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为核心,以建设海洋生态安全屏障和有效控制入海污染物总量为保障,以海洋科技创新为依托,全面推进人与海洋的和谐共生、健康发展。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文章以厦门市为例介绍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