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卡门子湾滑坡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泄滩乡陈家湾村,长江支流泄滩河左侧。地理坐标E:110°36'50″,N:31°01'27″。滑坡前缘高程约160 m,后缘高程约290 m,地形坡度35°~45°,坡向315°。滑坡整体纵长约192 m,横宽约135 m,面积约2. 7×10~4m~2,厚度10~25 m,总体积约5. 0×105m~2,主滑方向350°。该滑坡体物质  相似文献   

2.
917灞桥灾难性黄土滑坡形成因素与运动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续性强降雨是诱发黄土滑坡的主要因素。 2011年9月份的持续强降雨达到50a来最大值, 在陕西省关中地区诱发了多处滑坡, 造成交通中断, 带来了严重灾难。尤其9月17日发生于白鹿塬的灞桥滑坡(917灞桥滑坡), 共造成32人伤亡的灾难性滑坡事件。为了揭示滑坡成因和运动过程, 通过对917灞桥滑坡灾害的调查和分析, 揭示了灾害的特点和诱发因素, 通过滑坡运动模拟还原了其运动过程和成灾范围。(1)9.17灞桥滑坡体相对高度大约90m, 宽170m, 滑动厚度约10m; 滑动方向为60, 滑动距离约150m, 总方量约15104m3; 滑坡共发生3次滑动, 滑动方量分别为9.5104m3、3.5104m3和2104m3, 平均堆积厚度12m左右; (2)917灞桥滑坡诱发因素主要是长历时的强降雨、开挖后的高陡边坡和特殊的黄土结构性。充足的前期降雨和当日的强降雨是滑坡发生的主要激发因素; 开挖后形成的高陡边坡发育一系列裂隙, 促使滑坡的发生; 裂隙的产生为降雨的优势渗流提供了通道, 加速了滑坡的发生。(3)利用LS_RAPID对917灞桥滑坡进行模拟, 根据模拟结果, 滑坡可以分为3个阶段, 起动加速滑动阶段(0~7.5s), 沿x方向速度从0迅速增加到4.9ms-1, 沿y方向速度从0迅速增加到8.4ms-1; 滑坡体在这一阶段共滑动了65m; 减速滑动极端, 速度开始降低(7.5~14s), x、y方向的平均速度分别降到1.5ms-1和2.5ms-1, 滑坡在这一阶段向前运动了50m; 堆积停止阶段(15~28.6s), 滑坡运动速度持续降低, 堆积厚度逐渐变薄, 滑坡体共向前滑动了175m, 滑坡最大堆积厚度为14m, 与野外调查结果基本一致。结果对认识和研究此类滑坡成因机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也可为今后该地区防灾和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漳州市山体滑坡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艺贞 《福建地质》2007,26(4):259-265
对漳州市区域内近十几年来所发生滑坡的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漳州地区山体滑坡主要受地形、地质、气象和人类工程活动因素的综合影响。一般地形坡度在25°~50°,坡型为阶梯型、人工边坡无支挡,土质边坡坡度大于70°与坡高大于4m者,连续10d内降雨量在170mm以上,且日降雨量在100mm的强降雨时,发生滑坡的概率,达71.7%。故此,降雨量170mm以上、日降雨量大于或等于100mm时,可作为漳州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了阐明地震滑坡的运动特性并对其进行致灾距的预测,基于遥感影像解译和野外调查数据,借助经验公式法,分析了汶川地震滑坡水平最大运移距离L与前后缘高差H之间的相关性,给出了经验公式;探讨了不同滑坡之间滑程的差异与异常。结果表明:若已知H,可用L=aH+b或L=aHb对总位移进行预测初探;将视摩擦系数H/L=0.45作为汶川地震高速远程型滑坡的上限较合适;滑坡体积、源区破裂面积与L呈正相关,与H/L呈负相关;地震滑坡易发生在山脊线平行于断裂带、垂直于地震波传播方向的山体两侧;崩塌型滑坡易发前后缘高差范围在10~100m之间,大型高速远程型滑坡易发前后缘高差大于200m;滑坡源区易发坡度分布在25°~51°之间,滑床坡降变化范围为0~58°,高速远程型滑坡的滑床坡降主要在8°~20°之间;分析认为滑程差异和异常是距离效应、能量传递与岩体挡板效应、滚动润滑与气垫效应、体积与破裂面积效应、地质因子、地形因子、颗粒级配与颗粒流效应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考虑上述因素有益于滑坡-碎屑流致灾距的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5.
华蓥山(广安市)溪口镇马鞍坪滑坡-泥石流位于华蓥山大背斜形成的中低山-丘陵地带。该处岩层(J1-2砂岩页岩)倾角陡,倾向山外且破碎,断层发育,有利于形成岩质崩塌、滑坡。时逢川东特大暴雨,给当地造成了百年罕见的灾难(1989-07-10,体积172万m3)。在地形上,其最高山顶(滑坡位置)海拔1012·23m,泥石流堆积淤埋区为溪口镇(山下的槽谷,海拔高程288·11m)。自滑坡源(三角面)至溪口镇槽谷,相对高差724m。足见其能量转换之大、转换之快。最终在华蓥山脚下的槽谷(即溪口镇所在地)造成了罕见的巨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经济损失。教训十分深刻。据四川省防…  相似文献   

6.
滑体渗透性及渗透系数取值对于水库滑坡渗流及稳定性分析计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三峡库区396个滑坡1188个试坑(样)的测试资料分析得出:(1)三峡库区滑坡体按物源岩性可分为白云岩和灰岩、泥灰岩、砂泥岩互层,按组成结构可分为均质细粒土、土含碎块石、土夹碎块石、碎块石土和裂隙岩体;(2)渗透性以中等和良好为主;且具有一定的区域分布特征,位于奉节、巫溪和忠县的滑坡体渗透性中等,其他区县滑坡体渗透性良好;渗透系数大小与滑坡土体中碎块石含量呈正相关,裂隙岩滑体渗透性则低于碎块石土滑体渗透性;(3)不同组成结构滑体的渗透系数平均值分别为均质细粒土1.28 m·d-1,土含碎块石1.41 m·d-1、土夹碎块石2.56 m·d-1、碎块石土3.84 m·d-1和裂隙岩体3.24 m·d-1。  相似文献   

7.
天水市秦州区北山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发育强烈。芦家湾滑坡位于天水市北山中梁乡北侧,滑坡体呈长舌状,长840m,宽210m,体积约136×104m3,属大型黄土滑坡。滑动方向105°,滑体坡度10°~35°。1979年发生滑动,导致芦家湾整村搬迁。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充分分析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对芦家湾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定性与定量评价,以定性分析为主,并借助多种计算手段该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得到关于芦家湾滑坡稳定性分析定量化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8.
虎头崖滑坡位于青海贵德黄河左岸的虎头崖,滑坡体平面形态呈规则的"圈椅状",长约30m,宽约40m,前后缘高差20m,坡度约35°,主滑方向337°,方量约1.2×104m3,属于小型座落式黄土滑坡。滑坡顶部为大禹治水雕塑广场,底部为黄河二级阶地,滑坡发生于2013年.  相似文献   

9.
《四川地质学报》2019,(Z1):121-125
松潘县百草河一级梯级电站白羊电站位于松潘县白羊乡境内,电站建成后蓄水后,将淹没原白羊乡至平武泗耳乡道路,松潘县百草河白羊电站道路改建工程,即为替代被淹没的白羊乡至泗耳乡道路;而位于线路k1+410~k1+510右侧段,位于库区内,由于施工开挖,在坡脚临空,导致松潘县白羊电站道路改建1号滑坡。滑体表面积约5000m2,滑体平均厚度约4m,体积约2×104m3,呈不对称"m"形;滑坡主轴长100m,高差80m,为活动滑坡,处于连续缓慢滑动状态。坡体上已形成"醉汉林",该滑坡在中部前缘的变形较明显。本文通过野外踏勘和现场调查,首先分析了研究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充分认识并了解滑坡体的形成条件、变形特征及影响滑坡稳定性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滑坡的形成机理,认为该滑坡的变形破坏总体上属于滑移-拉裂型,又称为牵引式滑坡。论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方法,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与评价,结论与数值模拟的比较,分析边坡;最后对滑坡的发展趋势及危害性进行了预测,并对公路左侧弃方区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四川地质学报》2022,(Z1):121-125
松潘县百草河一级梯级电站白羊电站位于松潘县白羊乡境内,电站建成后蓄水后,将淹没原白羊乡至平武泗耳乡道路,松潘县百草河白羊电站道路改建工程,即为替代被淹没的白羊乡至泗耳乡道路;而位于线路k1+410~k1+510右侧段,位于库区内,由于施工开挖,在坡脚临空,导致松潘县白羊电站道路改建1号滑坡。滑体表面积约5000m2,滑体平均厚度约4m,体积约2×104m3,呈不对称"m"形;滑坡主轴长100m,高差80m,为活动滑坡,处于连续缓慢滑动状态。坡体上已形成"醉汉林",该滑坡在中部前缘的变形较明显。本文通过野外踏勘和现场调查,首先分析了研究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充分认识并了解滑坡体的形成条件、变形特征及影响滑坡稳定性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滑坡的形成机理,认为该滑坡的变形破坏总体上属于滑移-拉裂型,又称为牵引式滑坡。论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方法,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与评价,结论与数值模拟的比较,分析边坡;最后对滑坡的发展趋势及危害性进行了预测,并对公路左侧弃方区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5·12汶川大地震期间,绵竹市清平乡文家沟发生了大型高速滑坡。本文在系统分析文家沟滑坡区的地质条件和滑体运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家沟滑坡是受地震力和滑坡地面震动力共同作用的失稳启动模式,并将滑坡全程运动划分为启程震动抛射、飞行铲刮、撞击转向堆积和停积4个阶段。分析和计算表明:文家沟滑坡体在失稳启程阶段所受的地震力和滑坡地面震动力的合力方向大致为285°,这与滑体启程抛射的运动方向基本一致;同时,计算得出滑坡体在4个阶段的运动速度分别为115.64 m·s-1、69.38 m·s-1、41.6 m·s-1和20.8 m·s-1,对应的运动时间为11.8 s、8.6 s、24.0 s、48.1 s。据此得出,文家沟滑坡全程运动的持续时间约为92.5 s,这与当地幸存者估计的1分多钟的运动时间比较接近。研究表明,文家沟滑坡的启程抛射和高速飞行的运动特征,可以将滑体的高位势能充分转化成动能,是促使滑体高速运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本次1∶50 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总结了枞阳县火山岩地区滑坡的形成机理,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研究表明:降水、地形坡度和岩性是影响枞阳县火山岩地区滑坡的主控因素。研究区滑坡主要分布在相对高程低于10 m、地形坡度介于10°~25°的中-高丘微地貌、侏罗系-白垩系火山岩系出露区、月平均降水量大于120 mm、人口密度为300~500人/km2的区域。建议枞阳县火山岩地区滑坡治理应采用以治水为主,拦挡工程、抗滑工程为辅的防治策略。本研究结果可为枞阳县火山岩地区滑坡防治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选取喀斯特槽谷地区——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鱼池镇团结村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和地统计法,综合应用地貌-面积频度分布指数和信息熵分析了不同海拔、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地表粗糙度、剖面曲率和平面曲率7个地貌形态要素间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农村居民点分布的优势地形位分别为高程956.2~1000m,坡度5°~15°,坡向SW、W、NW和E,地形起伏度0~1m,地表粗糙度1.0~1.1,剖面曲率和平面曲率0°~5°的低地形位上;②在槽谷谷底,农村居民点信息熵的最大值为1.15,最小值为0.02,说明农村居民点在低地形位上分布的有序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李文文  杨志鹏 《地下水》2023,(6):151-154
通过对天水麦积山国际露营中心斜坡的野外调查,结合岩土工程勘查技术手段,探讨了国际中心滑坡的成灾机理;利用传递系数法定量分析坡脚人工边坡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天水麦积山国际中心老滑坡由地震作用诱发,属地震-降雨耦合型滑坡;坡脚不稳定斜坡在天然状态下相对稳定,在降雨以及地震+降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建议采用“锚索框架+坡脚挡土墙+外围排水渠”对坡脚不稳定斜坡斜坡进行整治。研究成果可为天水麦积区地震滑坡的变形机理及防灾减灾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速远程滑坡具有速度快、运程远的特点,一旦发生,人员逃离十分困难,往往造成严重灾难,因此对这类滑坡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已发生滑坡运动过程进行参数反演和模拟可为潜在高速远程滑坡的预测提供借鉴。因此本文以陕西泾河南岸大堡子高速远程黄土滑坡为例,在野外调查测绘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利用Sassa的滑坡运动模型对该滑坡运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滑坡体最大平均速度为9.56m·s-1,具有高速运动特点,运动持时为24.5s,滑坡运动过程可分为启动加速阶段(0~5.7s)和运动减速阶段(5.7~24.5s),加速阶段平均加速度为1.68m·s-2,减速阶段加速度为-0.51m·s-2,加速过程比减速快3倍左右。滑坡区高陡地形和黄土高结构强度为滑坡高速运动提供条件,开阔阶地地形以及阶地砂砾石层近饱和含水条件决定滑坡远程运动特点。  相似文献   

16.
2016年3月8日上午泾阳南塬蒋刘村附近发生一起黄土滑坡-泥流。调查发现:滑坡区地下水位已经到达了坡脚,多处出现冒水点,地表垂直溶蚀裂缝发育,同时后缘深部多处可见贯通的裂隙,为水流入渗提供了优势通道。测试了滑源区土体体积含水量,发现滑坡区古土壤的隔水效应很强,导致古土壤层形成滞水层,黄土层开始积水,形成高含水量带,从而形成易滑层,导致“3·8”蒋刘黄土滑坡失稳。利用LS_RAPID软件对滑坡的运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整体运动过程分为4个阶段:0~4.0 s为滑坡的启动阶段,坡体迅速坍塌,最大速度达到了10.3 m·s-1;4.0~4.9 s为坡体与地面的接触碰撞阶段,滑体开始减速,在4.9 s的时候减到了7.3 m·s-1;4.9~6.7 s为二次加速阶段,滑坡体在平坦的阶地上形成了泥流,加速前行,最大速度达到了18.4 m·s-1;6.7~29.5 s为减速停止阶段,滑坡动能逐渐散尽,运动停止。滑坡最终滑动距离达到275 m,滑动时间29.5 s,滑动距离与堆积范围和野外调查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清江是长江三峡出口后的第一条较大支流,杨家槽滑坡位于清江左岸,距隔河岩大坝约23km,它是水库库岸重要滑坡体之一,湖北省长阳县鸭子口乡政府所在地,居住人口千余人。滑坡由上下两个滑坡体组成。上滑坡体高程360~570m,面积约0.13km2,体积约300×104m3。形态为:滑坡外围东、西部为山脊地形,北部为斜坡山体,岩层倾向北,倾角30~45°,后缘及两侧弧圈地形明显,平面呈喇叭形。下滑体剪切出口高程130m,面积约0.17km2,体积约410×104m3,滑坡平面呈喇叭形,后部较宽,前部较窄,垂直清江河流。滑体下部坡角30°,中部坡角15°,呈平缓台阶面,上部坡角28…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实测变形的雾江滑坡体弹-黏塑性参数反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雾江滑坡位于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库首右岸的雾江峡谷进口段,下游边坡距大坝仅300余米,是一个典型的古滑坡,滑坡总体积为1 327×10~4 m~3,雾江滑坡稳定与否严重影响到大坝及泄水建筑物的运行与安全。首先分析了滑坡体实测位移;接着针对滑坡体处于缓慢蠕滑过程中,采用极限分析法,假定安全系数为1.0,反演了滑坡体的强度参数;然后选取滑坡体内部钻孔观测位移年蠕滑率,假定滑坡体满足莫尔-库仑屈服准则,由Perzyna假设计算黏塑性应变率,结合滑坡体典型剖面有限元模型,采用弹-黏塑性有限元计算程序进行滑坡体分析,将正交设计法和优化算法相结合,反演获得滑坡体和滑带的弹性模量和黏滞系数,为进行该滑坡堆积体的稳定变形分析和监控提供了依据,也可为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陈家大院子滑坡位于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为一"浅层土质牵引式滑坡",滑坡体东西宽145m,南北长156m,坡体前、后缘相对高差121m,上覆第四系覆盖物平均5~6m,滑坡体总方量共计约11.3×104m3,主要滑动方向为140°。滑坡下方居住50户共165人,并建有乡村公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潜在经济损失约500万元。2008年"5.12"地震后滑坡体局部出现变形迹象,滑坡体后缘局部出现张裂缝,是诱发滑坡的直接原因[2]。后经2009年雨季,由于受到人类工程活动及降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滑坡变形迹象进一步加剧,滑坡体后缘拉张裂缝形成贯通,坡体前缘局部部分土体发生滑塌,坡体中部部分树木发生倾倒。本文选取了一条滑坡体主剖面,使用极限平衡法对滑坡体在天然、降水、地震等3种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并对该滑坡体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为滑坡体后期开展治理工作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降雨条件下酉阳大涵边坡滑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荣  张梁  余瑜  刘坤 《岩土力学》2013,34(10):2898-2904
以某厚堆积层滑坡为例,基于非饱和土力学理论,利用有限元方法,对雨水入渗条件下坡体的渗流及动态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了水分在坡体内的运移对边坡稳定性的时间效应。结果表明:边坡堆积体结构松散,土体强度差,边坡前缘坡降大,坡脚的开挖,为滑坡形成提供了便利条件;强降雨条件下使得坡脚附近首先发生变形失稳,牵引坡体后缘产生张拉裂。雨水沿坡面入渗,在坡体内形成渗流场,弱化岩土体参数,同时坡面形成饱和径流,使滑坡体前缘产生向下的渗透力,促使前缘坡体发生滑动,进而引发分级坡体产生滑移;强降雨初始阶段,滑坡体安全系数降低较快,很容易发生滑坡。该研究揭示了降雨入渗诱发厚堆积层边坡滑动机制,并以此建议采取以截、排、堵措施对边坡进行排水,同时设置嵌岩锚索抗滑桩及进行削坡清方措施对边坡进行综合治理,通过稳定性计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