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探讨了苏尼特左旗地区二叠系地层单元的划分与时代归属,认为该区二叠系地层应包含大石寨组,哲斯组与林西组底部,重新厘定了该区二叠系剖面序列。通过对大石寨组火山岩岩石化学、稀土元素的分析,认为大石寨组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最终汇聚时期应为早二叠世中期。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二叠系的重新厘定及大地构造演化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探讨了苏尼特左旗地区二叠系地层单元的划分与时代归属,认为该区二叠系地层应包含大石寨组,哲斯组与林西组底部,重新厘定了该区二叠系剖面序列。通过对大石寨组火山岩岩石化学,稀土元素的分析,认为大石寨组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最终汇聚时期应为早二叠世中期。  相似文献   

3.
在1:25万赤布张错幅区域地质调查中,于原划下二叠统开心岭石灰岩组中发现晚二叠世长头期Gallowayinella 类动物群化石,表明该区二叠纪地层非属早二叠世,而似应与青海省南部晚二叠世鸟丽群对比.  相似文献   

4.
对阿其克库都克盆地下二叠统成煤地质条件、古气候、古环境及含煤性、煤质特征和远景预测,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经孢粉鉴定和煤质分析,该区煤系地层时代为早二叠世,煤的变质程度已达焦煤阶段.下二叠统煤系地层的发现,在天山地区尚属首次,可作为一个新的成煤时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广西水下沉积岩脉群特征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广西桂林、南丹、凌云、乐业等碳酸盐台地发现一批水下沉积岩脉群、岩脉群充填于中晚泥盆世和晚石炭世地层中,岩脉时代为早二叠世和早三叠世,岩性为角砾状灰岩和灰岩。岩脉的出现与晚古生代地台的分裂解体有密切关系,为研究古构造环境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广西桂林、南丹、凌云、乐业等碳酸盐台地发现一批水下沉积岩脉群。岩脉群充填于中晚泥盆世和晚石炭世地层中,岩脉时代为早二叠世和早三叠世,岩性为角砾状灰岩和灰岩。岩脉的出现与晚古生代地台的分裂解体有密切关系,为研究古构造环境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7.
兰坪-思茅盆地中段的石登-小格拉一带,发育一套石炭-二叠纪含火山岩地层,与周边地质体多呈断裂接触,并且化石较少,因而以往地层划分和时代归属意见不一。在1:5万区调中新采获早石炭世牙形石和晚二叠世植物、腕足类化石,发现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之间为不整合接触,因此将其划分为早石炭世石登组和晚二叠世羊八寨组。  相似文献   

8.
兰坪-思茅盆地中段的石登-小格拉一带,发育一套石炭-二叠纪含火山岩地层,与周边地质体多呈断裂接触,并且化石较少,因而以往地层划分和时代归属意见不一。在1∶5万区调中新采获早石炭世牙形石和晚二叠世植物、腕足类化石,发现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之间为不整合接触,因此将其划分为早石炭世石登组和晚二叠世羊八寨组。  相似文献   

9.
西准噶尔地槽褶皱带中的早二叠世地层,在该区地壳演变史中占有重要位置。研究它的时代及岩相建造,对确定西准噶尔地槽发展中的主旋回至为关键,因此,对下二叠统新成果的报道,必然引起广大地质工作者重视。区内的下二叠统,原一般概念都指位于石炭纪海相沉积层之上的一套大陆喷出中酸性火山岩系及红色砂、砾岩层,对其地层命名和时代归属问题,长期存在争议。曾给予“莫老坝组”、“库吉尔台组”、“赤底组”、“卡拉岗组”和“哈尔加乌组”等名称,大都将其时代归属中晚石炭世。对其内火山岩岩性和岩石化学特征等,也未进行系统研究和报道。近年来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对东昆仑南坡早二叠世灰岩块体的成因的新认识。(1)在前人所称的三叠纪地层中发现了中薄层生物或生物碎屑灰岩,其中产有大量保存完好的早二叠苞类化石,所以该区早二叠世灰岩块体与其周围砂板岩及中薄层灰岩之间应属于同期上沉积。(2)该区早二叠世礁灰岩之下常伴生有砾岩及乐岩,而非礁相灰岩周转则常常缺乏砂砾岩,这种分布特征是礁上体系沉积的必然结果,但很难用推覆体来加以解释。(3)通过对砂砾岩与灰岩块体之间的地层序列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属于一种沉积接触关系,而非推覆体的关系,由于该地区早二叠世灰炭块体的成因对于该区大地构造的解释至关重要,因此这些新发发现将引起人们对该区大地构造的演化历史进行了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1.
在1∶25万赤布张错幅区域地质调查中,于原划下二叠统开心岭石灰岩组中发现晚二叠世长头期Gallowayinella类动物群化石,表明该区二叠纪地层非属早二叠世,而似应与青海省南部晚二叠世鸟丽群对比。  相似文献   

12.
北天山上石炭统奇尔古斯套组中发现早二叠世珊瑚化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新近于北天山艾维尔沟北原划为上石炭统的奇尔古斯套组火山岩系所夹灰岩中,采到了结节脊板杯珊瑚Cy-athocariniatuberculataSoshkina,其时代属于早二叠世,表明该区奇尔古斯套组的一部分应属下二叠统。另外,于头屯河原划为上石炭统的奇尔古斯套组火山-碎屑岩系所含灰岩砾石中,采到伊万诺夫格鲁特珊瑚GrootiaivanoviDubrolyubova,时代属于晚石炭世,与达拉阶(即莫斯科阶)相当,故地层时代应晚于晚石炭世达拉期,根据区域对比推测该地层的一部分也应属于下二叠统。艾维尔沟一带早二叠世珊瑚化石的发现,表明北天山石炭纪强烈的拉张事件可以持续到早二叠世。  相似文献   

13.
长江源各拉丹冬一带发现Gallowayinella Ting类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牛志军  曾波夫 《地质通报》2002,21(11):756-758
在1:25万赤布张错幅区域地质调查中,于原划下二叠统开心岭石灰岩组中发现晚二叠世长头期Gallowayinella Ting类动物群化石,表明该区二叠纪地层非属早二叠世,而似应与青海省南部晚二叠世鸟丽群对比。  相似文献   

14.
地台区的海进,海退,分别与相邻地槽区的造盆和造山运动伴生这一普遍现象,主要是在重力均衡作用下,上地幔流变层(软流层,异常地幔)物质侧向迁移所致,地槽区造盆运动,该区地壳减薄,从而在重力均衡作用下,相邻地台区的上地幔流变层物质便向该区顺层主,促使其上地幔隆起,地台区上地幔流变层物质大量他流,势必引起地壳沉降,产生海进,华冱地台中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整体沉降,形成了中国重要的石炭-二叠纪聚煤区,便成该区地壳加厚,从而在重力均衡作用下,该区隆起的上地幔流变层物质,又流加相邻地台区,促使地台区地壳抬生,产生海退。华北地台区晚奥陶世-早石炭世的抬升肃蚀和从早二叠世晚期起转入陆相沉积发展阶段,便分别与南北两侧的秦岭和中亚-蒙石地槽区于加里东早期和华力西晚期的造山运动相联系。  相似文献   

15.
水磨—苟家地区早二叠世岩石地层及沉积环境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兵  吴山 《矿物岩石》1999,19(4):56-61
本文详细描述了有地区飞来峰早二叠世地层剖面。首次将区内早二叠世地层划归于阳新组并细分的四个岩性段,从而建立了地层层序。讨论了各岩性段的岩石学特征,基本层序及沉积环境,证实区内属浅滩-潮坪相“红色岩系”地层属阳新组二段而不是三叠系,为区内地层归属及构造格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6.
贵州六盘水地区早二叠世发育一套层序完整、相区分异明显的沉积记录。通过普立幅等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前人对该区地层划分对比研究,认为其岩石地层划分仍有商榷之处。为了更好的反映研究区早二叠世岩石地层的时空展布关系,建立区域地层格架,本文将区内早二叠世地层拟定为三个岩石地层单位及三个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即龙吟组、包磨山组、平川组和薄板灰岩、鱼塘灰岩、肖坪灰岩。该成果对研究NW向裂陷槽早二叠时期在六盘水地区的充填序列、岩相古地理特征等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郑月娟  苏飞  陈树旺  张健  黄欣  公繁浩 《地质通报》2013,32(9):1423-1435
下三叠统幸福之路组分布于大兴安岭南部,时代为早三叠世.重新实测了幸福之路组三段建组剖面,采集了孢粉、叶肢介、双壳及植物化石,其中孢粉化石为首次发现.孢粉化石为A lisporites communis-Vittatina costabilis组合,叶肢介为Cyclotun-guzites-Euestheria组合.综合分析孢粉、叶肢介化石组合特征,认为其时代相当于早三叠世早期;幸福之路组孢粉组合在古植物地理区划上与新疆北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孢粉组合关系密切,但也含有华北地台晚二叠世晚期的一些分子,记录了安加拉和华夏两大植物群的交流.幸福之路组与林西组孢粉组合具有明显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8.
地台区的海进、海退 ,分别与相邻地槽区的造盆和造山运动伴生这一普遍现象 ,主要是在重力均衡作用下 ,上地幔流变层 (软流层 ,异常地幔 )物质侧向迁移所致。地槽区造盆运动 ,造成该区地壳减薄 ,从而在重力均衡作用下 ,相邻地台区的上地幔流变层物质便向该区顺层流入 ,促使其上地幔隆起。地台区上地幔流变层物质大量他流 ,势必引起地壳沉降 ,产生海进。华北地台中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整体沉降 ,形成了中国重要的石炭二叠纪聚煤区 ,便与其南北两侧秦岭和中亚蒙古地槽区在该时期的造盆运动有关。地槽区的造山运动 ,造成该区地壳加厚 ,从而在重力均衡作用下 ,该区隆起的上地幔流变层物质 ,又流回相邻地台区 ,促使地台区地壳抬升 ,产生海退。华北地台区晚奥陶世早石炭世的抬升剥蚀和从早二叠世晚期起转入陆相沉积发展阶段 ,便分别与南北两侧的秦岭和中亚蒙古地槽区于加里东早期和华力西晚期的造山运动相联系。  相似文献   

19.
由福建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97队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合著的《闽西南早二叠世含煤地层及植物群》一书,已于近期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以天湖山矿区童子岩组地层为例,详细叙述了闽西南早二叠世晚期含煤地层的特征和分布规律,对该地层的地质时代,古  相似文献   

20.
笔者于海南岛西部大广坝地区一套浅变质岩系中首次发现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笔石,经鉴定属双笔石类。有关此套地层的时代归属长期存在争议,先后划归为寒武纪、前泥盆纪、泥盆纪-石炭纪、石炭纪、二叠纪,笔石的发现为其时代归属提供了依据,并进一步证实了该区晚奥陶纪-早志留纪地层的存在,为海南岛中北部地区奥陶纪-志留纪深水相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时代归属、及海南岛含笔石地层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对古生物地理分区、沉积相、沉积大地构造背景及大地构造格局的研究也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