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大场矿区永冻层钻进过程中出现的冻钻、塌孔和钻井液絮凝等特点,结合矿场钻探地质资料,在粗分散抑制性抗低温钻井液体系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出了适宜大场矿区永冻层钻进的配方。配方:1 000 mL水+2% Na2CO3(钠基膨润土的2%)+4% 钠基膨润土+10% NaCl+2% KCl+5% 乙二醇+0.15% Na CMC(高黏)+0.3% LV PAC(低黏)。实验表明该配方在-10℃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未出现冻结、絮凝等现象;同时,运用DPS软件分析了该钻井液的流体类型,结果表明该钻井液为幂律流体,在低温下该钻井液的非牛顿性增强,流动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钻井呼吸效应常被误判为井涌而采取错误的措施,使呼吸效应强度增加。为明确深水浅层呼吸效应机制,基于深水浅层高孔高渗和裂缝不发育的特点,建立多孔弹性介质渗流模型,模拟深水浅层钻井呼吸效应过程,分析地层参数(弹性模量、泊松比、渗透率和孔隙度)、钻井液性能(塑性黏度和动切力)和井底压差对深水浅层钻井呼吸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水浅层钻井呼吸效应属于渗透性诱导机制,使部分钻井液残留在地层中,具有瞬时性,可分为漏失、拟稳态和返排3个阶段。低弹性模量、低泊松比、高孔高渗的地层更容易发生渗透性呼吸效应。加入降滤失剂和膨润土、使用低密度钻井液、采用低排量的钻井方式和控压钻井技术等,可以降低渗透性呼吸效应强度。该结果为深水浅层安全高效钻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过程中,钻井液性能的变化会导致水合物的分解与再形成,从而影响正常的钻进。为了满足
水合物勘探所需的稳定钻井液,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含NaCl、聚合物等不同组分的水合物地层钻井液宏观流变性的变化。以
表观黏度、塑性黏度、动切力等为考核指标,通过改变各组分的含量对钻井液配方进行优选,确定了影响钻井液性能的主要因素,
用较少的试验次数获得了较全面的试验结果,从而获得适合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钻井用的钻井液。   相似文献   

4.
利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来提高油气井固井二界面胶结质量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当前,针对3 000 m以浅油气井已实现了含成矿微生物的固井水泥浆技术。为了使固井水泥浆滤液中的成矿微生物在二界面处高效发挥MICP作用以提高二界面胶结质量,还需在钻井过程中利用钻井液携带CaCl2的渗透向井周地层中预先注入一定量的钙源。因此,有必要研究含CaCl2钻井液在井周地层的渗透规律,从而合理控制CaCl2的注入量和钻井成本。基于此,以当前常用的环保水基聚合物钻井液为基本载体,综合考虑钻井液渗透时在井壁处泥饼动态形成机理、井周地层物性参数变化规律以及含CaCl2水基聚合物钻井液流变性等因素,利用理论计算与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含CaCl2水基聚合物钻井液滤液沿井周地层渗透量及渗透距离的定量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模拟实验测试结果吻合程度较高,证实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有助于为钻井生产企业合理优化钻井液和固井水泥浆施工工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钻井实践表明,钻井液侵入会改变井壁围岩特性,例如岩石强度、孔隙压力等。在非常规的含水合物地层,钻井液侵入还可能诱发地层中水合物分解和再形成,从而对井壁稳定和测井解释产生影响。因此,研究钻井液在含水合物地层中侵入流动特性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基于野外水合物储层的相关数据和室内实验模拟系统,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实验尺度下钻井液在含水合物地层中的侵入流动规律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模拟结果可为后续实验模拟方案设计以及热开采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干热岩钻探关键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热岩是国际公认的高效低碳清洁能源,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清洁能源勘探开发的提倡和支持,国内开展了一些干热岩勘探工作。干热岩钻探是前期获取地质资料进行资源量计算及后期开发利用的关键部分。现阶段国内在干热岩钻探工艺技术方面还没有形成体系,大多借用石油钻井行业及地质钻井行业的一些工艺技术,但干热岩钻探钻遇地层温度普遍较高,且大部分孔段均为坚硬的花岗岩地层,因此如何在高温环境下保持钻井液性能,保证其携带岩屑及维护孔壁稳定的功效,在坚硬的花岗岩层中如何提高钻进效率,实现高效钻进,钻遇破碎地层时如何维护孔壁稳定,实现护壁堵漏等问题,该文结合国内已施工的部分干热岩钻探工程,对国内干热岩钻探所采取的工艺技术进行了探索,研制了抗高温配方的钻井液,使用转盘回转+孔底动力钻具复合钻进,在钻井液中加入抗高温封堵剂,可有效提高干热岩钻探效率,以期促进干热岩钻探工艺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的发现轻质油和有效的消除特殊钻井条件下钻井液中大量混入有机添加剂对荧光录井的影响,国内外录井界都在尝试一种新的录井方法———定量荧光录井技术。本文介绍了定量荧光录井技术产生的背景,检测原理和技术特点,重点介绍了定量荧光录井技术评价油水层的方法,通过近2年的试验性应用,定量荧光仪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和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塔河油田三叠系、石炭系泥岩剥落、掉块、垮塌严重,井眼呈“糖葫芦”井眼,井身质量不好,严重影响测井工作及固井质量。通过对本地区地层岩性分析,认为三叠系,石炭系泥页岩属硬脆性泥岩剥落掉块及吸水膨胀,造成井径不规则。目前,我们通过对钻井液处理剂进行优选配伍和配合调整钻井参数,取得了初步的效果,已施工井沙72、T601、TK602等井径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群库恰克地区钻井复杂事件统计表明,群6、群601及群7井中共发生各类复杂事件129次,严重影响了钻井工程安全和工程进度。对此问题,通过分析失稳井段岩石矿物组分与岩石理化的情况并结合实际钻探中遇到的问题,研究了井壁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分析了钻井液在钻探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重要性,为该地区井壁稳定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哈拉哈塘油田 AGB区块二叠系火成岩频繁井漏,阻碍了提速降本,准确预测漏失位置,可以为优选井身结构及钻井液优化提供技术支持.地质上,利用薄片观察对不同岩性进行了识别;物探上,采用属性提取、曲率、切片等技术手段,将研究区火成岩地震反射特征分为3类:空白相、亚平行相、平行相,不同的地震反射特征具有不同的岩性组合特征.通过漏失井岩性、地震相、漏失位置、漏失量分析,结合裂缝发育特征,认为火成岩空白相裂缝发育段钻井漏失量大,亚平行相的玄武岩顶部易发生少量钻井漏失.布井时需根据火成岩的不同相采取相应的措施,空白相应避免人工压裂;亚平行相需控制泥浆密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能源行业对钻井装备与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核心施工环节,钻井是一项投资巨大的风险性工程,钻井装备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钻井速度、钻井安全和钻井经济效益,而勘探施工环境的复杂化对钻井装备适应不同操作情况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聚合物水基钻井液微观结构中的传质传热机理,需要对聚合物水基钻井液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通过液氮快速冷冻干燥技术和扫描电镜技术获得了聚合物水基钻井液微观结构的 SEM 图像,发现钻井液微观孔隙结构具有一定的分形特征,利用Image-ProPlus(IPP)图像处理软件对SEM 图像进行了二值化处理,提取了钻井液微观结构孔隙参数信息,探讨了阈值选择方法。基于多孔介质分形理论,分析了聚合物水基钻井液微观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IPP软件可作为处理聚合物钻井液微观结构图像定量分析的手段,在保证完整反映微观结构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合适的阈值,一般在50~120之间;聚合物水基钻井液微观结构孔隙形态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可利用等效周长与等效面积的双对数关系确定钻井液微观结构的分形维数,分维数在1~2之间;钻井液微观结构孔隙形态分布分形维数与孔隙发育复杂程度有关,孔隙 发 育 越 复 杂,孔隙轮廓越不规则,分 形 维数越大,反之越小。这为钻井液中传质传热的分形研究奠定了理论与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钻井液工艺、材料的日新月异使钻井液的管理日益重要,针对目前国内外的钻井液管理系统设计上的缺陷,设计了基于
JSP动态网页技术的钻井液网络数据库,该数据库无需安装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即可操作,也可有效地解决数据同步更新的问题。
从数据安全、易于管理维护上考虑,逻辑上本数据库设计了2种操作权限,普通用户可自由查询各钻井液的基本信息,如体系、配
方、性能等,也可通过地层查询对应的钻井液信息;管理员则负责维护数据库操作,负责添加、删除和编辑数据。从数据库使用效
率上考虑,物理上本数据库设计了6个相互关联的表,由于关联的双向性通过任意表都能查询其他表的所有信息。   相似文献   

14.
针对塔里木盆地顺北一区三叠系柯吐尔组坍塌掉块、井径扩大的问题,通过开展微观结构分析,以及进一步实验评价不稳定地层阳离子交换量、岩屑膨胀率和分散性等理化性能,详细研究了复杂地层的坍塌机理。结果表明,三叠系柯吐尔组属于微裂隙发育的中硬到硬脆性泥岩地层,具 有“易 水 化、强 分 散”的 性 质。在16h热 滚、90℃条件下,岩屑回收率仅为7.22%。通过聚合物改性,优选了胺基页岩抑制剂 HPA 和三元共聚物 RHTP-2,形成了高性能水基钻井液体系,该体系在顺北1-9井二开4802m 的超长裸眼段地层成功应用,柯吐尔组平均井径扩大率为9.6%,井径规则,大大节约了钻井时间,表现出优良的抑制防塌性能,解决了顺北区块上部复杂泥岩钻井技术难题,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基于智能钻井技术基础理论和发展进程,分析随钻测量技术、智能导向钻井技术、智能钻机、智能钻头、智能钻杆、智能控压钻井技术、远程智能钻井决策控制系统等钻井关键技术。中国智能钻井技术存在地面智能化钻井设备研制不足、井下智能化控制核心技术未突破、钻井信息传输控制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等问题。实现中国钻井技术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升级,将钻井技术与认知智能、深度学习、云计算、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虚拟与现实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是中国多维度、复合式钻井技术智能化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四川盆地中部的L_1井为例,讨论深层卤水自喷钻井卤水产出特征、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和开采动态特征,并对钻井的测试资料进行分析,预测该钻井的卤水可采资源量。  相似文献   

17.
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海上废弃钻井液液相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处理海上油田废弃钻井液,以我国海上油田广泛使用的有机正电胶钻井液为例,研究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工艺可行性.结果表明,废弃有机正电胶钻井液及其固液分离后的废水COD超过废水排放标准.优化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的适宜条件:微电解时间不低于3h;双氧水质量分数为0.5%,氧化时间为2h.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工艺对废弃钻井液废液COD有较明显的处理效果,但一轮次处理无法达到排放标准.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次氯酸钠深度氧化以及多轮次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可以使固液分离后的废弃钻井液达到工业污水排放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可溶岩分布非常广泛,面积约200万km2,在华北地区总厚度为1000至2000m,华南地区可达5000m~6000m。岩溶地区溶隙裂隙发育,常伴有溶洞、地下暗河。采用常规钻探方法(钻井液、潜孔锤)进行深孔钻进显然无法实现,采用泥浆钻进钻井液漏失严重,同时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9.
国际钻井装备与技术发展趋势及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能源行业对钻井装备与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核心施工环节,钻井是一项投资巨大的风险性工程,钻井装备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钻井  相似文献   

20.
雷达测井是一种新型的高频电磁波测井方法,实际测井时其信号会受到钻井液、泥浆侵入及井筒结构的影响。建立了泥浆侵入环境下的裸眼井雷达测井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泥浆侵入环境下的电磁波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井下几个关键参数对雷达接收信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储层中传播的电磁波呈现出耳郭状明暗交替的波阵面特征,使得接收波形较为复杂;过大的天线收发间距会影响侵入前缘反射波成分的正确提取,泥浆层的厚度对于电磁信号的衰减有影响,泥浆矿化度对于信号的衰减和相位畸变影响很大。因此建议在实际测井时应合理地设计收发天线间距,并尽量使井下天线靠近井壁,雷达测井的有效使用应该限制在淡水泥浆钻井的储层环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