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9 毫秒
1.
超声波检测混凝土裂缝及裂缝成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超声波单面平测法检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深度,由裂缝深度检测结果评价混凝土缝的影响范围,分析了产生混凝土裂缝成因的机制,为改进施工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苏阳  严大江 《矿产与地质》2005,19(2):204-206
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原因,提出了裂缝控制的原则、措施及有害裂缝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蓬安县三元水库大坝外坡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进而运用岩、土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反算推论出了裂缝的产生不是深层坝体土滑动引起的,而是局部浅层坝体土在水的诱发作用下作蠕滑-拉裂变形所产生的。在明确了大坝裂缝产生的原因后,提出了一系列相应整治工程措施,以达到彻底根治裂缝和稳固大坝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引水洞衬砌裂缝的影响及灌浆处理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宁  马玉扩  孙静 《岩土力学》2001,22(2):163-166
采用特有的裂缝单元模拟裂缝和特殊的“锚杆穿越裂缝单元”模拟裂缝中的骑缝筋,对某水利枢纽工程引水发电洞衬砌裂的影响及灌浆处理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灌浆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显示裂缝明显影响衬砌和围岩的变形与强度性状,运行在内水压力作用下,裂缝浆张开并进一步扩展,洞顶围岩出现少许拉应力,检修期在不均匀的外水压力作用下,围岩变形显著,致衬砌内产生较大弯矩,灌浆整治后情况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5.
青藏铁路沿线构造裂缝的地质特征及工程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l:2000活动断裂勘测与地质灾害调查,在青藏铁路沿线鉴别出24条不同规模、不同宽度的构造裂缝带。青藏铁路沿线构造裂缝主要沿活动断层分布,呈线性排列,产状稳定,延伸较长,成群产出,与现今构造变形、断层运动及断层破碎带不均匀冻胀存在成因联系,常形成密集的构造裂缝带。构造裂缝带宽20-2400m。构造裂缝对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及沿线工程安全具有不良影响,能够产生显著的灾害效应,如切割错断路基,产生路面塌陷,诱发不均匀冻胀变形,影响工程质量和行车速度,对车站、房屋、管道也将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6.
砼的裂缝对于砼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正确判定裂缝的成因是正确处理裂缝的前提。通常的砼裂缝成因判定存在着方法复杂、时间长、代价高等问题。通过对砼裂缝产生的根本原因的分析与研究,并从裂缝的根本特性出发,将常见的砼裂缝简化为应力裂缝和变形裂缝两类,两类裂缝具不同特性。虽然裂缝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同,但只要其本质特性相同,处理的方法是基本相同的,对于其产生的具体原因可不必深究。因此对裂缝成因判定的主要工作就是判定裂缝属于应力裂缝还是变形裂缝,这大大地简化了对裂缝成因的判定过程,从而以各自适合的方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7.
李锡均 《岩土力学》2009,30(Z2):358-361
经过东洱河水库和大河边水库工程在地震后产生的裂缝,采用充填灌浆方法进行处理,地震裂缝内形成了坚实的连续有效的水泥黏土混合浆体,提高了坝体的密实度,增强了坝体抗变形的能力,从而达到了地震产生裂缝处理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8.
洛阳某大学成教楼一、二层楼板裂缝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洛阳某大学成教楼一、二层现浇楼板产生裂缝原因进行了剖析,指出了产生裂缝可能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固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9.
新疆鄯善油田微裂缝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鄯善油田宏观裂缝研究的基础上,对储层微裂缝进行了研究,获得以下主要认识:1.鄯善油田发育的微裂缝按照成因分类有成岩微裂缝、颗粒微裂缝和定向微裂缝。前两种裂缝为成岩作用或破碎作用形成,后者在构造作用下形成。按照形态分类有完全充填的、不完全充填的、开启的和闭合的微裂缝。不同形态的微裂缝对注水开发的影响不同。2.该区微裂缝主要集中在0.005~0.02mm范围内,占全部微裂缝的70%以上。3.微裂缝以充填为主,镜下观察80%以上的微裂缝被碳酸钙所充填,从而大大降低了微裂缝的有效性。微观水驱油模型试验也显示,仅20%左右的微裂缝可成为油水通道。4.微裂缝的延伸有3种情况:a.微裂缝中止于颗粒内部;b.微裂缝延伸之颗粒边缘;c.微裂缝延伸长,可切穿几个颗粒,且可与其他微裂缝形成网络。微裂缝的延伸方向主要有NE66°、NE137°,其延伸方向不与大裂缝一致,夹角约为40°。5.微裂缝在大裂缝附近较发育,受大裂缝控制。  相似文献   

10.
陕甘宁盆地川口油田低渗透油藏长6油层裂缝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通过对野外野头观测,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地层倾角测井解释等方法,对川口油田长6油层裂缝进行了研究,川口油田长6油层主层裂缝方向为近EW向,天然显裂缝规模小且不发育,裂缝在原始地层条件下多为闭合状态,只有在人工激发后才会表现出明显的裂缝特征,川口油田储层类型为孔隙型储集层,该区油层埋深500-700m,垂向应力为最小主应力,压裂后理论上应产生水平缝,但受到天然垂直(闭合)缝的影响,在裂缝发育区可能会形成垂直压裂缝,在目前注水条件下,注水实验区储层裂缝的作用还未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某多层住宅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事故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比较普遍,而建筑物的破坏经常从裂缝开始,不同性质的裂缝其危害性不同。对某多层建筑住宅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进行了现场详细调查,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的裂缝性质及其危害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通过一年多的监测,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冯俊杰 《探矿工程》2008,35(3):52-53,66
针对平煤集团香山公司副立井井筒出现的局部裂缝情况,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案,并探讨了预防井筒裂缝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崇州鞍子河电站隧洞(4+158~4+298段)由于前期施工方法不当导致砼出现裂缝。通过对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在后期严格按照“新奥法”原理进行施工,采用了超前小管棚注浆、格栅喷锚支护及围岩监测等一系列施工措施,有效预防了裂纹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火山岩构造裂缝形成机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研究区内最主要的次生裂缝是构造裂缝,是火山岩受构造应力作用后产生的裂缝。按规模构造裂缝可以分为区域构造裂缝与局部构造裂缝。局部构造裂缝包括与纵弯褶皱有关的裂缝、与横弯褶皱有关的裂缝和与断层有关的裂缝。构造裂缝反映出的应力场与区域或局部的应力场是一致的,同时不同级别、不同期次的断层活动过程也是局部或区域裂缝产生和叠加的过程。本区的区域构造裂缝的产生与整个辽河盆地新生代时期,受燕山运动、喜山运动、、幕的强烈影响过程中应力场的变化是一致的。构造裂缝的规模相对较大,在岩体中分布广、研究程度高、规律性强,且成组出现。火山岩要成为良好的储层,必须发育由后期构造作用产生的构造裂缝,将原生的孔隙连通起来,才能成为好的储层。因此,构造裂缝的形成机制对研究裂缝性储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姜婷婷  张建华  黄刚 《岩土力学》2018,39(10):3677-3684
通过室内水力压裂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对大尺寸原煤进行了水力压裂模拟试验,根据水力裂缝的空间展布形态分析了煤岩储层水力裂缝的延伸规律,揭示了网状裂缝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水力裂缝易在弱层理处分叉和转向,发育的层理和裂缝系统等结构面为压裂形成裂缝网络提供了前提条件。泵压曲线呈现出的频繁波动是煤岩内产生网状裂缝的一个显著特征。水力裂缝的起裂与延伸有4种基本模式,裂缝网络的形成多为这4种基本模式的组合。地应力差异系数和泵注排量对煤层水力裂缝形态有较大影响。较小的地应力差异系数更利于网状裂缝的形成;较高的压裂液排量易形成相对简单的裂缝形态,导致压裂改造效果较差。该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可为现场水力压裂参数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逸军  黄永库 《地下水》2006,28(4):95-97
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施工中应采用的预防措施.并根据裂缝的性质和具体情况,对表面修补法,灌浆、嵌逢封堵法,结构加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护法以及仿生自愈合法等六类处理办法分别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研究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裂缝型油气藏油气产量占整个石油天然气产量的一半以上,是21世纪石油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之一,但目前致密储集体裂缝参数的定量表征和空间分布规律定量预测评价,仍是石油地质界的前沿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对裂缝及裂缝型油气藏预测评价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世界上大多数裂缝性油气田的裂缝主要为构造裂缝,对构造裂缝空间分布规律的合理预测评价,无疑对油气勘探开发起到科学的指导作用。本文综述了储层裂缝研究现状、进展和主要研究方法,同时通过近几年工作典型实例阐明裂缝研究在不同类型油气藏勘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临安市上侏罗统劳村组火山凝灰岩露头中发育了很多与挠曲相关的裂缝, 地层构造简单、露头良好, 为研究与挠曲相关裂缝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对两处野外露头的精细测量, 发现裂缝面平直、且未被充填, 均为构造裂缝, 在剖面上裂缝的组合呈扇形.裂缝面与岩层层面夹角为44°~80°, 裂缝密度随着地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根据裂缝面与层面的交切关系, 将两组裂缝分别命名为: 锐夹角指示邻层相对运动方向的D裂缝和锐夹角指示本层相对运动方向的D’裂缝.通过对地层挠曲变形的几何分析, 发现两组裂缝的形成是为了调节核部地层在变形过程中产生缩短量和剩余剪切, 地层厚度与地层中产生剩余剪切成正比.结果表明, 地层厚度越大, 形成的裂缝也越多.   相似文献   

19.
田锋 《地质学报》2007,81(10):1338-1344
当岩石中含有裂缝时,岩石的弹性模量(主要指体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以及地震波的速度)会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弹性模量的变化又随裂缝中是否含有流体而不同。如果我们用地震的方法探测出地下目的层弹性模量的变化情况,无疑对我们了解目的层的裂缝发育情况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常常把裂缝的产状定义成垂直裂缝和水平裂缝来研究。但是,实际中存在的裂缝多表现为几种体系的裂缝分布。本文在假设裂缝是随机分布的情况下,研究了含流体裂缝体和不含流体裂缝体的弹性模量与裂缝密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松华镇—白马庙地区须二段储层裂缝分布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松华镇-白马庙地区各井裂缝发育特征,结合声发射资料,指出年区内存在构造缝和区域性裂缝类型,区域性裂缝在构造平缓区所起的作用较大;指出岩性、结构面和应力场强度是控制裂缝发育的地质因素;讨论了区域应力场方向和裂缝走向,初步评价了区域性裂缝相对发育区,并根据砂层厚度对裂隙间距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