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向东  李军  孙琦  易富  刘家顺  曲直 《岩土力学》2018,39(12):4395-4403
为研究水泥掺量对风积砂改良效果影响及不同负温、频率下的改良风积砂动力特征,开展了单轴、动力循环加载和蠕变试验。通过单轴试验获得了不同水泥掺量的改良风积砂7、28 d单轴抗压强度,并结合冻胀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确定了最优水泥掺量;通过动力循环试验测定了不同次数的滞回曲线,确定了改良风积砂动弹性模量衰减、动损伤和阻尼比的演化规律;通过流变试验确定了能够描述滞回曲线流变特征的西原模型参数,建立了屈服前后滞回曲线的演化方程,并给出了每个循环内的时间划分标准。研究发现:(1)电镜观测显示水泥在风积砂颗粒间形成絮状连接结构,增加颗粒间的黏结强度,有效抑制动力损伤发展;(2)负指数模型可以描述改良风积砂动弹性模量衰减特征,阻尼比随加载次数增加逐渐变大,最终趋于某一定值,掺入水泥可以有效控制阻尼比发展;(3)提出了考虑围压影响的改进西原模型,根据实际加载特征建立了滞回曲线的加载方程,最小二乘原理可以对流变参数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2.
随着沙漠-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各类资源的不断勘探和开发,对风积砂-黄土过渡型砂性黄土的动力特性缺乏了解这一问题愈来愈成为此类地区地震与人工动力相关工程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在等压固结条件下,通过进行室内固结不排水动三轴试验,获得了风积砂-黄土过渡型砂性黄土的动力学参数,并以此为基础绘制了风积砂-黄土过渡型砂性黄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探讨了风积砂-黄土过渡型砂性黄土动模量的变化特征、阻尼比随动剪应变变化的曲线关系及适合的拟合模型,进一步建立了适用于风积砂-黄土过渡型砂性黄土的等效动黏弹性本构模型。结果表明:Hardin双曲线模型对风积砂-黄土过渡型砂性黄土动剪切模量与动剪应变关系曲线的拟合较好,而幂函数经验公式对阻尼比与动剪应变关系曲线的拟合较好。本文研究结果为风积砂-黄土过渡型砂性黄土动力特性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程哲  裴斅思 《地下水》2012,(2):14-17,126
为了研究颗粒配比对风积砂中毛细现象的影响,本文通过9种不同颗粒配比的风积砂进行室内竖管法毛细水上升高度试验,得出了如下结论:(1)在单一砂样试验中,粗砂(粒径0.5~2 mm)、中砂(粒径0.25~0.5mm)、细砂(粒径0.075~0.25 mm)、粉土(粒径<0.075 mm)的最大毛细水上升高度分别为7.5 cm、16.0 cm、30.5cm、98.0 cm;(2)在混合砂样试验中,中砂和粉土以9:1、8:2、7:3、1:1混合,最大毛细水上升高度分别为32.0 cm、51.0 cm、71.0 cm、73.0 cm。揭示了风积砂平均粒径越小,最大毛细水上升高度越高,并建立了风积砂毛细水上升高度h(cm)-时间t(min)lnh=a(lnt)2+b(lnt)+c形式的预测模型,其中a、b、c是与风积砂物理性质有关的物理量,为生态保护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对毛乌素沙漠南缘风积砂进行水坠砂(静水沉积和浸水饱和分层碾压)、振冲密实法(振冲砂桩)及强夯等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地基处理方式后风积砂的物理特性和地基承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风积砂不同地基处理方式的优缺点,并对不同地基处理方式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沿江地区浅部粉性土具有厚度大、物理力学性质复杂多变的特征.文章就该层土的岩土工程分层进行专门讨论.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第三系软岩的典型地层剖面,论述了第三系软岩的沉积韵律建造和沉积旋回特征;运用颗粒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差热分析,论述了软岩的粒度成分、主要矿物成分;通过物理力学实验,获得了软岩水理性、膨胀性和主要力学性质指标,证实第三系软岩具有与第四系松散土体相似的工程地质性质,属于极低强度的岩石.第三系软岩工程地质性质的研究是进行软岩工程设计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7.
合理子样数应随土的性质、指标特征、土样质量和工程要求而异。本文在分析了沿海平原各主要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变异性的基础上 ,运用概率统计方法 ,针对不同土层不同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提出了岩土工程勘察合理子样数确定原则。  相似文献   

8.
煤层节理在煤层中普遍发育, 它不仅是矿井构造研究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极其重要的工程地质因素。煤层节理影响煤层的结构构造和物性特征, 从而影响煤层采落特征、顶板工程性质、瓦斯运移规律和煤层气储运采工程地质条件。研究掌握煤层节理几何和力学特征, 可指导井巷工程布置、采掘工艺的选择、安全措施的采用和煤层气开发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9.
粉质粘土图像纹理参数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二维小波技术分析粉质粘土图像的纹理特征,获得小波能量参数与粉质粘土工程性质指标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在考虑拍摄条件下(光照、拍摄距离等),现场勘查并拍摄粉质粘土照片。将这些彩色照片转化为灰度图,在二尺度小波分解水平下得到反映粉质粘土图像纹理特征的9个能量参数,并将这些参数与对应土样的11个工程性质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在此基础上对2个土样的工程性质指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粉质粘土的小波能量参数与传统工程性质指标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可以为现场快速确定粉质粘土的工程性质指标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新疆不少地方,如莫索湾及下野地等灌区,均位于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那里风积砂丘星罗棋布,可以用作混凝土防渗衬砌渠道的垫层材料。本文通过室内外试验和现场观测资料,阐述利用风积砂作防冻垫层的有关问题。 一、室外冻胀试验 风积砂的特点是颗粒均匀、粉粘粒含量极少,渗透性能好。莫索湾和下野地两灌区相隔百余公里,但因同处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风积砂的颗粒组成基本相似(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