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长江正源的确定问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铭鼎 《地理研究》1983,2(1):23-34
江源水系诸河,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因人迹罕至,对那条河是长江正源,历史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可以遵循。通过考察后,在江源诸河中,论长度,沱沱河(包括源头冰川)最长,当曲稍次;论河道上下游的一致性,尕尔曲最顺,沱沱河其次;而论水量,当曲最丰,沱沱河其次。综合以上因素,我们认为沱沱河长度既长,方向又顺,应为长江正源。综合上述观点,我们算得:由沱沱河源至四川省宜宾,长3474公里;宜宾至长江口约为2806公里。由于长江中下游下流主泓经常摆动,入海口段已有相当延长,故长江全长约为6300公里。  相似文献   

2.
<正>三江源区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是长江、黄河、澜 沧江的发源地。世界上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地方,汇聚了如此 众多的名山大川;世界上也很难再找到三条同样的大河,它 们的源头竟是如此血脉相连。现在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 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源于此,人们将它誉 为“中华水塔”和“亚洲水塔”,并称之为地球“第三极”。 三江源是世界上湿地类型最丰富、分布最集中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三江源 三江源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大致范围是为北纬31°39′~36°12′,东经89°45′~102°23′,总面积30多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江源地区的测图情况,指出沱沱河正源纳钦曲是兰州军区测绘部队1974年发现并测图。论述了认定河源诸项标准的由来,指出确定河源不可随意择取认定标准和确定主次。对"三源说"提出了质疑:沱沱河源于尕恰迪如岗雪山群东南侧两初始冰川,而非姜古迪如南侧冰川;认为把楚玛尔河定为长江的北源,既不符合实际,又搞乱了水系的干支名系关系,并出现多个源头,有违发源地的地域慨念。依江源数十条源流形成的密集扇形分布水系,提出长江发源地应表述为:源于唐古拉山脉北麓。按照认定河源的诸项标准,对长江诸源进行了分析与比量,当曲各项均为最优,认为当曲才是长江正源,源于霞舍日啊巴山峰东侧的多朝能谷地。指出量算长江的精确长度,应顾及诸多因素并建议重新量算。  相似文献   

5.
根据水系格局、河谷形态、河流纵剖面和沉积物的观察、分析,论述红河东源溪沟河对长江支流鱼泡江源头段的袭夺.依据绝对年代测定,袭夺发生于1250aBP以晚.这是两大水系间近代河流袭夺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6.
《禹贡》称其为黑水《山海经》称其为绳水《说文解字》称其为淹水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河段名,因江中含有沙金而得名,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长江江源水系汇成通天河后,到青海玉树县境进入横断山区,开始称为金沙江。金沙江流经云南高原西北部、川西南山地,到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宜宾接纳岷江为止,流经迪庆、丽江、大理、楚雄、曲靖、昭通6个地(州),全长2,316公里,流域面积34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7.
湿地保护保育措施设计是江西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的核心。对河流湿地进行保护和保育、修复和恢复,构建良好的河流廊道生态系统,恢复其生态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营造优美的湿地景观,是把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打造成"健康的湿地、洁净的水源、原生态的河流"的关键。通过设计河道保洁工程、河流湿地修复与恢复工程、生态河岸带建设工程、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工程、湿地生态滤场构建、生态缓冲控制区6大工程14个项目,对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进行科学、系统与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钱塘江河源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发新 《地理研究》1987,6(1):21-30
纵观确定河源标准的基础上,根据1983年钱塘江河源河口考察实际资料,重新确定钱塘江源头为六股尖。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告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吉林省江源县,恢复设立白山市江源区,以原江源县的行政区域为江源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孙家堡子镇。二00六年六月五日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位于长白山西麓,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幅员1348平方公里,辖8个镇,人口27万,距省会长春277公里。江源集山区、林区、矿区于一体,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重点产煤区和重点木材产区之一,是驰名中外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主要产区,也是东北最大的页岩瓦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江源依托长白山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地方工业,形成了以国有企业和乡镇…  相似文献   

10.
岷江峡谷     
(1)过访岷江源 (2)岷江峡谷地形地质一暼(3)地震后峡谷实察记要(4)市场堡壘相肓望之形勝(5)峡谷之将来  相似文献   

11.
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开发结构解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樊杰  王亚飞  陈东  周成虎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11):1336-1344
本文从长江经济带在全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的地位以及长江经济带开发空间结构的特征等两个层面,对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开发结构进行了解析。通过分析长江经济带在人口经济的集聚功能和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功能,以及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对中国国土空间结构组织的影响,论证了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地位。通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程度、主体功能定位的数量结构、空间形态结构、以及成因和相互交叉分析,并结合与国家层面相应结构的比较研究,提出了长江经济带的空间格局特征。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的要求,对未来长江经济带战略地位和空间结构演变及应对策略等新命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何平 《地理教学》2014,(3):28-30
正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长江的源头、入海口,初步学会从景观图片中提取河流的水文信息,列表比较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读图找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界限,学会列表比较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学会运用地理图表比较长江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存在的问题和针对性解决办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长江水文特征的横向比较、上中下游特征及历史与现状的纵向比较,学会选择比较  相似文献   

13.
国家重视长江经济带的规划建设非始今日,而是基本上十年就有一次,这充分说明了长江经济带在全国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由此也使得研究长江经济带的成果特别丰富。通过对国内外宏观发展态势和长江经济带现状特征、存在问题、发展态势的总体把握,植根以往区域发展领域既有的创新性理论与方法研究积累,以及长江经济带相关研究基础,长江经济带未来发展的新思路应立足于三大视角:基于流域视角的长江经济带要素耦合研究,基于双核视角的长江经济带空间布局研究,以及基于宜居视角的长江经济带人居环境研究。具体而言,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应立足流域经济本质,以三级流域为基本单元,通过社会经济类要素与资源环境类要素的综合集成分析和空间匹配耦合分析,提炼长江经济带的空间开发类型与特色,谋划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应以"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理清长江经济带在全国发展的宏观战略地位;通过对外通道、对外门户及其与中心城市内在关系的分析,以双核结构模式为理论工具理清长江经济带的基础设施格局和城镇演化机理,细化三大城市群的演化过程与内在机理。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从环境宜居角度,理清长江经济带的人居环境类型并进行环境宜居性评价,为成为全国环境宜居的先导区和示范区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该文分析三峡工程对长江三峡旅游资源、旅游交通和旅游线路变化的影响 ,指出三峡工程是促进长江三峡旅游空间格局演变的主导因素 ,预测长江三峡旅游空间格局演变趋势 ,针对即将产生的长江三峡旅游空间新格局 ,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长江岸线的空间功能、开发问题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段学军  邹辉 《地理科学》2016,36(12):1822-1833
基于长江岸线空间功能的理念,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梳理了长江岸线开发功能分异的过程,总结了岸线开发功能定位的科学依据,并剖析了长江岸线开发的区域功能。归纳了长江岸线开发条件评估的技术体系,并综合分析了长江干流(宜宾以下)岸线的开发条件状况及利用现状,提出了长江岸线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缺少科学的开发时序安排、资源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功能布局不合理、不当开发易造成生态破坏、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等问题。最后,从推进法制建设,破除行政壁垒,建立有偿使用机制,促进功能协调等方面提出加强岸线资源管理的对策,以期为长江岸线科学有效管理与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本文分析了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阐述了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定位 ,探讨了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区域布局问题及重点 ,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7.
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长江及其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撑保障。长江横贯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水量丰沛、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巨大。长江经济带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下的生态环境变化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本文在系统分析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长江经济带面临的灾害威胁大、环境污染重和生态退化快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威胁,提出了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保障工程体系,加快形成开发集约集中、生态自然开敞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建设与保护力度,强化节能减排和流域环境综合治理,以及率先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策略,确保长江经济带成为“水清地绿天蓝”的绿色生态走廊。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名》2009,(7):F0002-F0002
中国松花石艺术馆坐落于享有“松花石之乡”关誉的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2008年9月正式建成开放。 艺术馆由江源区政府与白山潜龙装修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经营,场馆面积2000余平方米,展品共有6大类50余种,是集松花奇石、松花石砚、松花石工艺品展示、鉴评、销售为一体的大型艺术场馆,同时兼营根艺、古典家俱、书画及各种工艺品。  相似文献   

19.
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若干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长江经济带是现阶段、新常态下推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大战略举措之一。作为全国国土开发的一级轴线,长江经济带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航运优势和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2014年其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5%左右。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些跨区域的重大问题,制约着长江经济带的未来发展。通过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主要特征,对长江轴线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解剖,从经济增长、国土空间开发、航运建设、产业发展、资源环境、城镇化和体制机制等7个方面,提出了近期建设长江经济带的若干建议,供政府及学术界参考与讨论。  相似文献   

20.
胡悦 《中国地名》2014,(3):39-39,41
清江位于长江南岸,发源于鄂西利川市龙涧沟,流经恩施、长阳、巴东,在枝城注入长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