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办的地学部院士、专家第二次学术茶会,于1995年7月19日在北京召开。地学部30多位院士和专家出席了茶会。这次学术会的中心议题是“当前海洋科学发展的紧迫问题”。首先,由几位海洋科学院士和专家做中心发言。  相似文献   

2.
1994年2月,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召集我国21位地球科学院士在北京召开了“上天、入地、下海—地学新技术新方法咨询”(入地部分)会议。会议认为,当前世界地球科学研究已迎来新的阶段,我国不应再错失良机。 汪品先院士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秦蕴珊先生指出:深海钻探(DSDP)/大洋钻探(ODP)是“下海”再“入地”的巨型国际地球科学合作计划,是研究地球系统演化的最佳途  相似文献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主办、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IODP办公室和中国InterRidge秘书处联合承办的“中国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发展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月23—25日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来自海外和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9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大会报告、分组报告和大会讨论组成,分别就当前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及相关的其他地球科学领域国际前沿与动态、国内研究现状与展望、我国“十一五”该领域发展的重点展开了充分研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常务副主任柴育成首先作了题为“…  相似文献   

4.
2004年10月27日,作为庆贺中国海洋大学80华诞(1924—2004)的海洋科学论坛报告会之一,由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组织的海洋地质发展与挑战学术报告会在青岛市府新大厦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秦蕴珊、徐世浙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庆忠等十几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报告。现将部分报告内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日前,海洋三所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地球物理专家、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院院长刘光鼎为客座研究员,聘期从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  相似文献   

6.
20 0 2年 1 2月 2 4日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举行隆重聘任仪式 ,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理学院地球物理学家徐世浙教授兼职该所研究员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所长刘守全向徐世浙院士颁发了聘书。这是研究所有效提升海洋地质科学研究水平 ,培养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 ,实现本所海洋地质工作跨越式发展的又一重要的举措。徐世浙院士 1 93 6年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 ,1 956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 ,先后在长春地质学院、中国科技大学、青岛海洋大学任教。他在执教和潜心研究的地球物理学领域 ,进行了系统、创造性的工作。 2 0世纪 6 0年代中期 ,他根…  相似文献   

7.
20 0 2年 1 2月 2 4日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举行隆重聘任仪式 ,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理学院地球物理学家徐世浙教授兼职该所研究员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所长刘守全向徐世浙院士颁发了聘书。这是研究所有效提升海洋地质科学研究水平 ,培养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 ,实现本所海洋地质工作跨越式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徐世浙院士 1 936年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 ,1 956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 ,先后在长春地质学院、中国科技大学、青岛海洋大学任教。他在执教和潜心研究的地球物理学领域 ,进行了系统、创造性的工作。 2 0世纪 6 0年代中期 ,他根据…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光鼎是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和海洋地质学家,青年时自取笔名"石樵",以寄托献身地质事业的雄心壮志。如今80高龄的刘光鼎仍思维敏捷、有论有据,活跃在地球科学的论坛上指点江山。渤海物探开先河1964年,在南京新筹建的地质部海洋地质科学研究所,刘光鼎担任地球物理研究室主任,同时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科委海洋  相似文献   

9.
《海洋地质译丛》2008,(4):13-13
第六届亚洲海洋地质大会近日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亚洲海洋地质奖”,以表彰他对亚洲海洋地质研究和国际合作交流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海洋地质前沿》2006,22(5):F0002-F0002
南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该中心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依托单位,以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中心成员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海洋科学系和生命科学院等院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现任研究中心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少涌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  相似文献   

11.
南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该中心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依托单位,以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中心成员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海洋科学系和生命科学院等院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现任研究中心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少涌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  相似文献   

12.
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海洋科学研讨会于1993年8月12至16日在厦门举行。参加这次盛会的海洋科学工作者共144人,其中台湾学者41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苏纪兰、(台湾)两岸发展研究基金会董事长丁守中,以及国家海洋局副局长葛有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主任林海、福建省副省长王良传、厦门市副市长王榕和厦门大学校长林祖赓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是由两岸著名海洋科学家联合发起,并得到国家自然科  相似文献   

13.
《海洋地质前沿》2006,22(3):F0002-F0002
南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该中心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依托单位,以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中心成员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海洋科学系和生命科学院等院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现任研究中心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少涌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  相似文献   

14.
南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该中心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依托单位,以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中心成员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海洋科学系和生命科学院等院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现任研究中心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少涌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  相似文献   

15.
南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该中心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依托单位,以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中心成员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海洋科学系和生命科学院等院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现任研究中心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少涌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  相似文献   

16.
<正>(2014-07-25)汪品先1936年11月生,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任教,历任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所长、海洋地质系主任、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7.
《海洋地质前沿》2006,22(7):F0002-F0002
南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该中心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依托单位.以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中心成员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海洋科学系和生命科学院等院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现任研究中心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少涌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  相似文献   

18.
2008年4月29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北京中苑宾馆主持召开了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编制计划专家指导委员会会议。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中国地质调查局张洪涛副局长、刘光鼎院士、秦蕴珊院士、金庆焕院士、杨文采院士等35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局基础部张海敢副主任主持,局基础部主任庄育勋代表主持部门讲话,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姜玉池所长代表计划承担单位致辞,刘光鼎院士作了“系列图编制计划”主题报告,张训华研究员代表项目组汇报了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编制计划总体设计(征求意见稿),张洪涛副局长作了总结发言。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海洋科学讨论会》于1993年8月12月至16日在厦门市,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举行。台湾两岸发展研究基金会董事长丁守中先生、国家海洋局付局长葛有信、福建省副省长王良溥以及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福建省科委等部门领导出席了大会,并对海峡两岸海洋科学合作研究的成果和计划给予热情的鼓励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15位院士的紧急建议书今年1月,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徐光炽院士将15位院士与14位海洋地质学家联名的紧急建议书送交国务院领导。这封信的题目是“关于我国参加大洋钻探国际合作计划的紧急建议”。紧急建议说,大洋钻探(ODP)及前身深海钻探(DSDP),是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