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 0 1年 8月 4日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第一井正式在江苏东海县毛北村开钻 ,这是继我国 1998年春作为“参与成员”加入“大洋钻探计划 (ODP)”,并于 1999年春在我国南海成功实施 ODP184航次钻探后 ,我国在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 (ICDP)取得的又一骄人的成绩 ,标志着我国正在向世界地学强国迈进。大陆科学钻探与海洋科学钻探并驾齐驱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取得的成果既相互印证又相互渗透 ,无疑极大地推动了全球地学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世界最早的科学钻探活动始于海洋。自 2 0世纪 6 0年代末始 ,海洋科学钻探已实施了“深海钻探计划 (…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办的地学部院士、专家第二次学术茶会,于1995年7月19日在北京举行。地学部30多位院士和专家出席了茶会。这次学术会的中心议题是“当前海洋科学发展的紧迫问题”。 苏纪兰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强调了海洋科学在地球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如果忽视占地球面积70.9%的海洋,  相似文献   

3.
科学钻探船“地球号”于2001年4月份开始建造,2005年夏季竣工。船体总长210 m,总吨位57 087 t,位于船中部的钻塔其顶部距海面有121 m,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学钻探船。“地球号”不仅船体庞大,同时也综合了科学钻探定位和分析的集成技术,这包括可以在水深2 500 m(将来可达4 000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 3月 1 9~ 2 1日 ,由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大洋钻探第三届学术会议在同济大学召开 (见封底照片 )。来自全国各地的 1 2 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规模是历届中国大洋钻探学术会议最大的一次 ,会议还特邀 6位国际学者作有关新世纪大洋钻探、日本的深海钻探计划等方面的专题报告。会议期间 ,首次在中国召开的、有 50名国外专家参加的国际大洋钻探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 ( SCICOM)工作会议也同时在同济大学举行。水深超过 2 0 0 0 m的深海占地球表面积的 60 % ,近年来的深海研究进…  相似文献   

5.
"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是地球科学领域以中文作为主要交流语言,大幅度跨学科交叉的学术会议,由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专家委员会(IODP-Chin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和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6.
15位院士的紧急建议书今年1月,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徐光炽院士将15位院士与14位海洋地质学家联名的紧急建议书送交国务院领导。这封信的题目是“关于我国参加大洋钻探国际合作计划的紧急建议”。紧急建议说,大洋钻探(ODP)及前身深海钻探(DSDP),是地...  相似文献   

7.
八十年代以来海洋地质学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近20年来,海洋地质学是地球科学中发展最迅速、最活跃的科学之一。新思潮、新学说、新方法、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各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向宏观和微观的深入,向海洋深处和海洋地球的扩张等等,把海洋地质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特别是70年代以来,由于“地球动力学计划”(GDP,1972—1977)、“国际海洋考察十年计划”(IDOE,1971—1980)、“深海钻探计划”、“岩石圈动力学和演化计划”以及“海洋卫星”的实施,使海洋地质学的研究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反过来,海洋地质学的进展又为各  相似文献   

8.
《海洋地质前沿》2005,21(1):25-25
2004年11月20日,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出资建造的“业治铮”号海洋地质科学考察船成功试航(见封底照片)。以我国已故著名海洋地质学家、教育家、中科院资深院士的名字命名的这艘科考船,配备了卫星导航、GPS定位、测深、测流、旁侧声纳、多波束、地震勘探、箱式和重力取样、海底钻探等先进仪器设备,可以承担我国近海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浅海工程勘探等工作,将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加强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海洋油气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以及近海和海岸带地区环境调查评价等方面做出贡献,本科考船的规格和性能如下:“业治铮”号海洋地质科学考…  相似文献   

9.
综合大洋科学钻探计划 (IODP)是有关调查地球科学 (包括生命科学 )的国际科学研究计划。IODP之科学计划取决于大洋钻探科学的国际研究者委员会 ,其执行则是根据科学家的项目建议书。IODP采用的项目建议书将根据IODP科学顾问组织 (SAS)对建议书的公正与公平的评估而决定。在浅海和冰盖海区将用钻井平台施钻 ,在另外海区将用“地球”号套管(Riser)钻探船和非套管钻探船 (美国提供 )。下面的内容是IODP开始阶段的科学研究热点 ,它们将作为评估项目建议书的标准。这里包括 3个主要科学目标和 8方面创新点。当你写任何一个项目建议书时…  相似文献   

10.
1996年大陆钻探进展GrantHeiken等地球物理调查和大洋钻探主导了20世纪下半叶的固体地球科学革命。一项针对大陆研究的钻探计划已经确定下来。1974年的GhostRanch研讨会为确定这项科学钻探计划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过去20年的研究对象是地...  相似文献   

11.
9月21日,日本大洋钻探船“地球”号载着科学家离开Shingu港,执行“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第314航次———南海地震区域实验项目(图1)正式开始科学钻探。图1 IODP第134航次钻探位置日本是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震源主要来自太平洋的俯冲带。要理解地震如何发生、对地震作预报,必须研究引发地震的源头,监测太平洋板块在海底向下俯冲的运动。位于日本西南海岸的南海海槽,几百万年以来已经引起了多次大规模的地震和海啸,包括1944年和1946年历史上著名的大地震两次地震按里克特震级算分别达到了8·1级和8·级。科学家将从这一俯冲区采集地…  相似文献   

12.
“乔迪斯·决心号”服役于大洋钻探项目(1985—2003)和综合大洋钻探项目(2003至今)20年后,这艘超期服役的功勋钻探船目前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改装,它将成为美国贡献于IODP的新的海洋科学钻探船(SODV),并将致力于海底的监测和获取沉积物样品以揭示地球演化的奥秘。作为IODP的非立管  相似文献   

13.
南海与大洋钻探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起开始执行的国际大洋钻探计划,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领域最大的国际联合领域研究计划,是地球科学深层次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了大洋钻探计划的组织,运行机制,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其科学意义,提出了南海开展大洋钻探的重要性、迫切性及其可望解决的与南海相关联的7个地球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深海钻探将实现“零”的突破大洋钻探(ODP)及其前身深海钻探(DSDP).是地球科学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国际合作计划,深海钻探15年(1968年—1983年),共完成96个航次,钻井取心累计98km,其研究成果为地球科学带来了一场革命.大洋钻探10年...  相似文献   

15.
20 0 3年 4月 6— 1 1日 ,由欧洲地球物理协会(EGS) ,美国地球物理协会 (AGU)和欧洲地球科学学会 (EUG)共同举办的 2 0 0 3年度联合学术大会在法国尼斯召开。会议的主题包括以下 1 4个领域 :固体地球科学(包括动力地质学、地震学、构造及沉积过程、地磁及岩石物理、火山学、地球化学及岩石学 )、测地学、水文学、海洋科学、大气科学、气候学、太阳—地球系统科学、太阳系与行星科学、地球物理中的非线性方法研究、自然灾害、生物地球科学、低温层研究、能源—资源—环境问题研究、地球物理仪器等方面。大会还有协会内部的一些会议和研讨…  相似文献   

16.
在整合大洋钻探计划(Integrated Ocean Drilling Program,IODP)之前,日本于1994年就提出了“深海地球钻探计划(OD21)”,此计划包括建造带有上升装置(riser)的地球深部钻探船。由于即将完成的海洋钻探计划(ODP,1985—2003)中使用的钻探船上没有安装上升装置,所以钻进速率和孔心采取率的提高均受到限制。如果采用通过钻管将钻探岩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大洋钻探——IOD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在地球科学方面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就研究范围而言,却仅仅触及了地球的表层。IODP是一项国际性的大洋钻探计划,预期将于2003年10月正式开始实施。IODP将运用新的科学方法、科技设备,使人类对大洋底乃至整个地球系统得出更深、更广的认识。简单介绍了IODP的由来、组织机构、钻井技术、前期科学目标及中国的深海研究现状,提出中国参与IODP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了解21世纪的IODP在研究课题及研究技术方面的最新动态,不仅有助于我国根据国际动态调整深海研究的方向,制定符合我国需求的研究计划,而且有助于我国把握参与21世纪IODP的时机和策略,迎接“海洋世纪”的挑战,从而逐步实现“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郝丁 《海洋世界》2007,(11):11-11
“地球”号上的钻塔高110米,这个钻塔也是目前为止全球最大的钻塔。“地球”号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钻探。因此船的甲板上面很大一部分设备也都是跟钻探有关。在钻探的时候为了维持船体的位置稳定,船体下部配备了6个旋转式深海钻探推进器。?高大的钻塔是“地球”号的标志性结构?甲板上备用的大量钻管?旋转式推进?钻井平台器维持船的稳定?立管系统中防止井喷的套管重380吨?为钻头提供动力的装置“地球”号与其他钻探船最大的一点不同是,它的钻探方式是立管钻探,而立管钻探采用了非立管钻探所不使用的泥浆循环系统和套管装置。“地球”号的各个角…  相似文献   

19.
书讯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宋金明研究员完成88万字的我国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专著———《中国近海生物地球化学》日前已由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专著由曾呈奎院士、秦蕴珊院士、袁业立院士分别作序,山东泰山科技专著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全球变化研究是世界各国都非常关心的重大科学问题,而中国近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又是全球气候变化与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研究区域性响应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迅速发展,海洋学研究实现了空前的学科交叉,海洋学过程研究获得了显著的…  相似文献   

20.
南海大洋钻探及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前沿研究新突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南海是西太平洋地区规模最大且具有代表性的边缘海盆地之一。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积累,尤其是通过实施5个国际大洋钻探航次(1999–2018年)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2011–2019年),我国科学家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一系列创新进展与重大突破,标志着南海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正走向国际前沿。重要研究成果包括:(1)新提出南海是“板缘张裂”盆地,与经典的大西洋型陆缘模式不同;(2)大洋钻探首次获取了基底玄武岩样品,结合中国在南海首次深拖地磁测量实验,精确测定了南海海盆玄武岩年龄,揭示南海海盆从东向西分段扩张;(3)大洋钻探结果发现南海陆缘岩石圈减薄之初岩浆迅速出现,未发现缓慢破裂造成的蛇纹岩出露;(4)发现南海扩张结束后仍存在大量岩浆活动,可能受控于多种构造与地幔因素;(5)地球化学证据与地球动力学模拟都显示南海岩浆的形成受到周边俯冲带的影响。目前我国的海洋地球科学正在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有望以南海为基点,开始拓展到周边大洋,通过主导大型研究计划以及建设我国大洋钻探平台,以提升我国在南海、西太平洋与印度洋海洋地质科学研究的实质性影响力与引领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