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畔塘水库岩溶渗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洪文  邹成杰 《中国岩溶》1996,15(4):325-334
运用岩溶地下水参流场分析法、地下水化学场分析法、岩溶化岩体压渗系数分析法及岩溶管道水汇流特征分析法等,研究马畔塘水库在防渗处理前后库首地区岩溶地下水动力条件及岩溶渗漏的发生规律和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
赵伟丽  褚学伟  董毓  丁坚平 《地下水》2011,33(2):6-7,14
在贵州岩溶地区,由于废渣堆场产生渗漏,使强酸强碱性废水污染了岩溶含水层,直接影响了岩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10个工业废渣堆场的岩溶含水层介质特征及污染质运移特征的分析,划分出4种岩溶渗漏污染的水动力弥散类型,为岩溶含水层污染预测评价及渗漏污染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熊德森 《贵州地质》2003,20(2):106-110,114
岩溶区水工建筑渗漏问题,与岩溶发育特征及其规律有密切关系,文拟从岩溶水动力循环条件,岩溶的立体空间配置,岩溶陷落等几个方面,对岩溶区的水库渗漏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江坪河水库坝址地段具有在高坝的地形、地貌与地质条件.但是,库首右岸发育出圩一曲溪河间地块,其上广布岩溶强烈发育的寒武系一奥陶系戳欧盐岩.岩溶渗漏问是该坝址方案能否成立的关键.本文研究了河间地块上岩溶及岩溶地下水系统发育规律,运用物探手段,综合地质及水文资料,探讨了河间地块上地下水位分布特点,认为该河间地块上存在地下水位高于正常富水位的地下分水岭,不存在岩溶渗漏问题.  相似文献   

5.
江坪河水库坝址地段具有建高坝的地形、地貌与地质条件,但是,库首右岸发育梅坪-曲溪河间地块,其上广布岩溶强烈发育的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深渗漏问题是该坝址方案能否成立的关键,本文研究了河间地块上岩溶及岩溶地下水系统发育规律,运用物深手段,综合地质及水文资料,探讨了河间地块上地下水位分布特点,认为该河间地块上存在地下水位高于正常蓄水位的地下分水岭,不存在岩溶渗漏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重庆市南川区肖家沟水库蓄水多年之后库首右岸发生的岩溶渗漏为例,探讨了岩溶水库长期运行过程中防渗体系因高压渗透破坏产生的岩溶渗漏的勘察与评价方法。通过地质分析、渗漏历史调查、钻孔、水文地质测试、物探及连通试验等方法,查明了水库右岸岩溶渗漏的范围及原因。水库渗漏边界清晰,渗漏范围主要是右岸可溶岩区的630 m高程以上,防渗体渗透破坏是水库产生渗漏主要原因。其渗漏途径一是沿原封堵堵头的薄弱区域或溶洞封堵体周边发生渗透破坏产生新的通道向下游溶洞出口集中的渗出,二是穿过右岸防渗线绕过右岸坝肩后沿岩体溶蚀裂隙或管道汇入下游右岸岸坡溶洞集中的渗出地表。通过此工程实例,提出了岩溶水库防渗体渗透破坏型渗漏的勘察与评价方法,宜以历史资料分析为基础,初判渗漏成因及范围,采用勘探、试验及物探等多种手段进行验证,为防渗处理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溪洛渡水电站库首岩溶渗漏可能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溪洛渡巨型水电站岩溶水渗漏研究,面临着范围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基础资料缺乏,以及隐伏岩溶不易获取实证等多重困难。本文通过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岩深水文地质学等多学科联合,将零星不完整的各种资料进行了整体系统性的分析。运用定性分析与灰域模拟方法对库区岩溶发育、蓄水前后渗流特征进行综合性量化分析,对溪洛渡水电站库首岩溶渗漏可能作出了较全面可信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工业废渣库岩溶渗漏水动力弥散污染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对工业废渣库岩溶渗漏形式以及渗漏污染特征的探讨,根据岩溶地下水的水动力弥散条件,应用动态系统模型和水动力弥散叠加模型,模拟和预测了岩溶渗漏污染对地下水的影响,提出了污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水库岩溶渗漏及防渗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瑞  许模 《地下水》2011,33(2):20-22
岩溶地区水库渗漏是可溶岩地区兴建水利枢纽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可溶岩广布、岩溶发育强烈、地形复杂地区,岩溶渗漏成为了该类地区水利水电工程的一个普遍问题.库区的岩溶渗漏不仅影响建坝后的正常蓄水,还将危及坝体的安全与稳定.因此,有必要对库区渗漏,特别是岩溶地区的库区渗漏进行渗漏机理、渗漏特征、渗漏条件等进行详细分...  相似文献   

10.
岩溶地区建设水电站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是岩溶渗漏问题,它关系到工程建设的速度、成败和效益。研究岩溶渗漏问题,必须在查明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针对当地岩溶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在可能的渗漏地段,采用综合勘探技术方法,以取得充分的资料进行论证和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地质措施。  相似文献   

11.
岩溶地区水库渗漏是碳酸盐岩地区兴建水利枢纽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可溶岩广布、岩溶发育强烈、地形复杂地区。拟建兴文县新坝水库地处岩溶地区,存在岩溶渗漏的可能性。通过对该水库库区地质概况、岩溶水系统进行分析研究,论证了水库潜在的三条岩溶渗漏途径均不会发生渗漏;并利用库区降雨量与泉流量进行水均衡计算,计算结果进一步论证了该水库不存在岩溶渗漏问题。  相似文献   

12.
邹成杰 《中国岩溶》1987,6(2):149-156
在我国岩溶地区,修建了很多水力发电站和水库,其中大多数是成功的,但有一些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对地质条件认识不足和防渗处理不当。为了研究岩溶渗漏规律和估算岩溶渗漏量,以及对防渗帷幕进行最优设计,作者提出将岩溶渗漏型式划分为八组二十八种类型,渗漏程度分为五级;并提出了水库允许渗漏量和防渗帷幕在平面及剖面布置型式的分类。   相似文献   

13.
金沙江溪洛渡地区叠加褶皱及工程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德超 《中国地质》2003,30(4):352-356
金沙江溪洛渡地区古—中生代沉积地层中发育复杂的褶皱构造,它们是喜马拉雅运动期间经3期褶皱叠加而成,其叠加方式主要有跨褶、移褶、限褶、重褶等。大比例尺填图及构造解析表明,区内第3期褶皱——箐口复式背斜形成地下分水岭,构成了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库首至下游可能渗漏路径上的挡水墙,岩溶管道式渗漏不会发生。区内第3期褶皱的首次厘定及研究,对溪洛渡巨型水电站库首渗漏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磷石膏堆场特别是岩溶区堆场渗漏对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质影响较大。根据现场连通试验、物探及钻探揭示资料分析,研究区主要有三种渗漏类型:裂隙型(双眼井泉)、裂隙-管道型(发财洞岩溶管道)和管道型(鸭草坝岩溶管道水系统)。天然不防渗条件下,库水通过地表落水洞、溶缝和溶隙等入渗地下水,产生岩溶渗漏。入渗补给独田地区的S1号泉、杨花冲地区的S23号泉、下摆郎地区的S13、S14号泉。其它泉水受隔水层的阻隔及地下水的补、排条件所限,没有受到污染。独田堆场运行后堆场存在渗漏情况,但是,防渗系统运行后渗漏的污染情况较之前有较为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15.
岩溶水库坝基防渗帷幕灌浆幕深与幕长的结构形式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洪海 《贵州地质》2003,20(4):223-227
防渗帷幕灌浆是处理岩溶地区水库坝基坝肩渗漏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可以杜绝深、浅层的复杂的岩溶漏水问题,帷幕设计的合理性及其效果取决于水文地质、地下水的补排条件,水工建筑物结构之间的帷幕体的搭接形式,布置格局和边界范围。本文根据34处渗漏水库的灌浆实践,提出确定帷幕的深度和长度的原则,并得出了相关曲线和经验公式,对岩溶地区水库的渗漏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21,(4)
对水库渗漏问题进行评价是复杂岩溶区前期工作的要害,必须要采取多种办法进行综合研讨。为论证东波水库的渗漏途径,采取岩溶泉井点调查、地下水示踪实验、流量监测、地质勘察、地球物理勘探等多种办法,最终查明了东波水库库首的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岩溶渗漏通道,结果表明东波水库不适合建坝。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20,(4)
三宝水库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以泥岩和灰岩互层为主,岩溶十分发育,导致水库渗漏问题突出。在大量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钻探、物探等技术手段基础上,对水库渗漏条件及渗漏通道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三宝水库库首存在绕坝渗漏和深部岩溶管道渗漏的可能,水库左岸存在地下分水岭且高于正常蓄水位,无渗漏之忧,水库右岸向低邻谷渗漏可能性较大,库盆通过落水洞向远距离深切割侵蚀基准面渗漏的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18.
邹成杰 《中国岩溶》1989,8(2):143-150
岩溶发育,不仅受控于碳酸盐岩性、构造和地下水等条件,而且还受控于地温场中不同温度的地下水相混合后的温度混合溶蚀作用。在水电站和水库建设地区,常见的是冷水地温场,亦见有热水地温场。利用地温场来探索和研究岩溶的发育和岩溶渗漏问题,此种研究方法,笔者称之为“地温场”分析法。文中对不同的钻孔水温曲线,按其形成机理,划分为五种类型,即直线型、抛物线型、对数曲线型、正异常型和负异常型。文中还列举了猫跳河、江垭、彭水及法国特里约等几个工程和地区的地温场和地温梯度的研究成果,在此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地温梯度分析法,对二个电站坝区的岩溶发育和岩溶渗漏以及防渗处理问题进行了实例分析。实践证明,对地温场的研究,在岩溶渗漏分析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水文地质勘查,分析了渣场的地质构造、岩溶发育及水文地质条件,基本弄清了长空渣场的岩溶渗漏方向:当渣场堆渣高程为1261.0—1263.5m,向北渗漏;当堆渣高程超过1263.5m,直至1290.0m,将会造成发散性渗漏,即向北、向南东及向西产生邻谷渗漏。用一维水动力弥散公式进行了渗漏污染预测评价。根据岩溶渗漏类型,提出了渣场应采取压实粘土加铺设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膜)全水平防渗措施。  相似文献   

20.
南门峡水库位于青海省互助县境内,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利工程。由于水库处于碳酸岩地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都比较复杂,在当年的施工中就发现坝基和两坝肩构造溶蚀、裂隙发育,渗漏比较严重。本文在分析南门峡水库坝区岩溶的发育规律、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防治水库渗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