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7 毫秒
1.
杨荆舟  黄渝 《云南地质》1999,18(1):83-88
当前是博物馆事业繁荣时期,新博物馆的建设,旧博物馆的改造方兴未艾,笔者对云南省自然博物馆的建设性质,任务,功能,内容和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建设的有关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武昭晖 《地球学报》2017,38(2):293-298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博物馆数字化是现代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各博物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实施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路。通过对当前流行的识别技术(条形码、二维码和RFID)进行对比,选择RFID技术作为博物馆藏品管理的技术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对应用RFID技术实现智能导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系统设计模型,完成了藏品管理、智能导游的实现原型,为博物馆的智能化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连贝壳博物馆的介绍,揭示贝壳博物馆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总结贝壳博物馆设计和建设对我们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李鹏  陈争  邓珊珊 《地下水》2018,(5):234-235
陕西水利博物馆是陕西水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本文对陕西水利博物馆水土保持与环境治理工程要点问题进行分析,以"节水优先"思路为基础,运用"海绵城市"的新理念治理,从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景观系统、绿化带展示系统等几部分逐一论述,借助博物馆这一平台,建设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示范工程,宣传城市水土流失以及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对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胡远超 《安徽地质》2008,18(3):236-240
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的建成,将填补我省缺乏大型、一流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空白。新馆为了达到“世界知名、国内一流”建设目标,突出自然和谐、科学发展的主题,本文就新馆建设定位与展示内容做一探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基于互联网的应用、信息数字化、多种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及适应公众需求的基础上,对矿物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做了简要的分析,将矿物按矿物一结晶学分类方案将馆藏矿物进行合理的分类,设计了七大功能结构和相应的子结构,并对矿物所要展示的内容设定了标准.建设矿物数字博物馆旨在利用三维技术、多媒体技术、文字信息等,将矿物从宏观的外形到抽象的晶体形态和微观的晶体结构及其最小单位结构通过网络的形式具体展现给观众.矿物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可以为人们认知整个矿物世界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在科研教学、推动国民科学普及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四川省级、国家级、世界级地质公园的申报成功,其建设完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地质公园博物馆建设规划,包括其建筑外观设计、展示内容设计和人员配套设计等.  相似文献   

8.
浅谈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功能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境及应有的功能,并以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为例,剖析了博物馆生存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发展,一方面应立足于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功能,充分发掘其科学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应通过引进联展、提高人员素质、改变管理模式等方式来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曾剑奇  蔡让平 《湖南地质》2003,22(2):157-160
阐述了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境及应有的功能,并以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为例,剖析了博物馆生存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发展,一方面应立足于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功能,充分发掘其科学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应通过引进联展、提高人员素质、改变管理模式等方式来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常梅 《山东地质》2011,(5):60-62
现当代博物馆是新形势下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它改变了传统博物馆被动保守的运作模式,实现由"以藏品为中心"向"以公众为中心"的理念转变,既能使公众领略自然科学的魅力和获取美的享受与感悟,还能突出地域特色和时代理念,实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时代使命。通过对烟台自然博物馆社会服务职能的分析定位,对如何在新时期更好开展博物馆社会服务职能工作有一定交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主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科技博物馆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8月 13日至 15日在北方明珠———大连召开。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 :2 1世纪科技博物馆的创新与发展。出席研讨会的代表共 110名 ,分别来自全国各省市、县及台湾的科技馆、博物馆 ,其中台湾代表 1  相似文献   

12.
张志伟  刘文卿  王增祥  杜东阳  郭海燕 《地质论评》2023,69(1):2023010014-2023010014
全国云端地质大标本园平台建设将全国百余座典型矿床的大型矿石标本“搬”到了云上,可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云上虚拟漫游体验,全方位、多渠道了解我国矿产资源、能源知识。文章通过分析全国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博物馆、科研院所等地质大标本园建设现状,提出了全国云端地质大标本园建设原则及思路,以实物资料中心地质大标本园为建设案例,展示了建设内容与架构,分析总结了全国云端地质大标本园建设前景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全国云端地质大标本园平台建设将全国百余座典型矿床的大型矿石标本“搬”到了云上,可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云上虚拟漫游体验,全方位、多渠道了解我国矿产资源、能源知识。文章通过分析全国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博物馆、科研院所等地质大标本园建设现状,提出了全国云端地质大标本园建设原则及思路,以实物资料中心地质大标本园为建设案例,展示了建设内容与架构,分析总结了全国云端地质大标本园建设前景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新馆陈列展览以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新馆建设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博物馆在建馆目标、功能定位上的经验,将展示内容融入功能分区,充分利用丰富的展示方法进行展示,并对新馆陈列取得的经验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
侯江  詹庚申 《江苏地质》2011,35(4):432-442
综述民国时期各种类别的地质矿产博物馆,并对其进行简要评说。地质科研机构附设的地质馆、大学的地质标本陈列室、专类地质陈列馆、综合性博物馆中的地质馆以及临时性的地质展览会。在各类地质矿产陈列馆中,由科研机构附设的地质馆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分量。各种类别地质馆共同构成的民国时期地质矿产类博物馆体系,为博物馆史研究者提供了较为详实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高等院校博物馆必须转变办馆思想,更新观念,把自己推行社会,从成都理工学院博物馆近几年的工作实践,证明了这的确是高校博物馆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韩国济州岛各类型火山与熔岩隧道的地质特征,与中国五大连池、雷琼火山进行对比,指出其各自具有的特色。简述了济州岛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与世界地质公园概况,并对世界地质公园研究、博物馆建设与室内外石文化解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由国际矿物协会(International Mineralogical Association,简称IMA)博物馆委员会(the Commission on Muse-ums of IMA)组织,保加利亚矿物协会承办,索菲亚大学等单位协办的第九届国际矿物学和博物馆会议(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Mineralogy and Mu-seums,简称MM9)于2021年8月22-27日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地球与人类国家博物馆(Earth and Man National Museum)成功举办.国际矿物协会是联合国国际地科联(IUGS)组织主要成员之一,成立于1958年,为世界最大的矿物学专业协会,现有38个成员国家,现任主席为中国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空间学院鲁安怀教授.国际矿物协会博物馆委员会(IMA-CM)建立的目的是有效连接沟通世界各地博物馆中展示的矿物,博物馆中往往收藏有世界最好的以及第一次描述的矿物标本,矿物学发展历史与博物馆矿物收藏历史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9.
晓生 《地质学刊》2005,29(3):F0002-F0002
2005年8月3日.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赴西欧博物馆考察团行12人圆满结束了为期两局的考察活动。考察团先后考寨了奥地利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德国法兰克福森肯堡自然科学博物馆和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与这3个博物馆就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特别是地质博物馆的社会定盥、内容及布屣、装灌设计和科普宣传等同题进行了交流与座谈。  相似文献   

20.
杨萼吟 《中国岩溶》1989,8(1):76-81
自然科学博物馆是反映一个国家科学文化水平的橱窗,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阵地。本文讨论了专业博物馆的性质和任务,提出了专业展厅和科普展厅的陈列重点,使陈列内容、形式,以及讲解效果等,达到完美的统一。文中强调自然科学博物馆必须加强科学研究,不断充实完善,反映新水平和传播新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