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k V电缆中间接头的爆炸是工厂配电设备的常见故障。本文从电缆的绝缘结构方面入手 ,以绝缘热击穿理论分析了湛江电厂 # 3循环水泵电机电缆中间接头爆炸原因 ,查找导致电缆头热击穿的关键因素并进行排除 ,运用新的材料与方法重新制作 # 3循环水泵电机电缆中间接头 ,运行可靠性大有提高。改进的结果表明 ,减少缆芯的接触电阻和环境温度与绝缘结构的适当选取是杜绝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爆炸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为使船用天然丁苯橡胶绝缘电缆(CF型)剩余使用寿命达到合理利用,本文重点讨论温度对电缆绝缘热老化的影响。通过电缆结构及使用过程中对其寿命关联最大的绝缘层老化——即热老化的确定和计算,归纳出各种温度状态下电缆的剩余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甘肃黑方台为灌溉诱发的静态液化型黄土滑坡发育地区,这类滑坡变形破坏具有明显的突发性,2015年黑方台东北侧的陈家8# 滑坡发生了3次滑动,在前方沟谷内形成了4.4×104 m3 黄土堆积体。通过野外调查和位移监测,获得了陈家8# 静态液化型黄土滑坡的完整变形曲线,其滑坡变形过程可分为前期稳定、匀速变形和加速变形3个阶段,位移具有明显的突发 性,滑前坡体底部饱水黄土的静态液化是诱发滑坡连续发生的原因,而滑坡弧形凹槽产生的汇水作用 是 使3次滑动呈渐进后退式的重要因素。有效的地表变形监测和宏观上地下水渗出规律的识别是预警这类滑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谷坊、拦砂坝、排导槽等治理措施研究较多,但对滑坡型泥石流的治理研究较少.2008年9月24日,四川省北川县陈家坝乡黄土梁发生特大滑坡,诱发其下游的2# 沟发生特大泥石流,导致沟口103国道被掩埋,堵塞都坝河.为防止泥石流再次发生,对2
# 沟泥石流进行了工程治理及治理效果评价.治理措施采用“2# 沟中游4座浅拦坝+2# 支沟中游3座浅拦坝+下游起点设置总长34.7m 束流堤,总长156.4m 排导槽,终点设置总长22.1m 导流堤,排导槽与103国道相交处,采用桥梁工程跨越排导槽”,中游和下游统筹的治理方案,并分析了各分项治理工程的作用.与2008年9月24日暴雨相比,2013年8月7日和2016年7月21日2次强降雨活动未发生泥石流灾害,验证了黄土梁2# 沟泥石流防治工程效果较好,为类似滑坡型泥石流工程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建筑物沉降观测,是高层建筑变形测量重要项目之一。本文以实测11#住宅楼为例,介绍了其沉降监测的实施方法和观测成果的分析;并得出施工阶段沉降变化规律。其结果对验证地基与基础的可靠性,工程结构的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地下电缆通道结构,在其设计寿命周期内容易受到复杂的环境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失效破坏,并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和影响,因此需要针对其结构的破坏规律和加固修复方法展开研究,进而有效避免工程灾害的发生。为了探究电缆通道的结构失效问题及其加固修复方法,参考地下管道结构特点,采用工程实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电缆通道本体结构破坏的类型、分级,结构的应力应变分布及其裂缝的分布规律。工程实例表明其结构损伤形式通常有8种,4个级别;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该类结构损伤大都集中在结构失效的危险区域。从适用范围、修复效果和成本等方面对相关的结构加固修复方法——明挖修复、注浆加固修复和非开挖喷涂修复方法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非开挖喷涂修复方法适用性较强,施工便捷,安全高效。通过结合对结构破坏和加固修复方法的研究,可以为解决我国的地下电缆通道中可能存在的结构失效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玻纤用叶蜡石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玻纤工业发展及其对资源的需求 以叶蜡石类矿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玻璃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绝缘、隔热、吸音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电机、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橡胶制品、建材、环保、交通运输和国防工业等诸多行业,誉称"第二钢材".  相似文献   

8.
麒麟厂铅锌矿床是云南省会泽矿区内的一个独立的特大型矿床,对该矿床10# 矿体的构造叠加晕特征进行了研究,以实现矿床的深部找矿突破。研究表明:麒麟厂铅锌矿床10# 矿体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从上到下 为 As、Sb、Hg、Ba、F→Pb、Zn、Ag、
Cu、Cd、Ge→La、Li、Be、Sr、Bi、Mn、Co、Ni、V;在识别10# 矿体群空间叠加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构造叠加晕模式及其成矿指示,并以此对10# 矿体进行了深部成矿预测,提出了1个找矿靶位和2个成矿有利部位,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可应用于会泽矿区内矿山厂等其他矿床(段)的深部成矿预测,进一步表明构造叠加晕对沉积-热液强改造型矿床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顶管断面尺寸不断增大,管节的运输问题逐渐突显,拼装式顶管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在现有拼装式结构接头基础上,提出了拼装式顶管管节横向接头的连接方式,并以螺栓拼装式管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横向接头抗弯刚度计算模型,结合盾构管片梁-弹簧模型,提出了拼装式管节结构计算方法。其内力计算结果表明:拼装式和整体式管节内力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拼装式管节的侧壁弯矩小于整体式管节,顶部和底部弯矩大于整体式管节,二者内力无急剧变化;从内力分布与大小看,拼装式管节是可用的。   相似文献   

10.
分析目前海底电缆管理与保护现状,认为海底电缆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与其他用海活动争夺用海空间。鉴于此,基于海域空间资源配置的视角提出了优化海缆空间布局、预留发展空间、利用废弃海缆空间、层叠使用海域空间和寻求其他空间等近海海底电缆建设的用海策略,以期保护海底电缆不受威胁,同时协调产业用海矛盾,实现海域集约节约利用。  相似文献   

11.
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和系统梳理笔者认识的基础上,以整体观和系统论的思想为指导,针对板块构造学说存在的核心
科学问题,采用分尺度、分层块、分阶段的研究思路,探讨开放复杂地球系统的物质运动方式。将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相结合,流
体运动与固体运动相结合,地球内部过程与外部过程相结合,探索盆山和洋陆的成因及其关联机理,认为热动力是驱动盆山地壳
物质循环和洋陆壳幔物质循环的关键因素。开放地球系统存在与盆山、洋陆物质循环有关的水循环、火山物质循环、大气循环、碳
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洋流循环,由此产生资源、能源、灾害、环境效应。地球内部热能经过长期的积累之后,以超级干旱-火
山-冰冻-地震-洪水-海平面上升组成的全球性巨灾链形式释放,具有时空结构和关联机理的巨灾连发导致生物分批死亡,集
群绝灭。地质历史上还有无数规模较小、结构相似、机理相同的热灾害链,不同程度地影响地球生态环境和全球变化。热灾害链
贯穿地球整个演化过程。根据下地壳流动规律和热灾害链时空结构对中国大陆强震进行了预测。强调取热减灾减排不仅能够解
决能源危机,而且可以降低灾害强度,推迟灾害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12.
川东隔档式构造区岩溶地下水流系统表现出多级次嵌套结构的特征, 之前主要是定性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缺乏来自水化学方面的量化依据。利用41个浅层和19个深层岩溶水样的水化学资料开展分析, 发现浅层岩溶水为HCO3-Ca·Mg型,ρ(Mg2+)较低, 深层岩溶水为SO4-Ca·Mg型且ρ(Mg2+)明显偏高, 说明地下水在岩溶含水层中的滞留时间与ρ(Mg2+)具有正变关系。对典型剖面地下水流系统的分析表明, 优先采用ρ(Mg2+)来评价地下水滞留时间, 将地下水排泄点ρ(Mg2+)小于20, 50 mg/L分别作为划分局部-中间、中间-区域水流系统的依据。浅层岩溶水受地貌作用控制明显, 其中浅切沟谷泉点为局部地下水流系统的排泄点, 深切沟谷泉点一般属于中间或区域流动系统的排泄点。ρ(Mg2+)反映了泉水循环的滞留时间, 也能够反映钻孔所揭露的深循环特征。这种水化学识别方法可为相似岩溶区识别地下水流系统的多级次嵌套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镁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国产732#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载体,在碱性介质中,镁离子能够与镁试剂Ⅱ形成稳定的兰色配合物,使树脂载体里兰色,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50nm,方法集分离、富集和测定于一体,其摩尔消光系数ε=1.12×105,RSD=5.3%,镁含量在0~34μg/250ml范围内与吸收值A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已应用于地质样品中微量镁的测定,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年龄和滞留时间包含了地下水循环和演化的重要信息,被广泛用于盆地地下水循环模式的研究。使用多级次地下水流系统演示仪,实验模拟了三级水流系统模式中地下水年龄及滞留时间分布。研究发现,盆地底部、区域流线的下游、盆地滞留区最晚响应;浅部的局部水流系统稳定后的浓度值相对较低;中间水流系统相对深部的区域水流系统也较低,滞留区盐分积累,浓度值相对较大。盆地内部所有监测点的地下水年龄分布曲线都为单峰,区域水流系统的循环时间大于中间水流系统以及局部水流系统。在排泄区监测的滞留时间分布显示不同级次补给会产生早、中、晚峰,并且峰值与地下水流系统的级次性完全对应,可以通过排泄区的峰值判断地下水是从局部、中间或区域水流系统补给而来,以此判断污染物的来源。本研究成果对于地下水的循环演化和地下水流系统理论的完善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亚硝酸根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易与仲胺、酰胺等反应生成致癌的亚硝酸胺化合物,因此,它是水质、环境、食品等检测的一个重要项目。亚硝酸根的测定通常采用Griess法,但所使用的α-奈胺是一种致癌物质,易污染环境。催化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有较高的灵敏度,笔者发现,在磷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对溴酸钾氧化酰胺黑10B褪色反应具有灵敏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爆炸装置搜索视景仿真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搜爆人员在爆炸装置搜索训练过程中,真实训练环境搭建繁琐、人力与物资成本投入大等问题,在分析搜索爆炸装置训练过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爆炸装置搜索训练视景仿真系统。该系统通过搜爆场景逐级细化的方法构建虚拟场景,且以具有感应能力的三维模型模拟摩尔探测仪与非线性节点探测仪等搜爆工具。基于Open Scene Graph(OSG)图形开发库,以VC++为开发环境实现了爆炸装置搜索训练视景仿真。实践证明:该系统仿真度高,达到了爆炸装置搜索仿真训练的效果,并且运行流畅,沉浸感强。  相似文献   

17.
在野外施工中,采集链断点的判断是采集链维修尤其突出的问题。电容法测量采集链断点的位置是一种早期测试模拟电缆的常用方法,用它测试数字电缆一样适用有效。虽然测试有较大的误差,但在工地没有大线探伤仪等仪器情况下,用电容法能够及时找出电缆断点,有利于及时维修或更换,保证不影响现场生产进度。  相似文献   

18.
北海市第四系北海组和湛江松散松软地层找水成井,采用泵吸反循环钻进工艺施工。循环水池大小和循环通道,孔口护筒的埋设,护壁措施,全面钻头结构,钻进参数的控制等对泵吸反循环钻进工艺在松散、松软地层水井钻探施工关系极大。笔者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了较详细介绍和探讨,可供同行借鉴。实践证明,这种钻进方法是施工速度快、可准确判层。成井质量好、成本低、工作条件好。特别是适合在松散、松软地层中成井钻探。  相似文献   

19.
用氩离子束镀膜法制备BaTiO3/Si结构,并在400~900℃的温度下用氮气保护进行退火,用常规蒸铝技术制成Al/BaTiO3/Si湿度传感器。用俄歇电子能谱分析BaTiO3膜的化学组分。采用高频电容—电压测试仪测定BaTiO3/Si结构的固定电荷密度,分析固定电荷密度与退火的关系。结果表明:固定电荷密度达1011cm-2数量级。经900℃、60分钟退火后固定电荷密度下降至19%到20%。随着固定电荷密度的减少,湿度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延长了60%,而击穿电压提高了7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波数空间的能量方程、采用欧洲中心客观分析资料(ECMWF),讨论了1982年夏季副热带对流层上部的能量学特征,着重分析了南亚高压的维持。结果表明,副热带能量循环与热带不同,海陆不均匀加热对超长波动能的作用比较小。在纬向气流~波动相互作用中、绝大多数波都失去动能。通过波~波相互作用、超长波1~2波及短波11~16波向中间尺度传输能量。 南亚高压有效位能的主要来源是有效位能的垂直输送;动能的主要来源是气压梯度力的作功。南亚高压能量的主要耗散机制是通过非线性作用向尺度较短的波动传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