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中国漫长曲折的海岸线上,山东半岛的成山角被称为“天尽头”。由于地理位置独特,使它对航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独有偶。在欧洲大陆西南端的伊比利亚半岛上,也有一块对航海特别重要的岬角,它就是同样可称为“天尽头”的圣维森提角。圣维森提角位于北纬37°01′,西经9°00  相似文献   

2.
鉴明 《海洋世界》2004,(2):45-46
天尽头在哪里?打开中国地图就会发现:山东半岛的最东端,有一长长的、窄窄的呷角,像一只尖尖的鹿角深深地插入黄海之中。这个三面临海的呷角叫成山头,当地人称它成山角。  相似文献   

3.
地处非洲西海岸加那利群岛的正南方是博哈多尔角,由于这一带海域有看不见的海流经过,这里终年大雾弥漫,波涛汹涌,加上这一海域险滩暗礁密布,所以在中世纪以前,欧洲的航海者常在博啥多尔角触礁遇难。人们流传着在那黝黑的巨大漩涡里,住着妖魔和遇难水手的鬼魂。博哈多尔角的悬崖下,是“魔鬼之海”,“世界之尽头”。  相似文献   

4.
老海 《海洋世界》2011,(3):48-50
世界上有3大知名海角,一是非洲南部的好望角,二是智利南部的合恩角,还有一个就是葡萄牙的罗卡角。罗卡角(Cape Roca)在葡萄牙里斯本大约40千米的地方,位于大西洋岸畔北纬38度47分,西经9度30分,是葡萄牙境内一个毗邻大西洋的海岬,一处海拔约140米的狭窄悬崖,也是整个欧亚大陆的最西点,故被称为"欧洲之角",也有人把这里称作"天涯海  相似文献   

5.
好望角是位于非洲大陆南端的一个岬角,它原先不叫这个名字,而叫“风暴角”。1486年葡萄牙冒险家迪亚士率远航船队沿新航线去印度寻找“黄金之国”,在这里突遇风暴,此后就把这个岬角取名为“风暴角”。后来,西欧殖民者给它取了个更吉利的名字——“好望角”,表示从大西洋航行至此,“黄  相似文献   

6.
歌曲《送别》中有一甸“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抒发知交零落天涯的心灵悲慨,最是动人。实际上,“天之涯,地之角”并非李叔同的首创,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就有“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的句子;另外,南北朝时期的陈朝文人徐陵在《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中也感慨:“天涯藐藐,地角悠悠,言面无由,但以情企。”宋代张世南在《游宦记闻》中说得就更准确了:“今之远宦及远服贾者,皆曰天涯海角。”在怀念远方的亲友时,中国古代诗人经常喜欢用“天涯海角”抒发情感,如唐代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白居易的“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相似文献   

7.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灯塔被称作俄远东海城灯塔中的“开山鼻祖”,但事实上它是全俄最古老的灯塔。它建于1738~1740年,位于堪察加半岛,通往阿瓦恰湾的东方角。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灯塔几  相似文献   

8.
挪威曾拥有世界最大旅游船1992年开始动工兴建的“凤凰世界城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旅游船,它将是“挪威号”、“伊丽莎白二世号”和“海洋君主号”三艘巨大游船加起来那么大。这艘海上巨轮由挪威船王克那特克劳  相似文献   

9.
吐丝蛇在希腊北斯波拉提群岛上,生活着一件特异的蛇类,与一般蛇有天壤之别,那就是在头的下部长着一个高高隆起的“囊包”,在其包内装得满满、能接连不断地向外喷射出透明的液汁浆,在遇到敌害侵犯或“过路之客”,它马上准确射出这种液浆,将其一一粘牢,原来奇趣奥妙的这种液浆只要一遇上空气,倾刻间就被凝结成洁白晶莹明亮的丝线就能将来犯之敌粘住,而当地渔民到把这种丝收采起来织成6角或8角条形状网,割下来再作精细加工就成了一张精美等软的“蛇丝鱼网”。它就是奇趣的“夫加蛇”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的中部,有着我国面积最大(达32万多平方千米)的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维吾尔语中,“塔克拉玛干”的意思是“进得去,出不来”。因此,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素有“死亡之海”之称。在沙漠深处,宛如大洋波浪般的沙丘此起彼伏,一眼望去,不见尽头。那里极端干旱、缺水,根本不具备水生生物生存的条件。然  相似文献   

11.
1937年“8.13”淞沪抗战爆发后,歼灭敌旗舰“出云”号一直是中国军队的主要目标之一。芦沟桥事变时,“出云”舰和它所在的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正在台湾海峡举行军事演习,第2天,  相似文献   

12.
一提起魔海,人们自然会想到大西洋上的百慕大“魔鬼三角”,这片凶恶的魔海,不知吞噬了多少舰船和飞机。它的“魔法”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科学家们众说纷纭,至今还是一个不解之谜。然而在南极,也有一个魔海,这个魔海虽然不像百慕大三角那么贪婪地吞噬舰船和飞机,但它的“魔力”足以令许多探险家视为畏途,这就是威德尔海。  相似文献   

13.
大家都知道,鱼雷是海上作战常用的武器,舰船若被它击中,就会船毁人亡。也许你不相信,在宽阔深邃的大海里,竟生活着一种“活鱼雷”,当它暴怒时,会袭击过往船只。英国有一艘名为“巴尔巴拉”号的油船,曾经遇到过这种“活鱼雷”,差点被撞毁。一天,“巴尔巴拉”号油船正在大西洋洋面上正常  相似文献   

14.
追寻龙涎香     
龙涎香因香味特殊而有着"天香"之称,它的身价堪比黄金。虽然东方和西方对它的称呼各不相同,却都曾经为它而疯狂。即便到了今天,含有龙涎香成分的香水仍是昂贵的代名词。那么,神秘的龙涎香从何而来呢?它真是龙的口水凝结而成吗?  相似文献   

15.
若在珊瑚礁鱼类中选美,那么冠军非富丽堂皇、引人遐思的蝴蝶鱼莫属。蝴蝶鱼的美名是因为它像陆地上多彩美丽的蝴蝶而来。海洋爱好者对蝴蝶鱼的评价就是一个字:“酷!”它缤纷的色彩很酷;它在海洋中快乐的生活很酷;更酷的是它们那种两情相依的感情。  相似文献   

16.
车忱 《海洋世界》2007,(6):60-64
拿破仑曾说过:“如果全世界是一个国家的话,那么它的首都肯定是伊斯坦布尔”。一句话,道出了西方对伊斯坦布尔这议会融合了欧亚风情的古都的向往 。[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在亚热带海洋美丽的海底世界,有一对幸福的小丑鱼夫妇——马林和罗卡。它们正期待着自己孩子的降生。可是。大鲨鱼的突袭几乎击碎了丈夫马林对未来生活的所有憧憬。在400个鱼卵中惟一幸免遇难的一枚鱼卵使极度伤心的马林找到了活下去的勇气,它把这个孩子唤作尼莫。一个鳏夫带大儿子实属不易,加之它又亲眼目睹了丧妻亡子的过程,因此马林变得草木皆兵。它迟迟不肯送尼莫上学,并告诉儿子在海洋中的第一要素就是:危险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8.
思源 《海洋世界》2013,(12):12-17
苏东坡那一碗清补凉…… 古人认为,海南是天的尽头,于是在海边那一块石头上刻下了四个字:天涯海角。当年海南的生活条件相当艰苦,是被弃置官员流放的首选之地。最有名的要数宋朝的苏东坡。因此,  相似文献   

19.
“百慕大三角”是指百慕大群岛、佛罗里达半岛南端和波多黎各岛这三点连线形成的大西洋三角形地带。多年以来,在这一海域经常发生神秘的舰船和飞机失踪事件,因此,一提起这一三角形海域,一些人就产生恐惧的心理。人们把这一地区称为“百慕大魔鬼三角”,甚至把它看成是恐怖和失踪事件的代名词。那么,这个被世人风传一时的“魔鬼三角”真的存在吗?  相似文献   

20.
文轩 《海洋世界》2004,(9):40-41
这座神奇的火山小岛.以它多彩多姿的表情.征服了每一双旅人们挑剔的眼睛——说真的.若出走只为找寻一座“梦幻之岛”,那么.舍圣特里尼岛其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