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川气东送及榆林一济南输气管道工程的基本概况,总结了在长输管道设计、建设过程中的应用数字管道设计软件(管道线路设计系统)的成功经验,并以榆林—济南输气管道工程为例,着重讲述了管道线路设计系统的应用效果,点明了其在管道工程设计效率提升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勘察设计》2011,(9):88-89
史航,195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线路专业总工程师。史航从1985年至今,一直从事长输管道线路设计工作,主持或参加过库尔勒—鄯善输油管道工程、兰州—成都—重庆输油管道工程、西气东输管道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供热架空管道高支架设计中,由于管道热伸缩对普通刚性支架产生轴向推力大、支架工程费用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允许支架摆动,减小支架所承受的推力,降低支架工程费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勘察设计》2006,(10):13-13
史航,男,1958年7月出生,1985年毕业于管道局职工学院管道线路工程专业,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从业20年来,先后参加了多个大型管道项目的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先后担任库尔勒一鄯善输油管道工程线路专业负责人,苏丹原油外输管道工程线路专业负责人,兰州-成都-重庆成品油管道工程技术经理,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副总工程师,广东LNG项目项目经理。  相似文献   

5.
作为非开挖施工的一个分支,定向钻穿越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以DN630供水管道定向钻穿越淮河工程为例,介绍了定向钻穿越的技术特点,指出了设计基本原则及设计要素如管道钻进的入土角、出土角、曲率半径和穿越深度等确定方法,并阐述了定向钻穿越施工工艺流程及泥浆配制、钻导向孔、扩孔及管道回拖等主要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中国勘察设计》2006,(10):10-11
曲慎扬,1929年出生,山东掖县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从国内第一条长输管道到举世瞩目的西气东输,他是中国管道从无到有、从落后走向繁荣的历史见证人。他负责或主持勘察设计并已建成投产的各种长输油气管道共约4600公里,各种油库容量总计约200万立方米;进行勘察与可行性研究的各种长输管道总计7000余公里。中国版图上已建及在建的所有重大长输管道,几乎都曾留下过他的足迹。他的工作经历,犹是一部中国管道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7.
作为科罗拉多州发展最快的社区之一,奥罗拉有大概325000的居民。它是美国第五十六大的城市,是科罗拉多州第三大的城市。每年,奥罗拉都要更换大量的贯穿着整个城市的老化水管线路。在整个日常管线的更换工程中,邻近的72英寸的雨水管出现了严重的腐蚀现象。由双重的72英寸金属管组成的系统,在大概25年以前,每1200英尺处,就有这种双重的管线被安装作为一种新的发展项目。这个雨水管道被安装在一个分开的四向街道上;奥罗拉发起了一个对于雨水管安装点的应急修复工程中的用到的几个非开挖安装方法的快速评估。首选是原位管道修复替代工程。承包商可以轻松地对双重管道的第一层进行旧管修复工作。但是,在对双重管道的第二层的修复过程中需要把部分衬垫拉回,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挑战。最后,管道剩下的部分不得不从下游瑞蒸汽反演填满。这篇论文将讨论以下内容:工程参数、检查和质量控制协议、大型原位管道裂缝修复方法、如何将该修复方法模式化以应用到日后的管道修复中、经验与收获。  相似文献   

8.
由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AsTM)提出的F1962设计指南-“大型水平定向钻进穿越工程铺设聚乙烯管道设计指南”已成功应用十年,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9.
长输管道工程线路长、专业面广、工作界面交叉多、施工周期控制严格,因此,做好施工现场的设计配合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长输管道的上述特点,分析了施工现场设计配合工作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梳理、研究了施工现场设计配合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同时,结合中石化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现场设计配合工作实践,提出了解决问题、提高施工现场设计配合工作质量的可行措施。对今后天然气管道建设中的设计配合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从冀宁管道工程的特点文化管道、联络管道、数字管道、抗震管道、绿色管道等出发,总结介绍了冀宁管道工程设计在设计管理、设计理念、现场服务、设计手段、新材料应用、系统分析、工艺和土建设计等方面的创新,为今后管道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魏杰  曹淑广 《地下水》2009,31(3):127-128,137
简要概述了低压管道输水节水灌溉项目的优特点,阐述了管道灌溉系统的组成及分类,简要说明了灌溉管道系统常用的管材与管件,详细说明了典型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以及对已建工程的项目后评估.  相似文献   

12.
使用一个完整的动态二雏(2Dv)数值方法来研究水下管道周围的流动模式,该模型求解了纳维一斯托克斯控制方程(NSE)。该方程是在σ网络结构中用有限体积方法来解决的。湍流用实际的(k—ε)模型进行模拟。工程描述了在计算区域里实际的干元素。由若干千元素组成的圆形管道系统被认为是一个结果已经被实验室数据证实了的模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13.
非开挖螺旋缠绕管道修复方法是一项城市给水、排污管道再铺设和修复的先进技术。螺旋缠绕管道(SWP)修复的基本原理采用连续的硬聚氯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带材修复管道内老化或破损的部分。这种带材通过检修井输送到管道内,使用螺旋缠绕设备将其安装在管道内。这种技术的优点有:可形成长度、直径、形状灵活的内衬;连续作业;不需要开挖。这种螺旋管在原有管道内可以作为混凝土模板,为内部新混凝土层提供可靠的支撑和保护。在本文中,作者介绍了非开挖螺旋衬管技术在莫斯科特殊城市环境中的早期应用。并介绍了莫斯科一项直径420mm污水管道改造工程案例。同时本文还整理了俄罗斯国内近年来采用螺旋缠绕衬管技术的管网修复工程,介绍了各项工程的施工长度和管道直径。  相似文献   

14.
杨春雁 《地下水》2018,(5):212-213
大口径长距离输水管道是当前水资源调配的主要手段,在保证水质、管材及线路选择、施工灵活性等方面相对于渠道输水有着较大优势。文章以新疆某开发区长距离输水管道工程为实例,对输水管道的优化设计进行详细分析,包括管材的选取、干管条数选择、最优管径的确定等环节进行计算,通过对比分析最终确定最优管道选取参数和组合方案,保证了未来二十年发展需求,取得了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发研制的“非开挖管道检查与修复评估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功能,其中包括管道运行状况评价模型和非开挖管道修复工艺选择模型。城市地下管网系统和其他的市政设施一样需要例常的维护、维修和更换,然而由于技术原因和管理观念的滞后,导致市政管网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处于“不可见、不可预测、无法管理”的状态。非开挖技术的出现让工程师和市政管理人员能够统筹地了解和管理城市的地下管网系统,并有效的保障地下管网的运行安全和效率。本文重点讨论了影响管道运行状况的主要因素和常见的管道缺陷,并简单说明缺陷的分级标准,最后分析了和讨论了影响管道修复工艺选择的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山西某输气管道煤矿采空塌陷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管道穿越采空沉降区的力学模型及定量分析方法,计算管沟土体摩擦力产生的轴向拉伸应力,将其与管道屈服强度进行对比,分析黄土地区埋地输气管道在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影响下,受到周围土体的摩擦力后对管道产生的轴向拉伸作用及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判定管道的安全状态,制定应急措施。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地面调查及受力分析计算结论,现场及时采取了开挖管沟解除土体约束等应急处置措施,避免了重力及摩擦力作用使管体发生屈服变形,有效控制了因煤矿采空塌陷对该条输气管道造成的安全危害。  相似文献   

17.
玻璃钢输水管道在供水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惠民  刘明选  吴增文 《地下水》2002,24(3):188-190
陕西省渭南市涧峪水库城市供水应急工程,是本省首次采用长距离玻璃钢管道输水,文中就玻璃钢管道的基本性能、综合效益、设计与施工的要点进行了分析总结,阐述玻璃钢管道在供水工程中的优越性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忠武管道山岭隧道工程的特点、隧道内管道敷设的形式。并指出:管道设计人自应该了解或掌握隧道设计技术,只有这样.在线路技术方案比选时,才能将隧道和管道线路结合考虑,使其达到最优化的组合;管道用隧道的选用应根据管道工程的功能要求,结合现场地形地质条件和各线路比连方案,经经济技术综合比选确定;管道用隧道轴线的布置既要考虑管道敷设的要求,也要考虑隧道施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由地下采空造成地面突然塌陷而构成对管道工程的危害是最严重的管道地质灾害之一。通过对地下采空产生的地表移动和变形对管道的影响和损害的讨论,分析了采空塌陷对管道的危害特征。在分析矿区地表移动与覆岩的破坏规律和采场采动影响下覆岩破坏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采空塌陷区管道成灾机理及影响因素。然后提出了采空区输气管道安全保护措施,对采空塌陷区的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欣泽  金会军 《冰川冻土》2021,43(2):628-637
多年冻土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资源勘探开发和天然气外输管道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温带地区传统、常规的天然气管道设计、施工、运维方法、技术在多年冻土区遇到很大的挑战。因此,以管道工程设计者的角度,总结多年冻土区天然气管道的设计、施工和项目风险管理3个大项14个子项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管土水、热、力耦合系列的管输气冷却技术和传热计算技术,材料、应力系列的管道断裂控制技术和基于应变的管道设计技术,公用配套系列的连续多年冻土接地技术、不连续冻土区阴极保护技术、冻土区站场基础、管道支撑设计技术和建筑物模块化和设备撬装化技术,施工系列的特殊施工装备、冰雪公路修建、低温焊接和焊缝100%检测技术,以及自然环境、社会人文和技术等风险管理技术。希望能够为北极、高山和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管道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