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洋”是地球上与“大陆”相对应的巨大水体及其底土,而“海”是大陆边缘区较浅的“洋”,也是沿海国家海洋权益保障和海洋资源开发的主要区域。由于海洋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十分明显,因此海洋管理和海洋科学研究中,常以“近海” “近岸海域”“浅海海域”等概念表示特定的海洋区域,尤其是在海洋管理中,这些特定的海洋区域往往指向有针对性的管理政策和管理目标,如《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的主要量化目标即是针对“近岸海域”。然而,在海洋管理中,目前尚没有公认的海洋的区域划分方案,这也对管理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构成了阻碍。文章以海洋地理学和海洋地质学中的海洋区域划分方法为基础,结合国际海洋法规和国内海洋管理实践的研究,尝试提出一个兼顾自然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海洋区域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2.
初始化方案对有限区域海面风场数值预报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一个已应用于海洋要素预报的有限区域海面风场预报模式的基础上,以渤海海域为实验海区,研究初始化方案对有限区域海面风场数值预报模式的影响。对“未采用初始化”与“采用初始化”方法进行了预报实验比较,结果表明,初始化方法对有限区域海面风场模式作用明显,尤其是海面风场的开始阶段,主要体现在海风与陆风预报能力的差异上。  相似文献   

3.
根据最近俄国莫斯科采矿研究所近海和深海采矿研究实验室的海洋学调查,可以得知,在深度5000米处某些大洋海底区域,存在着以间距小于100~300米的“黑烟筒”群为特征的火山构造地形。这些所谓的“黑烟筒”即是火山锥。一个“黑烟筒”可提供200~500立方米  相似文献   

4.
杭州湾潮混合的初步研究Ⅰ.上湾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口区域,上连淡水源(江河),下接咸水源(海洋)。上游的淡水既要通过这里输向海洋,下游的海水也将以这一种或那一种方式,进入本区(详见第一节)。咸、淡水既在这里交汇,它们之间便要发生混合交换。而在有潮河口区域内,则由于涨、落潮的作用,使海水周期性侵入这一区域,这不但加强了咸、淡水的交换作用,而且,其混合的过程也极为明显。因此,这类区域一向被认为是研究咸、淡水交换并了解其混合过程的一个理想区域。海洋学上,并特将有潮河口区域咸、淡水的交换过程,称之为“潮泛混合”(tidal flushing),或“潮混合”(tidal mixing)。  相似文献   

5.
海洋是人类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领域,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苏东”,已成为江苏省一项跨世纪的重大战略举措。江苏苏北沿海之所以为全国沿海经济中的一块“洼地”,笔者认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根因是海洋区域特色经济区(带)没有确立。苏北沿海经济要迅速“隆起”,审时度势地划分功能区、建设海洋区域特色经济区(带)是发展海洋经济迫在眉捷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6.
广东渔港功能分区布局的理论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渔港区域布局是一个宏观上的区域经济问题,对渔港功能定位和规划建设起着基础性作用,必须从较大范围、较宽视野来思考,才能从总体上对一定区域渔港进行准确定位和科学合理布局。本文运用区域经济理论中“点-轴”布局理论,从总体上思考广东渔港区域定位和布局问题。一、“点-轴”布局理论及其启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可以分为平衡发展和不平衡发展两大理论体系。平衡发展理论主要思想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实现各个地区、各个产业的基本同步与平衡发展;不平衡发展理论要求在不同时期选择支配全局的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发展经济,有选择地在若干区位条…  相似文献   

7.
为获取渤海最新的健康状况,文章基于新构建的以海洋生态环境自身状态为内核、以人类社会经济学指标为外核的“双核”评价体系,对渤海2020年秋季的海洋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内核评价结果显示,2020年秋季渤海的水体环境和沉积环境整体较为健康,仅中心区域水质略差,而海洋生物群落的健康状况一般,整个研究区域仅58.9%的区域评级为“优”,因此该海域总的内核评级为“良”;以分别代表海洋第一、二、三产业的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作为外核指标的评价结果显示,渤海的外核得分为0.95。因此,所调查的渤海中西部海域海洋生态环境健康状况的“双核”评价结果为“良+0.95”,表明该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目前整体上处于较健康的状态,但人类对渤海海洋资源环境的开发力度接近饱和,且局部海区的生态环境健康状况已经出现了恶化,需要对该海区进行密切监测。建议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开发技术等方式,尽可能降低经济开发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实现渤海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浙江海洋大学全永波教授团队凝聚10年来对区域海洋公共治理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撰写出版了《区域海洋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2022年10月出版)。本著作基于公共治理理论和区域治理理论,融合了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开展研究,立足把区域海洋公共治理视作建设海洋强国的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构成,在海洋治理的“现代化”语境下,以“公共治理”为切入点,系统开展了区域海洋公共治理的理论基础研究,在分析现有区域海洋公共治理多重范畴基础上开展国际比较和国内现状研究,着力探索构建多层级区域海洋共治体系,以推进建设海洋强国为根本,从理论基础、模式建构和机制优化等方面探索区域海洋公共治理模式的科学性、可行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所提出的“近海防御”的海防战略思想;以“精干”、“顶用”为目标的海军建设思想;以“搁置主权,共同开发”为内容的处理海洋争端的思想,构成了其海洋防卫思想的主要内容。近海防御战略所包括的长期防御、积极防御、区域防御、纵深防御相  相似文献   

10.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经过长达近九年的斗争与协商后,终于产生了一部包罗万象,内容丰富的新的海洋法公约。公约中,有一个新出现的引人注目的部分——“区域”。“区域”指的是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它是现代海洋法中一个全新的概念,既不同于公海,又有别于海底,有自己独特的法律地位和制度,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港口作为商品的集散地、对外开放的门户及区域经济的龙头,它的兴衰决定了该区域的经济命运,“大港口、大工业、大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沿海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浙江省委、省政府确立了跨世纪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依托“港、渔、景、油”四大资源建设海洋经济大省的奋斗目标。宁波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把宁波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宏伟目标,制订和实施了“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和“科教兴市”的发展战略,港口被赋予了历史的重任。因为港口海运业既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产业,同时又是重要的支柱产业,港…  相似文献   

12.
面对当前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开发的热潮,国家海洋局提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必须坚持“五个用海”的原则。区域建设用海,作为大规模、集中、连片式的开发海洋资源,更应切实贯彻落实“五个用海”的理念。文章以《晋江市围头湾区域建设用海规划》为例,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界定用海需求,科学确定用海范围、面积、功能和分区,分别探讨了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和依法用海在区域建设用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世界》2006,(9):4-4
近期召开的“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第一次向世人描述了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构思。该构想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为两翼,以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为中轴,正好组成形似英文字母M的大格局。  相似文献   

14.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基本问题,国际海底区域以其广袤的空间和丰富的蕴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展现了诱人的机遇,也引起了激烈的竞争。从20世纪60年代起,围绕“区域”问题,在联合国展开了长达27年的激烈博弈,形成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其《执行协定》,使“区域”成为具有特殊法律地位的政治地理单元。世界各海洋大国在“区域”内的竞争也成愈演愈烈的趋势,竞争涉及资源、技术,法律等各个领域。为维护我国的长远利益,1991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我国成立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参与“区域”事务,开始了中国人为人类和平利用国际大洋资源作贡献的探索历程。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在中扬子地区所发现的多处“古烃源灶”或“古油藏”以及中、下扬子地区中—古生界油气显示的特征分析,中—古生界油气显示非常丰富,均以碳沥青、轻质油、凝析油、天然气为主,显示了其高演化、古油层蜕变为储层沥青的特征,证实了中、下扬子地区过去曾经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事件。通过分析高演化海相地层的烃源类型、构造演化以及整体封存等成藏条件,认为中、下扬子地区在强烈的构造运动背景下,烃源岩的“再次”补给能力和区域保存条件将成为控制中、下扬子地区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烃源类型多样,以多源补给为主导。比较完整的“构造活动平静区”和优良区域盖层的发育区是海相地层较有利的勘探区。  相似文献   

16.
宁德漳湾临港工业区(一期) 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区位于环三都澳湾顶,规划区内以水产养殖为主,涉及保护区、海岛和区域防洪排涝等敏感目标。文章根据规划区海域开发利用现状,结合《关于改进围填海造地工程平面设计的若干意见》和“五个用海”要求,针对无居民海岛和有居民海岛、防洪排涝、湿地等主要问题,划分“一轴七片区”的规划方案,提出减少海岛数量、增大海岛面积,同时结合区域防洪排涝要求,预留环形水域,延长人工岸线,提高景观效果和价值等规划思路,以期为今后类似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如果能在浩瀚的“咸海”中寻找到甘甜的淡水,这对正面临淡水资源危机的人类无疑是极其宝贵的。科学家发现,在海洋底床中蕴藏着大量的淡水资源。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古巴之间的海面上有一个直径30米的淡水区,其温度与周围海水不同,人称“淡水井”。在我国福建省古雷半岛东边500米的海面上,也有一个淡水区,叫“玉带泉”。科学家发现,这两片淡水区域都是“海底喷泉”所致。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湾长制”,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海洋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文章分析长三角地区“湾长制”的实践和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跨区域协同治理的“湾长制”创新。研究结果表明:“湾长制”是湾(滩)管理保护的长效机制,长三角地区各地通过上下联动、政社联合和公众参与等方式,取得一定治理成效,但在跨行政区域协同治理方面仍存在不足;面对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海洋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发展趋势,长三角地区应通过成立联动机构、加强法制建设、制定治理纲要、实行考核制度、鼓励公众参与和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创新实施“湾长制”。  相似文献   

19.
1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意义 海岸带综合管理是建立在国家海洋整体利益和部门行业管理之上的全局性、指导性和协调性的管理工作。根据各国管理体制的不同,海岸带管理从广义上又分成几种与海岸带资源或开发相关的名称如“近岸资源管理”、“近岸区域管理”、“近岸区域管理和规划”、“海岸带资源综合管理”等,直到1989年7月在美国迈阿  相似文献   

20.
保障渔民合法权益是深化海洋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舟山是我国唯一以群岛设立的地级市,区域总面积2.22万km2,其中海域面积2万hm2余,“港、景、渔”等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