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冀北“清河镇动物群”质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勤  张江满 《中国区域地质》1993,(4):364-370,T001
在冀北新发现的15处含“清河镇动物群”的化石点中,“化石”有的产于长城系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和高于组内,有的产于前长城纪质岩系中,在蓟县标准剖的常州沟组和铁岭组内亦发现有“小壳化石”碎屑。笔者认为,即使它们确是化石,其繁衍的地质时代也绝不仅限于震旦纪至早寒武世。在大多数化石点,“化石”产于角闪岩相变质岩中以及超糜棱岩和变质侵入岩中,这是令人难以理解的,因此,笔者怀疑它们究竟是否真的化石。  相似文献   

2.
天津蓟县常州沟组(约1800Ma)微古植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城系位于中国晚前寒武纪底部 ,下限约为 18亿年 ,上限约为 14亿年。该系以碎屑岩为主 ,夹不同数量的碳酸岩和火山岩 ,厚度可达 4 0 0 0~ 5 0 0 0m ,在全国都有分布。自上而下 ,长城系包括常州沟组 ,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在各组中均含有微古植物 ,以串岭沟组页岩中最为丰富。但在天津蓟县常州沟组发现较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确是首次。膜壳轮廓多呈圆形或椭圆形 ,个体直径 10~ 2 0 μm者占优势 ;表面纹饰以光面的Leiominuscula和粗面的Trachysphaeridium等属的分子为主体并有少量纹饰较复杂的分子 ;具大量藻类碎片。以上组合特征充分显示出长城系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天津蓟县常州沟组(约1800Ma)微古植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城系位于中国晚前寒武纪底部,下限约为18亿年,上限约为14亿年。该系以碎屑岩为主,夹不同数量的碳酸岩和火山岩,厚度可达4000-5000m,在全国都有分布。自上而下,长城系包括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在各组中均含有微古植物,以串岭沟组页岩中最为丰富。但在天津蓟县常州沟组发现较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确是首次。膜壳轮廓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个体直径10-20μm者占优势;表面纹饰以光面的Leiominuscula和粗面的Trachysphaeridium等属的分子为主体并有少量纹饰较复杂的分子;具大量藻类碎片。以上组合特征充分显示出长城系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燕山地区长城系底部的真核生物化石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燕山地区长城系底部串岭沟组和常州沟组(1750—1850百万年)页岩相中存在着球形、梭形、三角形和片状等种类繁多,形态复杂,个体很大的属真核生物的藻类化石。这些资料表明,在中元古代真核生物已大量存在,故其出现的时间要早于1850百万年。  相似文献   

5.
北京十三陵中元古代串岭沟期地质事件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宏观、微观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证明在北京十三陵中元古界长城系串沟组有地质事件层.宏观标志包括一系列地震滑塌、砂体液化、层内错断和角砾化构造等;微观标志包括火山晶屑、火山玻璃的假像、显微层内错位等.地球化学资料表明,Re、Os及其同位素和Ir含量异常,某些稀有元素含量的对比等等,都有可能说明地质事件引起了异常现象的出现.笔者认为串岭沟组的地质事件是由于燕山裂陷槽形成早期的火山活动及由其引发的地震事件产生的.根据北京十三陵串岭沟组地质事件记录的研究,对比蓟县、宽城和曲阳等地的剖面后,笔者认为十三陵地区的串岭沟组相当于蓟县串岭沟组的上部层位.此外,串岭沟组出现火山-地震事件可能导致常州沟组后生动物遗迹化石的延续性被破坏;串岭沟组和常州沟组泥岩中有可能存在自生独居石,自生独居石为U,Th-Pb法同位素测年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6.
石英砂岩矿区位于河北省武安市列江-京娘湖一带,矿体呈层状,产于长城系常州沟组顶部,厚度约35~55米,规模较大,可作为筹建大型特种玻璃厂后备基地。  相似文献   

7.
<正> 金江的寒武、奥陶系剖面位于石鼓西北约35公里的金沙江东岸银厂沟,属云南中甸县金江公社。 笔者在区调过程中,在泥盆系及前泥盆系石鼓群分布区发现了一套含寒武、奥陶纪化石的浅变质岩系。经初步研究,可从这套浅变质岩系分出下奥陶统师娘罗组,中、上寒武统三家村群和中寒武统银厂沟组。  相似文献   

8.
燕山地区中元古代常州沟组潜穴化石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刘鹏举 《地质论评》2003,49(5):522-524
在燕山地区中元古代常州沟组中发育有大量的潜穴化石,潜穴产于常州沟组中部的泥质粉砂岩中。潜穴呈个体较大的直管状,垂直层面保存。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遗迹化石,表明在距今近1800Ma前就已出现古老的后生动物,这对于研究后生动物的起源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常州沟组是华北克拉通太古宙-古元古代变质基底上最早的沉积盖层之一,其碎屑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特征分析对探讨长城系形成时代、源区特征以及基底演化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对华北克拉通中部赞皇杂岩瓮城地区长城系常州沟组底部砂岩样品进行了LA-ICP-MS碎屑锆石 U-Pb定年和LA-MC-ICP-MS碎屑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砂岩样品中碎屑锆石主要年龄峰值约为2500 Ma,推断其碎屑物质主要来自于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晚期变质基底,而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为1822 Ma,结合赞皇杂岩变质基底普遍经历了1850~1800 Ma变质作用以及区域上上覆大红峪组火山岩中1635 Ma结晶锆石年龄,限定瓮城地区长城系常州沟组沉积时代为1 800~1 635 Ma。砂岩样品中碎屑锆石的εHf(t)值变化于-6.8~+5.2之间,相应的两阶段模式年龄峰值约为2820 Ma,结合赞皇杂岩已发表的2900~2700 Ma岩浆锆石和碎屑锆石Hf同位素结果,进一步表明2900~2700 Ma为赞皇杂岩地壳生长最主要的时期。综合太行山中南部地区已发表的长城系常州沟组的沉积学与新的年代学数据,推测赞皇杂岩瓮城地区长城系常州沟组沉积于陆内裂谷盆地。  相似文献   

10.
应用WRDickinson等人对砂岩与物源分析结果,对我国华北地台第一沉积盖层的宣龙内陆海长城系的常州沟组和串岭组的砂岩和石英岩状砂岩进行投点,结果表明,形成砂岩和石英岩状砂岩的主要物源,是内陆海南北两侧的大陆块蚀源区的克拉通源区。通过阴极发光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克拉通古陆火成岩的物源略多于变质岩。重矿物鉴定结果,确定了火成岩主要为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变质岩为合石榴石斜长片麻岩和角闪片麻岩等。克拉通岩石经过长期风化,碎屑经过远距离搬运和充分地离解和分解之后,在宣龙内陆海沉积了常州沟、串岭沟组的砂岩和石英岩状砂岩。  相似文献   

11.
洞子沟银铜多金属矿床产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长城系常州沟组地层中,受地层控制明显。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及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矿物流体包裹体特征、硫氢氧同位素组成及U-Pb同位素年代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幔源;矿床形成于古元古代晚期华北克拉通吕梁运动后的伸展裂解过程中,在断陷盆地接受沉积的同时,有沿同生断裂上升的幔源热液、银铜金铅锌等成矿物质组分与常州沟组陆源碎屑一同沉积,形成洞子沟银铜多金属沉积层控型矿床。  相似文献   

12.
宋天锐 《古地理学报》2007,9(5):461-472
北京十三陵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系包括5个组: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高于庄组,前2个组主要由碎屑岩组成,后3个组主要由碳酸盐岩组成。众多的沉积相标志从不同侧面说明:常州沟组沉积属于滨浅海碎屑岩沉积环境;从串岭沟组开始,其沉积环境向碳酸盐岩沉积环境过渡;后3个组沉积时的环境为典型的陆表海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沉积环境演化模式。另外,长城系还有许多特殊的沉积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讨论:世界上最古老的宇宙球粒;高于庄组白云岩层面上双脊波痕的内碎屑颗粒成因和硅化白云岩内青鱼骨状层理及硅质团粒的成因;特别是在大红峪组首次发现太阳星云物质-碳质球粒陨石。  相似文献   

13.
河北宽城长城系下统微古植物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淑芬 《地质科学》1989,59(3):235-243
河北宽城崖门子剖面长城系下统(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和团山子组)页岩中微古植物丰富多样,保存完好,其中尤以串岭沟组最佳。经鉴定总计17属63种,包括5个新种。这进一步揭示了长城系下统各组微古植物的特征,亦为上述各组的空间分布和对比提供了有力的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冀东迁安南区迁西群的地质特征与退变质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1976年夏季,作者和武汉地质学院师生一起在迁安南区进行变质岩系的填图,同时在曹庄南山厘定了一个被后期断裂所破坏了的古老地层的不整合关系,从而划分开了早太古代的迁西群和和晚太古代的滦县群(图1)。1981年以来作者又多次短期地到该区,对地质图做了某些修改,特别是对富铝变质岩的共生组合进行了研究。工作区位于迁安穹窿的西南缘,迁西群地层在区内构成一个总体北西走向而向南西突出的弧形转弯,正南被近于东西走向的滦县群地层所不整合复盖。在测区西部,长城系常州沟组砾岩不整合于迁西群之上。而测区西南部,则为长城系  相似文献   

15.
大连震旦系十三里台组首次发现自生稀土元素矿物独居石后 ,在北京十三陵中元古代长城系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和大红峪组又发现了自生的独居石以及其他磷酸盐和硅酸盐稀土矿物。自生稀土矿物的形成和岩石中稀土元素含量较高有关 ;电子探针背散射图像和 P、Th、L a、Ce、Nd、Y等元素面分布图像研究表明 ,沉积岩中的自生稀土矿物与岩浆岩、变质岩和碎屑成因的截然不同。本文首次报道了元古宙长城系常州沟组沉积岩中碎屑锆石边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自生磷钇矿。中国北方元古宙泥砂质碎屑沉积岩普遍具有高稀土组合 ,许多地区都可能存在独居石等自生稀土矿物 ,如天津蓟县、辽西、辽南和宣化等地 ,为利用离子探针 (SHRIMP)确定其同位素地质年代提供了可能。此外 ,本文对比了大连震旦系自生独居石和内蒙白云鄂博矿区东矿的独居石晶形和化学成分的相似性 ,再一次提出中国北方元古宙富稀土地层可能是内蒙古白云鄂博巨型稀土元素矿床的矿源层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华北地区长城系在中国元古宙研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底界是目前划分古、中元古界的重要界线标志。长期以来,由于在靠近长城系底部缺少可定年的岩层或地质体,其底界年龄一直难以确定。近年来笔者在北京密云地区,发现了长城系常州沟组砂岩层直接覆盖在发育有古风化壳的环斑花岗岩(脉)之上。风化壳物质的组成主要为环斑花岗岩的原地风化岩石,以及向上过渡为貌似环斑花岗岩的粗碎屑岩。已获得古风化壳环斑花岗质碎屑岩的碎屑锆石U Pb年龄值为(1 682±20)Ma (SHRIMP) 和(1 708±56)Ma (LA ICP MS)等,与相邻的密云环斑花岗岩年龄相同。初步分析表明,密云环斑花岗岩及其同期岩脉在侵位之后,曾随着区域地壳抬升暴露出地表。经过一定时期的风化和部分剥蚀,在其表面形成残积物和接近原地堆积的环斑花岗质碎屑物质。从形成时间来看,这套岩石应属于“前常州沟期(组)”。它的存在和测年结果显示,长城系常州沟组的底界年龄应小于1 682 Ma,而不是以前划定的1 800 Ma。根据环斑花岗质沉积岩碎屑锆石以及已有的上覆地层相关年龄数据的分析,我们初步提出长城系底界年龄约为1 665~1 670 Ma。  相似文献   

17.
广西云开地区元古代不整合事件的确定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详细的地质填图,在云开地区原定为“云开群”的变质岩系中识别出古老的不整合事件,表现为中浅变质岩系不整合覆盖在中深变质岩系之上,二者在岩石组合、原岩沉积环境以及变形变质特征上均存在较大的区别,同位素年龄及变质作用P-T-t轨迹的研究证明上覆中浅变质岩系明显晚于下伏中深变质岩系形成。利用SHRIMP法测得下伏岩系石榴辉石岩锆石的谐和207Pb/206Pb年龄为(1894.4±17.36)M a和(1846.8±58.58)Ma,并获得3个分析结果的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1817±36)Ma,其形成时代应为古元古代。上覆岩系中一些微古植物化石保存完好,微古植物化石组合的时代为长城纪—蓟县纪,部分为青白口纪;获得其变质基性火山岩锆石SHRIMP法同位素年龄为(1462±28)Ma,表明上覆岩系的时代应为中—新元古代。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一明显的巨大灾变事件,其应为古元古代末吕梁期造山作用形成的产物。笔者把下伏岩系从“云开群”中分离出来,并命名为“天堂山岩群”。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冷口断裂带内产出的南沟、小井沟、军屯等“长城式”金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含矿热液来源、成矿物理化学环境及成矿时代等方面探讨了矿床的成因。认为“长城式”金矿是与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有关,产于中元古界碳酸岩地层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冀西北长城纪宣龙式铁矿层中微体植物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杜汝霖  刘志礼 《地质论评》1992,38(2):184-189
本文研究的是笔者等在冀西北长城系串岭沟组宣龙式铁矿层中发现的微体植物化石,这些化石都保存在铁质叠层石(肾状赤铁矿)和铁质核形石(鲕状赤铁矿)的基本层中。微化石以丝状体为主,部分为球状体。归属于原核生物蓝藻门颤藻科的两个属和色球藻科的一个属。化石层同位素年龄约在1800—1757Ma。这些化石与北美冈弗林特组微化石比较,既有些相似,又有些区别。该化石的发现为研究铁矿的成因,指示沉积环境及层位对比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宁夏海原地区的元古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构造-地层法并根据同位素年龄、微古植物化石及其他化石,将海原地区的元古字划分为上震旦统上部的文常山群(包括曹家山组和墩墩梁组〕、蓟县系的西华山群(包括泉儿沟组、天都山组、马场组、簸箕掌组、五桥沟组和乱堆子组)及长城系的南华山群(包括马万山组和阳洼沟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