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1986—1987年,作者对迁安水厂—杏山地区进行了两年的野外及室内的地质研究,并结合高温高压实验,对本区变质作用及岩石成因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本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燕辽台陷带的次一级构造单元—山海关—马兰峪隆起的中部。太古宙变质岩系构成了地台的结晶基底,其上不整合覆盖着中晚元古宙未变质的沉积岩层(图1)。太古宙变质岩系属迁西群中下部,分为五个系列,即超镁铁质系列,镁铁质系  相似文献   

2.
宣化—四台嘴一带麻粒岩相岩石的矿物学和结晶的P-T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太古代迁西群地层在研究区广泛分布,主要出露于宣化以北的西望山—四台嘴一带(图1),构成了走向北西-南东的波状褶皱群。本区的迁西群下部,主要由(石榴)斜长辉石(角闪)岩组成,夹有基性麻粒岩;中部主要由中酸性麻粒岩组成,夹有基性麻粒岩;顶部主要由片麻岩组成,夹有变粒岩和磁铁石英岩。研究区的原岩为火山-沉积岩系。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冀东高级区的表壳岩出现了仅呈包体产出而无集中分布地段的论点,本文从理论及实际资料指出了它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根据各种野外及测试资料对各群的原岩性质进行了恢复,除了曹庄出露极少,统计缺代表性外,中太古代迁西群,新太古代早期的遵化群,晚期的双山子群(包括滦县群在内)和朱丈子群博壳岩各占由其演化生成的花岗岩石总面积的85%,37%,40%。在新太古代晚斯的麻粒岩相叠加变质过程中,迁西群由于脱水并  相似文献   

4.
河北迁安地区的早太古代结晶基底,构成一个卵形褶皱穹窿,其西南缘的弧形褶皱带是一个含铁岩系。这套地层隶属于迁西群,主要岩性有斜长辉石岩、角闪二辉斜长片麻岩、紫苏麻粒岩、紫苏黑云变粒岩及二辉磁铁石英岩等。按其原岩乃是一套以中性火山岩系为主体的火山一沉积多旋迥性岩  相似文献   

5.
阴山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岩石地层序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等从1990年开始,在研究阴山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岩群年代构造格架过程中,采用“构造-地(岩)层-事件法”和变质岩构造解析的方法,对阴山地区前寒琥系重新进行了厘定,采用单颗粒锆石U-Pb,Sm-Nd等时线同位素测年方法对各岩群进行了测定,初步建立了阴山地区的前寒武纪变质岩群的年代构造格架,将阴山地区前寒武纪岩石地层序列划分为;中太古代兴和岩群,晚太古代集宁群/乌拉山岩群,色尔腾山群,古元古代层侵纪  相似文献   

6.
由于高级变质区的复杂性,因此对区内太古字的划分众说纷坛。在恢复变质岩原岩的基础上,论证了新的地层及时代划分方案,包括古(早)太古代曹庄群(时限为3600~3200Ma)、中太古代迁西群(包括早期的下亚群水厂表壳岩,时限为3200~3000Ma及晚期的上亚群太平寨表壳岩,时限为3000~2800Ma)、新(晚)太古代早期的遵化群(2800~2650Ma)与晚期的双山子群(原滦县群,相当下亚群〕、朱丈子群(二者的时限为2650~2450Ma)。利用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析广太古宇的变火山岩系列,认为均属沟、弧盆的生成环境,曹庄群属于稳定单陆屑建造。生成于冒地槽环境(沉积第一阶段);迁西群至朱丈子群为非稳定型杂陆屑建造。参照听伴生的火山岩的地化成果,进一步划分中太古代属于岛内至岛前盆地的海进层序(第二沉积阶段)及新太占代各群白早而晚为孤前、孤内至孤后盆地的海退层序(第三沉积阶段)。  相似文献   

7.
张宗清  江博明 《地质论评》1982,28(5):498-499
河北省东部迁西地区分布大片太古代岩石,这些岩石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岩石之一。这个地区的太古代地层层序已按变质程度划分,下部:迁西群,由下往上由上川组,三屯营组组成;上部:八道河群,  相似文献   

8.
河北迁安地区的早太古代结晶基底,构成一个卵形褶皱穹窿,其西南缘的弧形褶皱带是一个含铁岩系。这套地层隶属于迁西群,主要岩性有斜长辉石岩、角闪二辉斜长片麻岩、紫苏麻粒岩、紫苏黑云变粒岩及二辉磁铁石英岩等。按其原岩乃是一套以中性火山岩系为主体的火山—沉积多旋迴性岩系,并广泛发育早期钾质紫苏混合花岗岩化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冀东高级区的表壳岩出现了仅呈包体产出而无集中分布地段的论点。本文从理论及实际资料指出了它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根据各种野外及测试资料对各群的原岩性质进行了恢复,除了曹庄群出露极少,统计缺代表性外,中太古代迁西群、新太古代早期的遵化群、晚期的双山子群(包括滦县群在内)和朱丈子群表壳岩各占由其演化生成的花岗质岩石总面积的85%,37%,40%。在新太古代晚期的麻粒岩相叠加变质过程中,迁西群由于脱水并伴随碱、硅质组分等向上运移,使与其紧邻的新太古代遵化群下中部层位产生了重熔片麻岩(王厂、迁安、秋花峪片麻岩);遵化群中、上部及双山子群、朱丈子群大致同时或稍晚。因深部富碱(尤其是钾)稀薄岩汁的加入而产生了再生交代型片麻岩(安子岭片麻岩等);局部则进而演化生成了岩浆花岗岩(秦皇岛─绥中花岗岩)。而来自幔源富含CO_2的流体,沿断裂等虚弱地带向上移动,在通过先期形成的地层、岩体时,使黑云母、角闪石等含水矿物脱水而具幔源特征,并主要呈岩珠产出的紫苏花岗岩。此外,尚有原岩为地幔岩及下地壳岩混合物岩浆上侵形成的闪长岩等。  相似文献   

10.
冀东太古代条带状铁建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东(东经117°20'~119°40',北纬39°27'~40°40')近万平方公里内的变质岩系中广泛分布有条带状铁建造(简称BIF),其中多有形成巨大铁矿床者,是我国重要铁矿基地之一。一、地质背景冀东太古代地块由两个具不同演化历史的构造区组成:高级区即迁安—马兰峪隆起(I区)和低级区,青龙—滦县坳陷(Ⅱ区),两区之间以断裂为界。两个构造区内又分为若干亚区(图1)。  相似文献   

11.
一、概况滦县司家营位于河北东部,滦县县城之南约7.5公里。距南西西方向的唐山市约30余公里 (图1)。本区晚太古代铁硅质岩系分布虽广,但部分地区有较小面积的震旦亚界不整合于其上,而大面积又被第四系广泛覆盖,故实际基岩露头出露范围比较零  相似文献   

12.
冀东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出露于燕山台褶带中部,区域上构成一个东起山海关,西至遵化、兴隆一带近东西向的条带隆起区,面积约10000km~2。前人将这一古老隆起区分为两个构造区和七个亚区: Ⅰ迁安隆起(麻粒岩相)区Ⅰ—1迁安——迁西断块隆起亚区Ⅰ—2遵化——马兰峪隆起亚区  相似文献   

13.
华北—江南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格架的再认识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近年来, 在华北古陆中、新元古代地层中不断获得新的锆石U-Pb年龄, 为华北中、新元古代高精度年代地层框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当前国际前寒武纪地层精确对比的依据主要是高精度的同位素测年数据, 因此, 系统的锆石定年研究仍然是目前国际前寒武纪地层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报道蓟县剖面中元古代地层的基底迁西杂岩(群)锆石SHRIMP U-Pb年龄2534?9 Ma和串岭沟组中的辉绿岩(床)1638?14 Ma新的数据, 结合大红峪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1625.9?8.9 Ma和侵入到太古代地层中密云环斑花岗岩锆石U-Pb年龄1685?15 Ma, 认为华北中、新元古代年代地层框架的优化和长城系盖层沉积的起始时间在1.75~1.70 Ga。在中国地层格架中, 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之间有一明显呈带状分布的元古代轻微变质的沉积地层和一系列岩浆岩单元, 被称之为“江南造山带”, 这套地层的定位对于确定中国古大陆晚寒武纪地层构造格局极为重要, 本文结合双桥山群的最新年龄和邻区的SHRIMP U-Pb年龄数据探讨其构造地层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迁安铁矿北区含铁变质建造的原岩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迁安铁矿位于河北省东部,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铁矿基地之一. 铁矿北区,北起水厂,南至大石河,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5公里. 矿区出露的变质岩为太古代迁西群中下部变质岩系,同位素年龄35亿年(江溥明,1983),是我国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岩层.它经受了较深的区域变质作用——首先是麻粒岩相的变质,继而叠加有角闪岩相的复变质作用.在麻粒岩相变质之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实例叙述了一种浅变质岩区地层层序建立和检验的方法.在浅变质岩区建立地层层序,首先应充分搜集各种原生和变形结构要素,鉴定岩层的变新方向、构造面向、构造降向,进行构造组合和应变分析,确定构造样式群特征.其次,依构造样式群特征,建立地层层序,划分地层.最后本文通过对湖北大洪山花山群区测填图、沉积环境与地层成因分析检验了所建立的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16.
冀东双山子群及朱杖子群时代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山子群和朱杖子群为一套变余组构保存较好的低角闪岩相-高绿片岩相变质岩系,分布于河北省青龙县双山子一带,东西宽14km,南北长40km。过去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在晚太古代末期-早元古代初期,双山子地区出现裂谷式下陷带,控制了双山子群和朱杖子群的沉积,东部的安子岭杂岩区和西部的迁西群分布区是古隆起区,笔者认为双山子群和朱杖子群是晚太古代生成的,因为,双山子群和朱杖子群与安子岭杂岩和界岭口闪长岩是侵入接触关系,两岩体的Rb-Sr全岩等时年龄分别为2452Ma和2446Ma。在双山子东南28km的庙沟也出露面积约2km2的朱杖子群,在安子岭杂岩和界岭口闪长岩中见有大量两群表壳岩的包体,作为朱杖子群底砾岩的老爷庙砾岩,砾石成分主要是闪长岩、火山岩和粉砂岩,从未见到片麻岩。说明砾石来源于下伏双山子群而不是安子岭片麻岩和迁西群片麻岩,因此,晚太古代末期-早元古代初期,双山子一带不是断陷盆地,安子岭地区不是隆起区,双山子群和朱杖子群是晚太古代沉积的。  相似文献   

17.
据原岩建造差异,华北地台北部的早前寒武纪地层可划分为西部的稳定地层区及东部的活动地层区。通过地层或构造不整合关系,主要变质热事件等,将两区地层分别厘定为中太古界阜平超群,又分为陈庄群与湾子群(稳定区)。中太古界迁西群(活动区)。地层上限年龄均为2800Ma。上太古界五台超群又分为龙泉关群、石咀群及台怀群(稳定区)。上太古界遵化群、单塔子群及朱丈子群(活动区)。地层上限年龄均为2500Ma。并对上述地层进行了对比。对稳定区的下元古界滹沱超群则调整为高凡群、豆村群、东冶群和郭家寨群。其中高凡群上限年龄为2350Ma,东冶群上限年龄为1850Ma,郭家寨群上限年龄(长城系下限年龄)为1700Ma。  相似文献   

18.
华夏古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华夏古陆的提出及岐见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前震旦纪变质岩以往认为被泥盆系地层不整合覆盖,缺失下古生界。一九二四年葛利普首次将这一地区的古地理单位称之为“华夏古陆”,尔后为地质学者所长期沿用。一九五四年陈国达教授提出“基于这一地区系中国地台上的一个活化区,而范围又大致上相当于葛利普所早已提出的‘华夏古陆’的事实,作者建议称它为华夏活化区”。  相似文献   

19.
王晓鸥 《地质与资源》2014,23(4):339-342
柏杖子金矿系辽西凌源地区重要的岩浆热液型金矿.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元古代长城系大红峪组,其次为太古宙建平群变质岩系.长城系大红峪组为金矿的主要容矿围岩,太古宙建平群变质岩系为金矿的矿源层.柏杖子岩体为区域上大柱子岩体的分支岩体,柏杖子岩体由地壳深部上侵的过程中萃取了建平群变质岩系中的成矿物质,沿北北东-北东方向上侵并在长城系大红峪组地层中形成金矿体.通过总结、分析成矿的主要过程,建立了柏杖子金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0.
周世泰 《地质论评》1983,29(5):456-456
我国北方太古代地层从其原岩建造和同位素年龄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套。一套是早太古代地层,其原岩为一套基性-超基性火山岩建造,变质年龄大约为31亿年。这套地层包括辽宁的下鞍山群,冀东的迁西群、山西五台的阜平群和龙泉关群、山西吕梁的界河口群、河南的登封群、安微的霍邱群、内蒙古的集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