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第三纪含煤盆地沉积特征及成因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第三纪沉积盆地,约有270多个,几乎遍布全省。到目前发现有煤并进行了不同程度地质工作的有114个。这些盆地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大者几百平方公里,小者零点几平方公里;含煤建造的厚度几十米至两千余米;煤层厚度几米至两百余米;储量几十万吨至几十亿吨,含煤盆地成因类型较多,是我国研究第三纪含煤建造的良好地区。 本文试图通过对诸含煤盆地的成生、发展、沉积特征、含煤规律的分析,进一步提出云南第三纪煤盆地的成因类型分类,希有关同志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域区古近纪含煤盆地与煤系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近纪和古近纪是全球重要的聚煤期。中国古近纪聚煤盆地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区,是全球性环太平洋聚煤带的组成部分。中国海域区含煤沉积盆地虽然也属于断陷盆地和坳陷盆地类型,且成群出现,但总体构造背景有利于含煤沉积的持续发展,盆地群连续性好,含煤沉积厚度大,如琼东南盆地、东海海域西湖凹陷,含煤沉积厚度达1 km以上,这是陆上区古近纪含煤盆地所不能相比的。研究表明,海域区的聚煤盆地内大多由若干凹陷组成,为聚煤凹陷,可分为两大类,即半地堑凹陷和地堑凹陷。根据成煤盆地的水体深浅又可分为深水半地堑凹陷和浅水半地堑凹陷,地堑凹陷均为深水凹陷。盆地内表现为明显的两个聚煤带:缓坡聚煤带和陡坡聚煤带,缓坡聚煤带占绝对优势。在潮坪体系的潮上带和潮间带沼泽,利于聚煤作用的广泛发生。泥炭的堆积可能存在两种形式:原地堆积和异地堆积。由于盆地构造的频繁活动异地堆积可能是海域区聚煤盆地成煤作用的重要形式。海域区巨厚的含煤沉积为海域区煤成气成藏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又由于含煤地层埋深大,煤的变质作用程度相对较高,成为良好的烃源岩。  相似文献   

3.
商平 《地质论评》1995,41(6):533-536
内蒙古平庄煤田是我国东北部主要含煤盆地之一,盆地内植物化石丰富,本文报道了平庄盆地含煤地层的植物化石25属38种,对其性质、特征及分布进行了讨论,对平庄植物群的苏铁类、银杏类和松柏类做了角质层研究。该植物群主要由真蕨类、苏铁类、茨康叶类、银杏类和松柏类组成,即没有侏罗纪古老残存分子,也没有出现被子植物,以松柏类、银杏类最为丰富,而苏铁类、本内苏铁类极度贫乏。该植物群与中国东北早白垩世含煤沉积及相关地层中的植物组合可比较,与西伯利亚、北美、日本早白垩世植物群亦十分接近。根据植物群的性质和特征及结合相关地层中的植物群进行了对比,认为平庄含煤盆地植物群的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当时该区可能地处北半球的暖温带,该项研究对恢复该区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及成煤规律提供了可靠的有关古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与含煤岩系相关大气田的开发是中国天然气储产量快速增长的主体,为了进一步阐明与含煤岩系相关大气田的勘探前景,在概述了已发现大气田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用实例总结了含煤-含气(油)盆地形成条件,明确指出虽然不同类型含煤盆地发展演化的构造地质环境不完全相同,但是所有含煤盆地能否转化成为含煤-含气(油)盆地的关键因素是相同的,即:含煤岩系沉积期间和含煤岩系沉积后是否以沉降为主,沉积期间及沉积后所经历的构造地质作用能否有效匹配.上述构造地质环境持续时间越长,各种构造地质作用有效匹配程度越好,越利于转化成为含煤-含气(油)盆地,越有利于形成大型气田.中国特定的构造地质环境决定了含煤岩系是中国最重要的气源岩,一些大中型含煤盆地是构造地质环境最优越的盆地,还有较大勘探潜力,仍然可以继续发现更多的大型煤成气田,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天然气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5.
平庄煤盆地演化及聚煤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研究区地质概况平庄盆地包括平庄煤盆地、四龙煤盆地等20个次一级的相对独立的聚煤盆地。平庄煤盆地面积约720km2,是一个半地堑式基底不平的断陷盆地。含煤地层为杏园组和无宝山组 ,元宝山组是盆地内主要含煤地层。层序是以不整合及相应的整合界面为边界的一种成因地层单元〔1〕。成因地层分析的中心思想是建立等时性地层格架〔2〕。平庄煤盆地的煤系地层共划出5个沉积幕(图1),其中第Ⅰ~Ⅱ沉图1平庄煤盆地成因地层层序划分积幕起到了对盆地的填平补齐作用 ;第Ⅲ沉积幕末期 ,即湖泊初始萎缩时期 ,局部有聚煤事件发生 ;第Ⅳ…  相似文献   

6.
北京中生代地层及生物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北京地区中生代地层和生物群进行了研究。依植物化石资料与岩性对比,肯定了三叠系的存在。上统含拟丹尼蕨等晚三叠世标准化石,时代明确;中统未见化石;下统含二叠—三叠纪过渡性化石,时代归属有争议。侏罗系在北京地区分布广、厚度大、矿产丰富、沉积类型复杂。文中从动、植物化石组合,岩相与火山活动等多方面做了新的探讨。白垩系出露面积很小,属断陷盆地沉积,但化石极丰富,含标准的热河生物群及与之有演替关系的房山生物群分子;另对盆地的地质演化历程也有简单叙述。  相似文献   

7.
冀西北(张家口)地区发育了一系列中生代聚煤盆地,盆地类型分为断陷型聚煤盆地和坳陷型聚煤盆地,含煤地层时代从早中侏罗世到早白垩世。在总结含煤盆地沉积特征基础上,对造成聚煤盆地含煤性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盆地基底地层岩性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古地理景观,对聚煤作用有很重要影响;聚煤盆地的规模及展布受古构造控制,影响煤层的聚集规模;沉积环境差异导致聚煤条件的差异,影响煤层聚集的范围和厚度;煤系地层粗、细碎屑岩的赋存比例反映盆地沉降速率的高低,从而影响盆地含煤性。其中聚煤古构造是影响各聚煤盆地含煤性差异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8.
利用砂岩碎屑成分判断含煤盆地的板块构造背景,是含煤地层沉积学、板块构造学及含煤沉积盆地分析相互稼接的一个新研究领域。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方法。同时指出,在研究含煤盆地的物源区及板块构造背景时,必须与含煤沉积盆地的地层格架、沉积构型及区域地质背景和整个盆地的构造演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从吐哈盆地和保德河盆地的沉积、地层、成煤、构造等背景出发,结合两盆地煤层气勘探所取得的煤储层资料,对比分析了低煤阶盆地煤层气成藏及资源开发潜力。分析表明,吐哈盆地和保德河盆地虽然分属于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盆地演化不同,但其含煤性相似,特别是同属低变质的褐煤—亚烟煤类,含煤性较好,沉积、水文地质条件近似,因而盆地煤层气成藏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美国保德河等低变质煤盆地煤层气商业性开发成功的事实说明,对于低变质煤盆地,即使气含量较低,但只要成藏条件合适,其仍然具有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金塔县北部(紫山子地区)含煤地层,由于地质工作程度低,古生物资料比较缺乏,对含煤地层时代认识尚不一致。为解决含煤地层时代及探讨找煤前景,在所选剖面的不同层位中采集到少量古植物化石及孢粉样品。古植物化石鉴定为早中侏罗世常见分子;孢粉样品经分析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化石,经研究并与时代相当的孢粉组合对比,确定当前组合时代为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11.
新疆早-中侏罗世同沉积(期)构造活动自始至终与聚煤作用相伴,并直接影响含煤地层发育程度和煤层的原生厚度及结构。该期同沉积构造活动受特提斯-喜马拉雅地球动力学体系控制,其主要活动方式表现为同沉积逆冲断层和同沉积正断层,从而造成聚煤盆地基底沉降速度与幅度的明显差异。在其控制下,聚煤盆地的沉积中心和赋煤中心有自西向东、由南向北迁移的趋势;从含煤区尺度进行比较,聚煤强度与盆地基底总体沉降幅度呈负相关关系;从含煤盆地或煤田尺度进行比较,聚煤强度与盆地基底沉降速度之间的关系分别表现为正相关型、抛物线型及负相关型。   相似文献   

12.
西北地区煤炭资源及开发潜力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西北地区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煤炭资源,占我国煤炭资源预测总量的76.46%。含煤盆地主要有鄂尔多斯、准噶尔、吐哈、塔北等。其中,鄂尔多斯煤盆地是具有稳定克拉通基底,沉积了石炭一二叠纪华北型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和三叠一侏罗纪内陆河流一湖泊型陆相含煤地层的双纪巨型含煤盆地;准噶尔煤盆地、吐哈煤盆地、塔北煤盆地是具有稳定陆块基底的侏罗纪内陆湖泊含煤盆地;伊犁煤盆地、尤尔都斯煤盆地、焉誉煤盆地和库米什煤盆地是具有天山华力西期摺皱带基底的山间断陷(坳陷)型含煤盆地;走廊煤盆地群是具有祁连加里东褶皱带基底的山间断陷(坳陷)型含煤盆地.阿拉善地块、柴达木地块晚古生代和中生代亦具备成煤的古地理条件,目前已在柴达木地块北缘和阿拉善地块南缘发现了小型煤盆地群。地块主体为沙漠覆盖,勘探程度低,可作为西北地区煤炭资源的后备潜力区块。 据国家煤炭工业局1998年统计,西北地区煤炭资源保有储量为4035.35X10~8t,其中生产井和在建井保有储量为752.24X10~8t。尚未利用的精查储量为187.69X10~8 t,可供进一步勘探的详查储量为510. 51 X 108 t >普查和找煤储量为2550.91X108t,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我国2002年煤炭消费达到13.69XlO~8t. 2003年17.36X10~8t, 2004年达19X10~8t,而西北地区煤产量在全国所占比例甚小,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对2004年1月统计,全国煤矿合计原煤产量为11170.75X10~4t,其中西北地区为1585.17X10~4t(内蒙古按全区产量的2/3计算),只占14.19%,西北地区煤炭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3.
聚煤作用的层序模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对华南二叠纪含煤盆地和侏罗纪鄂尔多斯含煤盆地进行研究,建立了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和陆相坳陷盆地的地层层序沉积模式和层序聚煤模式,并对两者聚煤作用作了简要对比。   相似文献   

14.
问与答     
问:什么叫“含煤一含油气盆地”?答:“含煤一含油气盆地”中间的“一”表示从含煤盆地发展成含油气盆地的意思.这是《中国煤成气形成赋存条件及资源评价》课题组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他们从沉积盆地  相似文献   

15.
姚安煤盆地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境内,为一内陆山间盆地。盆地轮廓似纺锤状,长轴北北西向,长约15km, 宽约5.5km,面积约88km2。 四周为中高山环绕,盆地内地形平坦。该盆地为一新生代盆地,上新统(N2)含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全盆地已进行了精查勘探,获得了丰富的资料。本文着重阐述含煤地层沉积特征聚煤规律和构造对聚煤盆地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梅河盆地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断陷型聚煤盆地,应用盆地分析原理和方法研究梅河盆地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预测含煤远景。采用相模式研究与测井曲线、煤岩、砂岩粒度分析等方法,综合研究梅河组垂向沉积序列及含煤岩系沉积聚煤环境、盆地构造格架、富煤带赋存规律,分析矿区外围含煤远景,为老矿挖潜服务。  相似文献   

17.
赤峰—铁岭盆地群分布在建平—铁岭古隆起带上,主要煤田有赤峰的元宝山煤田和平庄煤田、阜新煤田、三台子煤田和铁法煤田等。除三台子煤田为坳陷型盆地外,其余均为断陷型盆地。断陷盆地的一侧或两侧具有同沉积主干断裂,断裂沿NNE—NE方向展布。盆地群内有两个含煤层位,下部称沙海组,上部称阜新组。古地理环境为内陆山间(或山前)盆地型,含煤沉积是由湖泊相、沼泽相和冲积相所构成,其中以湖相沉积占显著优势。由于是陆相沉积,聚煤盆地本身的地形比较复杂,又加上各种局部因素的影响,所以,盆地内含煤性的变化较大,但仍有规律可循。沙海组煤层沉积时,盆地处于缓慢裂陷阶段,煤层在沉积过程中,地壳动荡致使沉积环境发生变化,煤层间常夹有粉砂岩、泥岩,致使煤的自然分层很多。如三台子煤田二井田内的沙海组含煤地层含有2~39个分煤层,纯煤厚一般为8m,可采厚一般为6m。阜新组煤层沉积时,盆地处于由急速裂陷转为相对缓慢回升时期,使盆地下沉速度与植物遗体的堆积速  相似文献   

18.
聚煤盆地的形成及其含煤性是在一定地质历史条件下,构造和沉积作用的结果。深入的研究区域内一些具代表性的聚煤盆地,掌握其构造和沉积规律,对于预测新的煤田有重要意义。根据松辽盆地南部(两拉木伦河一西辽河以南约8万km^2范围内)一些已知含煤盆地的地质分析,总结了三种聚煤盆地沉积类型。以辽河断裂为界,东部以河流相沉积为主,西部以湖泊相沉积为主,西部以东西向断裂分各北分区、南分区,北分区属山前浅水湖泊沉积类型,南分区属深水湖盆边缘沉积类型。并初步分析了它们与构造的关系。对于该区寻找新的含煤盆地,以及在一些含煤盆地内预测可采煤层地段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含煤岩系不仅可形成天然气,也可形成石油。煤成油气的事实说明含煤盆地和含油气盆地有着内在的成生联系。即在一定条件下含煤盆地可以演化为含油气盆地;含煤岩系可以转化为油气源岩,并可形成一定规模的石油和天然气矿藏。   相似文献   

20.
松辽东缘石碑岭中生代盆地的含煤沉积旋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辽东缘石碑岭中生代含煤盆地含煤沉积形成于盆地演化的中期阶段。沼泽体系中粗碎屑(河流)沉积与含煤细碎屑(沼泽)沉积构成了含煤沉积旋回。火山沉积事件对7、6含煤旋回层的形成及煤的聚积具有控制作用。含煤旋回层的研究对层序地层学的亚层序的划分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