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3篇
综合类   17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是活跃的生态因子。本文搜集遥感影像和地形图,开展水位统测、地下水取样、土壤取样等野外工作,研究鱼卡—大柴旦盆地地下水表生生态环境效应,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评价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以下结论:地下水位埋深1 m,以芦苇、苔草为优势物种的沼泽区,植被指数0.3,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地下水位埋深1~2 m,以芨芨草、盐角草为优势物种的盐生草甸区,植被指数随地下水位埋深和土壤含盐量增高而降低,生态环境质量一般;地下水位埋深2~3 m,以棱棱为优势物种的高大灌木区,植被指数随土壤含盐量的降低而升高,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地下水位埋深3 m,以驼绒藜为优势物种的矮小灌木区,植被指数不随地下水位埋深而变化,生态环境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最新修正了的新四面体理论模型来解释地球磁极倒转现象及其规律性。文章简要回顾了依附于收缩说的地球四面体理论的兴衰,接着简述了应归属于脉动说范畴的新四面体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地球多级驻波(式)脉动演化模型。新模型可概括为:地球的形态在演化过程中呈“准球体→负准四面体→准球体→正准四面体→准球体→…”的驻波脉动;在呈每种形体的大阶段中,又包含着次级、更次级的驻波脉动。然后论述了地磁极性倒转的规律性(即多变→固定[正向]→多变→固定[反向] →多变→…)以及新模型对其所做的解释(即固定正向和固定反向阶段分别为负和正准四面体阶段,多变阶段为准球体阶段)。  相似文献   
3.
黄骅坳陷属新生代张性盆地。在第三纪的NW—SE向区域拉张作用下,本区形成大量走向NE—SW的正断层。通过对该区正断层位移分布的研究,划分出C、E、D、M和Z型五种断层位移模式,并进一步探讨了诸如断裂生长机制、岩石力学性质、相邻断层的相互作用、次级断裂的相互衔接这样几种控制因素对断层位移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与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壳的“镶嵌构造波浪运动”学说,原来通称“镶嵌说”。从五十年代后期张伯声提出相邻地块的“天平式运动”和六十年代初期提出“镶嵌的地壳”以来,通过近二十年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认识客观世界的辩证过程,并汲取国内外其他各个大地构造学派的长处,已使这一观点发展成为能够用来解释地壳构造与地壳运动的具有独立学术思想体系的一种大地构造假说。它以地壳目前的构造地貌为研究的向导,运用波浪运动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形态,催生着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知识经济的成长,成为各国各地区竞争的焦点之一。" 我国新经济发展至今已有十几年历史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各个地区新经济发展相对状况如何?未来又会如何演变?这些问题自然成为有关方面关心的问题。在这个排行榜上,北京、上海、广东、天津、福建位居前5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经济发展的格局……排行顺序依次为:北京、上海、广东、天津、福建、浙江、江苏、陕西、辽宁、山东、重庆、吉林、宁夏、四川、湖南…  相似文献   
6.
地球演化中表现出的最大两级节律为10×108a和2×108a。每2个相邻节律可合并为一个周期,因而地球演化的最大两级周期为20×108a和4×108a。岩石学、地层学和构造地质学方面诸多证据都说明这种划分的合理性。对于地球演化中的这类大型节律及周期性的成因机制,用笔者已提出的“地球多级驻波脉动理论模型”可以得到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黄骅坳陷构造伸展、沉积作用和岩浆活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孟庆任  王战  王翔  解建民 《地质论评》1993,39(6):535-547
黄骅坳陷是一典型的张性盆地,其构造主要受西缘向东倾的拆离断层的控制。构造沉降分析显示盆地西部以裂谷沉降为主,而向东热沉降逐渐增大,反映了上地壳的强烈裂谷区与岩石圈深部强烈减薄区发生了错位。沉积作用在裂谷期和热沉降期具明显不同的特点,指示了早期基底快速不均匀的下沉和晚期基底广泛缓慢下沉的过程。玄武岩的形成和演化也与盆地构造发展过程相一致。研究结果表明,黄骅坳陷是在下伏岩石圈上部发生简单剪切和下部发生纯剪切的构造伸展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皖西凤台组重力流及滑塌沉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9.
苏皖北部倪园组碳酸盐台地沉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皖北望山组碳酸盐风景党内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