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211)制定的国际标准"地理信息--时间模式"(ISO 19108)与其他十几个标准共同组成该技术委员会制定的第一批地理信息国际标准.介绍该国际标准要点,其中包括时间参照系、时间位置、时间几何概念,1983年由Allen确定的13种时间关系等和笔者对应用该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GPS时间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GPS时间系统、协调世界时和国际原子时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进一步阐述了GPS在全球时间比对中的重要作用,给出GPS共视和GPS载波时间比对两种时间比对方法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实际比对数据对二者精度进行分析,表明GPS共视与载波时间比对技术具有良好的频率稳定度。  相似文献   

3.
Galileo系统的时间保持主要依靠精密定时设施PTF实现,并通过时间服务提供商TSP实现系统时间向UTC的精确溯源。阐述Galileo系统的内部结构,并对其时间保持和溯源体制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4.
辛欣  游雄  刘芳  赵晓亮 《测绘工程》2010,19(1):21-24
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中的时间同步问题是达成系统时空一致,确保仿真正确,是用户对虚拟地理环境形成正确认识的前提条件。文中针对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中3个时间概念,重点对机器时间和仿真时间同步问题进行研究,基于网络延时、各仿真节点时间偏移和PC机及操作系统本身时间分辨率不高的因素对时间不同步造成的影响,提出时间同步自适应模型和算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广电行业的飞速发展,以串行数字接口(SDI)基带信号为基础技术架构的传统电视信号已经很难满足未来技术发展和业务扩展的需求.得益于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即将到来的万物互联的5G时代,广电行业也将采用IP化技术来构建新的网络系统.处在向IP化发展的过渡期,广电IP化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广电系统网络中需要更高精度的同步信号来完成时间同步的问题,本文利用精确时间协议(PTP)时间同步技术在专用以太网中完成时间同步组网,搭建了测试环境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网络时间协议(NTP)时间同步技术,输出PTP信号的准确度能够达到亚微秒量级,完全满足广电行业IP化数字电视系统时间同步信号的高精度需求.   相似文献   

6.
对GML3.0中时间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地理标记语言(GeographyMarkupLanguage,GML)的发展历程,对最新版本GML3.0中的时间模式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包括时间模式的内容、基本时间类型、时间参考系和动态要素的表示,并对未来的GML版本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国际标准ISO19108:2002《Geographic information-Temporal schema》近期已被等同采标为国家标准GB/T22022《地理信息时间模式》,为宣贯该标准,本文介绍了标准的范围、构成、结构,讨论了时间相对位置的概念,并探索以图示表达方法展示时间相对位置方法,给出标准中提出的全部时间相对位置的图形表示,便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标准。  相似文献   

8.
基于Cache时间特性的AES差分时间分析攻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数组访问操作的索引值与Cache命中的关系,找到了数组索引值与访问时间的弱线性关系,并用数组访问实验进行了验证.在一般对称加密实现过程中数组访问索引值与明/密文以及最密钥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Cache时间特性的差分时间分析旁路攻击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在4×10<'4>组随机样本条件下,将AES-128最后一轮子密钥16个字节的密钥搜索空间从2<'128>缩小到298.  相似文献   

9.
李瑞锋  贺鹏  乌萌 《测绘科学》2012,37(2):20-21,25
卫星导航系统时间同步技术是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用于实现卫星和地面站时间统一,其水平直接影响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时间同步技术主要包括星地、星间和站间时间同步技术,其中站间时间同步技术又包括了时间频率传递技术、卫星共视技术等。本文详细讨论了站间时间频率传递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模型,推导了误差模型,分析了影响站间时间频率传递精度的因素,并处理了实际的站间双向C波段数据,分析了站间时间频率传递的精度,结果表明时间频率传递实现的站间时间同步精度1ns。  相似文献   

10.
在GPS相对定位时,当一台GPS接收机的记录时间与参加同时观测的其他接收机的记录时间相差较大时,需要对接收机的GPS观测量和两项时间偏差改正。一项是在接收机钟偏差时间内卫星运动几何改正,一项是在接收机钟偏差的时间内卫星钟差改正。本文给出了第一项改正的详细推导过程。  相似文献   

11.
《测绘通报》2013,(4):55
本书重点讨论如何从时间的角度对多变量时空数据进行数据挖掘,通过视觉分析方法来理解事物的时间属性特征、时间分布、时间关系等。从认知论、哲学、物理学等角度对时间的不同认识出发,重点论述了时间域(Time-Space)理论模型、时间任务分析模型和时间波模型。为了从事物的不同角度来分  相似文献   

12.
时空概念遍及每一个地理现象,正象所有地理现象都存在于三维空间一样必然地存在于一定的时间中。因为三维空间具有可视性,所以三维空间概念容易理解。但无论可视还是潜形,时间维都始终伴随着地理现象的存在。因此,地理现象的时间属性描述将成为GIS进一步的攻关要点。  相似文献   

13.
时间动态地图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就时间动态地图模型进行了研究,认为动态地图由于表达空间维数的增加,使得地图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更加完善,并且作为物质模型,动态地图的可视化应与空间认知的计算机表达紧密融合。在制作时间动态地图时,不同的视觉变量具有不同的动态表现能力,根据时态现象的特征进行选取。  相似文献   

14.
GPS时间序列可以用于获取各种地球物理现象、地壳运动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和板块运动的速度,对地球动力学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阐述了GPS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及其过程,对国内IGS站数据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功率谱分析其残差时间序列,最后获得GPS连续跟踪站时间序列的噪声类型。  相似文献   

15.
时间信息抽取和规范化表达在时空泛在信息处理、关联、聚合和内容服务中具有重要作用。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规则的时间信息抽取和规范化表达的方法。首先,结合中文文本中时间信息描述的特点,定义了基本时间单元和派生时间单元,并由时间单元组合形成不同的时间表达式;然后,构建了时间词汇词典和时间表达式抽取的正则表达式模板;最后,设计了时间推理和计算的方法,实现了时间信息的规范化表达。基于中文文本语料进行了时间信息抽取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时间信息抽取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具有独立的时间参考系统,即GNSS时间,并溯源至UTC时间.GNSS时间精度参数不仅影响定位和授时的精度,也影响不同GNSS系统之间时间偏差的计算和预报,进而对GNSS系统的互操作性产生影响.本文对GNSS时间标度的产生和维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分析给出了其精度估计结果.  相似文献   

17.
18.
NTP在网络时间同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互联网环境中,确保计算机系统时间的精确性、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分析了基于NTP时钟同步系统的原理、通信模式和算法,同时介绍了NTP在网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前,以网络时间协议(NTP)为主要的时间协议应用于有线网络中的时间同步,其在广域网中可以实现十几毫秒、局域网中实现几毫秒的同步精度. 然而,由于协议的开放性,其在无安全防护的情况下极易受到网络攻击,这给需要高安全的客户带来潜在的风险. NTP可以增加安全策略来应对可能的安全风险,将消息摘要(MD)中的MD5和安全散列算法(SHA)中的SHA-1引入NTP算法,有效地验证了数据完整性,防止数据包被篡改,以保证时间同步的安全性. 进一步,针对这两类算法提出对NTP包关键数据帧Hash加密,在保持良好同步精度的同时可进一步提高时间同步的安全性. 通过实验对比了MD5和SHA-1算法加入所带来同步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MD5和SHA-1算法加入后,NTP依然能保持毫秒级的同步性能,这对于实现NTP安全时间同步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