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海峡海底地貌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一、引言作者自1931年以来,观察了福建海岸地貌,参考了有关海图和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民间访问、地方志记载等资料的分析,于1962年写成本文。最近,一位老同学解译了遥感图象,其结果与本文相似。因此,作者对原文作了修改,供有关方面参考。台湾海峡位于闽浙隆起带和台湾双岛弧之间的地质构造沉降带上。海峡的海底地貌和亚洲大陆板块的发展变化、第四纪古气候的变化紧密相联。第四纪以来的海进、海退,也影响到海峡两岸古文化的交流。因此,研究台湾海峡的海底地貌,有助于探讨台湾及其两岸的地质构造、第四纪地质、海平面变化和考古等情况。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南海北部海域中、东部陆架坡折带在不同年代的迁移特征,分析了高精度单道地震剖面与地质浅钻等资料。在南海北部海域珠江口外区、东沙区和台湾浅滩区的陆架及陆坡带附近第四纪地层中,共识别出6个三级层序界面以及相应的沉积层序,同时识别了6个区域下切侵蚀面,并以此为依据认识了本区第四纪河道的演化特征,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将该区第四纪陆架坡折带由西至东划分为建设型、侵蚀型和转换型三种类型,讨论了各段陆架坡折带的演化规律,提出构造地貌成因、水下河道发育与沉积物供给等作用均为控制陆架坡折带发育和迁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北部湾涠洲岛珊瑚礁海岸及第四纪沉积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探讨了涠洲岛珊瑚礁海岸及第四纪沉积特征。该岛是第四纪玄武岩喷发时在水下堆积而成的火山碎屑岩岛,其珊瑚礁大约形成于3100a前。岛上构造主要受NE、Nw—SE向断裂的控制,地形南高北低,新构造运动以断裂、火山活动为特征。  相似文献   

4.
台西南盆地晚新生代地质演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构造沉降、断裂活动、岩浆活动、构造应力场等分析,认为台西南盆地晚新生代地质演化存在两个旋回,即渐新世-中中新世受南海扩张控制、陆缘主动裂陷-沉降旋回和晚中新世-第四纪受台湾弧-陆碰撞影响、陆缘被动拉张-活化旋回。  相似文献   

5.
运用珠江口盆地新采集的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资料,结合前人在本区的钻井、岩心、测井曲线及地震的综合资料,建立了白云凹陷北坡上新世—第四纪的等时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陆架边缘典型沉积体系,并初步探讨了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上新世—第四纪地层内识别出T0(海底)、T1(1.8Ma)和T2(5.3Ma)3个三级层序界面,划分出A、B2个三级层序。研究区地震相主要有席状平行—亚平行地震相、帚状前积地震相、透镜状前积地震相、谷状充填地震相,不同的地震相及其组合代表特定的沉积体系。地震相特征分析表明,研究区上新世—第四纪发育大规模的陆架边缘三角洲和深切水道群,深切水道是沉积物向下陆坡—深海盆输送的通道。白云凹陷北坡上新世—第四纪沉积体系的发育受陆架边缘的地形、海平面升降、沉积物供给等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论李四光教授对中国第四纪地质研究之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四光教授对中国第四纪地质研究的贡献之大是空前的。其最主要的成绩为:(一)开创中国第四纪地质研究的新先河,打破当时中国第四纪地质研究的禁锢局面,提出中国有第四纪冰川冰期的新见解;(二)谱写中国第四纪地质的新篇章,发表一系列长江中下游山地冰川文章;(三)创建中国第四纪冰川的新学说,确立鄱阳、大姑、庐山、大理四次冰期序列;(四)组建中国第四纪地质新组织;(五)倡导中国第四纪地质为生产服务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台湾海峡的地震活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所指的台湾海峡,北以福建闽江口至台湾岛北端的富贵角连线为界;南界广东南澳岛至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连线;东、西界分别至台湾岛海岸和福建海岸。台湾海峡在地质上的中—新生代时期是一个独立的地质构造单元。其东为台湾新生代褶皱隆起带(属琉球-菲律宾岛弧-海沟构造系的一部分);其西为戴云山中—新生代隆起褶断带(属浙闽粤东部隆起带的一部分),而台湾海峡则是介于上述两大隆起褶断带之间的断陷(块)沉降带。断陷始于中生代末期,新生代以来继续发生大幅度沉降运动并接受沉积。新生界的沉积厚度可达数千米,且于晚第三纪末期—第四纪初期尚有岩  相似文献   

8.
书海拾贝     
第四纪环境演变沈吉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第四纪环境变化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研究第四纪环境和预测未来发展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书共7章,系统地介绍了第四纪科学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第四纪环境、气候、生物界以及  相似文献   

9.
闽南沿海前湖剖面及其第四纪地质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晓云 《台湾海峡》1997,16(2):117-127
前湖剖面第四系出露比较完整,层次清晰,发育有炭质层、铁盘、重矿砂砾石层、“老红砂”层和玄武岩等特殊地层,是一个研究闽南沿海第四纪地质问题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地表露头剖面。本文通过对前湖剖面中系列样品进行测年、微古、孢粉、矿物、粒度等综合分析研究,探讨了闽南沿海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古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动、“老红砂”的形成年代及成因以及第四纪地层划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台湾岛位于沿菲律宾海西缘展布的琉球岛弧和吕宋岛弧的结合处.台湾岛以南,南海岩石圈向东俯冲到吕宋岛弧之下.台湾岛以东,菲律宾海板块向北俯冲到琉球岛弧之下.晚新生代,由于吕宋岛弧与亚洲大陆的碰撞,形成了台湾山带,台湾山带的构造走向为NNE-SSW,其弧凸向亚洲大陆.台湾岛内,西缘一系列的叠加精皱和推覆体很好地显示了造山构造特征,这些造山构造特征被认为向南延伸至台西南近海地区.然而,由于它们被较厚的第四纪沉积物所覆盖,台西南近海地区的构造模式多数尚属未知.据最近的一项海洋地球物理调查,马尼拉海沟沿NNW向…  相似文献   

11.
在亚洲近海资源勘察联合协调委员会和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的赞助下,由中国区域第四纪地质中心筹委会主办的国际第四纪地质考察和讨论会,于1982年11月15日至27日在我国举行.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英国、加拿大、荷兰、美国和中国等国家的四十多位第四纪地质专家,以及亚洲近海资源勘察联合协调委员会和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官员,出席了这次会议.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日本的代表,分别回顾了本国第四纪地质工作情况,展望了未来的发展.中国代表在会议期间作了《中国第四纪地质工作概况》、《南海第四纪地质和海洋地质工作情况》、《珠江三角洲第四纪地质特征》、《南海北部及广东雷琼地区第四纪地质特征》、《长江三角洲第四纪地质特征》及《上海的地面沉降及其控制》等八个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2.
第四纪地质研究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四纪地质的研究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重要基础工作.一些大的第四纪沉积盆地、第四纪沉积物的分布和结构、新构造运动的性质等,决定着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变化规律.第四纪沉积物的形成及形成后的表生地质作用,对沉积物的岩性、结构、物理—力学性质等一系列工程地质特性有着重要影响.现代物理地质现象的发生发展,是以区域的第四纪古地质环境为背景的.第四纪地质研究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的意义愈加深远.  相似文献   

13.
华南沿海第四纪地层划分和海岸升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华南海岸升降问题,论家蜂起,有关第四纪海岸升降的次数、幅度、时间、原因诸问题,众说纷纭立论者多以华南海岸地貌特征为依据;第四纪地层虽偶有涉及,但较零星。笔者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华南沿海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作一探讨。 一、华南沿海第四纪地层划分 华南沿海第四纪地层岩性复杂、岩相多变,长期以来,未曾确定出全区第四纪地  相似文献   

14.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218项中国工作组编辑完成的《中国近海及沿海地区第四纪进程及事件》一书,于6月由海洋出版社出版.本书包括了中国工作组成员的近期研究成果及“中国近海及沿海地区第四纪进程及事件学术讨论会”的部分论文.全书内容有IGCP218项中国工作组的简要总结;海域第四纪地质研究的近年成果,沿海地区若干第四纪地质问题及应用第四纪地质等方面.关于海域第四纪地质问题部分,集中了南海陆坡、西沙群岛、冲绳海槽、东海、黄海海域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我国第四纪地质文献中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各海域的第四纪地质研究内容;沿海地区第四纪研究包括了重  相似文献   

15.
由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地矿部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并联合中国海洋地质学会、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青岛地质学会、青岛海洋大学地质系和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海洋地质灾害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第四纪海陆对比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0月22—26日在青岛召开,与会代表59人,他们来自全国28个科研、教学、生产和出版单位。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和摘要101篇,有31篇在大会进行了交流,论文内容广泛,涉及到第四纪地质的基础理论、区域第四纪地质、新技术新方法及应用第四纪地质等许多方面。 这次会议重新强调了第四纪地质研究中海陆对比的思想,会议认为海陆对比及海陆结合成为发展第四纪地质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向。 事件地质学和全球变化思想是近几年来地球科学的最新进展之一,是指导和认识第四纪时期地球环境演变历史、现状及预测未来的哲学思想及基本原理,会议提出的一些论文涉及到第四纪时期一些重要的地质事件和突变事件,从而为建立以事件为依存的“时间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第四纪有孔虫动物群的古生态、古气候、古地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中国的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漫长而曲折,全程约32000公里(包括岛屿岸线).沿海除辽河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下游平原三大平原外,还有许多狭长的小块沿海平原,它们与中国坦荡的大陆架相连,伸向太平洋.在第四纪期间,这些地区有海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如台湾西部云林县北港地区第四系海相沉积厚达686米;华北平原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也厚达400—500米左右.这些海相地层中有孔虫动物群的研究,对中国及其沿岸地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古气候、古地理变迁的解释、新构造运动的判别,都有很大意义.近年来作者对辽宁、河北、浙江和福建等省区45个钻孔(图 1)的微体动物群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为了配合对这些有孔虫动物群的研究,还对我国24个现代陆上水域进行了有孔虫概略调查,同时参考了兄弟单位大量资料,对中国第四纪有孔虫动物群的古生态、古气候、古地理及上新世与更新世的界线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5大含油气盆地边缘断层均是上冲到顶,前第四系地层逆冲到第四系地层之上,说明中国西部含油气盆地和周边时代老的山体最终的形成是在第四纪时期。由于盆地是伴随着第四纪构造层中形成挤压背斜而最终形成的,故而在柴达木盆地第四系构造中成功找到天然气,因此对第四系油气藏的勘探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8.
“七五”期间,我国第四纪地质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并获得一批重要成果。为提高我国海陆第四纪对比研究的学术水平,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地质分会共同发起,并联合有关兄弟单位一道组织召开“第二届中国第四纪海陆对比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7月18~25日,南海资源环境与海疆权益学术研讨会在南宁召开。会议由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学系、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海岸海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理学会海洋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广西师范学院、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和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共同承办。来自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22位台湾同仁,以及国内高校、调  相似文献   

20.
第四纪海相地层是第四纪地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有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海面变化、海侵海退过程以及古地理环境的演变。我们在开展滦河三角洲地区第四纪地质调查研究工作中,通过对该区东麦港(乐7孔)、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