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3 毫秒
1.
多矿物测井解释模型及其在砂泥岩地层测井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宇  康毅力  康志宏 《新疆地质》2006,24(4):441-446
多矿物模型分析基于测井响应分析原理,采用最优化解释方法处理砂泥岩地层和复杂岩性地层的测井资料,可分辨出单井剖面中地层矿物类别,进行矿物体积含量、孔隙度、饱和度等测井参数解释.该方法弥补了全井段取心分析费用高的缺陷,可为计算地层参数提供可靠的岩性模型.应用该模型在洛带气田进行了实例计算,获得连续的地层矿物含量和各种储层参数,与传统的SAND2模型测井解释结果和岩心分析结果对比后证实,多矿物模型分析优于传统测井解释模型.  相似文献   

2.
综合电法在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实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由于不同金属矿产生成环境不同,伴生矿物元素不一样,矿体物性差异很大,造成物探勘查的多解性;此外由于矿体受不同地质构造影响,矿体产出形状复杂,造成物探解释精度下降。综合电法勘查,可以利用多参数分析,互相补充、互相验证,测量信息丰富,较好地发现确定有意义异常,减少多解性,提高地质解释精度,取得了很好的勘查效果。文中介绍了综合电法在1个金属矿床勘查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安好收 《江苏地质》2022,46(2):152-157
时深转换是浅层地震勘探多道反射法进行定量解释的关键一步,其转换结果直接影响各有效反射物性界面埋深解释误差的大小。为尽可能减小此类误差,提高各有效反射物性界面埋深解释的可靠性,根据多年浅层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经验,结合地质解释工作,从速度参数的提取、时深剖面的转换到地质解释剖面图编制3个方面阐述了浅层地震勘探多道反射时深转换方法,并结合实例进一步分析,为浅层地震勘探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Hilbert-Huang变换原理,着重讨论了EMD分解应满足的条件及具体分解过程.以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进厂交通隧洞实测GPR剖面为例,应用EMD分解去除部分噪声,再利用Hilbert变换求取GPR剖面复信号,提取瞬时振幅、瞬时相位、瞬时频率3个参数,绘制出相互独立的瞬时参数剖面图,根据不同地质状况进行多参数综合解释.结果表明,该方法避免了使用单一时距剖面分析所造成的解释偏差,能够更好地对异常信息做出反映,提高了GPR数据的解析精度.  相似文献   

5.
地震信息对薄砂岩储层特性的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怀民  赵景龙 《地质论评》1993,39(5):433-441
近年来,以地震信息为主进行油气藏描述,这是当前对石油勘探的重点攻关课题.本文结合我国陆上和海域部分油田或含油气构造的实际资料,运用地震信息为主,结合测井、地质及钻井等资料,对储层进行综合解释。同时,提出了用多地震信息计算薄层厚度的基本公式,根据地区性岩性和地震资料的差异,使用了确定性地质统计和Coringing分析两种方法进行储层物性参数的预测,文中给出大量的实例说明各种储层参数描述方法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平山湖地区11口井的测井资料进行分析,初步掌握了该区含煤岩层的地球物理特性及其在视电阻率、密度、自然伽马、声波时差、自然电位等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总结出一套适合该地区的测井方法,如各种测井参数的数据计算方法与曲线处理技巧,为该类地区使用TYSC-3Q测井仪器进行测井提供了参考依据。针对该地区煤层具有中高阻、低密度、低放射性、高时差、弱自然电位的物性特征,以多个实例介绍了煤层在不同测井参数曲线上的识别方法及定量解释原则。  相似文献   

7.
这里简要叙述了激发极化法理论基础,展示了激电测深法与地质测量及其它物探方法多参数分析在磨盘山进行地热勘查的成功实例,证明了激电测深法在本区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效果。强调激电测深法作为一种间接找水的方法,必须与其它物探方法和地质紧密结合进行推断解释,才能使激电测深找水工作成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8.
主分量分析法(PCA)的数学原理是坐标转换,它将原变量变换成互不相关的变量。在实际应用中,它为综合解释法提供了一种变量组合的途径。从物理意义上来说,它可以求出各物理参数的权系数,从而判断出,在各个主分量中各个参数的贡献大小。这样,我们便可以有目的地选择各参数,利用主分量PCA曲线进行地质解释。本文概述了主分量分析法PCA的基本原理和自编的分析程序流程,并以新疆塔北地区为例,说明了分层、计算泥质含量及孔隙度的成果。应用实例表明,在测并解释工作中应用主分量PCA曲线可以取得更准确、更细致的效果。具体地说,在新疆塔北地区砂泥岩薄互层组上,可以用主分量PCA曲线进行薄互层组的地质解释。  相似文献   

9.
吕进英 《安徽地质》2008,18(1):29-31
本方法根据薄煤层厚度与其振幅基本呈线性关系的原理,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系统提取煤层反射波振幅参数,对生成的彩色平面振幅图进行分析,进而圈定出煤层变薄带的范围。并以实例说明了该技术方法在解释煤层变薄带方面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铀矿伽玛测井解释软件在国内目前比较单一,解释方法大多只有反褶积解释法,而针对不同类型的矿层应用不同的解释方法,因此开发出一款涵盖多种解释方法的解释软件,才能更方便地满足实际解释工作需要。这里简述了软件的主要功能及模块,分析了对于不同矿层常用几种解释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并对软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预测预报冲击地压危险性,提出一种通过监测钻孔过程中钻杆推力、钻杆扭矩与钻屑量等钻孔多参量指标变化规律来预测冲击危险性的方法。利用自主研制的钻孔多参量一体化测试装置,在实验环境下对不同煤体应力状态下的多参量指标进行测试分析,发现钻杆扭矩与钻屑量均随着煤体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钻杆推力随着钻进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再减小,并出现波谷随后增大最后减小的规律。在相同钻机及钻具条件下,进行井下原位钻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钻进深度增大,钻杆扭矩与钻屑量变化规律呈现较好一致性,在5 m深度前均先增大随后减小;钻杆推力在1~4 m内呈上升趋势,在5 m处下降至波谷位置,随后推力值再次上升,最后呈稳定趋势。对此区域应力分布带情况进行划分,可确定应力峰值点大致在孔深5 m处,并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初步确定此试验点钻杆推力临界指标为7.5 kN,钻杆扭矩临界指标为50.0 N·m。研究结果可为冲击地压等煤矿动力灾害危险性的预测预报提供理论基础与工程指导。   相似文献   

12.
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天然气储层产能的评价与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鄂尔多斯某区块石盒子组第一段为主要研究层段,以测井数据体为实际利用资料,通过对测井数据资料的聚类分析,建立了对应产层的评价参数,以多参数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了天然气储层产能评价和预测的标准模式,从而达到从定性到定量对天然气储层的产能进行评价和预测的目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块目的层段的产能级别可分为两类,一类的产能级别较差,其无阻流量小于5 000 m3/d,达不到国家工业气流标准,无开采价值;而另一类的产能级别较好,其无阻流量大于5 000 m3/d,多在10 000 m3/d以上,具备一定的开采价值.研究验证该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影响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的因素较为复杂,主要有土地利用类型、降水量、包气带厚度及岩性等。随着遥感影像解译技术的发展,人们能更精确地识别空间土地利用类型,从而更精确地计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并了解其空间分布。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土地利用类型,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编程技术的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计算方法(PIRCL)。以广州市广花盆地为例,利用PIRCL法计算得到该地多年平均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为14 369万m3,该结果与水量平衡法计算得到的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结果相近,相对误差约为2.4%;并且,计算得到的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空间分布基本合理。与水量平衡法相比,PIRCL法计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只需区域遥感数据、区域降水量数据、对应时段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及区域水文地质参数,不需要计算地下水其他的补给、排泄项,可以省略大量的工作量,且方便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14.
综合物探方法在探测多金属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采用双频激电中梯剖面法、激电测深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的综合物探方法在内蒙古某矿区大面积快速普查找矿中的应用模式。根据双频激电法幅频率(FS)参数对含矿(矿化)地质体呈高幅值异常特征,电阻率法视电阻率参数(ρS)对含矿(或矿化)地质体呈低阻异常的物性条件,多方法、多参数资料的对比解释,凸现综合物探方法找矿的地质...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the regional hydrogeology and the stratigraphy beneath the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LANL) site, New Mexico (USA), a site-scale groundwater model has been built with more than 20 stratified hydrofacies. A stepwise inverse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estimate permeabilities for these hydrofacies by coupling observation data from different sources and at various spatial scales including single-well test, multiple-well pumping test and regional aquifer monitoring data. Statistical analyses of outcrop permeability measurements and single-well test results were used to define the prior distributions of the parameters. These distributions were used to define the parameter initial values and the lower and upper bounds for inverse modeling. A number of inverse modeling steps were performed including the use of drawdown data from the pump tests at two wells (PM-2 and PM-4) separately, and a joint inversion coupling PM-2 and PM-4 pump test data and head data from regional aquifer monitoring. Parameter sensitivity coefficients for different data sets were computed to analyze if the model parameters can be estimated accurately with the data provided at different steps. The joint inversion offers a reasonable fit to all data sets. The uncertainty of estimated parameters for the hydrofacies is addressed with the parameter confidence intervals.  相似文献   

16.
多信息多参数反演,通过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集成约束,反演出测井资料所能反映的物理响应参数,其精度高,可以精细刻划储层的空间分布,较好地克服了储层预测的多解性及分辨率问题.章介绍了多信息多参数反演技术在板南地区的应用情况,通过反演得到的拟自然电位数据体,经钻井验证后,符合程度高,证明了多信息多参数反演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7.
冻土的蠕变本构模型是冻结法建井的重要参考资料。在-5℃、-10℃、-15℃和-20℃下,针对人工冻结黏土进行不同应力等级的单轴蠕变试验,获得不同温度、不同应力等级条件下蠕变曲线的变化规律。通过模糊随机迭代搜索改进传统的Guess-Newton算法,得到模糊随机Guess-Newton算法步骤,利用改进的算法优化广义开尔文本构模型参数,获得各温度和应力下的优化蠕变模型。工程试验表明:模糊随机Guess-Newton算法能有效地优化广义开尔文本构模型参数,使模型更好地拟合冻土各阶段的蠕变值,准确地表征了冻土的蠕变特性,同时改进后的算法较传统的算法效率更高,收敛更快。   相似文献   

18.
谭晓慧  余伟  沈梦芬  胡娜 《岩土力学》2013,34(Z2):51-56
土-水特征曲线是非饱和土力学研究中的一条重要曲线,其拟合参数对于分析非饱和土的各种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渗析法及滤纸法试验,测定了合肥市某工地非饱和膨胀土的土-水特征。以van Genuchten模型为基础,采用科学计算语言Matlab中的Lsqcurvefit函数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曲线拟合,分析了土-水特征曲线拟合参数的多解性及其影响因素。拟合结果表明:渗析法试验得到的吸力范围偏低,拟合参数多解性较为明显;综合2种试验结果,可以得到较大吸力范围内的土-水特征曲线,且参数多解性较小;参与土-水特征曲线拟合的试验数据点的吸力范围应足够大,试验数据点应能够代表整条曲线的形状,试验点不必太过于密集,否则土-水特征曲线拟合参数的多解性较为明显;另一方面,只要试验数据点能代表整条曲线的形状,试验数据点的个数不必太多。这一研究结果对提高土-水特征曲线拟合参数的精度、提高试验效率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分项系数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是当今岩土工程设计的一个趋势,分项系数的标定是确定设计参数的关键。岩土材料强度分项系数需反映材料参数的变异性,现有理论方法如安全系数校核法、一次二阶矩校核法、验算点校核法等理论标定方法,没有明确说明分项系数如何降低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理论基础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提出岩土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标准差反馈标定法,该方法在目标可靠度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均值的调整对标准差调整的抵消作用,确定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由此确定的分项系数能充分反映强度参数的离散性。通过算例对该标定方法的实现进行了说明,并与验算点校核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标准差反馈标定法比验算点校核法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20.
向文  张强勇  张建国 《岩土力学》2015,36(5):1505-1512
岩体蠕变参数是岩土工程设计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为准确确定岩体的蠕变力学参数,综合考虑解析反演法和智能反演法的优点,将这两种反演方法耦合,建立了岩体蠕变参数的解析-智能反演方法,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大岗山水电站工程中,解析智能反演获得坝区岩体的压缩蠕变参数。计算结果表明:解析-智能反演蠕变曲线与试验蠕变曲线的拟合程度比解析反演蠕变曲线与试验蠕变曲线的拟合程度好,说明解析-智能反演法获得的坝区岩体蠕变参数更为准确可靠,同时也验证了这种参数反演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该方法为高效快捷地反演坝区岩体的蠕变参数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