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贾惠兰  鲁春霞 《中国沙漠》1998,18(3):255-262
以陕-甘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为例,根据黄土地区特征,经实地考察和有关资料分析,采用类比分析和事故树结构函数计算法,进行了黄土区输气管道工程环境风险因素识别和环境风险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了不同区段环境风险指数和相对排序;提出了黄土区输气管道环境风险的管理措施与对策,为管道安全施工和运营提供了环境保护依据。  相似文献   

2.
沙漠-黄土南北样带土壤物理性质区域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了沙漠-黄土南北样带从北到南的沙漠区、过渡区、黄土区的土壤样品,测量和分析了不同区域土壤容重(D)、粒度特征。结果表明:①D沙漠区>D过渡区>D黄土区,土壤容重的平均值依次为1.53 g·cm-3、1.51 g·cm-3、1.41 g·cm-3,过渡性明显;②沙漠区以中砂和细砂为主,过渡区以细砂为主,黄土区以细砂和粉砂为主。从沙漠区到黄土区,土壤颗粒逐渐变细,粘粒含量增加,分选性变差,偏度均属正偏,且在增大,峰态从常峰态向窄峰态类型变化,过渡区和黄土区属于双峰态,沙漠区属于单峰态。  相似文献   

3.
黄土区沟谷发育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洛川黄土塬区为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黄土区沟谷侵蚀与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黄土是干冷气候环境中堆积的地质体,只有在干冷时期才是稳定的。气候变湿润时黄土区发生冲沟侵蚀。洛川黄土塬区20万年以来至少出现过五次明显的侵蚀时期,该区河流的侵蚀与堆积过程恰好和冲沟发育过程相反,但两者在时间上可以较好地对比。  相似文献   

4.
伊朗位于亚洲东西交通要冲,交通区位和地缘优势显著。伊朗在铁路、公路、港口,以及跨国输气管道建设等方面制定了明确的发展战略,融资问题是伊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伊朗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和改造计划与"一带一路"倡议存在较高的契合度,中伊双方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工程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伊朗交通基础设施提升计划体现了其为地区性大国的利益选择、战略布局和"第三方外交"的传统,中国应充分审视伊朗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战略和利益布局,了解工程市场机遇和风险,同时还应关注合作中的潜在竞争者,知己知彼,寻求多边战略价值和利益契合点,促进地区发展,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倡议。  相似文献   

5.
伊朗位于亚洲东西交通要冲,交通区位和地缘优势显著。伊朗在铁路、公路、港口,以及跨国输气管道建设等方面制定了明确的发展战略,融资问题是伊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伊朗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和改造计划与"一带一路"倡议存在较高的契合度,中伊双方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工程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伊朗交通基础设施提升计划体现了其为地区性大国的利益选择、战略布局和"第三方外交"的传统,中国应充分审视伊朗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战略和利益布局,了解工程市场机遇和风险,同时还应关注合作中的潜在竞争者,知己知彼,寻求多边战略价值和利益契合点,促进地区发展,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倡议。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环境风险的模糊多指标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影响地下水脆弱性的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地貌特征、污染物性质、土地利用状况以及地下水社会价值功能等因素出发,筛选出22项评价指标,初步构建具有多层次结构特点的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将地下水环境风险定义为风险等级与风险重要性乘积的基础上,对风险等级与风险重要性等级的分级标准进行探讨,建立风险评价的模糊多属性决策分析模型。作为案例,将上述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应用于皖北3个城市浅层地下水环境风险的分析,取得较好效果,为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遥感的黄土高原林草植被变化对河川径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从黄土高原不同地貌区降雨产流机制入手,分析了林草植被影响流域水循环的可能环节;利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和植被盖度解译成果,以及同期实测的降雨和径流数据、供用水数据等,引入林草植被覆盖率、径流系数、产洪系数和基流系数等概念,从流域尺度上构建了林草植被覆盖率与河川径流的定量响应关系,结果发现,在半湿润或半干旱的黄土区,径流系数和产洪系数都将随林草植被的改善而减少,气候越干旱、径流或洪量减少越多;与同气候带的黄土区相比,盖沙黄土区林草植被改善所导致的减水量更大。不过,当林草植被覆盖率大于60%后,产洪系数变化减缓;最终河川径流将稳定在大于基流的某阈值附近。  相似文献   

8.
这次会议由我国甘肃省滑坡泥石流研究会与国际地理学会地貌委员会联合召开,带有讲习班性质,旨在促进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 会议内容广泛,含黄土地貌过程和灾害的理论分析,野外观测和调查,室内模拟与试验,应用、预测和研究进展等。具体内容有:1.黄土地貌及其形成过程;2.黄土侵蚀及其地貌形态和水土保持;3.黄土地貌与经济建设规划的关系;4.黄土工程地貌;5.黄土区灾害地貌,以及灾害的形成机制与防治。  相似文献   

9.
举世注目的地中海输气管道工程已于1981年底竣工。它把非洲的天然气输送到了欧洲!其长度有2,000多公里,年输气能力为120亿米~3,服务年限为20年。此管线是由阿尔及利亚与意大利两国按照1973年签署的协议共同铺设的,其工程浩大而艰巨,总投资额达30亿美元之巨。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中游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易受到严重的洪旱灾害威胁。近年来,在大规模梯田建设和植被恢复工程等人类活动影响下,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治理水平稳步提高,发挥了消洪抗旱减灾的作用。但与此同时,黄河中游植被建设导致土壤干层加剧、产流产沙下降,增加了干旱风险;城市扩张也导致城市化地区孕灾环境剧变,暴雨洪水风险增加。目前针对变化环境下流域水文—泥沙—植被协同演变机理的认识还不够清楚,需要充分考虑工程扰动后流域水文—泥沙—植被重新建立新平衡的过程,科学评估大规模梯田建设、植被恢复工程和城市扩张等人类活动对洪旱灾害风险的影响,发展变化环境下黄河中游智慧化生态水文模型,预估大规模人类活动对洪旱灾害的长期后继影响,为黄河中游生态建设与水利工程协调发展有效防范化解洪旱灾害风险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地下水补给-排泄关系及其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长序列实测日径流资料,分析了无定河流域的地下水补给-排泄关系。结果表明:①流域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量为11.38~15.69 mm,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为2.9%~4.4%,基流补给率约为73.6%~86.8%;②就三个分区而言,年均地下水补给模数、降水入渗系数以黄土区最大,河源区次之,风沙区最小;而基流补给率以河源区最大,黄土区次之,风沙区最小;③趋势分析表明,研究区地下水补给量总体呈显著减少趋势,并进一步导致了基流量的减少。但是基流的减少程度高于补给量。  相似文献   

12.
为预防和减少极地水域交通事故,提高船舶在极地水域通航风险防控能力,根据柔性工程理论的内涵特征和极地水域船舶通航风险,提出极地水域船舶航行风险防控柔性系统的体系构架。根据柔性系统构建的四要素(学习、预测、监测和应对)及其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从环境分析、脆性机理、风险预测、状态监测和危机应对等五个方面,讨论了极地水域船舶航行风险防控柔性系统构建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为提升极地水域船舶航行风险防控能力和技术水平,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经济、绿色的现代化海运体系,提供理论基础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柠条群落及环境因子与土壤水分动态响应关系,选择半干旱黄土区流域尺度不同地形条件下成熟柠条林作为观测样地,于2009-2011年生长季节(5月上旬至10月下旬),每15 d1次,对0~220 cm剖面土壤水分进行了连续测定,2010年8月测定了0~600 cm土壤水分,2011年9月调查了柠条林群落结构特征。采用SPSS17.0软件的Duncan进行多重比较、EXCEL软件进行分析作图,对各样地剖面土壤水分差异、不同年度生长季节变异、干燥化程度以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浅层土壤水分含量为北坡东坡南坡,下坡位高于上坡位,坡度越大土壤含水量越低。由表层至深层,地形因子影响土壤水分作用逐渐减弱,植被因子影响土壤水分作用逐渐增强。在一定区域,柠条群落盖度和高度与深层土壤水分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人工柠条林加重了入渗层以下的土壤干燥化程度,而且连续干旱会造成入渗层范围的临时性土壤干层,而永久性干层是柠条发育至成熟阶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一直存在的一种现象。研究结论将对进一步从多尺度(年际和季节的时间尺度、水平和垂直的空间尺度)、多因子(气候、土壤、植被、微地形等)综合研究半干旱黄土区人工植被群落及其土壤水分环境动态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涉及了大量的边坡工程问题,建立一套基于山区高速公路地质环境条件、边坡工程特点及交通运营要求的高边坡安全风险检评系统,并结合边坡工程监测,有利于开展已运营高速公路高边坡安全风险防控工作,保障高速公路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5.
晋西黄土区不同林地类型对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晋西黄土区典型人工林土壤水分特征,本研究以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油松林(Pinus tabuliformis)、丁香林(Svzygium aromaticum)和裸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土壤入渗速率。研究结果表明:(1)丁香林的土壤水分情况优于油松林地,刺槐林地的土壤水分状况最差,并且在80 cm处出现明显的土壤干层。(2)不同土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整体趋势均表现为快速下降-缓慢下降-基本平稳。丁香地土壤持水能力优于乔木林地,裸地土壤持水能力最差。(3)不同林分初始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均表现为:丁香刺槐油松裸地。Kostiakov、Philip和Horton模型对黄土区土壤水分入渗拟合效果均较好。综上,不同林分土壤水分特性差异较大,灌木林地的土壤水分特性要优于乔木林地,灌木林地更适合黄土区的自然条件,黄土区植被建设应该重视灌木种植,合理控制乔木林的种植范围。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工程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调水工程。随着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由不确定性问题引起的风险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工程运行的风险分析也摆在管理者的面前,如何识别、评估、降低和控制风险的发生成为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次将贝叶斯网络理论引入到南水北调综合风险分析中,选取东线工程宝应抽水泵站为研究对象,利用贝叶斯网络推理功能得出宝应站运行综合风险发生的概率为0.025%,风险发生的等级为"较低"。利用情景分析的方法,得出在影响综合风险的因素中,泵站的管理维护状况条件改变时,综合风险变化最大,因此需要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7.
在对金沙江流域内的部分大型水电站工程区内的滑坡分析基础上,以两个滑坡为例,针对水电站工程区讨论了单体滑坡的风险评价方法。选取滑坡稳定性,规模和可能造成的涌浪高度3个指标进行危险性评价;并且定性地将大坝的易损性确定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的牛滚函滑坡和东岳庙滑坡进行了危险性分析和易损性评价,得出这两个单体滑坡的风险分析结果:牛滚函滑坡为低度风险,东岳庙滑坡为中度风险。研究成果为水电站工程区滑坡减灾防灾与风险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干旱区地理》2021,44(5):1328-1338
受气候振荡的影响,沙漠边界多次往复摆动,在地层中留下了黄土、古土壤与古风成沙的迭覆沉积。通过传统粒度参数和端元分析模型方法对陕西横山HS剖面L_2以来风成沙—沙质黄土—沙质古土壤所蕴含的粒度成分、相应的沉积信息和沙地进退进行探讨。结果表明:HS剖面粒度组成不同于黄土区,以极细砂(31.07%)、细砂(30.20%)和粗粉砂(23.38%)为主,具有大小混杂的宽粒级范围的明显特征。因此在黄土区具有全球古环境意义的粒度指标未必适合本区,运用参数化端元分析模型对本区粒度指标进行分离,以期得到适宜本区的气候环境指标。其中,端元1(EM1)的众数粒径为8.93μm,反映了西风环流的信息;端元2(EM2)的平均粒径为32.82μm,很大程度上间接指示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变化;端元5(EM5)的平均粒径为235.46μm,是极强冬季风或强风暴的替代性指标,其含量反馈当时冬季风的强烈程度。由此,研究认为陕西横山自L_2以来发生了5次沙地扩张和3次沙地后退事件,其中风成沙层为强烈冬季风环境引发毛乌素沙地扩张时堆积的;而冬季风强度大为减弱时,沙丘迁移被沙尘堆积所取代,形成沙质黄土层;古土壤层是在冬季风相对萎缩时发育的。冰期形成的风成沙层对目前区域沙漠化存在不可忽视的潜在威胁,保护全新世形成的土壤层是防治区域沙漠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冀中南黄土潜蚀地貌与黄土构造节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景明  王君 《地理研究》1994,13(1):90-93
本文对冀中南黄土分布区的潜蚀地貌进行了研究后发现,与我国西北黄土区一样,该区黄土潜蚀地貌具有区域性、方向性和空间分带性特征,黄土构造节理控制了相应地区的潜蚀地貌形态、展布方向和发育程度,是黄土潜蚀地貌的构造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刘惠荣  姜茂增 《极地研究》2015,27(2):212-218
风险预防原则是国际环境法中重要的一般原则,但是《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中却没有明确地规定该原则。在对比分析环境法领域中现有的关于风险预防原则的解释基础之上,避开了科学不确定性所产生的一些适用上的矛盾,从环境脆弱性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风险预防原则构成要素的结构分析。该结构分析有助于应对南极环境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尤其是避免了与议定书中相关规定的冲突,可以更好地解决南极环境管理中的累积性影响、外来物种应对等;同时,完善全面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关于"知识差距和不确定性"的规定,也有助于南极环境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