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紫菜养殖业是福建传统近海渔业养殖类型,具有很高的经济收益.采用生态足迹成分法对晋江近海紫菜养殖生态足迹和生态足迹指数进行了估算,以评估其可持续发展程度.结果表明,2015年该海区紫菜养殖生态足迹为197.313 ghm2,其中人工、能源、基建是对生态足迹贡献的主要因素,相比于鱼和虾的精养、半精养的水产养殖模式,紫菜养殖无需投入饲料,对环境的压力较小.紫菜养殖人均生态足迹为0.009 ghm2/人,生态足迹指数为76.76%,是一种"绿色化"的强可持续发展养殖模式.依据受损和未受损两种情况对生态补偿政策提出建议,需要市场、政府两种转移支付手段配合使用,通过具体措施鼓励和促进紫菜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发展和优化.  相似文献   

2.
曹海荣  沈志良  姚云  苏畅 《海洋科学》2009,33(11):18-23
以青岛地区2002年的统计资料为依据,对该地区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2002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541 5 hm~2,生态承载力为0.375 1 hm~2,生态赤字达到1.166 4 hm~2.这说明青岛地区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压力已经超出自然界的承受能力.通过分析,该地区的能源消耗高,生态赤字较大,农业和林业基本不存在生态赤字,可持续发展度较高,而近年来对海洋的过度开发及排污,导致青岛沿岸海域的生态足迹迅速增加,生态赤字越来越高.旅游产业虽然对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压力,但是给当地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青岛地区每公顷生态足迹可产生1 720美元的产值,高出了1 106美元/hm~2的世界平均值,是中国内地平均产值的4倍.青岛地区生态效益较高,但仍需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可持续发展度.  相似文献   

3.
李玉杰  赵晟 《海岸工程》2020,39(4):297-308
基于能值理论,结合生态足迹方法,构建能值生态赤字/盈余、渔业足迹强度(D)、社会发展压力指数(I)和经济协调指数(Q)参数评价海岛可持续性,选取典型海岛城市浙江省舟山市作为案例研究。结果显示:2003—2017年舟山能值足迹、能值承载力均呈上升趋势;人均能值生态足迹共增加15.78 hm2,增幅为63.26%;人均能值承载力增加5.20×102 hm2,增幅为82.86%;其中,化石能源用地能值足迹增加最多,社会经济承载力增加最多,而自然承载力却有所下降。能值生态赤字/盈余和经济协调指数不能完全反映区域可持续性,区域渔业足迹强度的不断增加表明当前的渔业经济模式不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发展压力指数增大也进一步表明舟山的发展状况偏离了可持续性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基于能值的山东省海洋生态足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值-生态足迹模型是基于能值理论基础,结合生态足迹模型,运用区域能值密度将各项消费项目转换为可以直接相加的生物生产性面积,并以此来反映区域发展对区域环境资源的利用程度,衡量和评价区域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将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应用到区域海洋生态系统中,对海洋能值-生态足迹概念进行了界定,构建了海洋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并以山东省海洋生态系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山东省海洋生态系统总能值-生态足迹为1.74×106hm2,海洋生态系统总能值-生态承载力为1.60×107hm2,处于生态盈余状态,反映出山东海洋经济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5.
辽宁长海浮筏养殖对聚球藻蓝细菌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辽宁省长海县海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是辽宁省的水产养殖重点海域.浮筏养殖和底播增殖虾夷扇贝,已发展成为长海县的支柱经济产业,其产值占全县渔业总产值的90%以上.但是,近几年来长海海域生态环境存在急剧恶化趋势,增养殖海域自身污染越来越为严重,养殖病害频繁发生,成为限制海洋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  相似文献   

6.
大连市海洋生态压力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科学准确地分析近年来大连市海洋生态安全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动态,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改进海岸带生态足迹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海洋生态压力指数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模型。应用上述模型得出2003—2012年大连市海岸带生态系统人均生态容量从16.532提高到18.339、生态足迹从13.142提高到21.124、生态盈余/赤字从+3.390变为-2.785、海洋生态压力指数从-0.205提高到+0.152、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从+0.258降到-0.132。由此得出结论:近十年来大连市海岸带生态恢复及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进展,同时海洋生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海洋经济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7.
汪海峰  李加林  田鹏  焦会莹  王中义 《海洋通报》2020,39(5):521-529,626
生态环境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对其研究有助于统筹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以2006—2016 年舟山市社会经济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探究舟山市自然资本利用演变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揭示自然资本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显示: (1) 研究期内,舟山市自然资本需求大于供给。人均生态足迹上升1.295 hm2·人-1,人均生态承载力增加 0.233 hm2·人-1,表明舟山市自然资本需求不断上升,自然资本供给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各县区自然资本供需存在差异,定海的自然资本供应大于需求,普陀、岱山与嵊泗均表现为自然资本需求大于供给。 (2)舟山市对自然资本存量消耗呈缓慢增加趋势,而自然资本流量占用呈波动下降趋势,自然资本利用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各县区的自然资本存量消耗呈增加趋势,嵊泗自然资本流量占用逐年下降,普陀与岱山呈倒 U 形增长,而定海则呈波动下降趋势。 (3) 因子探测结果显示,常住人口数、废水排放量是舟山市自然资本演变的主导因素。交互探测结果显示,各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均强于单独作用。其中,常住人口疑工业废气产生量和常住人口疑废水排放总量的交互作用对自然资本演变的影响最大。今后舟山市应增强单位土地的生态承载力,提高自然资本的供给能力,并通过合理控制人口数量,推动技术创新,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环保产业,降低对自然资本的需求,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膨胀,海岛所受到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文章以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长岛县为例,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长岛县的生态足迹和承载力进行评估,得出长岛县目前存在生态盈余的结论,但是存在土地供需结构失衡和能源足迹过大等问题;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开发风电和水电、发展循环经济等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实现长岛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足迹的南澳岛生态旅游开发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采用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研究中较为前沿的生态足迹方法,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引入旅游生态足迹子模型来定量衡量测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实证研究方面,对广东南澳岛的旅游生态足迹和生态系统承载力进行测度,探讨并分析海岛旅游发展的共性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南澳岛为代表的我国海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能值-生态足迹模型是基于能值理论基础,结合生态足迹模型,运用区域能值密度将各项消费项目转换为可以直接相加的生物生产性面积,并以此来反映区域发展对区域环境资源的利用程度,衡量和评价区域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本研究将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应用到区域海洋生态系统中,对海洋能值-生态足迹概念进行了界定,构建了海洋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并以山东省海洋生态系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山东省海洋生态系统总能值-生态足迹为1.74×106hm~2,海洋生态系统总能值-生态承载力为1.60×107hm~2,处于生态盈余状态,反映出山东海洋经济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