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分析了成矿预测的特点并在对澜沧江南段铜多金属的成矿规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MORPAS系统抽取构置了来自地质异常场、成矿异常场和矿化异常场等多源信息的16个预测变量;把研究区划分为2.5 km×2.5 km大小的1334个统计单元,利用证据权重法的数学模型对研究区铜多金属矿产进行预测;圈定了3级成矿远景区;研究表明证据权法用于成矿预测方法简单,结果可靠性较高;利用MORPAS系统进行成矿预测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证据权法在浙西铜矿资源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西部地区构造与岩浆活动频繁,区内分布有元古宙和古生代的铜矿成矿有利层位,北东向为主的深大断裂发育且多次活动,神功期和燕山早期的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较密切。长期而复杂的地质演化、构造作用和岩浆活动为区内许多矿产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铜、金、银等矿产的成矿条件较好。在分析研究区构造、地层、岩石、断裂等特点并在对浙江西部铜矿床的成矿规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MapGIS 6.7和MORPAS 3.0软件平台提取构置了来自地质异常、成矿异常等多源信息的多个地质变量信息,将研究区划分为5 km×5 km的网格单元共1 755个,利用证据权法的数学模型对研究区铜矿资源进行预测,最终圈定了5个成矿远景区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3.
结合陕西省凤太矿集区金矿成矿特征,借助MORPAS平台,对区内各控矿要素量化,并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了地层、断裂Buffer、岩浆岩、元素化探异常在内的十一个证据图层,并建立证据权重找矿模型,圈定了六个找矿靶区,指明了找矿方向。MORPAS的量化及空间分析功能结合证据权方法,使得利用地质数据库进行成矿预测更加简便快捷,预测结果也相对客观。但是,当其网格化以及在针对不同规模矿床和不同精度的数据进行预测时,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张家口铅锌银多金属富集区为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GIS平台提取了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赋矿层位、岩体5km缓冲区、深大断裂3km和次级断裂1km的复合缓冲区及化探、物探异常等证据图层,选用证据权重法模型对研究区进行了成矿远景区分析和评价,取得了较好效果,并讨论了预测过程中信息提取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证据权重法的海南岛金多金属矿成矿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总结海南岛金多金属矿区域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分析并提取了包括地层、构造、岩浆岩、航磁、化探、遥感等多元有利找矿证据因子,建立了海南岛金多金属矿证据权重预测模型,并采用MRAS软件证据权重模块对研究区进行2 km×2 km的网格单元划分及后验概率计算。根据网格单元后验概率计算值大小及地质矿产空间分布特征,将研究区分三级进行了成矿远景区圈定:A级成矿远景区3个,B级成矿远景区4个、C级成矿远景区24个。研究结果表明,90%的已知矿床(点)位于成矿远景区,显示了良好的预测效果,其结果为该区的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证据权重法的祁连山地区铜矿床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成矿地质规律研究基础上,将祁连山地区划分9432个统计单元,对其中的192个铜矿床进行多源地质信息(包括地层、岩体、断裂信息)的提取。认为祁连山地区铜矿有利成矿地层组合为下古生界砂岩;与成矿有关的岩体为基性一超基性岩,代表了不同的铜矿床类型;断裂发育有利于成矿,其中80%的矿床集中在距离断裂2.59km的范围之内,断裂的密集程度与含矿性呈正相关。利用证据权重法,对研究区铜矿各成矿因素按照权重提取12个证据层,进行全区铜矿床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7.
雪峰山中段是湖南省重要的金矿聚集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为寻找新的找矿远景区,在系统总结研究区成矿规律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了金矿找矿模型。确定的11个证据因子包括青白口系、下南华统、韧性剪切带、断层缓冲区0.5km、褶皱缓冲区1.0km、岩体外接触缓冲区2km~8km、As、Sb、Au、Pb和W水系化探异常等。依据上述证据因子,这里首次采用MRAS中的证据权重模型对研究区金矿进行了成矿远景预测工作。本次预测采用0.5km×0.5km的网格进行后验概率计算,确定3个级别的网格区块,分别为A、B和C。圈定4处找矿远景区,根据找矿远景区面积、后验概率平均值、赋矿地层及已发现矿床(点)数量对找矿远景区进行分级,确定I级找矿远景区2处,Ⅱ级找矿远景区1处和Ⅲ级找矿远景区1处。综合分析后认为,I级找矿远景区内部的A级网格区块具有较好的找金潜力,是本区今后找矿的重点突破的区域。  相似文献   

8.
针对青藏高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环境特点,利用证据权重法进行了西藏日喀则地区金矿成矿远景预测,进而体现证据权重法在环境条件恶劣地区进行矿产预测的特点。经过对研究区金矿床的区域成矿规律、成矿构造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了区域金矿找矿模型,提取了与成矿有关的11个证据因子图层。采用GIS空间分析功能,生成研究区成矿后验概率图,根据后验概率值的范围将预测区成矿可能性分为2个等级,圈定了4个后验概率值0.506~0.933为Ⅰ级成矿远景区、6个后验概率值0.121~0.506为Ⅱ级的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
小兴安岭北部逊克—嘉荫—萝北一带金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由于地表覆盖较厚,近年来一直未有突破性进展。为加速该区金矿找矿进程,在对小兴安岭北段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金成矿信息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依托GIS平台空间分析功能,对区内成控矿要素进行定量化,提取了断裂buffer、燕山早期岩体buffer、燕山晚期岩体buffer、航磁异常、遥感蚀变异常、化探异常等在内的14个证据图层;利用证据权重法对研究区金矿进行预测,圈定了三级成矿远景区,其中Ⅰ级成矿远景区9个,Ⅱ级成矿远景区9个,Ⅲ级成矿远景区14个,所预测成矿远景区覆盖了大多数金矿床(点),预测结果为该区进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文中探讨了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在宁芜盆地中段火山岩型铜矿预测中的应用。首先,结合研究区的成矿地质背景,提取地质体、构造、围岩蚀变三大类证据因子;其次,分析各证据因子与铜矿点之间的空间关系,认为姑山旋回、娘娘山旋回火山机构控制了本区火山岩型铜矿的空间分布,根据计算结果,选取与火山岩型铜矿密切相关的龙王山组、姑山组地层,姑山旋回粗面斑岩、娘娘山旋回二长斑岩、NW向构造1.5 km缓冲区、NE向构造1.3 km缓冲区、EW向构造4.5 km缓冲区、硅化、褐铁矿化、黄铜矿化等作为模型自变量;最后采用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成矿概率计算,并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圈定四个成矿远景区,分别为P1、P2、P3、P4,其中P1、P2、P3呈北东向展布,主要受娘娘山和姑山火山机构控制,P4为东西向分布,主要受龙王山火山机构控制,在这些预测区中,均存在已发现的铜矿体,说明预测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陈金声  吴现兴 《铀矿地质》2011,(5):302-308,320
以比例尺均为1∶50000的地质矿产图,土壤地球化学图,航放U含量、U/K等值线图建立空间数据库;经空间统计分析,应用MORPAS系统的证据权重法筛选证据层,以印支期岩体、200 m半径构造线缓冲区、岩浆岩组合熵等21个证据层作为预测变量;以广东省百顺地区为研究区,根据证据权重法所求得的后验概率圈出多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2.
赤城县独石口地处沽源中生代火山盆地南部塌陷内,其火山构造活动强烈,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铀矿化异常线索丰富。铀矿化主要产于晚侏罗世潜火山岩内部及其内外接触带,受断裂构造及潜火山岩复合控制,与赤铁矿化、硅化、萤石化、水云母化、绿泥石化等蚀变关系密切。通过对地层、潜火山岩体、构造、航放、遥感铁染及羟基蚀变异常等成矿条件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具备较好的火山岩型铀矿找矿前景,圈定一级远景区3处,二级远景区2处,对该区进一步找矿具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discusses an experimental approach to examine uranium exploration avenue over the geologically extended parts of Mahadek basin in Meghalaya, amid some of the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Study comprises periodic measurements of prevailing ambient gamma levels across 320 georeference points, in relation to the major litho units of Mahadek basin, covering 673 line km of Khasi Hills. Acquired sample data points were then analysed in geostatistical software (SurferTM) to develop analytical model of sample variogram having bearing on the uranium exploration in the area. Study findings have given encouraging surface indicators with mostly elevated gamma levels over the parts of West Khasi Hills. Delineated gamma anomalous zones are lithologically well correlated including to that of existing uranium occurrences in the basin. Identified anomalous zones over the parts of West Khasi Hills by this study work, are mainly associated with the Mahadek sandstone (Upper and Lower Mahadek) and Precambrian basement granites. Lower Mahadek sandstone is host rock for uranium mineralisation in the basin. Initial findings suggest with the closer spatial resolution (~1 km) of sample data points, the approach adopted by the study work holds promising application in locating potential uranium exploration targets especially to the extended and inaccessible parts of the basin.  相似文献   

14.
新疆伊犁盆地南缘层间氧化带及铀矿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以 《新疆地质》2002,20(2):141-145
研究表明,在伊犁盆地南缘产出一条东西长达近百千米的铀及伴生元素成矿带,在我国境内依次产出有509、510、511、513及512铀矿床,此外还有多个铀矿化异常点,其中511、513、512等矿床为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受层间氧化带控制非常明显,从巳知矿床的成矿环境和特征出发,阐述了伊犁盆地南缘层间氧化带的空间分布及控矿规律,通过不同层位的层间氧化带含矿性对比及同一层位不同地段的层间氧化带含矿性对比,总结出了伊犁盆地南缘含铀矿层间氧化带特征。  相似文献   

15.
九龙嶂火山盆地铀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万良 《铀矿地质》2004,20(4):230-234
九龙嶂火山盆地位于南岭成矿带安远热隆的西部,面积120余km2,盆地基底为加里东期至燕山期花岗岩和元古界至古生界沉积岩、变质岩,盖层为上侏罗统鸡笼嶂组火山岩系地层.盆地基底岩石碱交代蚀变明显,火山期后浅成-超浅成侵入岩浆活动频繁,火山构造与区域构造多处交接复合并形成派生构造,使盆地具有良好的、利于铀矿形成的"源-运-聚"条件.盆地西部半天塘至银坑山一带,火山构造发育,岩性复杂多变,热液蚀变较强烈,矿化信息丰富,是找矿方向和勘查重点所在.盆地西部银坑山铀矿点,受发育于流纹质熔结凝灰岩中的近SN向碎裂带控制,地表浅部矿化良好,具有岩浆热液体系的顶部矿化蚀变组合特征,深部有明显延伸的矿化显示,可作为九龙嶂火山盆地铀矿勘查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国内外深部找矿的研究成果,指出深部找矿是当今发展的趋势。国内外重大矿产的成功发掘,其深度均在千米以上,铀矿化垂向分布深度可达4 km以上。综合介绍了国内外勘查深大矿床的特点和条件,认为岩石-构造条件是深部矿化定位的重要因素,复式岩体、成矿系统的垂向变化、构造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模型是深部找矿的关键依据。综述了中国南方湘南—桂北地区深部找铀的有利地质构造条件和潜力,成矿流体是该区铀矿化的根源,白垩—第三纪重大地质事件是该区深部铀成矿的重要前提,重大地质事件引发的NE-NNE,NW向深大断裂及断陷盆地是铀矿化赋存的重要场所和勘查靶区。在已知铀矿田、成矿带勘查范围基础上,在该区进行深部探索将会获得重大突破。探讨了湘南—桂北地区深部找铀的勘查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流体动力学过程及其砂岩型铀矿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能源基地,近年来砂岩型铀矿勘查进展明显。盆地形成演化中的流体动力学及其铀矿化是能源矿产勘查的基础依据,因而备受关注。运用Basin2TM软件数值模拟了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过程中流体的温度场、压力场、流动方向、流动速率和地热梯度等。伴随盆地的形成和演化,沉积体内流体温度和压力不断增高,流动逐步定向,速率逐渐增大,早白垩世盆地流体的温度达250℃,压力至(700~800)×101.33kPa,地热梯度38.3℃/km,并从盆地中西部沉降中心沿东部斜坡向盆地东部边缘大规模长距离渗出流动,它是砂岩型铀矿化主体在盆地边部形成的重要机制。盆地流体在砂岩中发生铀矿化时,伴随大量方解石蚀变矿物的形成,其δ13CV-PDB变化于-2.7‰~-14.0‰,δ18OV-SMOW介于18.4‰~20.0‰,反映铀矿化盆地流体中CO32-类或CO2主要是沉积有机质脱羟基产物,少部分为海相碳酸盐岩溶解产物,盆地流体中碳酸铀酰是铀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铀矿化低温蚀变成因高岭石的δ18OV-SMOW介于12.6‰~13.7‰,流体包裹体的δDV-SMOW变化于-116‰~-133‰,H、O同位素组成指示盆地流体是经中生界沉积演化的大气降水,具有沉积建造水的性质。环盆地边部是砂岩型铀矿的重要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核工业部门在二连盆地中开展了广泛的铀矿找矿工作,在乌兰察布和马尼特2个坳陷中发现了多个不同类型的铀矿床。文章从裂谷盆地的发展演化入手,分析了二连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和各阶段中沉积充填类型特征。根据构造-沉积-含铀含氧流体在时空上的耦合作用及其结果,初步建立了早白垩世早期腾格尔组中含煤(砂)泥岩型道尔苏矿床、侧向氧化和垂向氧化形成的赛汉组中古河道砂岩型巴彦乌拉和赛汉高毕矿床、以及晚白垩世二连组中由蒸发沉积-成岩-热流体改造形成的努和廷矿床等"同盆多类型"铀矿成矿模型。同时,依据铀矿床成矿地质作用和地质特征,以及不同类型铀矿化发育的空间部位特点,指出了"同盆多类型"铀矿在盆地凹陷中发育的有利空间位置,总结了裂谷盆地不同阶段的"同盆多类型"铀矿床组合规律,为在东北亚地区类似盆地中找寻相似的铀矿床组合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鄂尔多斯盆地尚未开展区域化探扫面工作。文中以东胜砂岩型铀矿区为例,开展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实验。东胜铀矿床产于侏罗系直罗组下段,为隐伏矿床。研究发现,富含细粒级地表结层是半干旱盆地砂岩型铀矿区域地球化学勘查的有效采样介质。在东胜砂岩型铀矿区及周边2 000 km2的方法实验中,每4 km2采集一个样品,过筛后取-200目进行全量分析,在矿化出露区及隐伏矿区圈出了铀及相关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对元素比值R=lnU/(lnCe+lnY+lnZr+lnNb)在不同区域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样品中活动态铀是形成铀异常的主要原因,提取细粒级土壤组分进行全量分析,可作为区域深穿透地球化学的砂岩型铀矿找矿指标。在矿床尺度深化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方法中,因实验区地形特点使得富含细粒级地表结层样品不易普遍取得,地表土壤的全量分析不能满足勘查要求,需要采用铀专属性强的提取试剂进行元素活动态分析。文中采用作者研制的MML-U活动态提取剂,在东胜铀矿区孙家梁矿段剖面实验中,成功探测到矿体上方土壤中的U、Mo、V等元素的活动态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