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氯化钾的生产是基于化学法(溶解—结晶法)或浮选法的应用。在离心脱水前,用胺处理(200克/吨)化学法加工的 KCl 产品后,可得到不结块的 KCl。对于用浮选法生产 KCl 则使用分子胺作为捕收剂。但是,浮选精矿较化学法得到的 KCl 具有高的结块性能。下面列出用上述方法得到的成品组成(%):  相似文献   

2.
硫酸钾镁肥防结块剂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刚  王雪萍 《盐湖研究》2009,17(3):60-62
分析了青海中信国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国安"牌硫酸钾镁肥产品在生产和运输中产生的结块现象,针对硫酸钾镁肥产品产生结块的原因,开发研制了一种主要成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的活性部分有一个带负电荷的离子如磺酸盐、烷基芳基磺酸盐、烷基磺酸盐和脂肪酸铵盐等)的防结块剂产品。  相似文献   

3.
黑碳添加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杉木人工林土壤中分别添加不同用量黑碳,以0%(C0)、1%(C1)和5%(C5)添加量(质量分数)作为不同处理,通过28d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黑碳添加对土壤微生物量碳(ymc)和微生物量氮(MBN)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攘MBC含量变化趋势是前期急剧减少,后期增加,并趋于稳定;黑碳添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壤MBN...  相似文献   

4.
黑碳添加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杉木人工林土壤中分别添加不同用量黑碳,以0%(C0)、1%(C1)和5%(C5)添加量(质量分数)作为不同处理,通过28d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黑碳添加对土壤微生物量碳(ymc)和微生物量氮(MBN)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攘MBC含量变化趋势是前期急剧减少,后期增加,并趋于稳定;黑碳添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壤MBN含量的减少,并随着黑碳添加量的增加,土壤MBN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整个培养过程中,除第1d外,黑碳添加处理的土壤MBC和MBN含量始终高于对照处理,C5〉C1〉CO.同时,土壤可溶性碳(DOC)和可溶性氮(DON)含量也因黑碳的添加而呈现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对肥料响应的一般趋势,采用整合分析方法综合了与无机和有机肥料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有关的观察结果(N:氮;P:磷;NP:氮和磷;PK:磷和钾:NPK:氮磷钾;OF:有机肥;OF+NPK:有机肥和氮磷钾)。PK、NPK、OF和OF+NPK的添加分别使总磷脂脂质脂肪酸(PLFA)增长了52.0%、19.5%、334.3%和58.3%。NP、OF和OF+NPK的添加分别使真菌增加了5.6%、21.0%和8.2%。NP,NPK和OF的添加分别使细菌增加6.4%、9.8%和13.3%。NP和NPK添加分别使放线菌增加7.0%和14.8%。硝酸铵添加减少了革兰氏阴性菌(G–)。氮添加增加了农田中总PLFA、细菌和放线菌,减少了森林中的细菌和真菌,以及草地中的F/B比值。氮磷钾添加增加了森林而不是农田中的总PLFA。氮的添加速率与氮的添加对革兰氏阳性细菌(G+)和G–的影响呈正相关。因此,不同肥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可能不同。有机肥料比无机肥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具有更大的积极作用。肥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因生态系统类型而异。氮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与氮添加形式和氮添加速率有关。  相似文献   

6.
KF-862氯化钾防结块剂实际应用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玉龙  赵亮 《盐湖研究》2010,18(1):46-48
氯化钾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基础无机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氯化钾产品85%直接用作肥料,其余部分作为生产苛性钾、硫酸钾、硝酸钾和磷酸钾的原料。针对察尔汗盐湖生产的氯化钾产品,进行了在生产与运输过程中的防结块问题试验研究,并给出了初步试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
碎石土古滑坡体水理性质特殊,特别是对强降雨的响应。大量工程经验表明,堆积体斜坡具有高渗透性、强贮水性及吸水性等诸多水理特性,这些特性主要受控于土体中各种孔隙、裂隙以及土体矿物成分等。堆积体斜坡对降雨响应过程中形成的暂态饱和区是浅层易滑区。表层发育有一定厚度土层的斜坡,可以防止滑带水分的过度蒸发,保证了滑带内的水-岩化学作用在时间上,尤其是无降水入渗的旱季的连续性。对堆积体稳定性不利。  相似文献   

8.
以典型沙质草地为研究区域,通过养分和水分添加控制试验,研究了群落尺度上生产力的变化及其对不同养分和水分处理响应的差异。从不同功能群植物地上生物量对养分和水分响应分异的角度揭示群落尺度初级生产力的变化机理。结果显示:(1)单纯的氮素、磷素、水分添加对群落生产力的影响不明显,只有养分和水分交互作用才能显著增加群落生产力。氮素添加×冬季增雪、氮素添加×夏季增雨、磷素添加×夏季增雨处理使得群落生产力比对照分别提高了85.1%、107.9%、57.2%。(2)氮素添加×冬季增雪处理后群落生产力比磷素×冬季增雪处理高出86.7%,表明虽然水分添加提高了植物对氮素与磷素的利用效率,但水分添加后植物对氮素的利用效率更高。(3)不同功能群植物地上生物量对养分和水分添加的响应程度不一致。总体而言,养分和水分添加对禾本科植物生物量的影响最明显,对杂类草植物生物量的影响不明显。单纯磷素添加明显降低了群落中禾本科植物的生物量,比对照低61.9%;冬季增雪、夏季增雨增加了群落中豆科植物的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193.3%、220.5%;氮素添加×冬季增雪、氮素×夏季增雨显著增加了禾本科植物的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80.4%、91.6%。  相似文献   

9.
理解土壤可利用性氮(N)如何与土壤酸化和可利用性磷(P)共同作用影响土壤-大气界面CO_2、CH_4和N_2O气体交换,对于揭示生态系统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机制尤为重要。本研究在中国亚热带地区混交林中设置了N、P和酸添加实验以理清在N添加下酸和P添加如何影响CO_2、CH_4和N_2O气体交换。结果表明,(1)N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对CO_2释放无影响;(2)N、P、N+P和N+P+酸分别降低了21.1%、15.7%、39.1%、26.6%和28.4%的CH_4;相比于N、P单独添加,NP共同添加降低了CH_4吸收,表明N添加和P添加在抑制CH_4吸收上具有加和效应;(3)N、N+P、N+酸和N+P+酸分别增加了158.6%、176.0%、117.2%和91.8%的N_2O释放;N_2O释放在N+P+酸处理中显著低于N+P处理,与N添加和N+酸添加无显著差异,表明在N添加下,仅P丰富的条件下,酸添加才能够缓解N_2O释放。我们的结果证实,在N和P共同限制的酸性土壤森林生态系统,低P将会抑制N沉降引起的土壤CH_4吸收。低P时,N沉降引起的土壤酸化与其引发的N_2O释放无关。  相似文献   

10.
土壤CO_2释放是土壤碳转化的关键过程。氮(N)添加及植物枯落物的分解对湿地土壤CO_2释放速率有显著影响,在全球大气CO_2浓度和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闽江河口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24 d的短期培养实验,研究不同氮浓度和不同枯落物添加对闽江河口湿地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两种植物枯落物添加处理显著促进了湿地土壤CO_2释放速率(P0.05),也显著增加了闽江河口湿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和pH(P0.05)。两种枯落物添加处理下,培养初期(0~9 d)枯落物可溶性有机碳快速释放和pH升高可能是导致土壤CO_2释放峰值时间提前的主要因素。(2)枯落物添加后不同浓度氮输入对湿地土壤CO_2释放速率均具有显著影响(P0.001),但两种枯落物对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P0.05)。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土壤微生物量氮(MBN)的变化是影响不同枯落物在氮添加后培养前、后期土壤CO_2释放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滇中红层含盐层水文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层沉积环境多样,易溶盐会在一些区段富集形成含盐层。含盐层岩石矿物成分复杂,可溶岩和可溶性矿物含量较高,更易形成溶隙、溶孔,地下水类型以溶蚀裂隙孔隙水为主,水质复杂,水化学成分、含量与易溶矿物成分、含量关系密切。云南红层地下水勘查示范成果表明,滇中红层含盐层浅部全-强风化带含盐层容易淋滤沉着形成自封闭带,富水性较差,地下水位以下的中等-微风化带岩层透水性好,富水性强;含盐层区亦有可饮用淡水分布,补给、排泄条件好的裸露型含盐层中水质较好,循环条件差的埋藏型、覆盖型含盐层中水质较差;浅层地下水水质随深度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盐效应是个应用广泛的概念,在化学相关学科中存在不同释义。现在出现一些对盐效应概念的曲解外延,如在化学交叉学科中出现"正盐效应"的提法;也出现"盐效应有时又叫非共同离子效应"的提法。不是盐的酸、碱、有机物等也可作为盐析剂,许多超出盐效应概念界定范围的同质现象出现,反映盐效应有一定局限性。通过盐效应在国内发展途径与适用例的回顾与辨析,提议统一盐效应。  相似文献   

13.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越来越高,为我国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由于人们对盐湖生态价值缺乏认识,盐湖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先开发后治理的趋向,使盐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下降,严重阻碍了盐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盐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对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及实现可持续利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系统回顾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结合盐湖生态系统服务的特点,对比分析其适用性及优缺点。结果表明,采用CE法对盐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具有很大的优势,能较好且全面地体现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盐湖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锂及其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其优越和独特的性能,需求量逐年增加。锂矿床类型主要有锂辉石、锂云母、透锂长石等固体型和盐湖型等液体矿。固体锂矿经过多年开发,采富弃贫,品质已临近经济下限,开发利用盐湖卤水和油田卤水中的锂资源日益受到重视。中国盐湖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盐湖中蕴藏着大量的锂资源,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高科技等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领域,为保障资源供给和能源安全,分离盐湖中的锂资源十分迫切和必要。锂分离技术有吸附法、膜法、化学沉淀法、萃取法、结晶法、浮选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和不足,而吸附法适用于低品位、高浓盐、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锂的分离。为此,总结了有关吸附法(电吸附)分离盐湖卤水中锂的原理、进展和优缺点,并总结和提出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基于盐湖资源的硝酸熔盐储能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阳能光热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作为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核心技术,熔融盐以热容量大、粘度低、蒸汽压低、使用温度范围宽等诸多独特的性能优势,成为光热发电储能的首选。相比之下,硝酸熔盐具有优良的传热和流体流动等特性,使其在光热储热系统中的性能优势较为突出。我国盐湖地区具备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发展空间和优势,丰富的无机盐资源可以降低相关相变储能材料的生产成本,有利于推进太阳能的规模化发展、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据此,立足于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以硝酸盐系列传热蓄热介质的工业应用为背景,针对产业化的二元硝酸盐熔盐做了更深入的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添加硝酸镁,制备了低熔点的三元熔盐储能材料;并将碳纳米管引入到硝酸盐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其导热性能。这不仅为硝酸熔盐储热材料的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其在光热发电的应用打开了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江苏沿海互花米草盐沼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收集1988~2001年12个时相的江苏盐城幅卫星影像,提取双洋河口至梁垛河闸之间的互花米草盐沼,统计不同时期的分布信息。分析表明:互花米草盐沼在江苏扩张非常迅速,到2001年7月互花米草盐沼分布面积达129.28km^2,从射阳河口至梁垛河闸之间的潮间中上带泥滩大部分已被互花米草盐沼所覆盖;由于生态位的影响,互花米草盐沼沿平行于海岸线方向扩张速度快于垂直于海岸线方向的扩张速度;依据野外调查和卫星影像分析,互花米草盐沼扩张可分为立地、快速扩张及成熟3个阶段。此外,还对互花米草盐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熔盐相图智能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包括三千多个已测定的二元、三元熔盐系相图的熔盐相图智能数据库。在建库过程中 ,运用原子参数 -模式识别方法总结已知相图几何特征与其组分元素的原子参数 (离子半径和电负性 )关系的半经验规律 ,并将其用于未知相图几何特征的预报。还将若干不符合上述规律的已测相图列为可疑对象 ,对其重新作实验测定。通过这一做法 ,纠正了前人报道的忽略了某些中间化合物的相图 ,证明这些相图存在CsCaBr3 ,Cs2 CaF4等中间化合物。另一方面 ,还通过实验否定了前人声称发现的KNO3 -KI等相图的中间化合物。这说明 :原子参数 -模式识别算法和实验验证相结合 ,是一种对有疑问的相图评估的有效方法。熔盐相图智能数据库还具有根据原子参数 -模式识别方法对部分未知相图的若干特征的预报功能。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这类智能数据库的研究方法对水 -盐系等相图研究也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探讨老卤添加芒硝(芒硝水)的方法富集硼锂原理以及各种控制手段应用的限制因素,认为老卤添加芒硝水较适合盐湖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19.
稳定氯同位素及其应用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稳定氯同位素的分馏作用有限,同位素比值变化小,测定精度要求高。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一直未能发现自然界稳定氯同位素组成的变化。随着测定技术的不断发展,氯同位素的分馏效应逐渐得到证实,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已将氯同位素应用于海水、地表河流水、地下水、盐湖、古代蒸发岩(盐)和热液矿床等方面的地球化学研究中,对水体演化和矿床成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工作充分表明氯同位素在水体演化和成矿理论研究以及矿产勘查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尤其在我国开展蒸发岩(盐)氯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氯同位素的应用地球化学研究目前尚处于发展时期,更深入的研究还有待于测定方法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对不同地球化学体系氯同位素的系统测定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