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廷儒教授是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全新世分会副主任委员。周先生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新生代古地理研究的开拓者。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系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地理学报》副主编。 周先生1909年2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新登(今富阳)县松溪镇一个小商家庭,九岁丧父,小学毕业后,远离家乡到  相似文献   

2.
周廷儒教授1989年7月18日在北京病逝。周先生1909年出生于浙江新登。193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1946年赴美留学,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  相似文献   

3.
申元村 《地理研究》1997,16(1):105-105
“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专业委员工作议在郑州召开由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三个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承办、河南省地理学会及河南大学地理系协办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11月6日至10日在我国中原大地名城郑州市高山饭店举行。来自全国80多个单位23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是我国地理学会第1次以三个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自然、经济、人文地理学家共聚一堂,共同研讨一个命题—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大型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4.
张国友  倪挺 《地理研究》1998,17(3):336-336
由中国地理学会、香港地理学会、香港大学地理与地质系、香港中文大学地理系、逸夫书院、香港浸会大学地理系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发起组织的“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国际地理学术讨论会”于1998年8月13日~15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5.
应香港中文大学地理系主任杨汝万教授,副主任黄钧尧博士的邀请,河南省科学院副院长林富瑞同志于1987年3月9日—14日对贵校进行了为期6天的讲学和访问考察活动,得到贵校地理系领导和师生的热情欢迎与接待,达到了预期目的。 在港期间,副研究员林富瑞同志3月10日上午给该系研究生作了“关于区域地理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的报告”;当日下午给本科一、二年级学生(60多人)作了“关于生产布局原理(结合河  相似文献   

6.
由全国综合自然地理学青年研究会、河南地理所、河南大学地理系等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综合自然地理学青年学术研讨会”于1990年4月13日至16日在河南郑州召开。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28个单位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提交会议论文50余篇。 这次会议得到河南科学院、河南地理所、河南大学及河南大学地理系等单位领导及老一辈地理学家的大力支持。河南科学院副院长陈光耀、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才安、河南地理所所长宋延洲、河南大学地理系主任李克煌等到会祝贺并做了重要讲话。综合自然地理学家陈传康、全石琳、司锡明、潘树荣、毛继周、伍光和、过宝兴等到会祝贺并为代表们作了非常生动的学术报告。黄秉维、景贵和、刘胤汉等也为大会发来贺电或贺信。 这次会议的宗旨是,学习老一辈,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更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在这个前提下,与会的老一辈和青年代表就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发展趋势、土地系统研究、人地关系及  相似文献   

7.
李正芳同志因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于1993年11月22日19时20分,在郑州不幸逝世,享年57岁。李正芳同志1936年10月19日出生在辽宁省法库县老边村。1956年7月高中毕业后,考入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及工程地质系学习,1960年11月由长春地质学院毕业,经国家统一分配到开封师范学院地理系任教,1962  相似文献   

8.
受国家教育委员会委托,西北高等师范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和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于1987年7月15日至8月5日在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举办了全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应用讲习班。来自华南师  相似文献   

9.
《地理研究》1991,10(3):105-105
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九三学社社员、北京大学教授林超同志,因病于1991年6月1日23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林超教授1909年4月13日生于广东省揭阳县。193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留校任地理系助教。1934至1938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系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山大学教授、地理系主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地理学会举办的河南省首届青年地理工作者科学讨论会于1987年5月12—14日在河南大学地理系召开,得到了河南大学、河南科学院及老一辈地理学家的支持。河南大学校长李润田、付校长陈顺卿、副书记王才安、河南科学院副院长林富瑞到会祝贺并做了重要讲话,河南省地理学会的常务理事们参加了会议。一些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及记者也参加了会议。国内著名学者瞿宁淑、艾南山、朱德威、司有元发来贺电及贺信。  相似文献   

11.
为响应钱学森同志关于建立“地理科学”的号召,推动地理科学进一步发展,中国地理学会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于1991年10月29日—11月15日举办了“地理建设理论与方法”研讨班。研讨班由  相似文献   

12.
由河南省地理学会和河南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河南中学地理教学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1月15—19日在鹤壁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各地市分会和教学研究单位的代表,以及鹤壁市科协、教育局和矿务局的领导同志,鹤壁人民广播电台、陕西《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编辑部、河南大学地理系和河南地理研究所的同志百余人。大会收到论文和展品120多篇(件)。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初、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和教学理论方法及现代化教学手段问题。这次会议明显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理学会委托湖北大学地理系主办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动态模型讲习班于一九八六年十月六日至二十五日在武汉举行,来自全国36所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地理系、地理研究所及其他有关单位共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测绘学会和中国地理学会最近在郑州联合召开了全国地图编制与地图复制学术会议。出席会议代表共160人,来自中央和27个省、市、自治区制图生产部门、地图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中国测绘学会、中国地理学会和河南省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这是继1978年第三届全国地图学术会议之后又一次规模较大的地图学术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230多篇。其中大会报告6篇,分组报告77篇。这些论文涉及地图学理论,普通地图和专第三次世界地理学术交流会议于1981年9月11—16日在厦门举行,出席代表近70名,来自全国44个单位(除高等院校地理系及世界地理研究机构的教学与科研人员外,还有相邻学科的世界地区研究所的同志们),提交论文约70篇。会议交流了从1978年春第  相似文献   

15.
简讯     
郑兴年 《地理研究》1986,5(2):108-108
南京大学地理系研究生会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河口所研究生代表团于四月十九日至四月二十一日访问南大地理系. 东道主举行了迎宾茶话会,该系领导、部分教授和中青年教师以及南京地理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和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的研究生代表也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16.
受国家教育委员会委托,中山大学地理系与联邦德国美因兹大学地理系于1989年11月9日至13日在广州中山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德地理学发展与地理教育学术讨论会》。广东省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许学强教授和联邦德国美因兹大学地理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主办,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及河南省地理学会、平顶山学院、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承办的“中国地理学会第十次全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7月20~23日在河南郑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名地理学家、  相似文献   

18.
保继刚 《地理研究》1990,9(1):98-99
由中山大学地理系和美因茲大学地理系联合主办的“中国——联邦德国地理学发展与地理教育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9日—13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广东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许学强教授、联邦德国美因玆大学地理系主任多姆尔斯教授(Manfred Domroes)主持了会议,来自联邦德国、荷兰以及香港和国内37个单位的专家学者8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国土资源调查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是由国家计委和河南省政府联合下达,列入河南省“七·五”期间重点攻关计划的大型科研项目。该课题,自1984年10月开始先进行了豫北地区的试点研究,经过22个科研部门、大专院校及有关厅局的100多名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到1988年9月按照设计要求全部完成,1988年9月25日至28日在郑州举行了成果评审会。  相似文献   

20.
应中国科学院邀请,日本东京大学地理系阪口丰教授和芬兰国家地质研究所泥炭学家拉帕拉伊宁(Eino Lappalainen)、杜依迪拉(Helmer Tuittila),分别于1981年8月1日至15日和1981年8月29日至9月23日来我国考察访问。在华期间,与长春地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共同探讨了有关学术问题,参观了我国有关科研单位和大学,以日本的泥炭地、泥炭地学基础诸问题、芬兰泥炭的野外研究方法等为题进行了学术报告,并在东北和华东等地进行了泥炭沼泽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