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试验在邦贝中星仪上进行。光电测微器由原接触测微器、光电检测器和伺服跟踪机构组成,能自动对准和跟踪星像。由穿孔纸带指令操纵机械传动装置执行:转置水平轴、安放望远镜天顶距和确定伺服电机跟踪每颗星的速度、操纵望远镜扫描来实现光电寻星和导星。用光电测微器记录星过时刻和实现观测自动化后,能从天文观测结果中消除人差和光电装置的迟滞差;减小大气抖动、天空背景和光电装置的噪音、导星和操作仪器引起的误差,提高测时的准确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2.
丽江2.4m光学望远镜自动导星系统升级改造需要计算CCD图像中实际星像中心的位置,在现有导星定心算法的基础上,利用机器视觉Canny边缘检测和椭圆拟合的方法识别星像轮廓,然后对星像直接二维高斯拟合,计算星像中心位置.研究了导星算法中涉及的天光背景参数、星像轮廓识别所需阈值、星像拟合边界参数的整定方法,总结出有效的自动导星定心方法,并开发了基于Linux平台的高速自动导星定心系统软件.软件对星像的高斯拟合结果与IRAF软件高斯拟合结果一致;同一天区相邻时间图像中星像中心偏移量计算结果也表明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一套完备的深空拍摄系统,一般包含相机、光学系统(镜头或望远镜)、赤道仪、导星设备与电脑。具体来说,三脚架与赤道仪支撑起所有的拍摄设备,并负责自动跟踪、自动寻星(Goto)与导星的执行。光学系统上装有相机与导星设备,并通过鸠尾板与赤道仪连接。电脑可以控制赤道仪的指向与相机的曝光,并且发出导星指令。  相似文献   

4.
两套DIMM系统的比对观测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为云南地区选址用的两套三孔较差星像运动监视仪系统装置和比对观测。结果表明:可这两套装置对二个不同的选址点进行视宁度对比观测。  相似文献   

5.
视宁度参数r0是现代天文选址中需要测量的一个重要物理量,而差分像视宁度监测仪(Differential Image Motion Monitor,DIMM)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测量视宁度参数r0的天文仪器。详细介绍了可进行长期视宁度监测的DIMM系统的设计方案,重点讨论了目标星指向、自动导星、自动测量和数据保存等部分。长期视宁度监测DIMM系统的部署,有助于分析已选站址或候选站址的本征视宁度,评价一个站址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6.
晚型星计算机自动光谱分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恒星形成区(SFR)中ROSAT选弱发射线T Tauri星(WTTS)进行光谱证认的过程中,发展了一套基于北京天台2.16米光学望远镜及其OMR卡焦光谱仪系统的晚型星中色散(50A/mm)光谱计算机自动光谱分类方法。对ROSAT选WTTS候选体中晚型星进行自动光谱分类的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光谱型的分类精度可达±1个次级,个别源为±2个次级。该自动光谱分类方法同时适用于其它光谱晚型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米望远镜偏置导星的检验方法和结果,并讨论了误差原因。 偏置导星是利用主光路上的被观测天体附近的亮星,来进行导星的装置。寻星棱镜位于组合滑架上,由x、y两个方向的丝杆,使组合滑架在视场里移动而找到导引星。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了云南天文台一号CCD系统在一米望远镜Coude摄谱仪f=1900mm照相机上,用于恒星光谱观测的光路,机械调整装置及3900A—5200A波段的部份观测结果,观测表明可提高1.5—3个星等。  相似文献   

9.
光电导星装置是自动化光电测微器中星仪中的主要部份。本文介绍它的基本原理,并对电路进行了分析。实际观测使用表明,导星精度达到优于10″。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10.
在对恒星形成区(SFR)中ROSAT选弱发射线TTauri星(WTTS)进行光谱证认的过程中,发展了一套基于北京天文台2.16米光学望远镜及其OMR卡焦光谱仪系统的晚型星中色散(50A/mm)光谱计算机自动光谱分类方法.对ROSAT选WTTS候选作中晚型星进行自动光谱分类的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光谱型的分类精度可达±1个次级,个别源为±2个次级.该自动光谱分类方法同时适用于其他光谱晚型星.  相似文献   

11.
地基广角相机阵由36个广角相机拼接组成,主要观测目标为光学瞬变源,具有超大视场、高时间采样率、实时数据处理的技术特点。实时自动调焦对于系统自动化观测与提高科学产出至关重要。自动调焦的核心目标为提高图像的能量集中度,目前常用评价指标如星像50%能量半径、点扩散函数的半高全宽均存在计算量过大的问题。基于地基广角相机阵调焦过程中星像中心区域能量变化大、星像总流量及分布范围基本不变这一点,提出了通过统计中心区域流量占星像总流量百分比的快速清晰度评价算法,并对两个流量孔径展开详细研究。进一步对算法中流量计算方法进行简化,细化了背景取值、选星标准、选星数目等对算法有影响的参数,最终确立了一套适用于地基广角相机阵系统实时自动调焦的清晰度评价算法。算法结果准确,单图运算时间在0.1 s左右,满足系统快速自动调焦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接上期) 小行星掩星 此程序可以计算小行星、行星和其卫星掩星的预报,预报的结果可以在屏幕上直接显示出来,也可以直接打印或存到文件中。在计算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更新小行星轨道根数,有两种方法:一是使用软件自动下载更新(你的电脑里需要安装FTP软件),使用软件自动下载更新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型号为XX1340三级象增强器被加装在云南天文台一米望远镜20厘米导星镜上,提高了导星镜认星、导星能力。导星星等增加2.76等,可看到14.5等星(目视星等)。它可用于恒星导星及目视观测,也可以用于其它天文观测的导星及目视观测。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了用簿型CCD作为探测器的Coude高色散光谱系统的光路,机械调整装置,可用色散,一次可摄波段,光栅转角的计算,滤光片的选择。 从1987年11月起,对该系统进行了一年的试观测,获得了较好的结果,本文给出了从3900(?)—11000(?)的观测结果。观测结果表明可提高1.5—3个星等。  相似文献   

15.
●天极F900-114大口径反射式 物镜口径为114毫米、焦距900毫米的高精度凹面反射镜,表面硬度层。出口型金属烤漆镜身,三只高质量金属目镜,45~450六种倍率,分辨率为1″,观测极限星等12等。寻星镜为复合透镜组成,放大6倍。架台为TJ-02型金属冰花烤漆自动跟踪赤道仪,上有地理纬度指示盘,可准确调节极轴高度,赤经有0~24小时度盘指示,赤纬有±90°度盘指示,并配有双微调装置,可精确跟踪天体。二段伸缩式加重铝制三脚架,配专业太阳滤色镜、月亮镜、平衡锤、摄影接口。它的特点是口径大、集光力强、无色差、分辨率高,特别适用寻找发现新星、彗…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北京天文台新研制的光电光度计。本光度计是带有微计算机星天交替式的。可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星天和滤光片自动转换。可以很方便地进行随机采集和连续采集,可以实时显示数据和处理观测结果。已经正规观测两年多,取得了一批观测成果,精度可达±0.003~m,能很好地归化到国际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三年八月我们把光增益高的三级象增强器引用到天文仪器中。设计了象管导星装置。经过实验证明:它的运用使一米望远镜的导星能力提高了三个星等。一九八四又设计研制了象管摄谱系统,并在一米卡焦摄谱仪上进行了试观测。 经过实验室和试观测证明:使用该系统后使一米望远镜卡焦摄谱能力对不同的波段  相似文献   

18.
从我第一次把照相机接上望远镜对准星空拍摄,时间已经过去了六七年。为了拍出好的深空作品,我做了很多努力:望远镜从普通折射换成了无色差的叩折射镜;赤道仪由手动导星到实现了电脑控制的自动导星;相机也改装成了拍摄天文的专用滤镜;为了对抗上海郊区的光污染,还用上了进口的深度光害滤镜。可最终的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每每看到星空照上总也擦不净、抹不完的光害噪点,心中不由得感慨:环境啊环境,只有好的环境才是决定作品效果的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为云南地区选址用的两套三孔较差星像运动监视仪(DIMM)系统装置和比对观测。结果表明:可以用这两套装置对二个不同的选址点进行视宁度对比观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Python设计和实现自动测光程序。首先扫描文件名实现文件分类;然后进行数据检查、预处理与孔径测光,并保存测光数据;最终由观测者指定目标星与比较星,程序从测光结果中提取相应星等与观测时间等数据,获得基于较差测光法的光变曲线。为解决数据提取中星图匹配问题,提出自动追踪移动目标的基于向量特征星图匹配算法,能自动匹配偏移较大的星图,并跟踪不断移动的小行星。使用本程序分别处理双星和小行星观测数据,并与IRAF(Image Reducation and Analysis Facility)测光结果比较,测光结果最大偏差分别为0.04 mag和0.043 mag,标准偏差分别为±0.005 mag和±0.007 ma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