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泥盆系发育完好、地层类型齐全、矿产丰富,曾吸引了许多学者前来调查研究,但仅限于地层古生物、生物礁、矿产、沉积相古地理等方面的探讨。对于诸如沉积盆地的构造背景的研究,虽然时有提及,但论述多不详细。为此本文试从晚泥盆世的沉积建造与构造活动这一侧面来探讨广西晚泥盆世构造环境及其活动特征。 沉积建造是在一定的大地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岩石组合体。大地构造控制着盆地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志留纪地层沉积特征的剖析,结合志留纪沉积前古地貌研究和沉积体系研究,分析了地层超覆圈闭、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岩性上倾尖灭、侧向相变以及火成岩圈闭等4种非构造圈闭主要类型及其形成条件。在层序地层、沉积体系展布和油气成藏条件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非构造圈闭的形成条件,明确了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有利储集体展布,指出有利的勘探区带主要是围绕满加尔坳陷和阿瓦提坳陷为主。  相似文献   

3.
玛湖凹陷是准噶尔盆地西北部的重要富烃凹陷和大型地层岩性油藏勘探区域,形成多层系的大型地层岩性油气藏。为了查明该区油气分布规律,应用构造层序分析法,通过岩芯观察和地震、录井、测井等资料,对二叠系—三叠系油气主要赋存层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玛湖凹陷二叠系—三叠系存在多个大型地层不整合面,可划分为下二叠统、中二叠统、上二叠统—三叠系等构造层序。二叠纪到三叠纪,玛湖地区经历了断陷、坳陷和大型坳陷斜坡三大演化阶段,形成了三大构造层序的叠置。下二叠统为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的箕状结构构造层序,北部地层厚、南部地层薄,在北深南浅的箕状结构背景下沉积,凹陷区为分布广泛的细粒混积岩,为优质烃源岩建造,朝向斜坡区岩性逐渐变为砂岩、砾岩;中二叠统为坳陷构造背景下形成的中部厚、周缘薄的构造层序,发育盆地边缘扇三角洲,表现为盆大、水浅,盆地边缘扇体有限,盆内砂泥互层沉积;上二叠统—三叠系,玛湖地区处于准噶尔大型坳陷盆地的西北部斜坡区,在浅水、缓坡和湖侵背景下形成大型退覆式扇三角洲沉积,砂体呈纵向叠置、横向连片分布。三大构造层序的纵向叠置,形成了该区多层分布地层-岩性或构造-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4.
内蒙迪彦庙地区早二叠世寿山沟组地层发育良好,岩性相对稳定,变质、变形程度较低,是研究区范围内早二叠世地层层序研究的理想地区。该课题逐层实测了寿山沟组剖面,从剖面的岩性地层入手,着重分析了迪彦庙地区早二叠世的岩性组合特征、基本层序、沉积旋回特征;同时根据古生物化石类型和组合,推断该区域形成的地质时代和沉积环境。研究表明:寿山沟组剖面厚度为9598.98m,根据岩性和粒度的大小,可分3个岩段:一段为滨浅海浅海陆棚沉积;二段、三段为一套浊流沉积岩系,发育特征性浊流沉积构造,为典型的复理石建造。  相似文献   

5.
小秦岭金矿田地处豫陕两省交界地带,已发现含金石英脉1100余条,探明金矿储量巨大。为我国重要脉金产地之一,具有一定的成矿远景。一、矿田地质概况区内广泛出露的太古界太华群地层,自下而上分为:蒲峪组、焕池峪组、闾家峪组、观音堂组和抢马峪组等五组。它是一套中—深变质岩系。主要由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各类混合岩夹大理岩、石英岩组成,变质相以角闪岩相为主,局部具麻粒岩相。原岩为中—基性火山喷发岩碎屑岩及碳酸盐岩沉积建造。矿田构造受秦岭纬向构造体系所制约,又受太行山新华夏系和祁吕贺山字型前弧东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构造—地层法”,在分析秦岭群构造变形和变质史的基础上,结合沉积建造和同位素年龄,探讨秦岭群时代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1∶50 000陕西镇巴—高川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发现镇巴地区和高川地区二叠系具有完全不同的岩石组合特征及生物化石,前者主要为一套稳定的碳酸盐岩相沉积,后者主要为一套较深水相黑色岩系沉积。经对典型地区实测剖面、古生物及岩石组合特征详细对比研究,发现二者虽然时代相同,但是不能横向对比,应为同期异相的产物。在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基础上,探讨上述二叠系所表征的区域构造意义。两套二叠系岩相的差异性说明镇巴地区和高川地区当时曾分处在不同的沉积-构造环境:镇巴周缘以米仓山和星子山地层小区为代表的物质建造与扬子地块整体升降和海水的频繁进退密切相关,而高川周缘以褚河地层小区为代表的物质建造则更可能与早期地壳隆升、晚期地壳张裂成盆和海水贯入有关。综合区域地质资料研究认为,高川地区地层系统与勉略带地层系统相似,表明其早期与勉略带有着大致相同的构造演化史,也表明高川盆地曾经是晚古生代勉略裂谷—有限洋的一部分,只是被后期构造改造而残存于现今高川一隅。  相似文献   

8.
鲁西是山东省古生代非金属矿的重要产区。自寒武纪早期至二叠纪晚期,形成了海相-海陆交互相-陆相沉积地层及-系列非金属矿沉积建造,有:寒武纪的石英砂岩、石膏、石灰岩、泥灰岩、木鱼石等含矿沉积建造;奥陶纪的白云岩、石膏、石灰岩等合矿沉积建造;石炭纪的硬质耐火粘土、软质耐火粘土、膨胀粘土岩、高岭土等含矿沉积建造;二叠纪的膨胀粘土岩、硬质耐火粘土、石英砂岩等含矿沉积建造。这些合矿沉积建造区域分布稳定,与华北地台区内其他一些地区同类含矿沉积建造可以对比。山东古生代非金属含矿沉积建造的总结和研究,对有关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应用和普查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前寒武纪末期古地貌控制着后期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与古地理展布。通过野外剖面、岩芯分析、测井数据等建立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选取寒武纪SS1最大海泛面(徐庄组沉积晚期地层)为标志层,通过残余厚度印模法,并结合古地质图分析,对研究区前寒武纪进行古地貌恢复,明确了前寒武纪沉积背景、构造格局及物源方向。总体上,前寒武纪鄂尔多斯盆地南、北濒临秦祁海和兴蒙海,东、西被贺兰和晋豫陕坳拉槽所夹持,古地貌东北高、西南低,受秦祁海影响最大,可将其划分为3个古构造地貌单元:高地剥蚀区、受古构造控制形成的坳陷区以及处于剥蚀与沉积过渡地带的斜坡阶地区。通过研究前寒武纪末期古地貌与寒武纪早期烃源岩分布认为,拉张活动背景下的坳陷带以及斜坡带是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早期烃源岩发育的有利区块,前寒武纪古地貌格局影响了寒武纪早期烃源岩发育与分布。恢复古地貌形态对于揭示物源供给,研究沉积物搬运、平面和纵向展布特征,探究沉积、沉降中心的迁移规律,以及进一步揭示生储盖组合和分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陕西泾阳一带奥陶系灰岩矿床的形成及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西泾阳一带地层分析研究,该区以碳酸盐台地相沉积为主,岩性岩相稳定,沉积厚度大,原始沉积构造明显,是优质水泥灰岩形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罗圈组堆积冰碛在沉积海盆地中的搬运方式主要为浊流,由浊流沉积物的层状构造特征(块状、似层状、层状、板状)和组合方式可反映其移动距离的远近和相对海平面变化情况。在陆源物质供应间歇阶段,沉积海盆地中生成碳酸盐岩沉积,构成连接含小壳化石的深海沉积与不含化石的浅海沉积的物理地层纽带。罗圈组为一穿时地层单位,时代为震旦纪—早寒武世。罗圈组与东坡组是因陆源物质搬运距离远近、沉积环境改变所形成的同期异相沉积  相似文献   

12.
甘南在加里东运动后,地壳的波浪凹陷转移到加里东褶皱带以北,形成了从中泥盆世到中三叠世的沉积坳陷带。甘肃的铅锌矿的基础是中泥盆统地层的沉积作用。波浪状镶嵌构造又是铅锌矿形成的构造条件,它决定着铅锌矿的迁移,也控制着矿的富集。而沉积地层的形成及其与构造运动发展的统一和相辅相成正是今后找矿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在荆山群建组剖面实地研究的基础上,补测了野头组的禄格庄剖面,考察了荆山区至平度区荆山群的相变规律,采用数学地质方法研究荆山群地层结构及生成环境,得知:荆山群无论在原岩建造、岩性组合、生成的古地理环境均不同于胶东岩群。荆山群形成于不稳定的冒地槽环境,相变剧烈,由荆山区至平度区厚度锐减,火山活动减弱。荆山群在总体上表现为三大周期,对应三个组,各组内部具有不同的沉积韵律和拟周期,野头组火山沉积和禄格庄组的砂泥质沉积是荆山群金的高丰度部位。野头组的火山建造形成于海底裂陷环境,金主要赋存在正常沉积与火山沉积的交变带中。产于进入火山活动和由火山活动转出的历史阶段,属火山喷气—溢流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济阳坳陷细粒沉积岩形成环境及沉积构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膏岩盐、碳酸盐岩分布规律和地层水特征,结合锶同位素、碳同位素和薄片资料,研究济阳坳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高灰质泥页岩细粒岩沉积形成环境.结果表明:沉积岩属于封闭半咸化—咸化安静湖盆的产物,不仅发育大量代表静水条件的纹层,还发育代表水动力较强环境的交错层理、冲刷面等沉积构造.纹层主要包括波状钙质纹层、水平隐晶钙质纹层、水平亮晶钙质纹层、水平泥质纹层和水平含粉砂泥质纹层,形成主要受气候、盐度、水深及物源供给等因素控制;交错层理和冲刷面为该地区最为特殊的沉积构造,成因与风暴、泥质浊流和絮凝作用有关;脊突构造与泥岩中水快速排出有关.这些沉积构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细粒沉积动力机制研究,也为细粒沉积体系划分、细粒沉积层序地层等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西天山温泉地区广泛发育泥盆—石炭纪火山—沉积地层,布拉格达瓦一带出露的托斯库尔他乌组发育一套由滨海间夹陆相—滨浅海相—浅海相过渡的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的沉积建造,沉积物源主要为中酸性火山岩,碎屑颗粒沉积速度较快,属于近源沉积,蚀源区构造环境具活动性质,形成于未切割的活动岛弧。火山岩呈夹层、透镜体状分布于托斯库尔他乌组地层中,火山作用具周期性间歇喷发的特征,岩相表现为爆发—喷溢—沉积—爆发—沉积—爆发的周期性特点。火山岩属钙碱性岩石系列,火山岩浆对应的俯冲深度为上地幔。火山岩微量元素Nb,Sr,P,Ti,Ba为亏损型,Th,Zr元素富集,与岛弧环境密切相关;Nb/Ta为11.96~15.19,略低于原始地幔值,Zr/Hf为30.17~38.20,与原始地幔值相近。稀土总量∑REE为(186.57~208.58)×10-6,轻重稀土比值为5.38~6.13;(Ce/Yb)N为3.90~4.48,(La/Yb)N为4.67~6.70,δEu为0.28~0.49,属于轻稀土富集型,显示为负铕异常。根据沉积物源区分析及主、微量元素特征,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认为晚泥盆世托斯库尔他乌组沉积建造所反映的构造环境为消减带俯冲碰撞的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为落实渤中21构造东二下段岩性圈闭类型及规模、储量规模,在对渤中21构造区古地貌背景和沉积体系演化模式的耦合分析基础上,通过井震标定、精细地震追踪、宏观地震相组合及多属性分析,与渤海已钻探典型湖底扇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气层段为湖底扇型岩性圈闭。渤海湖底扇从成因机制上分为与早期继承性发育坡折带,以及与大型三角洲建造形成的同沉积坡折带密切相关的2种类型。渤中21构造区湖底扇成因与大型三角洲建造形成的同沉积坡折带相关。在成因模式指导下,通过对湖底扇沉积厚度、地震微相特征分析,用地震岩相正演模拟方法对湖底扇富砂区范围进行圈定,落实湖底扇岩性圈闭边界,为渤中21构造区储量计算和勘探评价提供依据,为开展隐蔽油气藏勘探提供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17.
辽东硼镁石型硼矿床赋存于早元古宙富铁、硼火山沉积岩建造中,表现出明显的地层岩性控矿性。硼的成矿作用是多期的,沉积成矿作用是基础,变质成矿作用对原始沉积矿床起了改造和富集作用,构造变形作用使硼矿体发生了重就位。硼矿床的硼质来源以火山源为主,陆源为次,矿床成因属叠生层控变质火山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后期改造与砂岩型铀成矿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地层接触关系、沉积建造、构造变形、主要构造变动事件及同位素测年等资料,对盆地后期改造期次、类型及分布进行了分析。盆地改造作用发生于晚侏罗世以来,可分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白垩世末—古新世、始新世—中新世及中新世末—现今5个阶段,改造形式包括抬升剥蚀、冲断褶皱、叠合埋藏、断陷分隔及热力改造等,并且在空间上有明显的不均一性。盆地后期改造与砂岩型铀成矿的关系密切。提出了晚侏罗世以来多期抬升剥蚀期控制着砂岩型铀成矿作用的发生形成,构造抬升(掀斜)区控制着铀矿的空间展布,而冲断褶皱、叠合埋藏、断陷分隔等改造作用使含矿层变形破坏、深埋或与地下水补给区分割,对铀成矿作用不利。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构造运动不仅控制地史时期地壳上的沉积建造展布、岩浆活动、火山喷发及区域变质作用,同时各种构造还为含矿流体的运移和沉淀提供通道和堆积场所。因此,通过聚矿构造研究,用类比法或理论分析法,进行成矿定位预测,应该是地质理论找矿基本的方法之一。 近几年来,作者参加了湘南粤北铅锌矿和长江中下游铜铁多金属矿床的专题研究,有所发现:  相似文献   

20.
增生楔是主动大陆边缘“沟-弧-盆”构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由于其处于板块俯冲前缘,增生楔地质背景复杂,构造改造强烈,同时大规模推覆构造导致地层多期重叠,沉积发育复杂,给增生楔地区的石油地质条件研究带来难度。以缅甸增生楔为例,通过选取代表性的区域地质剖面,结合相关地层资料,对增生楔地区构造变形、沉积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增生楔形成初期,由于构造运动强烈,增生楔盆地处于发育初期,整体勘探潜力较小。到了中期,增生楔盆地由于地层沉积厚度较大,新地层受构造改造作用影响较小,为勘探有利区,而增生楔斜坡虽然沉积厚度较大,但由于其构造作用强烈,不利于大型油气田的形成。在增生楔发育后期,海沟盆地下部发育海相地层,而上部处于滨浅海环境,地层沉积厚度较大,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同样,在发育成熟的增生楔盆地,由于其沉积厚度及盆地面积较大,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