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贯彻煤田地质工作方针,局在今年4~6月间分别组织了第六届优质地质报告评选和第三届新发现煤炭资源、水资源项目的评审。根据评选和评审结果,中国煤田地质局决定: (一)授予下列20件各类地质报告为“优质地质报告”。分别颁发奖状和奖金,并向报告主编人员颁发证书: (1)河南煤田三队提交的“河南省荥巩煤田计河井田勘探(精查)地质报告”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质量、品种、效益年”。效益的核心是质量,质量是指满足使用要求所具备的特性,即适用性,它包括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两方面。地质行业的产品就是地质报告,地质报告及其有关的各项工作质量,构成煤田地质工作全部质量,而按时提交优质地质报告,是煤田地质工作质量的集中反映。 去年7月全国开展了第二次地质工作质量检查,作者得以了解到一些主要情况,现将有关数据作一整理报道与分析,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谈一点看法,不当之处,请予指正。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编制煤田地质报告环保篇章的意义、潜在环境问题识别和预评价,概括介绍了环保篇章的内容,旨在推动和加强煤田地质报告环保篇章的编制工作,为管理机构、产业部门提供开发煤炭资源的决策依据,并为以后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德艺双馨王觉艺 1953年王觉艺毕业于燃料工业部干部学校,分配 到煤炭工业部西安设计院工作,由于听从了我国煤地质元老王竹泉的建议, 主动请缨到地质队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先后参加了渭北煤田、陕南 镇巴煤田、山东兖州济宁井田的地质勘探工作,参与主编了铜川矿区、蒲白矿区等详查勘探地质报告及南井头井田地质勘探报告、镇巴侏罗纪煤田水磨沟井田精查地质勘探报告、盐场矿区严家湾井田普查地质勘探报告、柳家河井田普查地质勘探报告等数十件地质成果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为渭北老煤炭工业基地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从1985年第一届全国煤田地质科学技术大会以来,煤田地质战线广大科技人员继续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工作方针和上级部门的科技会议精神,结合煤田地质工作的实际情况,继续执行“以煤炭工业的战略布局和规划为指导,采用技术经济合理的勘探方法,讲求经济效益的科学管理,按时提交优质地质报告,为煤炭工业的生产建设提供可靠资源”的煤田地质工作方针,在煤田地质工作战略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6.
从福建省50多年来承担煤田勘查的队伍演化、煤田地质勘查发展历程、五大煤炭基地勘查简介、煤田地质勘查及研究主要成果等方面进行回顾,总结了福建煤田地质勘查的基本经验和体会,对今后煤田地质工作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八年来,河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先后在焦作、平顶山、禹县等煤田进行物探、地质、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勘探,加快了煤田地质勘探速度,节省了钻探工程量,降低了勘探成本,提高了地质报告质量,搞清了煤田边界,发现了新的含煤块段,为国家提交了数件煤炭资源勘探报告,充分显示了综合勘探的优越性。为了进一步运用好这一行之有效的勘探方法,现将以往的工作,作一总结和分析,并提出几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全苏煤地质会议集中地反映了苏联煤田地质研究的情况和动向。通过对煤地质会议及其所作报告内容的分析和研究,可以部分地了解苏联煤田地质研究的水平和技术政策状况。  相似文献   

9.
数字煤田地质报告系统架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当前煤田地质行业信息化应用前景的基础上,认为研制数字煤田地质报告系统十分重要和必要。数字煤田地质报告系统主要是实现基础地质资料的综合管理,其中包括各种图形、图像的处理、表格生成以及相关地质报告的提交,其过程涉及到数据管理、图形自动生成与报表统计分析等方面内容。通过研究数字煤田地质报告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模块,将系统组成结构主要划分为数据库管理、专业图形处理、文字表格处理三部分;在功能模块上包括输入模块、编辑模块、处理分析模块和输出模块。  相似文献   

10.
这次会议是经1985年泰安地质专业会议和1988年无锡全国煤田地质总工程师会议之后,又一次地质技术工作的盛会。这次会议,介绍了16个单位的工作经验,讨论了局提出的地质和物探工作要点和《精查地质报告编制提纲(讨论稿)》,展出了优质地质报告、标准图式与有关新成果、新资料,明确了今后技术工作的任务,会议是开得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黄声求     
黄声求(1918-),湖南长沙人。194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1943年至1949年先后在湘南(郴县)矿务局、永邵煤矿、广东粤北工矿公司、重庆中央地质调查所及江西赣西矿务局任技士及助理工程师。主编过湖南邵阳牛马司煤田地质调查报告。新中国成立后,任萍乡矿务局副工程师,积极从事恢复煤矿的地质工作。1951年7月任中南一二八队主管工程师,参与筹建煤田地质勘探队伍,开展煤田地质勘探及外围普查工作。1953年主编了《江西萍乡矿区高坑矿精查地质报告》;1954年首次发现并主编了《江西萍乡胡家坊普查地质报告》,上述两区均已建井生产。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煤田地质工作走过了艰辛而辉煌的40周年。 作为工业部门的地质单位,我们煤田地质工作40年来的最大功绩是满足了煤炭工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保证了煤炭基本建设和煤炭生产的持续发展。40年中,我们共提交各类地质报告5053件,累计探明煤炭储量7810亿吨。在进行煤炭资源勘探的同时,还为矿区做了相应的水资源勘察工作,为一些干旱缺水矿区找到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应该说,我国煤炭产量从建国初期3243万吨上升到去年11亿吨,成为世界第一户煤大国,其中就凝聚着广大煤田地质工作者的心血与奉献。  相似文献   

13.
刘庄区位于安徽省淮南煤田潘谢矿区的西部,面积约90km~2。该区的合作勘探工作,是1980年在北京召开的中日两国政府成员会议上共同商定的,利用日本提供的设备,在中国境内开展煤田地质勘探。合作勘探报告提交后,根据合肥煤矿设计院的要求,又对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成果有目的地进行了验证,1987年12月提交《安徽省淮南煤田刘庄勘探区精查地质报告》,1988年1月由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查批准。  相似文献   

14.
煤田地质工作是煤炭工业生产与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超前性工作,对煤炭工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为了使煤田地质科学技术跟上当今科学发展的步伐,促进煤田地质工作更好地适应煤炭工业的发展,以保证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树立一个明确的煤田地质工作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并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是煤田地质工作者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煤田地质局(88)煤总地字第312号文,对1986年~1988年上半年提交并正式批准、印刷出版的各类地质报告进行优质地质报告评选。二年多内全国煤田地质系统共提交各类地质报告299件,其中被各省煤田地质公司(队)推荐参加评选的报告计34件。聘请21个公司(队)的地质、水文、物探等专业的专家、工程师共46 人担任评论员,评选工作于1989年4月4日-4月23日在涿州进行。经评选小组认真评比推荐,局领导审定批准,共评出第五届优质地质报告11件,其中地质类9件,物探类2件。现将优质报告的主要特点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6.
随着煤田地质单位产业结构和工作重点的转变 ,必然对档案工作提出新要求。笔者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对做好新形势下煤田地质档案工作谈点看法。1转变观念 ,开拓思路 ,适应市场需求煤田地质档案是反映客观地质情况和规律的地质信息资源 ,是进一步开展煤田地质工作的重要依据 ,也是进行地质科研的基础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地质档案是地质单位最重要的资产。当前 ,煤田地质档案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是停留在保管、储藏阶段。如何将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封闭半封闭、被动保管型的管理模式转向开放的、主动服务型的管理模式 ,是档案部门在…  相似文献   

17.
煤田地质勘探工作,过去多侧重于煤炭资源的勘探,对与矿井(含露天矿,以下同)设计、施工、生产有较大关系的工程地质工作有时重视不足,如精查报告中,对第四纪地质的章节阐述就极为简单,对勘探区域内(尤其是工业广场、工人村等建筑范围)的物理地质现象、地形地貌、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等所做的工作就更显不够,以致不能较好的指导设计、施工与生产。因此,在煤田地质勘探中做好工程地质工作,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由安徽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与日本国新能源综合开发机构合作编制的“刘庄区精查地质报告”,综合地反映了日本的煤田地质工作方法和我国有关的技术要求。报告充分分析利用地震勘探成果,并将其作为有效工程点,初步用于构造解释煤层稳定性的评价和某些地层层段的划分。编制报  相似文献   

19.
“煤田地质报告软件编制系统”①是国内编制煤田地质报告较为优秀的软件系统。简介了系统的功能及使用,探讨了该系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1、陕西省黄陇煤田甸东区找煤地质报告。由陕西公司194队提交,报告主编:解尚斌。2、天津宝坻大高庄井田精查地质报告。河北公司第二地质队提交。项目负责人:朱治恩,报告编制负责人:张志杰。3、湖南省永兴县湘永矿区马家湾井田详查最终地质报告。湖南省煤田地质公司第一勘探队提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