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论活动断裂     
本文从区域稳定性评价和工程构筑物及农田产生的破坏影响出发,指出了活动断裂研究的意义;提出了活动断裂的鉴定标志及其活动方式与活动程度;论述了活动断裂的形成机制及一些主要活动断裂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2.
抽水蓄能电站厂址的选择,既要考虑到地形地质条件,又要考虑到与上水库、下水库以及输水系统的协调配合。通过对电站构筑物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分析对比,否定中上、中右厂址方案,推荐中下厂址方案,通过审查得到认可,设计部门予以采纳。  相似文献   

3.
以典型的案例分析了楼宇之间土地使用权归属问题.认为,楼宇间的土地使用中附着于地面或地下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按照权利主体一致的原则,国有土地的使用权人应转移.住宅小区楼宇间的土地,其作用状况以附着于地面或地下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存在.  相似文献   

4.
地下构筑物的发展使深基坑作业也随之俱增,在内蒙庆华青海煤化工业园汽车卸车槽基坑降水中,采用环状管井降水技术对该基坑进行地下降水,工程实施后降水效果明显,基坑开挖后土体固结良好,达到设计要求。该项技术的实施,为在高海拔地区地下水埋藏浅、基坑相对较深且水量相对丰富的软土地区构筑物基坑降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2014年10月,A公司申请为其建设厂区内的水塔及蓄水池办理首次登记,但其提交的《房屋面积测绘报告书》中没有确切的建筑面积,不动产登记机构能否办理,具体应如何办理?笔者认为,登记机构应对其建设厂区内的水塔及蓄水池办理构筑物首次登记。《物权法》规定的“不动产登记”包括所有不动产的物权登记。不动产不仅仅包括房地产,土地及附着于土地的建筑物、构筑物都属于不动产。  相似文献   

6.
第一百四十二条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所有权属于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但有相反证据证明的除外.  相似文献   

7.
地质灾害简易监测,是指借助于简单的测量工具、仪器装置和量测方法,监测灾害体、房屋或构筑物裂缝位移变化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针对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专项请示作出《关于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强制拆除问题的批复》(以下称《批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精神,对涉及违反《城乡规划法》的违法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的强制拆除,法律已经授予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权,人民法院不受理行政机关提出的非诉行政执行申请。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负责人就此进行了解读。这位负责人介绍说,《批复》有利于统一法律适用,解决目前违法建筑强制拆除领域的法律理解分歧  相似文献   

9.
国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和军事设施用地等所有权为国家的土地。就此层面上说来,国有建设用地是地面所有建筑的基础,是基石。  相似文献   

10.
广西CORS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简称广西CORS)已完成覆盖广西全境的站点建设,目前已进入系统试运行阶段。文章基于广西CORS基础设施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开展大型构筑物动态监测技术研究,并通过实例分析监测技术方案、数据处理方法,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叙述了水压爆破拆除大型钢筋混凝土气罐的药量计算、药包的加工与布置、起爆网路、爆破安全与防护措施以及爆破施工的体会,可供同类工程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爆炸装置搜索视景仿真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搜爆人员在爆炸装置搜索训练过程中,真实训练环境搭建繁琐、人力与物资成本投入大等问题,在分析搜索爆炸装置训练过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爆炸装置搜索训练视景仿真系统。该系统通过搜爆场景逐级细化的方法构建虚拟场景,且以具有感应能力的三维模型模拟摩尔探测仪与非线性节点探测仪等搜爆工具。基于Open Scene Graph(OSG)图形开发库,以VC++为开发环境实现了爆炸装置搜索训练视景仿真。实践证明:该系统仿真度高,达到了爆炸装置搜索仿真训练的效果,并且运行流畅,沉浸感强。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南宁机务段洗修库采用一次性控制定向倒塌的拆除爆破设计及施工情况,着重论述了爆破方案的选择以及爆破高度、孔网参数、单孔装药量、炮眼布置、装药堵塞、起爆网路与起爆顺序、爆破安全距离等的设计,进而对此次爆破效果和体会进行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淅川—西峡地区构造复杂 ,断裂发育 ,多期次岩浆活动强烈 ,为金矿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地质条件。通过对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与金矿化关系的探讨及地球化学测量成果的总结 ,认为陡岭群是本区的矿源层 ,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区内石英脉型金矿主要受北东向次级断裂控制 ,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受北西西向次级断裂控制 ,斑岩—爆破角砾岩型金矿与燕山期浅成—超浅成侵入 (爆破 )花岗斑岩关系密切。据此 ,提出三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大型矿山企业基本情况的分析提出了推进资产重组的必要性和建议 ,认为走股份制道路是其有效途径。并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措施和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 ,促进企业扭亏为盈 ,对资产重组中可能出现的几个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6.
古侵蚀沉积间断面型金矿是桂西的主要金矿床类型。文章着重分析该类型金矿成矿地质条件 ,论述矿床成因及成矿机理 ,认为此类型金矿易采易冶 ,经济效益显著 ,建议加大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7.
古侵蚀沉积间断面型金矿是桂西的主要金矿床类型。文章着重分析该类型金矿成矿地质条件 ,论述矿床成因及成矿机理 ,认为此类型金矿易采易冶 ,经济效益显著 ,建议加大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8.
An explosive extratropical cyclone(EC)over the Eastern Asian region that caused two shipwrecks is analyzed using ERA-Interim reanalysis data from the 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Analyse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EC reveal that the positive potential vorticity(PV)at the upper-tropospheric level displays a hook-shaped structure during the mature period of the cyclone.The PV distribution forms a vertically coherent PV structure called a PV tower.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PV can induce and strengthen cyclonic circulation from the lower-to upper-levels of troposphere,which is an important deepening mechanism of explosive cyclone.The PV tower occurs approximately ten hours prior to the development of surface occlusion in the cyclone.The evolution of surface fronts closely follo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orizontal upper-tropospheric PV.This tandem development is largely attributed to the ability of the positive upper-tropospheric PV and the PV tower to induce cyclonic circulation simultaneously.The kinematic wrap-up process of cyclonic circulation also accelerates the formation of warm occlusion.A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distributions of positive PV and potential temperature combining the perspectives of dynamic tropopause folding,PV tower,and atmospheric stability,including westward tilting and baroclinicity,is proposed.This model can illustrate the explosive deepening mechanism of ECs.The regions of convective instability and rainfall determined by this model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identified from the actual observation.  相似文献   

19.
�������Ƶ��𲨼�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У?1??????????????????????e -1.5????????????(<20 km)?????(>20 km)?????????????;2????????????????????????????????????????1?????????????????Ч????????У???????Щ???????????ε???Ч???3???????S???????????????????????P???????С,?????????????????в???????й??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合应用生物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磁性地层学方面的资料,论述了浙江白垩系顶、底界的位置。指出浙江白垩系的最高层为发育于桐乡凹陷中的桐乡组.其层位与江苏的泰州组相当;对白垩系底界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指出建德群古生物组合的总面貌显示早白垩世的色彩。劳村组同位素年龄测定值小于130Ma,属于白恶纪范畴。磁性地层学研究发现M0R负极性超时出现在横山组,层位相当于阿普第阶的底部。因此,古地磁资料也不支持将建德群归入侏罗系。浙江白垩系的底界应划在劳村组的底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