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白沙河平原区为青岛市蔬菜基地,农业为主要用水户,根据本区未来菜粮比例进一步提高、城乡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镇工业迅速发展、节水意识有所提高等特点.设计了包括工业、农业和生活需水的需水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工业及生活用水比例将不断提高,农业用水仍占主要地位,但增幅不大。预测结果为管理模型设计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2.
白沙河平原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白沙河平原区地下水形成条件及开采现状的分析,建立了该区不连续双层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数学模型,并利用1988年资料进行了模型校正。计算结果表明,由于超采严重,导致海水入侵在4~6月最重。计算所采用的MODFLOW软件为UNDP专家MosheBotbol所推荐,为适应中国的季节性河道特点,对该软件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3.
因青岛市重庆路加宽改造和下游增设新的斜交桥,导致此处白沙河河道过水面积减小,桥前壅水叠加。由于斜交桥桥前壅水计算关系的复杂性,现有规范尚无简便计算关系,为分析改建的斜交桥梁对白沙河河道行洪影响,本文建立了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大桥改建后工程所在河段50年一遇洪水下水位和流速等的变化进行了计算,最后对改建的白沙河大桥给白沙河带来的行洪影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针对白沙河地下水含水层的内部结构和本区开采特点以及已出现的环境问题,建立了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确定了优化开采方案。该管理模型针对本区每年2个管理时段的长度及其开采量均不同的特点,导出了新的响应矩阵的公式。管理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对该区地下水的合理开采。  相似文献   

5.
东海黑潮热输送及其与黄淮平原区汛期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根据日本气象厅1956—1990年PN(G)断面观测资料分析东海黑潮热输送的变异特征,并探讨其冬季热输送与黄淮平原区汛期(6-8月)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黑潮通过PN(G)断面多年平均的热输送达15.74×1014W,其中冬季热输送的年际和长期变化特别明显;冬季热输送年际变化的周期主要为对.23.4a、3.5a、和2.6a,长期变化总趋势是70年代末以前各年热输送距平均为负值,对年代末接近多年平均值,进入80年代各年距平值不仅为正且逐年增大;东海黑潮冬季热输送与黄淮平原区汛期降水具有相近的长期变化趋势,两者间存在较好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根据单道地震、浅地层剖面、旁扫声纳和海底取样等实测资料,分析和评价了莺歌海油气资源开发区的工程地质和灾害地质环境。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海底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存在潮流沙脊、侵蚀冲沟、海底沙波、麻坑、埋藏古河道和古湖泊、浅层气、埋藏珊瑚礁和滑塌断层等潜在的灾害地质因素,对海上石油平台和输油管线等工程设施构成直接或潜在的危害。根据地形、地貌和沉积物物理力学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内陆架堆积平原区、陆架潮流沙脊区、内陆架侵蚀平原区、外陆架平原区和大陆坡区5个工程地质区。其中研究区东部的潮流沙脊区和东南部的陆坡区,海底地形复杂,活动性的潮流沙脊和断层发育,是海底工程建设的危险区,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新世以来的古地理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江苏东部沿海平原区第四纪环境变迁,查明第四纪期间的海侵、海退过程,寻求海面变动与湖面变动间的关系,并试图以地磁地层学的方法对当地的第四纪地层进行划分与对比.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对江苏盐城孔、弶港孔、启东孔和位于长江南岸的嘉定孔(上海市)地层进行了系统分析,包括微体化石群的定性分析(有孔虫、海陆相介形类)、软体动物群鉴定、古地磁系统测量和少量样品的C~(14)测年.为配合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8.
天然气水合物是全球未来能源的接替资源,高饱和度(Sh>50%)水合物储层是未来面向工业化开采的首要选择。截止到目前,高饱和度天然气水合物有利沉积相带与储层条件之间的关系仍缺乏系统研究。根据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系统总结了墨西哥湾、日本南海海槽、韩国郁陵盆地、印度Krishna-Godavari盆地以及南海神狐海域等全球5个天然气水合物热点钻探区64口井取芯及井-震联合资料,对含水合物储层岩性、沉积环境、水合物饱和度等参数进行的详细总结分析表明:在必要的温压环境和气源条件下,深海平原区块体搬运沉积和浊流等高沉积速率的深水砂质沉积物赋存孔隙型水合物,水合物可分布在砂岩、极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黏土和泥等粒级沉积物中,但高饱和度水合物主要赋存于粉砂-细砂岩中,储层孔隙度与饱和度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中国南海神狐海域发现含有孔虫黏土质粉砂或粉砂质黏土这种特殊的细粒沉积物,其水合物饱和度可达到中高水平(20%~76%)。上述研究成果及认识奠定了下一步寻找优质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地质基础,也可为高饱和度水合物商业化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台湾海峡地质构造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杨肖琪  宋文隆 《台湾海峡》1996,15(2):127-136
台湾海峡及其邻区构造可分为3个一级构造单元,即闵浙中生代隆起区、台湾峡新生代坳陷区和台湾新生代岛弧褶断区。其中台湾海峡新生代坳陷区由海峡的主体和台湾西部兵陵平原区组成,它的东、西边界分别是台湾屈尺-老浓断裂带和粤滨外深断裂带。本文在以往海峡西岸东南海海长东-南澳断裂带研究基础上,对近年来台湾海峡、特别是海峡新生代坳陷区各次一级构造单元的深部地质结构,海底地形地貌、沉积特征、断裂构造、火成岩分布和地  相似文献   

10.
第四纪滨海相地下卤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 第四纪滨海相地下卤水的分布规律在我国黄、渤海沿岸低地平原区,第四纪滨海相地下卤水有着广泛的分布,卤水的储量、储层结构及水化学特征随着各海岸区岸段的不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与卤水赋存区所经历的第四纪古海洋环境、古气候环境、地貌及构造活动的演化历史密切相关,并受地下和地表水体混合作用的影响。在中国北方主要有两大类海岸地貌单元,滨海平原海岸和基岩港湾海岸。渤海三大海湾沿岸都属于滨海平原海岸,第四纪地下卤水呈连续的平行海岸线的带状分布,矿带宽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受陆向山前冲、洪积平原区的地下淡水径流及海…  相似文献   

11.
青岛市是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但由于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一直是制约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分析总结青岛市城市供水现状的基础上,按照青岛市发展规划对城市需水进行了预测和供需平衡分析,提出了解决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山东荣成沿岸晚第四纪埋藏冲积扇的沉积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钻孔资料表明,山东荣成沿海的第四纪地层中,全新世沙坝─泻湖沉积体系之下,大多埋藏着晚第四纪冲积扇,其中的粗粒沉积层常常是很好的含水层。鉴于沉积构造在钻孔中有时显示的并不明显,本文书以岩性及旋回性、粒度、分选、磨园度、矿物组成以及大型相序等方面讨论和识别埋藏冲积扇沉积物。荣成的埋藏冲积扇形成于晚第四纪低海面时期,分布于沿海丘陵坡麓直到滨海地带。目前,冲积扇的中、上部是淡水补给区,其中部或前缘以隔水层和上覆的海水或沙坝─泻湖体系隔开,使冲积扇中的淡水得以保存。充分认识埋藏冲积扇的沉积特征和标志,对于荣成沿海或与其条件类似的其他沿海地带的地下水勘探和开发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地区平原水库规模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可垦荒地和滩涂面积大 ,开发条件优越 ,地下石油丰富 ,黄河口流路横贯三角洲 ,是三角洲地区开发建设的宝贵水源。黄河三角洲地区平原水库的建设规模是一项重要的工程规划指标 ,平原水库规模的大小 ,对三角洲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具有重大的影响 ,因此必须从来水、需水以及可供水量等多方面考虑 ,综合分析和确定。通过方案计算和比较分析 ,黄河三角洲地区平原水库库容规模为 6641 0× 1 0 4 m3。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紧缺问题制约砣矶岛社会经济发展。文章对砣矶岛水资源现状进行实地调研,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淡化水的水量和水质;根据相关资料和发展规划,对砣矶岛水资源供需情况进行预测,得出2020年需水总量为48.33万m3,水资源缺口最高可达9.19万m3;通过总结目前岛上供水存在的问题,提出多水源分质供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即增加9.19万m3/a的海水淡化工程以及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装置,生活用水采用地下水与淡化水的混合水,生产用水采用淡化水,生态用水采用地表水和回用水,同时建设水资源监视监测系统,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荣成沿岸砂坝-泻湖沉积体系之下、更新世沉积扇之中存在淡水资源。这对严重缺水的荣成沿岸有重要意义。冲积扇形成于第四纪冰期低海面时,冰后期海面上升使之部分地淹没,之后近岸水域演化为砂坝泻当湖。冲积扇的根部和中部是淡水的补给区,前缘以隔水层与上覆的海水和砂坝泻湖沉积隔开,保护淡水不受污染。山丘海岸具有类似条件的地区均有富存这种淡水的可能性。这为寻找沿岸地下淡水指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使用SP2100波潮仪和ADCP海流计等多种先进仪器在台风季节进行了波浪、海流和潮汐观测,在取得大量现场观测子料基础上,结合长期的岸站资料对该海域的水文特征及水动力特征进行了系统综合分析。通过2002年对日照港深水航道海域含沙量和水深测量等成果,进行断面输沙、航道冲淤量及航道海域泥沙数值模拟等方面的计算,并采用POM模式。选择了几种有代表性的风浪情况,分别对港口附近海域进行了“波浪掀沙、潮流输沙和海底演变”的数值模拟。通过上述方法,对1998年12月竣工的-11m水深的航道的淤积状况进行了探讨,并推荐方案1为深水航道的首选方案,方案5居次。  相似文献   

17.
陆耀烽  丁志斌  黎炜  陈鹏  陈晓 《海洋科学》2020,44(2):161-170
为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近岸海域水质模型,总结和比较了EFDC(environmentalfluiddynamics code)、WASP(waterqualityanalysissimulationprogram)和MIKE三种模型的概念、性能、优势和局限性,介绍了其在近岸海域的应用,强调了选用合适的模型和降低不确定性是减小模拟结果误差的重要保证,对近海水质模型进行了展望。分析表明, WASP和EFDC的扩展性和开发性较强, MIKE的选择性更大;虽然水质模型在近岸海域已有较多应用,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通过模型内部完善、新技术耦合以及应用范围拓宽等途径使近岸海域水质模型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