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聊城地处鲁西平原,棉花是主要的经济作物。春季是棉花生产的一个关键性季节,适宜棉播期历来为政府和广大棉农所关注,也是气象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每年春播期我们都要提前提供适宜棉播期预报,并且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2.
聊城地区是我省的重要产棉区,做好棉播期降温过程预报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用谐波分析方法寻找因子,建立降温过程的中期预报方程。试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利用塔城地区乌苏市、沙湾县两站近30a常规气象资料、农气观测资料,借鉴有关研究成果,计算塔城地区的棉花低温冷害指标。结果表明:塔城棉区在播种-出苗、裂铃-停止生长阶段热量条件不稳定,发生低温冷害的概率较大;塔城棉区严重低温冷害主要出现在7—9月,对应发育期为开花-裂铃阶段;应筛选、选育抵御冷害能力较强的早熟、丰产品种,采取适期早播,一膜八行等宽膜播种方式,尽量使发育期提前,避免低温天气对花铃期棉花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广西春季低温阴雨天气发生的同期500hPa环流分析出发,找出了2个关键区域,即:乌拉尔山地区和蒙古及内蒙古地区,当乌拉尔山地区高压脊发展,正距平区增大,同时蒙古及内蒙古地区为低槽区,负距平明显时,则当年低温阴雨结束期偏迟、总日数偏多,为低温阴雨严重年份;反之,则为轻度低温阴雨年份.以该2个关键区域格点的平均值作为原序列,与前期9~11月500hPa格点计算相关系数,相关好且通过相关检验的格点数多的月份为:(1)低温阴雨结束期:桂林、柳州、百色与上年11月份,南宁与上年9月份的500hPa高度场.(2)低温阴雨总日数:桂林、柳州与上年9月份,南宁、百色与上年11月份的500hPa的高度场.以这些月份的高度场作为因子场,以相似离度理论为计算依据,作出次年低温阴雨结束期和总日数的预报.通过对1995-1997年试报和1998年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五年春播天气是我县建站以来最差的年份,低温阴雨总日数达28天(历年平均17.3天)。3月份月平均气温8.5℃为历年最低值,日照仅有9.4小时,也是历年最少值;早稻播种的天气极为不利。但我们的中期预报抓住了3月下旬中期仅有的5天回  相似文献   

6.
桂西早玉米产量在不同年份和同年的不同播种期中差异甚大。气象因素是造成产量不稳的一个重要原因。气象条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体现在构成单位面积产量的单位面积株数、双穗率、空秆率、每穗粒数和百粒重等因素。由于试验地株数基本相同,双穗率小,本文只分析单产、空秆率穗粒重(表示穗粒数和粒重)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本文采用百色地区气象局农业气象试验站于一九八○~一九八四年早玉米(墨白一号)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和本局地面观测站气象资料进行分析,播期于元月二十日到三月中旬,隔十五天播一期,五年共二十二期。三个重复。  相似文献   

7.
用南宁地区各站低温阴雨结束期分别与前期500hPa月平均高度场进行相关分析,选出一批优势相关区,用历年各优势相关区格点与预报年这些格点作相似离度计算,找出与预报年相似的年份,并根据相似年低温阴雨结束期的情况,作出预报年份低温阴雨结束期的预报。  相似文献   

8.
相似离度在低温阴雨结束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云霞  何慧 《广西气象》1998,19(1):13-14
用南宁地区各站低温阴雨结束期分别与前期500hPa月平均高度场进行相关分析,选出一批优势相关区,用历年各优势相关区格点与预报年这些格点作相似离度计算,找出与预报相似的年份,并根据相似年低温阴雨结束期的情况,作出预报年份低温阴雨结束期的预报。  相似文献   

9.
沈阳地区大田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8.1万ha,占全地区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7.9%。大田作物的适播期为4月15日至5月上旬。在一般情况下.此期间的温度条件完全可以满足作物的种子发芽和苗期生长的需要。但对素有“十春九旱”的沈阳地区而言,由于春季多西南大风、升温迅速、土壤水分蒸发剧烈、土壤表墒差,加之此期雨水稀少(正常年份4~5月份总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13%),所以在大田作物播种及种子发芽期间常常会因为水分因素使其受到影响.严重时出现等雨种地、贻误农时等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应用模糊集分类判别方法,制作了土壤化通日期预报,使农业部门根据土壤化通日期的早晚,利用返浆水适时安排大田作物播种,以达到趋利避害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们满怀革命豪情跨入八十年代,全站干部职工认真总结了一九七九年工作经验和教训,制定了一九八○年工作计划,提出大战八○年,全面提高各项业务技术质量,为“四化”建设多做贡献。在今年第一个月里,全站实现了地面测报无错情,黄梅英同志创造了连续一百六十三个班无错情的优异成绩。影响我县四次较明显冷空气都预报出来,低温阴雨趋势及时段预报也较准确,并积极主动开展预报服务,先后写了三份专题预报,春播天气预报已由农办转发到各社队。在平原和高寒山区进行玉米分期播种试验,每隔七天播一期,准备搞五期。平原已播五期,山区已播一期,还写了三篇情报服务材料,《玉米适宜播种期分析》经农办印发到各  相似文献   

11.
用树木物候期做玉米播种期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呼和浩特1971—2007年气象资料与1988—2007年物候资料,分析了玉米适宜播种期与春季树木物候期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春季树木物候期与气温存在很好的相关性,用冬春季气温预报春季树木物候期,再由树木物候期确定玉米适播期,或用树木已出现的物候期预测下一个物候期,从而预报玉米适播期等方法均取得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产量是由作物生长发育的特征,气象条件,和栽培技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分期播种试验资料,找出影响桂朝二号产量的主要因子,为进一步做产量预报提供可靠依据。 一、资料来源 采用我站1980—1982年早稻品种桂朝二号分期播种试验资料,每年自2月8日至3月20日每隔10天播种一期,共15个播期,每期在五叶一心达80%时移植,由于试验都在同一块大田,地力均匀,试验小区设有三个重复,发育期观测和产量分析采用统一方法,插植规格及水肥管理基本相同,所以对  相似文献   

13.
《气象》1977,3(4):13-13
春天的晚霜冻和低温阴雨,对棉花播种及棉苗质量影响很大。为了充分利用无霜期,延长棉花生长期,减少霜后花,提高棉花产量、质量,迫切要求我们做好棉花最早适宜播种期预报。 经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和对我县历年春播情况的调查,我们确定棉花最早适宜播种期的标准为:①要在终霜冻前4天;②播种后5厘米地温>12℃的日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试验基础上,利用统计分析和模型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湖北省一季中稻籼改粳气候资源利用率、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风险变化,分析了湖北省一季中稻籼改粳适宜品种、适宜播期,提出了若干建议。主要结论有:(1)湖北省一季籼改粳能进一步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2)籼改粳后抽穗开花期遭遇高温热害的风险增加、低温冷害风险降低;(3)在中稻供试品种中,甬优1540(籼粳杂交)是籼改粳最适宜的品种,热粳优35、中稻1号在各生态区适应性均不如甬优系列;(4)北部地区一季粳稻播期应安排在4月下旬,南部地区播期安排在5月上中旬,能保证80%的年份抽穗一开花避开高温热害高风险期。  相似文献   

15.
棉花是我省主要经济作物,适时种好棉花,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对于促进四化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产实践证明,棉花苗全、苗齐、苗壮是高产的基础,确定适宜的播种日期,是争取一播全苗的关键。关中棉区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历年四月正是冬夏过渡季节,气候变化较大,温变很不稳定,致使棉花的适宜播期很难掌握。播种过早或播后遇到阴雨,由于地温回  相似文献   

16.
Zebiak-Cane数值模式的可预报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Zebiak-Cane(ZC)模式关于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SSTA)的预报资料,从预报误差发展的角度,考察了该模式关于El Ni(n)o/La Ni(n)a事件生长期和衰减期以及正常年份SSTA的预报技巧.结果表明,ZC模式关于ENSO预报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是:El Ni(n)o事件生长期SSTA的预报误差存在着明显的季节依赖性,最大预报误差增长通常出现在春季和夏初(AMJ),存在显著的春季可预报性障碍(SPB);对于El Ni(n)o事件的衰减期、La Ni(n)a事件的生长期和衰减期以及正常年份,SSTA预报误差没有明显的季节依赖性.作者比较了ZC模式关于ENSO事件不同发展阶段(生长期和衰减期)以及正常年份SSTA的可预报性.结果表明,La Ni(n)a生长期SSTA的预报最困难;在El Ni(n)o事件、La Ni(n)a事件和正常年份3种情形中,ZC模式关于La Ni(n)a事件的预报技巧最低.用上述动力学方法,进一步考察了ZC模式预报技巧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ZC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SPB现象相对较弱,有较高的预报技巧;而在70和90年代,ZC模式预报技巧明显低于80年代,同时伴有显著的SPB现象.  相似文献   

17.
汉中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在平川地区,水稻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但在每年四月,我区水稻大批播种育秧的关键时期,往往易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其中尤以低温的危害最大,因此对“倒春寒”的予报成败,直接影响到水稻大面积播种育秧的好坏。如能很好的利用天时地利,抓住冷尾暖头,就能减轻或避免因低温阴雨造成的烂秧,对保证适时早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石家庄地区是河北省主要产棉区之一。棉花播种占春播面积80%以上,棉花适时早播是充分利用无霜期,延长棉花生长期,减少霜后花,提高棉花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春季回暖早晚的年际变化很大,有的年份早播比晚播好,有的年份早播遇到低温烂籽,造成严重缺苗断垅,甚至大面积毁种重播。什么样的年份适宜早播,什么样的年份不适宜早播,如何根据当年的天气气候特点,确定适宜播种期是我区气象工作为科学种田、农业大上快上服务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张定琪  陶炳炎  夏桂文 《气象》1979,5(12):14-15
为了探讨杂交水稻亲本花期相遇的计算方法,我们在1977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1978年在南京气象学院和徐州、建湖、兴化、扬州、海安、句容、丹阳等气象台站组织了联合试验。对南优、汕优的一些亲本设置了分期播种试验(最早播期为4月20日,最晚为6月20日,每隔5—10天播一期,每站共播7—9期),并辅以盆栽,进行了观测研究。 过去一般多用叶龄法预测花期相遇,近年来的实践表明,由于父、母本的出叶速度、总叶片数都与生育期间的天气条件(尤其是温度)有关;而天气条件因地点、播期、年份不同有很大变化,因此叶龄指标很不稳定。本文仅对杂交水稻花期相遇的积温指标及其计算方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冬小麦分期播种试验,结合自然大田冬小麦越冬冻害调查实况资料,分析研究2017/2018年偏冷冬年份华北北部冬小麦越冬冻害的成因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应气候变暖,冬小麦播期推迟,但华北北部播种期不应晚于10月21日,播种期推迟或秸秆还田,应加大播种量,确保出苗率和基本苗。品种推广和生产选种时宜冬性和半冬性品种搭配种植,防御出现"冷冬"导致冬小麦越冬冻害的潜在风险。越冬冻害死苗率每增加1%,其产量减少约1 kg·hm~(-2)。冬小麦播种期受降雨且降水多的影响,晚播,播种质量差以及品种冬性、春性特性差异,除草农药使用不当等是越冬冻害死苗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