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床位于胶东西北部三山岛成矿带之内,为一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的超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该次找矿预测并获重大突破的预测依据如下:(1)三山岛断裂蚀变矿化带,受NNE和NEE两组方向的区域构造控制,复合叠加呈“N”字形分布。陆上断裂蚀变矿化带接近海域,并没有间断,推测在三山岛北部延伸至海区。(2)焦家和三山岛两断裂蚀变矿化带,具有统一的三维控岩控矿规律。焦家断裂蚀变金矿带向西倾斜,控矿构造和矿化富集程度显示阶梯状分布,其中矿体向南西侧伏,矿体在剖面上呈左行右列式分布;而三山岛断裂蚀变金矿带向东倾斜,其中矿体向NE侧伏,矿体在剖面上呈右行左列式分布。依据陆内构造控岩控矿规律预测海域未知矿体的分布规律,获得了良好的验证。(3)三山岛金矿到焦家金矿的勘探剖面显示,两个控矿构造岩相带倾向相反,但是都在下盘花岗岩区段集中交代蚀变成矿。这一认识为确定深部成矿靶区提供了准确的地质依据。(4)地球物理勘查结果显示,三山岛矿带的重力和磁力异常指出沿“N”字形构造从陆地向海区延伸,这成为预测的重要依据。总之,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床目前业已取得找矿重大突破。矿床为焦家式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属中生代燕山晚期岩浆热液脉型矿床,其深部及外围仍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红柳沟金矿床属中-低温热液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目前该矿床已经资源枯竭。为了更好地开展该矿床今后的找矿工作,综合分析了红柳沟金矿床的矿区地质特征、金矿体展布规律及找矿标志;并根据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矿石矿物的生成顺序与形成阶段、金的赋存状态及围岩蚀变特征,简要地分析了矿床成因。研究认为,红柳沟金矿床的矿体受SN向的次级断裂构造控制,空间上具有向南侧伏现象,结合化探异常,加强沟南构造破碎蚀变带的深部找矿,将会大幅度提升该矿的远景储量。  相似文献   

3.
杨发成金矿矿体赋存于哀牢山断裂带(F_1)之次一级的层间构造破碎带中,矿体沿构造破碎带分布,矿体近矿围岩为元古界小羊街组上亚组(Ptx~b)石英岩。矿床成因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沿哀牢山断裂(F_1)及其次级断裂带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山东焦家金矿床深部成矿预测与找矿效果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焦家金矿床是著名的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通过物化探研究,对深部成矿远景进行预测并布置了钻探工程,大致查明了矿床深部破碎蚀变带地质特征及含矿性;基本探明了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及赋存部位,矿石的类型和结构构造等特征,并合理地圈定了矿体,以深部原生晕建立了深部化探异常模式,指出了深部矿体矿头和近矿指示元素组合特点,从而为深部是否继续开展普查提供了依据。通过钻探工程验证,矿体及构造带的位置与物探结果比较吻合,说明本区物探方法寻找隐伏矿体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云南会泽县老鹰箐铅锌矿之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断层构造破碎带中,构造控矿明显,矿体围岩为中元古界昆阳群黄草岭组(Pt2h)板岩,为构造破碎带控制的充填-交代型脉状铅锌矿床.构造破碎带、硅化、碳酸盐化以及地球化学异常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云南剑川县铁腊曲铅锌矿矿体主要呈透镜状、似层状赋存于构造破碎带中,矿体形态及产状与构造破碎带产状基本一致。该矿床成因为构造破碎带控制热液型铅锌矿床,构造破碎带、硅化、褐铁矿化,以及Pb、Zn、Ag、Cu地球化学异常带均为该区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砂宝斯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砂宝斯金矿产于中侏罗统陆相碎屑岩中 ,有 6条矿化带 ,走向近 SN,矿带间距 2 0 0~ 4 0 0 m。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砂岩和构造破碎蚀变岩型。矿化与硅化 -黄铁矿化带关系密切。矿床可化分为4个成矿期、 6个成矿阶段。矿带受断裂构造控制 ,硫同位素研究表明 ,部分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 ,由岩浆活动带出 ,侵入岩参与了成矿作用。根据研究区内已发现的 6处金水系沉积物异常 (异常值高者达 2 0 .3× 10 -9)以及区域构造、岩浆活动特征 ,预测矿区内应以 、 号矿体为主 ,在矿体深部及矿区南部寻找隐伏矿体 ;矿区外围宜在有利的基底构造、中侏罗统地层及其与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寻找破碎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  相似文献   

8.
红旗沟金矿床是青海省五龙沟矿集区Ⅸ号含金破碎蚀变带中的典型金矿床。文章通过对矿床元素组合、元素相关变化特点及主矿体赋矿构造中原生晕分布、组分分带、垂(轴)向分带序列变化规律、原生晕叠加特点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该矿床成矿热液活动地球化学规律和找矿标志模型,圈定了矿床深部第二富集带及矿化带深部有利盲矿赋矿空间,预测矿区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安徽枞阳牛头山铜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矿体赋存规律、矿化蚀变特征、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等的综合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出矿体赋存于上侏罗统龙门院组矿化蚀变带(“褪色”蚀变带)及部分断裂破碎带中,矿床属次火山岩期后中低温热液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找矿前景,认为控制龙门院组矿化蚀变带中沿矿体倾向和走向的深部矿体,以及次火山岩体外侧构造破碎带控矿的脉状铜矿体,可作为今后进一步找矿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0.
中家山铅锌(金银)矿床是受两组(北北东—北东、北西西向)构造挤压破碎带控制的构造蚀变岩型矿床.矿区以往地质工作对矿体延深程度控制不够,未了解边、深部盲矿体,给矿山长期远景规划带来一定的困难.通过本次地面高精度磁测工作,查明了矿区内的构造分布情况,结合已取得的三维激电测深成果,圈定找矿靶区4个,为钻探验证及矿产开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镇康县芦子园铅锌矿为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上寒武统沙河厂组,矿体受北东向层间构造破碎带的控制,其成矿与矽卡岩化关系极为密切。矿床的形成主要与深部热液沿层间构造破碎带贯入并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有关。为热液充填交代矽卡岩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龙陵县杨梅田铜矿为中温热液型铜矿床,铜矿体的分布宏观上受上奥陶统第2层底部层位的控制,主要产于构造破碎带中。在系统研究赋矿地层和矿床的元素组合、成矿成晕的轴向分带及叠加特征基础上,总结了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标志;根据矿床成矿规律和探矿构造圈定有利成矿空间,结合构造叠加晕原理,在有利成矿空间上方坑道或钻孔中的前缘晕叠加部位圈定盲矿体预测靶区,并对定位预测的靶区进行工程验证。验证结果证明了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在热液型铜矿深部盲矿体定位预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易门狮子山铜矿床位于昆阳裂谷易门裂陷盆地内,属沉积-改造型中型铜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落雪组白云岩中,并严格受狮子山背斜及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应用构造地球化学方法,重点研究了断裂构造岩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异常分带规律,结果表明:断裂破碎带矿化蚀变强烈,构造岩中Cu、Bi、Mo、Co、Mn、Ag、Pb等成矿元素富集;矿床具有自上而下的轴向分带序列Ba-Mn-Ag-Zn-Cu-Pb-Co-Bi-Mo;横向上Cu-Bi-Mo-Co-Mn为矿体的近矿指示元素,Ag-Pb为远程指示元素;纵向上从矿床东部至西部,矿化强度及异常规模明显减弱,反映了该类型矿床分带明显的特征。根据地球化学找矿标志,3~8号勘探线间近矿晕规模大,是深部隐伏矿的主要靶区。  相似文献   

14.
巧家县坝统铅锌矿矿体呈脉状、似层状,沿断层破碎带产出,矿体的形态与分布明显受F1断裂构造的控制,矿体围岩为碎裂状白云岩;矿床成因属产于碳酸盐岩中断裂破碎带控制的热液充填-交代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5.
陈龙照 《地质与勘探》2021,57(5):1008-1016
古木口金矿是在桂东大瑶山成矿带上发现的首例中型规模以上高品位金矿,其矿床类型属于中低温岩浆热液型。该金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产出,受断裂、成矿结构面及构造蚀变带控制,矿床在垂向和横向上具有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及斑岩型分带特征。为及时总结矿区勘查新成果,推动该区找矿新突破,研究矿体与寒武系含碳细碎屑岩系、层间引张型走滑转换断裂、花岗闪长斑岩组合要素的空间关系,以及近矿围岩蚀变矿物组合标志、土壤化探异常等成矿综合信息;运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及异常带槽探、钻探揭露等综合找矿方法,在总结分析了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化时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带的找矿方向。结果显示,该矿区深部及外围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特别是北西向断裂、引张型走滑转换断裂、伸展型脆-韧性剪切异常带利于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富金矿,其构造相对封闭环境的深部是寻找斑岩型金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勐腊县归山菁铜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F1断层构造破碎带中,矿体受断层构造控制明显。矿体围岩为中侏罗系统花开左组(J_2h)石英砂岩、粉砂岩,该矿为中-低温热液型矿床。矿区深部未得到控制,应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耿马县老厂铅锌矿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局部为囊状产于晚古生界孟定岩群的浅变质岩系层间构造破碎带中,矿体主要受构造破碎带控制。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矽卡岩化,矿床成因属热液型脉状铅锌矿床。矿体露头及物、化探异常高值区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长安金矿床是"十五"期间云南省重大找矿突破之一。文章介绍了长安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类型、控矿因素等方面的新认识,提出了矿床主矿体并非受控于中上志留统与下奥陶统之间的加里东期不整合面,而是受控于NNW向陡立的F6断裂破碎带,属于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通过采用TEM+IP物探方法圈定深部低阻、高充电率异常带,并结合成矿地质因素确定深部找矿空间,深部找矿工作获得新突破,扩大了资源∕储量。  相似文献   

19.
云南巍山县羊虎头锑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沿层间构造破碎带及破碎带旁侧分布,地层构造对成矿的控制较为明显。矿体近矿围岩为成矿元素Cu、Sb、Pb、Zn背景值比较高的白垩系上统虎头寺组(K_2h)碎屑岩,该锑矿属构造控制的,具一定层控特征的沉积-改造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20.
宋楠  李爽 《云南地质》2020,(1):37-40
云南澜沧县南现铜铅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主要赋存于断层破碎带中,矿体近矿围岩为中侏罗统花开左组(J2h)碎屑岩系。及其。矿床成因属断裂构造控制的热液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具矿化蚀变的构造破碎带及地球化探异常高值区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