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针对2000-2019年钻井液领域文献进行对比和可视化分析,梳理了钻井液年发文量、发文国家、研究热点和研究机构等信息。结果表明:从年发文量来看,2012年之前全球钻井液发文量增长较慢,而2012年之后钻井液发文量出现猛增。美国发文数量最多,达到1803篇,篇均被引频次达到22.06次。中国发文量为1586篇,但是篇均被引频次只有8.55,论文质量与美国差距巨大。从研究方向来看,能源燃料是钻井液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从关键词共现来看,流变性能、纳米材料、天然气水合物等是钻井液研究的相关热点。期刊《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在钻井液领域的刊文量最大,达到426篇,是钻井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期刊。  相似文献   

2.
基于文献计量的生态化学计量学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化学计量学已经成为国内外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科技文献能够反映科学研究的发展动态和热点变化。以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专业数据分析工具TDA(Thomson Data Analyzer)和Ucinet0工具,对所有年份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相关的论文进行计量挖掘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发文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且发文量较多的期刊多集中在一区、二区期刊;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海洋与淡水生物两个学科方向。美国、德国、中国、加拿大等国家在生态化学计量学开展的研究最多,美国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中国的中科院是开展研究最多的机构。国际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不同营养级、植物不同部位(如叶片)之间的碳、氮、磷的计量关系以及植物个体生长发育、种群增长、群落生态和生态过程的联系,尤其是对森林、草地和湿地生态系统的植物、土壤的元素计量特征。  相似文献   

3.
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流域, 近60 a来国内外对其研究的力度和深度不断增强.从文献计量分析的角度, 透视黑河流域近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 量化分析了论文数量、 核心研究机构、 核心作者群、 研究热点和重点、 主要发文期刊和资助项目来源, 以期为黑河流域后续研究提供参考.计量分析结果表明: 中英文发文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 关注黑河流域研究的机构基本上为国内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在黑河研究领域处在遥遥领先的地位, 发文量占总量的1/3以上; 水资源、 遥感、 干旱区、 地下水、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等高频词反映出黑河流域研究中的热点和重点, 建立流域集成模型是近期研究的方向; 基金资助来源类型多样, 但最主要的渠道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似文献   

4.
回顾《工程地质学报》近10年来的发展历程,积极探索学报未来发展之路。本文统计和分析了《工程地质学报》近10年来的引用计量指标和来源计量指标。结果表明:(1)总被引频次和他引总频次直线式上升,影响因子波浪式上升;(2)国际影响力的总体趋势发展良好;(3)来稿量和刊发量逐年增加,且退稿率保持在70%上下;(4)平均作者数由2006年的3.4人上升为2016年的4.1人;(5)高发文作者TOP 30与高发文机构TOP 30的统计数据展示了本刊的核心作者和核心发文单位;(6)稿件的学科分布说明了本刊论文的主要来源为地质学、建筑科学与工程等;(7)平均引文数增长迅速,本刊引用文献的广度和深度明显加强;(8)平均出版周期为282 d,有待进一步缩短。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1)优化稿件的学科分布,组约优质稿件;(2)严格把控稿件的审稿质量,并缩短刊发周期;(3)利用新技术扩大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在回顾《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创刊62年历程的基础上,基于信息计量学方法,借助中国知网、创刊50周年光盘版及近10年全文电子数据,统计得到1957—2018年全部文献并分析了部分指标特征。该刊总文献量及学术论文量分别为6 901篇和5 834篇,其数量变化均具有前期波动较大、近年比较平稳的特征;作者及机构分布统计结果显示二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即高发文量作者所在机构也是高发文量机构;资助来源统计结果显示基金论文比从1994年的18%增至近年的90%以上,2017年达到了95%;论文资助项目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勘项目、教育部资助项目为主,省市资助项目也较多。根据期刊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奠基、停滞和发展三个阶段,并重点分析了奠基阶段和发展阶段文献研究的内容,结果表明文献反映了各个阶段水工环地质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方向,说明期刊一直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宗旨。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中国地质科学的研究现状开展了定量的学科评价。根据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的资料,对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和高等院校三大系统2003—2007年发表的地学文献,按照基础地质、矿产资源、环境地质、技术方法四大类及若干国际热点学科/领域进行了统计。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科学院在第四纪地质、古生物学等基础地质研究方面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跟踪国际热点和前沿学科方面明显走在国内各部门的前列;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金属矿产、变质岩、探矿工程等学科方面优势明显;高等院校发表论文数量最多,各学科发展比较均衡,相对而言,沉积岩、工程地质和数学地质具有一定的优势。总体上,中国已经是一个地学大国,但一些国际热点学科(例如行星地质、极地地质、全球变化等)还处于明显的弱势。  相似文献   

7.
蔡濂  王洪峰 《矿物岩石》2002,22(3):101-102
依据《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矿物岩石》载文被CSTPC来源期刊的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其所载文献质量较高,作者群的地域分布较广,已形成具有自己风格和特色且相对稳定的研究体系;在中国地质学界有一定影响,不仅是我国地质科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信息源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地质学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8.
《四川地质学报》2019,(4):683-686
为了解我国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研究进展与趋势,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以CNKI中2000—2018年952篇有关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研究的学术期刊文献为对象,对近20年来发文数量、载文期刊、发文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研究领域发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的论文比例较小;核心作者和核心机构多集中在高等院校和各省直属机构;2002年以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从2003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以来进入多主题共同发展阶段。目前呈现两个发展方向,即国家地质公园体系和地质遗迹资源调查研究,以及代表性地质遗迹研究。研究成果有助于对我国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研究热点和前沿提供分析和追踪。  相似文献   

9.
宁静  杨磊  曹建华  李亮 《中国岩溶》2023,(2):321-336
文章检索1985-2021年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简称WoS)和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岩溶区植被恢复的相关文献信息,通过国内外发文趋势、高频关键词分析、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及主题时间演变分析等,探讨有关岩溶植被恢复研究的热点与趋势。结果表明:在1985-2021年间WoS和CNKI数据库分别收录相关文献319和351篇,37年间的发文量呈现波动性上升的趋势,整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5年以前),该阶段为研究的启蒙阶段,发文量较少;第二阶段(2005-2015年),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岩溶地区生态重建研究的重视,该阶段文献数量有显著增加;第三阶段(2015-2021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国际上发文量呈现直线性上升,国内发文量呈现波动式上升,而国内研究增长速率明显高于国际研究。石漠化、植被演替、土壤养分、物种多样性等为文献的高频关键词,是国内外研究的共同关注点,其中,植被演替规律、土壤中养分及物种多样性是岩溶石漠化地区的核心问题。国际上对岩溶植被恢复研究更加关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气候变化等,而国内前期主要倾向于岩溶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研究,后期主要是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我国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研究进展与趋势,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以CNKI中2000—2018年952篇有关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研究的学术期刊文献为对象,对近20年来发文数量、载文期刊、发文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研究领域发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的论文比例较小;核心作者和核心机构多集中在高等院校和各省直属机构;2002年以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从2003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以来进入多主题共同发展阶段。目前呈现两个发展方向,即国家地质公园体系和地质遗迹资源调查研究,以及代表性地质遗迹研究。研究成果有助于对我国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研究热点和前沿提供分析和追踪。  相似文献   

11.
刘志强 《地质论评》2024,70(1):250-250
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合办、协办期刊《地质学报》《地质论评》《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杂志》《岩矿测试》《西北地质》《沉积学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地质与勘探》《石油实验地质》10本中文刊物入编2023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即第10版)之 “地质学”类的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2.
以CNKI中1988~2017年1693篇有关泥石流灾害风险研究的论文为分析样本,统计年发文数量变化及主要载文期刊,利用CiteSpace Ⅲ识别作者群、主要研究机构和高频关键词,对该领域近30 a来的研究动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泥石流灾害风险是以灾害科学、地理学和地质学为基础的多领域综合交叉学科,近30 a来发文数量呈整体波动增长态势,但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和高引用次数的论文比例较小;(2)核心作者和核心机构所属地区多位于我国西南,发文数量占较大比例,这与泥石流灾害多发生于我国西南有直接关系;(3)风险学科发展前期以危险性研究为主,2000年开始进入研究主题与技术方法多元化的风险研究时期,2008年以后学科发展有所停滞,但"2008.5·12"汶川大地震产生的次生泥石流灾害与大型泥石流灾害,有可能为今后的泥石流灾害风险提供新的研究案例。研究结果有助于对我国泥石流灾害风险研究的历史、现状和热点提供分析和追踪。  相似文献   

13.
国土面积2/3为寒区的中国拥有广泛的路网、机场和城镇等人工地面系统,除冰雪技术研究与发展对道路安全与保障起到重要作用。为全面了解国内道路除冰雪领域研究现状和趋势,通过中外常用数据库核心集获取2010年以来我国学者在道路除冰雪领域的研究文献,借助CiteSpace软件对获取的文献信息中的发文量、文献来源和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道路工程领域对除冰雪技术愈发重视,自2010年以来我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逐年增加。同时发现,我国道路除冰雪领域学者在中文期刊的发文量占比在近年来则有所降低,更倾向于将研究成果发表于英文期刊。结果表明,长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是该领域主要的研究机构,且国内科研院所在国际合作方面还有待提升。在研究内容方面,我国道路工程学者对融雪剂的研究在减少,更加关注流体加热路面、电热路面等新型除冰雪技术。通过对2010年以来的高共被引文献分析,电热除冰雪技术、微波加热除冰雪技术、融雪抑冰路面等技术优势突出,更易引起学者关注,但在工程应用方面存在不足。通过文献综述发现,我国道路工程除冰雪领域急需解决上述新型除冰雪技术的能耗、工艺、成本、融雪效果及路用性能平衡等几个关键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鑫  史静  肖仙桃  李娜  刘澜  章茵  李玉馨 《地质学报》2015,89(6):1144-1150
本文利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07~2013年收录在国内地质学领域期刊上中图法P5类的文献,从发文的题目、关键词、发文单位与作者、资金支持等信息出发,着重分析了国内地质学领域的重要机构与科学家、研究热点及其重点资助情况,从文献计量角度展示了这些年国内地质学领域学科发展的脉络以及国家资金支持的趋势,为今后进一步把握地质学领域重点方向与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分析平台和可视化技术,定量分析了2000~2021年海底滑坡领域的研究特征,揭示了不同时间段的研究变化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 (1)近20年间海底滑坡领域的科研产出数量快速增长,中国是海底滑坡领域发文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与其他国家合作关系也比较密切。(2)对比分析中、美研究机构发现美国的研究机构最多,但中国的研究机构与国内外其他机构合作最多,影响力相对较大。(3)国内外近20年来在海底滑坡领域的研究基本保持一致,但最近几年在触发机制研究中,全球学者更关注海啸诱发海底滑坡,而中国学者更关注水合物分解引起的海底滑坡,这将是未来海底滑坡领域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消息,《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已被美国《地质参考》(GR)数据库收录。截至2007年,该数据库收录本刊文献总共221篇。美国《地质参考》(GR)数据库是美国地质学会于1966年创办的,是世界范围内地球科学领域最全面的数据库,包含了超过2400000条来自于地球科学领域的期刊文献、书籍、地图、会议文献、报告及论文的记录。目前,该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64种。  相似文献   

17.
郭永丽  章程  吴庆  全洗强 《中国岩溶》2020,39(6):817-828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2011-2018年国内外岩溶水文地质学领域研究的动态特征。通过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以“Karst hydrogeology”、“Karst groundwater”、“Karst aquifer”、“Karst underground river”、“Karst subterranean stream”、“Karst underground stream”、“Karst spring”“Karst geothermal water”、“Karst thermal groundwater”或“Karst water landscape”为主题词,检索得到1 460篇论文,通过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EI、核心期刊和CSSCI数据库,以“岩溶水文地质”、“岩溶地下水”、“岩溶含水层”、“喀斯特水文地质”、“喀斯特地下水”、“喀斯特含水层”、“地下河”、“岩溶泉水”、“岩溶地热水”、“喀斯特泉水”、“喀斯特地热水”、“岩溶水景观”或“喀斯特水景观”为主题词,检索得到918篇论文。基于WoS和CNKI自带功能及CiteSpace软件分析国家、机构、发文量及期刊等情况,结果表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充分发挥了其在国内的机构职能和专业优势,中国有待进一步加强其在国际上的地域优势及其活跃度;由基于CiteSpace平台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发现国际岩溶水文地质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包括“岩溶水动力学”、“岩溶地下水数值模拟”、“岩溶水文地球化学”和“岩溶水污染”,而国内岩溶水文地质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范围更广,包括“岩溶含水系统”、“岩溶水资源”、“岩溶水环境”和“岩溶水文工程”。   相似文献   

18.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1999—2019年检索所得1240篇浅层滑坡期刊论文为样本,利用CiteSpace对该领域内国家/机构、学科/期刊和高频关键词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浅层滑坡研究的国际合作非常普遍,意大利在浅层滑坡研究中占据核心地位,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和中国科学院两家机构在该领域发挥重要作用,GEOMORPHOLOGY和LANDSLIDES杂志为浅层滑坡研究代表性期刊。复合模型算法为浅层滑坡研究领域近期的热点主题。  相似文献   

19.
据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消息,《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已被美国《地质参考》(GR)数据库收录。截至2007年,该数据库收录本刊文献总共221篇。美国《地质参考》(GR)数据库是美国地质学会于1966年创办的,是世界范围内地球科学领域最全面的数据库,包含了超过2400000条来自于地球科学领域的期刊文献、书籍、地图、会议文献、报告及论文的记录。  相似文献   

20.
贺炬翔  张前龙  许娅婷  刘永强  王维曦  周永章  虞鹏鹏 《地质论评》2023,69(2):2023020032-2023020032
钦杭(钦州—杭州)成矿带位于扬子和华夏古陆间的巨型构造带之间,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区带,对探讨华南地区构造和区域成矿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对今后矿产勘查、找矿预测有重要的指导价值。CiteSpace可以有效识别科学文献图数据的社区和社区结构,生产关键词时间线图谱,挖掘热点现象等。本研究以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2009~2022的钦杭成矿带论文文献为样本,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数据信息挖掘。结果显示,从2010年以来,与钦杭带有关的研究维持10年之久,近年来受中国矿产勘查政策调整影响,热度有所下降。发文学者形成了几个的相关性较强关系网络,他们构成了钦杭成矿带研究密切合作的社区(团队)。发文机构主要以“大学与研究所”模式为主。关键词的频率、中心性和突现性的分析显示,成矿带找矿、成矿带地质特征、大数据找矿是近年来钦杭带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