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耐旱苔藓植物DNA提取及优化RAPD、 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道远  张元明  曹同 《中国沙漠》2006,26(5):826-831
 耐旱苔藓植物常常单个个体矮小、生物量低,如何从细小的单个个体中有效提取总DNA是进一步开展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关键。本研究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广泛分布的刺叶墙藓(Tortula desertorum)为对象,使用快速提取法、2×CTAB法及DNeasy plant mini kit试剂盒提取法等3种方法对刺叶墙藓单个个体的总DNA进行提取。结果表明,2×CTAB法提取的DNA纯度高,凝胶电泳显示无明显降解现象,适宜作为PCR扩增的模板。利用所提取的单个个体DNA为模板,建立了优化的RAPD、ISSR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2.
晋玲  李鸣  张勇  白蕾  安黎哲  陈拓 《中国沙漠》2007,27(3):466-468
 摸索沙拐枣属(Calligonum L.)七种植物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 Turcz. )、泡果沙拐枣(C. junceum (Fisch. et Mey.) Endl.)、无叶沙拐枣(C. aphyllum (Pall.) Gürke)、红果沙拐枣(C. rubicundum Bge.)、心形沙拐枣(C. cordatum E. Kor. ex N. Pavl.)、密刺沙拐枣(C. densum Borszcz.)、乔木状沙拐枣(C. arborescens Litv.)的总DNA提取方法并对DNA样品的纯度和浓度进行鉴定,对传统的CTAB法进行方法和材料的改进,开展与总DNA相关的PCR扩增和其他遗传学分析,并取得满意的结果。其结果对于沙拐枣属植物的有关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3.
用于RAPD分析的沙拐枣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DNA分子标记技术是检测遗传差异的一种新技术,特别是RAPD技术,应用更为广泛。DNA质量是保证RAPD分析成功的关键。本文用改进的SDS法对沙拐枣属植物种子的总DNA进行了提取。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在20kb以上;通过PCR扩增实验,证明用此方法提取的DNA,可直接用于随机扩增的DNA多态性(RAPD)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4.
红砂正常和脱水组织中总RNA提取的改进CTAB法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红砂属于柽柳科超旱生小灌木,是荒漠半荒漠地区植被中的优势种。为了研究促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传导通路在这类植物抗旱中的作用,我们尝试了很多RNA提取的方法都没有获得完整的RNA。在脱水组织中由于多糖、多酚以及其他与核酸能结合或共沉淀的化合物的含量升高而更不容易得到高质量的RNA。以CTAB为基础的改进的RNA提取方法,能成功地从少量的红砂植物的正常组织和脱水组织中获得高质量的RNA。这种方法经济且操作方便,提取的RNA纯度和完整性都很好,可用于RT-PCR反应并成功克隆了550 bp 左右的MAPK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5.
新疆沙冬青叶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春芳  尹林克 《中国沙漠》2011,31(1):96-100
提取新疆沙冬青叶片中蛋白质受到脂类、酚类等次生代谢产物的干扰,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组分提取优化方法和双向电泳技术的改进。实验分析表明,用乙醚淋洗完整叶片,50 mmol·L-1 Tris-HCl缓冲液,上样量240 μg(7 cm胶条),考马斯亮蓝染色等方法可很大程度增加提取可溶性蛋白含量,结合丙酮-三氯乙酸的沉降,可较完整地提取蛋白质组。  相似文献   

6.
白刺属植物的川西新记录和澳大利亚间断分布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钦周 《山地学报》2006,24(2):137-143
四川西部干旱河谷新记录两种白刺属植物(柴达木白刺和西伯利亚白刺),从它们的地理分布可以反射出干旱河谷现代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具有历史植物区系“活化石”意义,该区系与古地中海在时间上、与现代中亚(草原和荒漠)在空间上有着渊源联系。这两种白刺在川西是中生而不是旱生植物,生于干旱河谷灌丛(近似于中亚草原灌丛)而不是草原或荒漠中。根据植物地理学和地质学研究的一些例证,探讨了远离白刺属发生地和分布中心的比拉底白刺(或其祖型),从非洲北部-阿拉伯地区经由印度和缅甸至马来西亚直达澳大利亚形成现代洲际间断分布的迁移途径。  相似文献   

7.
沙漠植物DNA快速提取方法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刘志学  陈妍珂 《中国沙漠》1997,17(3):274-279,T001
在比较了植物DNA数种提取方法之后,提出了一种改良的DNA提取方法,可以快速地从沙漠植物中提取到高质量的DNA样品,降低了实验成本,紫外吸收的测定结果表明,所获得DNA的A260nm/A280nm值大于1.75,琼脂糖交电泳结果表明:DNA片段的大小为50kb左右。用RNA酶去除残留RNA的效果良好,限制性酶切实验合格。该方法对于其他植物材料也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8.
霸王基因组RAPD优化条件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实验以霸王20 d龄无菌籽苗为材料,使用CTAB法提取其基因组DNA,进行RAPD条件优化分析。通过单因子实验分别研究了Mg2+浓度、dNTPS浓度、Taq酶的浓度、引物浓度和模板DNA浓度对RAPD反应的影响,即在25 μL总反应体系中,Mg2+的适宜浓度为1.5~2.5 mmol\5L-1、dNTPs的适宜浓度为0.2~0.3 mmol\5L-1、随机引物的浓度以1.2 μmol\5L-1为宜、Taq酶的用量以2.0 U为佳、模板DNA的最适用量为50 ng。本研究的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8 min, 94℃变性1 min, 37℃退火1 min, 72℃延伸2 min,设40个循环,最后72℃保温6 min。  相似文献   

9.
研究针对Worldview-2影像的地物特征,采用一种多层次规则的面向对象地物提取方法,通过建立和执行各类地物的提取规则,从多尺度分割产生的影像对象中提取不同地物。实地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地物的总精度为84.2%,Kappa系数为0.791。建筑物、道路、耕地和裸地相混合误提现象较多,主要是由于这4种地物的光谱特征相似导致,应选用更敏感的识别参量或建立更高效的识别规则以提高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10.
以SAR与SPOT多光谱影像为数据源,通过几何校正、辐射定标、降噪等数据预处理,选取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BT( Brovey Transform)、WT( Wavelet Transform)和HPF( High-Pass Filtering)4种方法进行融合实验,并对融合后数据以及原SPOT多光谱数据进行道路提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PCA和HPF方法所提取的道路特征明显,纹理清晰,错分和漏分现象不明显,道路信息效果较好;WT方法提取效果次之;BT道路提取效果相对较差;4种方法经融合后数据提取道路精度均高于原始SPOT多光谱数据,最优方法提取道路精度错分率较SPOT多光谱高达29.4%,道路提取精度相对较差的BT方法较SPOT多光谱错分率高出18%.  相似文献   

11.
白刺不同果实性状的遗传力估计及优良亲本选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亲子回归法研究白刺果实不同性状遗传力的结果表明,果径、果形、果色、果味、核形和果实出肉率等性状指标的遗传力较高,说明这些性状变异的遗传贡献较大,可作为白刺果实类型划分的主要指标,其中果径、果味和出肉率可作为白刺果实品质评价和优良亲本选择的主要依据。以果径和出肉率为指标,用家系选择法选择优良亲本可获得较大的遗传增益,且两指标选择的亲本一致,选择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The content of the secondary metabolites anthrone C-glycosides (barbaloin, homonataloin and nataloin) inAloe mutabilisleaves are the highest in the upper third of each leaf. The content of these phenolic metabolites is also higher in young leaves than in older leaves, and higher in plants grown in shade than in direct sunlight. There are also significant monthly differences in the content of these metabolites, which are more pronounced in young leaves than in old leaves. We hypothesize that the higher content of these compounds in the periphery of the leaves and plants is a defense strategy against leaf-eaters.  相似文献   

13.
刘冰  赵文智 《中国沙漠》2009,29(1):101-107
对分布于荒漠绿洲过渡带的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和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光合和水分代谢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柽柳和泡泡刺:①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响应具“光合下调”现象,其曲线符合Gauss model。②净光合速率最大值分别为20.2 μmol CO2·m-2·s-1和23.8 μmol CO2·m-2·s-1;光补偿点和饱和点为244.62 μmol·m-2·s-1和1 180.31 μmol·m-2·s-1,73.67 μmol·m-2·s-1和1 467.85 μmol·m-2·s-1。③净光合速率近似双峰型抛物线;光能利用效率单峰曲线;柽柳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为单峰旗形,泡泡刺波浪型。 ④泡泡刺利用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蒸腾、水分利用效率,柽柳通过高光能利用效率来适应荒漠生态环境。因此,光抑制所导致的“光合下调”现象是柽柳和泡泡刺对水分胁迫所产生的保护性机制,反映了荒漠植物在与环境协同进化过程中的生态适应性;较低的水分利用效率是荒漠植物对其环境响应的普遍适应机理。  相似文献   

14.
白茨: 属蒺藜科, 白茨属, 是我国古老的乡土沙生植物种。在内蒙古自治区有四种: 1.小果白茨 2.白茨 3.大白茨 4.球果白茨 白茨在亚州中部旱生区系中, 它是古老的第三纪残遗种。是沙漠、半沙漠区域建群植物种之一。是优良的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固沙植物。经研究: 白茨具有较强的耐旱性, 耐热性, 耐瘠薄, 耐沙漠、抗风蚀的特性。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中, 积极保护天然野生的自然资源, 大量培育和发展白茨对固定流沙, 资源开发与利用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白刺地上生物量关系模型及其与叶面积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把白刺地上部分区分为新枝、老枝Ⅰ、老枝Ⅱ和枯枝4种样枝类型,建立了其生物量与枝高、地径的关系模型,研究了总生物量与各器官生物量、叶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指出,新枝总生物量(y)与最大枝高(Hm)、最大地径(Dm)的关系可用方程y=a(Dm2Hm)b表示,老枝Ⅰ和老枝Ⅱ的总生物量(y)与最大枝高(Hm)的关系可用方程y=aHmb表示。枝生物量(y)与白刺总生物量(x)之间的关系可模拟为y=aEXP(-bxk),叶生物量、叶面积(y)与总生物量(x)关系均可模拟为y=a+b(1-EXP(-kx))。通过研究确立了在乌兰布和沙漠估计和预测白刺地上生物量和叶面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用D、18O同位素确定黑河中游戈壁地区植物水分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8年7月在黑河中游临泽县平川镇戈壁地区采集降雨、地下水、土壤和植物茎干样品并进行水分的D、18O同位素测试,分析戈壁地区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来源,确定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等荒漠植物的吸水层位及其对降雨和地下水的依赖程度。研究发现:①土壤剖面0~130 cm深度范围内的土壤水主要接受降雨的补给;130 cm以下,可能接受潜水蒸发补给,或者是前期较大降雨入渗与潜水蒸发补给的叠加;②土壤水的δD、δ18O值与深度呈指数关系;降雨入渗补给会打乱剖面的稳态,土壤水的δD、δ18O同位素组成是现存土壤水和降雨的混合;③泡泡刺和红砂都是利用深度大于185 cm的土壤水,泡泡刺吸水层位比红砂更深,表明荒漠植物的生长主要依赖更为稳定的潜水水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