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以及鄂尔多斯盆地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是中国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由于中国海相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差异很大,碳酸盐岩储集体类型多,非均质性极强.随着深度增加,海相地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分辨率变差,增加了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的难度.本文提出了以“相、面、断”三种端元为基础的深层碳酸盐岩储集体分类的新方法,针对相控型、面控型和断控型三种类型储集体,形成了相应的储集体预测方法、流程,包括:(1)川西雷口坡组气田潮坪相白云岩薄储层“三型两构”组合预测技术;(2)川北茅口组气藏礁滩相白云岩薄储层地震沉积学分析约束的高分辨率反演技术;(3)顺北油气田奥陶系断控储集体基于振幅响应正演模拟的定性-定量描述;(4)大牛地奥陶系不整合面岩溶储集体地质规律指导下的波形分类与古地貌刻画技术.这些方法围绕特定类型储集体的特征,充分运用地质分析所建立的储集体模式,较好地预测了储集体的厚度、物性、含油气性及分布范围,实现了单纯依据地震数据无法达到的预测目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有力支撑了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突破与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2.
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最小二乘偏移成像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是海相油气储层以及西部探区的重要储层类型之一,多表现为缝洞储集体形态,埋藏深度大,地震反射波信号复杂,波场特征分析困难,因而对其进行高分辨成像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推导并实现了基于最小二乘理论的偏移成像(LSM)方法,并将LSM用于西部探区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等效地震地质模型的偏移成像工作,成像结果表明:在理论上,LSM方法能够较好地分辨出埋藏深度在3000 m以下的中深部20 m尺度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在西部碳酸盐岩裂缝型储集体地震勘探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SHB地区的深部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主要发育于断裂破碎带,大多表现为断裂破碎形成的裂缝和后期溶蚀形成相互连通的断溶体.因此,断层的识别与精细评价成为该区缝洞型储层识别评价的基础.考虑到研究区处于沙漠腹部,深部地层的地震反射能量相对较弱,用单一地震属性难以实现断裂带的识别.本文针对研究区地震资料的地质-地球物理特...  相似文献   

4.
应用地震分频技术预测碳酸盐岩储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规频谱地层检测技术分辨率有限,采用分频解释技术能够排除时间域内不同频率成份的相互干扰,可以得到高于传统分辨率的解释结果,获得更精细的地质图像.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是研究工区油气勘探需要解决的难题.研究工区主要目的层为奧陶系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横向变化快,而地震资料主频和信噪比都较低,用常规方法难以描述碳酸盐岩储层分布.针对研究工区碳酸盐岩储层特点,本文首先用模型验证了分频解释技术能够揭示储层横向之间由于岩性、物性等因素引起的微小振幅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地震资料的解释分辨率,并利用该技术,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和钻井资料,对某区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钻数据相一致,由此可见,分频解释技术可以刻画碳酸盐岩储层空间展布特征,碳酸盐岩储层分频属性在三维空间的响应特征是高调谐振幅.  相似文献   

5.
对于裂缝、溶蚀孔洞发育的碳酸盐岩缝洞储层,如何从测井资料中提取裂缝、溶蚀孔洞信息是评价储层有效性的关键问题.为了从电成像测井静态图像上准确地分割出清晰的裂缝、溶蚀孔洞子图像进而提取其参数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图像分割技术的电成像测井资料缝洞面孔率提取方法.以钮扣电极电导率曲线为对象,先消除井壁凹凸不平导致的地层背景噪声的影响,利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图像分割方法得到包含裂缝和溶蚀孔洞目标的子图像,根据子图像提取裂缝-孔洞总面孔率、裂缝面孔率、孔洞面孔率等信息.本文利用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的电成像测井数据提取了缝洞面孔率参数,还利用同井岩心CT扫描图像计算的平均缝洞面孔率、双侧向电阻率、常规测井资料三孔隙度模型计算的相对连通缝洞孔隙度进行了对比,并进行了试油验证.对比表明,电成像测井裂缝-孔洞总面孔率、裂缝面孔率、孔洞面孔率与岩心CT扫描图像平均缝洞面孔率、双侧向电阻率、相对连通缝洞孔隙度、试油结果均有较好的一致性.这一方面验证了采用本文方法提取的裂缝-孔洞总面孔率、裂缝面孔率、孔洞面孔率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表明所提取参数可用于指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渗透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塔河油田奥陶系以碳酸盐岩为主,油气的主要储渗空间为裂缝和溶蚀孔洞,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本文利用常规及成像测井资料,对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识别与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为了综合各种测井方法识别裂缝,建立了综合裂缝概率模型,计算综合裂缝概率指示裂缝的发育程度.利用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进行裂缝和溶蚀孔洞的定性、定量解释.定量计算的裂缝参数为:裂缝密度、裂缝长度、裂缝平均宽度、平均水动力宽度、裂缝视孔隙度;定量计算的溶蚀孔洞参数有:面孔率、孔洞密度.根据缝洞型储层孔隙空间类型及其中子孔隙度、补偿密度、声波、双侧向电阻率的测井响应物性特征,建立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复杂孔隙介质解释模型,用于确定裂缝、溶蚀孔洞孔隙度和评价储层.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深入的研究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在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针对阵列声波中不同探测距离、不同分辨率的信息开发了三种新技术.通过对纵波进行频散分析形成了纵波频散谱的处理方法,并建立了根据频散谱的方差对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对于井周裂缝、溶洞的识别及储层类型划分有指导意义;利用井壁斯通利波传播特性,建立了定量计算斯通利波能量衰减的方法,对于评价过井缝洞有重要作用;利用阵列声波反射波信息形成了全新的声波远探测处理方法,通过对井旁反射信息的定量表征建立了井旁缝洞发育程度的定量评价方法.阐述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及适用条件,拓展了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在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油气藏储层预测中的不连续及非均质地质信息识别问题,研究基于地震成像数据的稀疏反演方法.由于该类地质体的地震响应特征为弱信号,因此利用平面波破坏滤波器由地震成像数据中去除强反射同相轴.在此基础上,对剩余的地震数据进行非线性加强滤波,并构建L1稀疏反演模型.为有效求解L1模型,采用非光滑泛函L1范数逼近和拟牛顿求解算法.该方法考虑稀疏先验信息,能够提高反演结果信噪比.缝洞模型测试验证该方法在检测断点、微断裂、散射点等小尺度地质体上的有效性,塔北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应用效果进一步证实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为古岩溶喀斯特化与受后期构造叠置改造的孔、洞、缝等组成的非均质储层,储层具有规模不同、空间形态不规则、充填性质各异的复杂组合特征以此为对象通过分解地震波场不同特征信号,开发了一系列针对不同储层目标的叠前叠后地震预测技术,不同特征地震预测结果经综合叠置验证分析,实现了残丘体上叠置的孔、洞、缝及古地貌的精细刻画及表征,展示了缝洞空间纵横交错的叠置关系,提高了复杂储层空间展布规律的认识及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10.
塔中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精细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塔中82并区地形起伏较大、各种类型沙丘产生的干扰波发育以及奥陶系碳酸盐储集体埋藏深、纵横向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为了提高奥陶系碳酸盐岩内幕成像精度,开展了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成像方法研究,建立了一套以高精度静校正技术、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技术、叠前去噪技术、三维高保真处理技术、叠前子波处理技术、视各向异性动校正技术、三维...  相似文献   

11.
Seismic data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means the waveform character arranged in the time sequence at discrete data points in each 2-D or 3-D seismic trace. Hydrocarbon prediction using seismic data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is a new reservoir prediction technique. When the main pay interval is in carbonate fracture and fissure-cavern type reservoirs with very strong inhomogeneity, there are some difficulties with hydrocarbon prediction. Because of the speci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eighth zone in the Tahe oil field, we apply seismic data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to hydrocarbon prediction for the Ordovician reservoir in this zone. We divide the area oil zone into 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blocks. Eighteen well locations were proposed in the favorable oil block, drilled, and recovered higher output of oil and gas.  相似文献   

12.
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指对二维或三维地震数据体中每一地震道离散数据点按时间顺序排列所显示的波形特征。应用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法对储层进行油气预测,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储层预测技术。塔河油田八区的主产层为碳酸盐岩裂缝一缝洞型储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给储层的油气预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塔河油田八区特殊的地质条件,采用了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法对该区奥陶系储层进行了油气预测,并对油区内、外的区域进行了有利区块的划分。在有利区块中设计的18口钻探井位,经钻井证实均获得了较高的油气产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14.
新疆雅克拉油气田具有多套含油层系,其中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也是重要储层之一。过去由于研究手段和方法上的限制,对于这套储层缺乏深入认识,给碳酸盐岩的勘探开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搞清这一问题,充分利用了钻井、录井、测井、地震、岩心薄片和分析化验资料,并进行了高分辨率测井约束地震反演。通过综合分析和新技术的应用,对雅克拉油气田碳酸岩储层的纵、横向的展布特征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确定了有利的储集相带主要发育在潮坪和台滩微相中,受后期改造作用,分布在构造较高部位,可作为碳酸盐油气藏勘探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5.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集层埋藏较深,一般都在5000m以下,储集层主要为碳酸盐岩裂缝和溶蚀缝洞系统,纵横向非均质性强,储集层横向预测困难.本文介绍了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利用小波变换的局部化分析特征引入吸收衰减分析技术中,根据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情况设计了接近实际深度的理论模型,并对模型正演结果进行了吸收衰减分析,验证了其可行性,最后对塔河油田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含油气性预测结果跟实际钻井非常吻合,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The organic reef is a special type of carbonate reservoir which always dominat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reserves and accumulations of natural gas.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 organic reef’s internal structure and gas reservoirs due to numerous adverse factors such as the low resolution of seismic data, depth of burial, strong anisotropy, irregular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omplex internal structure. A case study of wavelet decomposition and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pplied to elucidate the features of organic reef reservoirs in the Changxing formation from Yuanba gas field shows that the seismic record reconstructed by high frequency signal can adequately describe the internal properties of organic reef reservoirs. Furthermore, the root mean square amplitude ratio of both low and high frequency data obtained from the reconstructed seismic data clearly show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as and water in reef reservoirs.  相似文献   

17.
断裂(裂缝)对油气藏既有破坏又有保存作用。胜利埕岛奥陶系潜山油藏受裂缝控制,非均质性强,勘探目标预测难度大。本文以地震边缘检测为先验信息和启发因子,在自适应地震相干数据体上进行蚂蚁体追踪,精细检测裂缝,弥补了单一相干体检测分辨低的缺陷,获得了与钻井和实际地下情况吻合度更高的裂缝检测结果。对该区的油气勘探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肯吉亚克油田石炭系油藏属持低孔渗、异常高压碳酸盐岩油藏,它除了具有埋深大,非均质性强,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复杂等特点外,其上还覆盖巨厚盐丘,造成盐下地震反射时间和振幅畸变严重,地震成像差、信噪比低和分辨率低,给储层预测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如何正确预测油藏高产带分布规律是高效开发这类油藏的关键,本文研究从分析形成碳酸盐岩油藏高产带的主控因素入手,通过井震标定,优选反映碳酸盐岩岩相、岩溶、物性和裂缝的地震属性,结合地震、地质、测井、油藏工程和钻井资料,把盐下特低孔渗碳酸盐岩油藏高产带预测问题分解成构造解释、岩相预测、岩溶预测、物性预测、裂缝预测和综合评价等六个环节。宏观上,通过建立断裂、岩相、岩溶模式,定性预测储层分布有利区带;微观上,通过多参数储层特征反演和多属性综合分析,定量、半定量预测有利储层分布,有效解决盐下碳酸盐岩油藏高产带预测难题,基本搞清本区碳酸盐岩油藏高产带分布规律,为优选有利勘探和开发目标提供依据。文中提出的方法和技术对解决国内外碳酸盐岩油藏高产带预测和其他复杂储层预测问题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