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地震台站还广泛使用熏烟记录地震仪,这固然有其一系列优点,如反向摩擦力矩小等,但也存在不小缺陷。为此,在兼顾熏烟和墨水记录两者优点的前提下,对改63A笔熏烟为  相似文献   

2.
熏烟记录地震仪具有结构简单,经久耐用,模拟记录地震失真小,维护方便等优点。在当今地震仪器发展到拥有数字化地震仪对地震进行监测的今天,国内外仍有不少地震台使用着它。但对于拥有熏烟记录地震仪的台站来说,熏制图纸却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为了提高台站的观测质量,减轻台站同志的工作强度,改善工作条件,特研制了地震图纸自动熏烟机。  相似文献   

3.
引言 1986年7月10日和8月12日盐源县城附近发生Ms=5.1和Ms=5.4两次地震,余震特多。盐源地震台记录了许多震相清晰、可辩的地震。盐源台使用熏烟式地震记录仪,拾震器是DD-1型(DS-1、DH-1)。换能器线圈是改型线圈(由四川省地震局工厂生产),放大器是67-1型放大器,记录笔为63A型摆式记录笔。这种记录仪器的特点是记录初动清楚可辩,特  相似文献   

4.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Vol.11,No.3,P14刊登了新乐地磁台王大庄同志介绍的方法。根据我台的情况,现介绍另外一种方法。所谓延长地磁量图版使用寿命,主要在于如何延长胶膜的使用时间。我们在量图版上放一张较薄的塑料透明胶片(在投影机上使用的那种),固定好后使用,其透明度很好。它的特点是:耐磨、不受温、湿度影响。如果胶片磨损,再换一张即可。一张胶片可用一年多。这样,  相似文献   

5.
北京遥测地震台网从1966年建立以来,经历了6个发展阶段,通过几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模拟观测系统由初级到完善,信号传输方式由一线1台发展到一线8台,传输方式由单种(有线)到多种(有线、无线、有线和无线复合等),记录方式由熏烟记录、光记录、墨水记录到磁介质记录,记录内容由图纸到数字,地震分析和地震速报由纯人工到人机结合,地震速报速度由几十分钟提高到10min,观测规模由北京遥测地震台网发展到华北地震台网联网;观测系统由模拟观测系统发展到数字化观测系统。33年来,经过台网几代科技工作者的夜…  相似文献   

6.
地质力学模型相似材料配比的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正确的相似材料是进行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前提,然而,选择合适的材料配比是成功模拟原型工程的关键。经过对大量的相似材料研究现状的调研,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以铁矿粉、重晶石粉、石英砂为骨料,松香酒精溶液为胶结剂,石膏为调节剂的铁晶砂胶结剂作为模型试验的相似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配比试验,选择了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表设置,一共9组配比试验方案,制作小模型试块。通过对小模型试块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获得了相似材料密度、抗压/拉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黏聚力、内摩擦角等参数指标,运用极差分析法分析了各个因素对相似材料参数指标影响的主次关系以及影响的规律特性。试验发现,胶结剂浓度对相似材料的主要参数指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开展秦岭翠华山等大型花岗岩地震山崩的动力响应机制研究,研发配制用于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的花岗岩相似材料是该研究工作的基础。选取铁矿粉、石英砂、重晶石粉为骨料,石膏为调节材料,松香酒精溶液为黏结剂的相似材料配比方案,设计考虑4因素5水平的正交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拟合,获得各因素对花岗岩相似材料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和相似材料配比经验方程。结果表明:花岗岩相似材料的密度随铁粉与重晶石粉占骨料比的增加而增大;随着黏结剂浓度的增加,花岗岩相似材料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及黏聚力均显著增大;随着石膏含量的增加,密度、抗压强度及内摩擦角均减小。该试验得到的相似材料配比经验方程可以较好地为花岗岩相似材料或其他相似材料的配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988年,嘉峪关地磁台曾从原河西堡台调来一台CR69型磁秤,现作为本台正常记录仪。多年来,我台一直使用此仪器底坐上标刻的线圈常数28.8进行资料处理。但近来有人称,此CR69型磁秤在调来我台之前,曾做过线圈改造,其常数应为21.79。显然,此事直接...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为解决模拟水氡资料数字化问题而编制的模拟水氡观测数据处理软件的特点、功能以及使用方法等.认为,该软件经黑龙江省多个台(点)和辽宁沈阳台使用,效果良好,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我们选取了南京地震台763地震仪记录的极远震,利用其中 PP 震相的初动位移测定方位角和震中位置。一、测定情况单台测定极远震震中比较困难,是因为极远震记录的初至震相 PKP 的视出射角大于80°,其水平分量很微弱,自然也就无法用 PKP 的水平位移来测定方位角。1982年6月7日在墨西哥连续发生了两次七级以上大地震,我台首次使用 PP 震相的初动位移测定方位角,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了新丰江水库固定台网熏烟记录微震仪系统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及其单位脉冲响应的解析表达式;计算了仪器在典型情况下相应动态反应。  相似文献   

12.
前言温州数字台为国家数字台 ,是中国地震局 95-0 1 -0 1重点建设项目 ,承担着地震分析和大震速报任务。于 1 999年 1 2月开始安装 CTS-1型宽频带数字地震仪 ,并投入试运行 ,2 0 0 0年 1 2月正式通过验收。我台为地面摆房 ,花岗岩台基 ,数字记录的拾震器与模拟记录的拾震器并放在同一个房间。我台现有 763、DK-1、DD-1 3种模拟记录仪器 ,数字地震记录系统的数据采集器为 EDAS-C2 4型 ,前台机使用 NNVS-RTS实时软件 ,后台机交互分析软件在 2 0 0 0年 4~ 6月使用 NNVS—IAS软件 ,2 0 0 0年 7月以后 ,改用 SSDP单台分析软件 ,2 0 …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局召开了全省地震战线学大庆会议。很多同志在会上介绍了先进事迹和宝贵经验,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振奋了革命精神,决心要在学大庆运动中来一个学习比赛,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竞赛高潮。本刊一九七七年第三期和本期刊登的运城地区地震办、文水县胡兰中学、南下庄矿、昔阳台、大同一中地震测报组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大连地震台“九五”期间配置的CDM-DI磁力仪(简称DI仪)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该仪器经过2000年考核运行1年,观测精度较高。于2001年1月1日起正式作为我台绝对观测仪投入使用,2001年9月1日开始近零法观测。 1 DI仪在地磁台站模拟观测系统中的应用 1.1 DI仪在指零法观测中的应用 2001年我台应用DI仪作为绝对观测仪器,使用指零法完整观测1年,精度、稳定性良好,表1为2001年我台DI仪指零法模拟观测基线月剩余方差精度表。 2001年我台模拟记录仪运行稳定、状态良好。应用DI仪与其配合,所得基线精度良好,大大高于规范…  相似文献   

15.
引言 德都台偏角分量(D)基线值的月均值自1995年以来,一直有这样一种趋势:每年的3~7月份有一明显下降的变化,且有一低点在上述月份内,低点的两端呈漏斗状分布。这样的变化趋势和满洲里台、长春台在形态上基本一致,仅在幅度上明显大一些。在使用基线值处理观测年报时,使我台偏角分量的日均值差值曲线在每年的1月~3月和10月~12月与满洲里台、长春台的变化有很大差别。在2000年评1999年资料时发现了这一问题,确认我台的资料在冬季加温不正常,并指出前几年的资料也可能有问题。经地磁组确认是绝对观测仪器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通海地磁台从1992年开始,使用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开发的地磁数据库系统进行地磁观测报告的编制。新系统的操作,全部采用菜单提示,十分方便。在工作中发现一些问题提出来讨论。(1)台站日常资料处理中存储的数据为年报所用。通海台以往的资料都是使用BASIC程序来处理,大量的时均值毫米数数据便是用BASIC语言的DATA语句来装载的。这样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宽城地震台短水准测量工作的实际需要,编写了"宽城地震台水准资料处理程序",该程序采用VB6.0编程。介绍了程序的设计思路,主要功能和软件的使用结果。  相似文献   

18.
1990年12月17日,在为纪念我国自建的第一个地震台——鹫峰台建台60周年的活动中,我荣兴地被邀请,参加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内心感到由衷的高兴。看到我国地震事业六十年来的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五十年来的巨大变化,我感到无比的欣慰。我于1931年2月5日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来到鹫峰地震台工作。首先见到李善邦先生,他当时是地震台的主任,也是我国地震事业的创始者。1930年他在北京西郊的北安河村西鹫峰山坡上,建立起我国第一个地震观测台。台上的工作条件很差,一切从零做起。开头难!开头难!我深有体会。从查文献资料到安装调试仪器以及杂项事务几乎全是他自己动手。李先生本不是学地震专业的,但在旧社会为了生活,而转搞地震研究,他面临新课题的挑战,苦钻地震学专业,很快就掌握了工作原理及仪器的构造使用,在他的艰苦努力下,鹫峰观测台才有了初期的规模。  相似文献   

19.
赵楠  江沛春  李罡风 《华南地震》2010,30(3):105-110
介绍了六安地震台TJ-Ⅱ体应变仪安装井的地质构造特点与井孔岩芯物理特性,以及TJ-Ⅱ体应变仪在六安地震台的运行情况。通过对六安台TJ-Ⅱ一年多来观测资料映震效应与区域前兆异常分析,初步分析了区域地下形变对大别山区未来中强地震预测研究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太原台自建台以来使用的是DD—1、64型微震仪,从1971年至今资料比较连续.近年来重新分析了71—80年的地震记录,对我台记录的近震震相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对莫霍面的反射波P_n、S_n的记录特征及其起始距离有了新的认识,现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