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肖天豪  周强 《河南测绘》2006,(4):4-6,10
一、引言 目前,河南省已经全面展开地籍调查工作,控制测量工作任务饱满,研究如何在保证地籍调查工作精度的情况下提高工作效率很有必要。随着GPS软、硬件的完善与发展,GPS技术已经基本上取代了常规测量方法建立各种类型和等级控制网。采用GPS布设一般等级控制网时,在每个测站上观测时间一般在1~2个小时,即使利用GPS进行一、二级导线测量,一般也要观测40分钟以上。如果采用快速静态定位方法,观测时间可以缩短到20分钟,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本文以邓州市D级网测量为例,利用静态(观测2小时)和快速静态(观测20分钟)定位观测两套数据,分别进行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基线解算和网平差,然后对网平差报告进行比较,得出预定结论。具体介绍了快速静态定位特点、作业组织模式、快速静态作业技术要求、数据处理、网平差及精度检验。  相似文献   

2.
付新启 《北京测绘》2018,32(1):40-43
必要观测数用来计算多余观测数,是控制网测量平差的基础数据,十分重要。必要观测数除了和控制网中未知点数有关外,还与起算数据及其种类有关。本文通过分析必要观测与各类起算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给出了确定必要观测数的一种新方法,并列举了不同种类的控制网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已有方法相比,新方法推导思路简洁,容易理解,且计算公式简单、便于记忆和使用,对测量平差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结合多年来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体会,就GPS控制网建网过程中从网的布设方案、外业观测方法、到后期的测量数据处理等一系列工作中应考虑的有关技术问题,围绕在GPS控制网布设与观测数据的处理分析中如何提高测量成果精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高速铁路轨道基准网平面建网仍采用德国推荐的方法进行测量,存在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测量精度受作业人员操作影响等问题,本文针对德国单线建网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双线整网测量轨道基准网的方法,并对两种观测方法的成果数据进行比较,证明双线整网测量轨道基准网的方法不仅可满足精度要求,还能提高作业效率,更适合我国高速铁路施工测量的实际情况。此外,采用双线整网测量的轨道基准网平面网数据,对轨道控制网观测时所构的网形规则、对称,可将其作为轨道控制网平面网的复测成果使用,大大提高了现场作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全站仪观测数据的三维平差模型及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珍  徐景田  孙华 《测绘工程》2009,18(3):40-44
建立基于全站仪多维观测数据的三维网平差模型,用VisualBasic语言编制计算程序,使其自动完成控制网的平差,解决实际应用中全站仪采集数据和成果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测绘生产,使全站仪更方便地用于地形控制测量、工程控制测量等测绘工程中。  相似文献   

6.
华北地区GPS形变监测网的建立与精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延兴  沈建华 《测绘学报》1994,23(2):142-149
高精度,大规模的GPS网在观测中采集了大量的数据,为了从中获得高精度的成果,在数据处理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本文提出了建立误差函数对数据进行筛选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网平差前,对平差网进行优化设计是必要的。本文提出了平差网优化设计的三条原则和优化程度,它对确定平差网的最佳方案,提出平差后成果的精度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7.
苏通大桥跨江EDM三角高程测量精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布设的高程控制网中,采用了EDM三角高程测量进行精密跨江高程传递.本文对此次三角高程测量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和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一个实例,较全面介绍了GPS隧道控制网的方案设计,观测数据的质量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可靠性检核,提出了用GPS定位技术建立隧道控制网的几点建议,为今后GPS隧道测量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曾庆伟  陈钢 《北京测绘》2011,(3):11-13,30
CPⅢ控制网平面测量精度要求高、外业观测数据量大。如何进行CPⅢ控制网外业观测数据的粗差探测并进行精度评定,是CPⅢ控制网测量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充分研究CPⅢ平面控制网网形特点的基础上,引申出CPⅢ网纵横向较差的概念,并提出粗差检测方法。通过验证,该方法可以有效剔除含有粗差的外业观测数据,提高CPⅢ网的可靠性和...  相似文献   

10.
大家知道,在大地测量或工程测量中,为了确定地面三角网的尺度和定向,通常在网中均要适当地布设若干条实测边(或基线扩大边)和若干个实测方位角作为起始数据。严格说来,在三角网的平差计算中,应把网中的这些实测量跟角度(或方向)观测量一样,作为具有先验信息的观测量参加计算。  相似文献   

11.
目前,利用高精度全站仪三维坐标测量功能建立三维工程控制网已成为一种趋势。针对这一问题的观测数据处理,提出了一种考虑平面观测数据和高程观测数据二者间整体性的三维间接平差方法,详细推导了水平角误差方程,天项距误差方程,斜距误差方程等关键步骤,较之已有的方法,严密性和实用性更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控制网连接点坐标值粗差的可定位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有测量控制网(称旧网)的基础上建立同级扩大网或低级加密网(称新网)时,新旧网之间的重合点(称连接点)坐标植粗差的检验是平差前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将边接点坐标视为带协方差阵的观测值,采用数据探测法定位其粗差。借助于Gauss-Markov模型下两个备选假设检验的理论,推导了连接点相关坐标观测值粗差可定位性基本公式,讨论了各类平面网中连接坐标观测值粗差的可发现性和可区分性。  相似文献   

13.
特大型桥梁首级控制网GPS与常规观测数据的联合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南京长江三桥首级施工平面控制网采用GPS接收机、D12002、T3经纬仪等多种仪器观测,GPS数据采用先进的GPS科研软件GAMIT计算,并首次在高精度工程控制网中将多种常规测量数据与GPS数据联合平差计算,处理手段上有创新,控制网成果各项精度指标超过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研究BDS/GPS在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宝林隧道控制网中的应用,利用宝林隧道二等GNSS控制网2016年4个观测时段数据,分别采用BDS、GPS、BDS+GPS三种模式解算各个时段的基线向量,并以GAMIT的解算值作参考进行成果的精度分析。基线向量结果表明,BDS可以满足宝林隧道的测量精度要求,但在观测条件不佳时,需对观测数据进行筛选,去除噪声较大的历元观测值。对比BDS、GPS单系统基线结果,N与E方向差异可以保持在5mm左右,U方向大部分保持在10mm左右,BDS+GPS观测数据解算精度高于任何一种单系统。不同数据的平差结果精度指标均符合规范。同时对点位进行稳定性分析,不同数据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为了深入地开展大地测量各方面的科学研究,在国家测绘局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我们从1987年10月开始,着手建立崇阳多功能大地测量标准试验网(简称崇阳试验网)。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我们尽可能地利用了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最完善的观测程序,先后完成了三角测量、水准测量、距离测量、天文测量、重力测量、高度角测量、GPS测量和近地面气象要素测量等野外观测工作,获得了大量的精密测量成果。为整体大地测量、三维大气折射模型以及其它科学研究课题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为GPS系统的定位精度及常规大地测量的仪器检验提供了良好的野外检验场地。  相似文献   

16.
测量机器人控制网观测与数据处理自动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研究利用测量机器人构成移动式网观测及数据处理自动系统进行常规控制网观测的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其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平面控制网精度评估的原理,并以佛山市某体育馆变形观测平面控制网设计方案之一为例,对控制网的布设要求、设计数据的组织方法、用MATLAB语言实现精度评估的方法做了详细阐述。就平面控制测量优化设计的实现方法做了一些新尝试,对于高精度变形观测平面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Obid.  RM 李小鹏 《国外测绘》1994,(4):23-29,47
本文研究了用摄影测量光束平差法处理经纬仪观测值以解决工业应用中控制网精确测量的。为了证明光束法等效于传统的三维网解法,需要将角度观测值转换成虚拟的像片坐标并进行相应的误差传播,文中为此提出了一种投影的数学模型。此外,还研究了在光束平差法中使用未置平经纬仪的观测值。研究中对两个网进行了试验:一个是工业测量中的控制网,另一个是实验室试验控制网。利用第一个网对光束平差法和传统的三维网法进行比较,结果是:  相似文献   

19.
工业测量领域经常需要多台甚至多种仪器联合测量,各种测量仪器的观测数据类型和精度不同,其关键技术是采用合理的平差模型实现多种仪器的空间定位和定向。采用附有约束条件的参数平差方法构建了空间联合精密控制网(unified spatial metrology network,USMN)平差模型,对激光跟踪仪、全站仪、经纬仪等测量系统进行了联合平差解算,针对不同类型测量数据建立合理的定权模型,保证了在多余观测量不大的情况下整网平差的精度,采用角度后方交会和坐标系转换模型解决了无互瞄和基准尺观测值的控制网概算和平差,克服了USMN平差模型的缺点。最后利用编写的USMN平差程序对实际测量数据进行解算,验证了平差模型的可行性并分析了点位误差。  相似文献   

20.
在大型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测量与变形观测中,需要布设局部的测量控制网,即专用控制网。其特点是边短、点位密,精度要求高,常采用独立的坐标系统。为了布设专用控制网,以往的做法是先在测区内用铟瓦尺(或其他精密量距工具)丈量至少一条基线,以两个点作为网的起始数据。光电测距仪出现后,使专用控制网由单一的测角网向测边网、边角网等新形式的布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