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守敬、熊会贞师生二人,在明清两代朱、全、赵、戴诸氏工作的基础上,用了几十年的功夫,写成这部巨著“水经注疏”,对于研究水经注有很大的贡献。最近科学出版社影印原稿以广流传,是值得高兴的。 但也如影印本的“说明”中所说:“对于一部内容丰富的古典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名》2010,(1):69-71
虎须滩 《水经注》“江水东历平都,又迳虎友滩,”今四川忠县西有石梁互30余丈,横截江中,俗呼侄须滩,即水经注之虎须滩也。在四川奉节县东30里,东去巫山县40里,《杜甫诗》瞿唐漫天虎须怒。  相似文献   

3.
《水经注》之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经注》一书有许多错误。不论其他,只从河流水道而言,错误也是极多的。黄宗羲在《今水经序》中说:“余越人也,以越水证之,以曹娥江为浦阳江,以姚江为大江之奇分,苕水出山阴县,具区在余姚,沔水至余姚入海,皆错误之大者。”陈澧在《水经注西南诸水考序》中也说:“郦道元身处北朝,其注《水经》,北方诸水尺致精确;至西南诸水,则几天一不误。”的确,只要稍稍仔细地核对一下,《水经注》所记载的南方诸水,从发源到入海,全篇无讹的是没有的。陈澧的话不错,而黄宗羲举的例子,确是“皆错误之大者”。 《水经注》记载的北方河…  相似文献   

4.
《水经注》塔里木盆地“南河”考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守春 《地理研究》1987,6(4):36-41
本文认为《水经注》记述的塔里木盆地的“南河”并非虚构。南河并非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自西向东流动,也不是盆地南缘诸绿洲地下水溢出的泉水河。“南河”是对几个并不一定直接相通连的河段的概括称谓。  相似文献   

5.
博斯腾湖盐化的原因及其防治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疆的博斯腾湖又名巴喀喇赤湖,北魏郦道元著的《水经注》中称“敦薨浦”,西汉《汉书·西域传》称为“焉耆近海”。在新疆,以水域而论,博斯腾湖仅次于罗布泊和艾比湖,是自治区的第三大湖泊;从水质上看,它却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既是开都河的尾闾,又是孔雀河的起点,是库尔勒地区孔雀河中、下游的唯一灌溉水源,因此它的存在及其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对于开都河、孔雀河流域的灌排引蓄和荒地开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博斯腾湖的盐化原因及其控制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历史文献中,很早就有对博斯腾湖的记载,如《前汉书·西域传》讲“焉耆国……近海水多鱼”;《水经注·河水篇》称它为“敦薨之诸”;《西域水道记》称之为“巴喀喇赤湖”。就水域而言,博斯腾湖在新疆是仅次于罗布泊和艾比湖的第三大湖;就水质而言  相似文献   

7.
五、商汤都亳地望偃师说 商汤都亳地望偃师说,最早提出这个说法的是东汉的班固,他在《汉书·地理志》“偃师”条下自注曰:“尸乡,殷汤所都。”(59)《后汉书·郡国志》云:“偃师有尸乡。”刘昭注引《皇览》曰:“偃师有汤亭。”(60)《左传》昭公四年:“商汤有景亳之命。”杜预注:“河南巩县西南有汤亭,或言亳即偃师。”(61)《水经注·汲水》引阚  相似文献   

8.
郑衡泌 《福建地理》2004,19(2):11-12
《水经注》有一段有关瞿塘峡当地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从其内容看,不同于通常记述的祭龙王、祭神祗的祈雨形式,而似乎有一定科学道理,似可看作以一种利用地形,人为制造“热山效应”,并播撒炭粉的人工降雨方式的记载。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守春先生的大作《郦道元与〈水经注〉新解》(以下简称《新解》),于2113年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郦道元是中国北魏时期伟大的地理学家,他所撰写的《水经注》,具有重要的地理科学、历史科学以及文学价值。明清以来对《水经注》的研究繁盛,以至形成了一门"郦学"。《新解》一书就是"郦学"园地里绽放的一朵新花。那么,《新解》新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0.
三、宁新中更名安阳之所在1、安阳城和宁新中今焦作市东北17公里处有一村庄,名叫安阳城。曾是安阳城人民公社管委会驻地。此名称的历史,至少在北魏时就有了。《魏书·地形志》载北修武县已有安阳城。《修武县志》载南阳城曰:“春秋南阳城在县北三十里,又名安阳城。”《水经注·清水》云:“修武,故宁邑,亦曰南阳矣。”这里说明“修武”、“南阳”、“宁”和“安阳”似乎是一地。又《括地志》云:“怀州获嘉即古之南阳。”清吴作信撰《汉书地理志补注》载获嘉县条云:“环宇通志:获嘉县在卫辉府西南百里。本殷之宁邑,周之修武也。…  相似文献   

11.
邺城三台即曹魏三台,为铜雀台、金凤台、冰井台合称,古今著名。位于临漳县三台村西(邺城遗址西北),三台村因此而得名。 铜雀台: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在邺北城西北隅,以城为基筑台曰铜雀。《水经注》云:“台高十丈,有殿字百余间。”台城,曹操令子嗣登台赋诗,以观其智。长子曹丕“飞阁崛其特起,层楼俨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名》2012,(4):8-8
湘江水系地处长江之南,南岭以北。东以罗霄山脉与赣江水系分界,西隔衡山山脉与资水毗邻。湘江流域跨湖南省的永州、郴州、衡阳、娄底、株洲、湘潭、长沙、岳阳8个地(市)。据《水经注》记载,“湘水出零陵始安县海阳山”,这是古文献中对湘江源头最早的记载。清《湘水考》也说:“湘水,源自广西桂林府兴安县海阳山。”另据林经注》记载:“湘漓同源,分为二水,南为漓水,北则湘川”。据考证,湘江得名于“湘漓分流”,即“相离而去”,湘江故此得名。就是在这块土地上,七十八年前发生了一场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伟大战役——湘江之战。  相似文献   

13.
石鼓山位于衡阳市东北,是蒸水与湖水的汇合处,有“湖南第一胜地”之称。郦道元《水经注》载:“临丞有石鼓,高六尺,湖水所经。”这里是一峰屹立,山水相映景色十分秀丽。“石鼓郁嵯峨,截然踞沧洲”。自古以来,历为游览胜地。据《南岳志》载:“三国时,诸葛亮练水师在此。其所以叫石鼓山。”有两种说法:一说山形似鼓;二说蒸水与湘水会合,水激石崖,其声似击鼓。晋代庾仲初的观石鼓诗称:“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又曰“翔霄拂翠颠,绿涧漱崖间。”在  相似文献   

14.
郦道元生平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公元4世纪初期起,在中国发生了一场大交流中,出现了许多地理学家和地理著作。而其中最杰出的地理学家是郦道元,最杰出的地理著作是他昕撰的《水经注》。郦道元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也是一位爱国主义者;《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名著,也是一部爱国主义著作。  相似文献   

15.
周湜 《地理研究》1987,6(2):89-91
本文指出了陈桥驿在《水经注》研究(或郦学)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相传大禹娶涂山民女为妻,又曾为治水而会诸侯于涂山。涂山民女因思念丈夫,在涂山之间唱出了我国最古老的情歌《候人兮猗》。然而,涂山究竟在哪里呢?由于文献记载简略,相同地名较多,形成数种不同意见。有以为涂山在伊洛、陆浑一带的三涂山,即今河南嵩县。《逸周书·度邑解》记载,周武王营建洛邑时的设想:“其有夏之居,我南望过于三徐,北望过于有岳鄙、顾瞻过于河,宛瞻于伊洛。”《左传·昭公十七年》也载:“晋将伐陆浑,以有事于 与三徐。”杜预注曰:“三涂在陆浑。”《水经注》、《读史方舆纪要》也都说,三徐即涂山,山上有…  相似文献   

17.
历史时期塔里木河流域水系变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极为丰富的地理与历史文献,诸如《山海经》、《史记》、《汉书》、《水经注》)、《大唐西域记》、《西域水道记》、《新疆图志》等,都有对塔里木的地理环境,山川道里,城廓兴废,人文习俗的详细记载;近代学者对塔里木盆地的历史考古,地理考察,沙漠探险和地形测绘,著述颇多,特别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得的卫星照片,更可使我们“神”瞰盆地全貌。这些都为我们研究塔里木盆地水文网的变化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新疆博斯腾湖的改造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博斯腾湖(以下简称博湖)存我国历史上早有记载,《汉书·西域传》称“焉耆近海”;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河水篇》中称“敦薨浦”;《西域水道记》称“巴喀喇赤湖”。近代学者对博湖也进行过考察,有过大量文字记述。博湖作为自然资源,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也是目前新疆最大的湖泊。从水利经济看,博湖既是开都河的尾闾,又是孔雀河的河源,不但对开都河的洪水和冬闲水有一定的调蓄作用,同时也是库尔勒、尉犁二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主要水源。博湖的存在及其合理开发利用,与开都河、孔雀河流域的蓄、引、提、排、灌,农林牧副渔的发展,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荒地开垦,盐碱地改良,水电开发,工业发展,密切相关,在巴州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赤峰市的克什克腾旗以其西北部宽阔无垠的大草原和东南部层峦叠嶂的大山脉(大兴安岭尾脉、七老图山山脉)相结合的特殊地貌,哺育了她特有的古代文明。《荀子成相》载:“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十有四世,乃有天乙是成汤。”《水经注》云:“砥云,辽水所出。”今克旗的西拉沐沦河的白查河都是辽水的主要上源。1975年在百岔川下游天宝同出土的商代铜(?),它们同近年来先后发现的克什克腾岩画一起,共同证明了克旗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据《蒙古游牧记》和《热河经棚县志》载,自周秦至汉初,克旗均为匈奴  相似文献   

20.
历史时期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在中华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手段,数字高程模型为主要数据源,对微地形进行解译并运用Arc GIS软件进行水文分析,提取河网,进行流域划分。结合《水经注》中所载汉魏古黄河、古济水源头及行经地点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北魏时期"河北之济"并非独立起源独流入海的大河,而是黄河支流。通过对比发现一条支津自黄河南岸的古荥阳一带分流,行经现郑州以东、开封以北、菏泽、聊城南部、巨野县等地,为较大规模的水系,推测其为《水经注》中的南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