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加强中、大比例尺成矿预测是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的重要措施之一。成矿预测工作贯穿于地质找矿工作的全过程,需有步骤、有计划、有准备地认真加强这项工作。成矿预测是应用地质理论和科学方法,不断地对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等工作取得的地质找矿信息加以综合研究,总结成矿规律、建立并不断完善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式,提出不同类别的预测区和找矿靶区,正确地指导普查找矿工作部署或具体的工程施工,提高找矿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仅就不同比例尺成矿预测的任务及有关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辉煌的五年     
从矿产勘查、基础地质、地质科技、公益性地质工作等方面汇整安徽省"十一五"地质工作主要成果,指出了制约地质找矿突破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安徽省地质工作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3.
2007年新疆地质勘查投入继续加大,基础地质工作程度不断提高,高新技术方法应用稳步推进,符合新疆实际的、科学的地质勘查体系已基本建立."环准噶尔"和"环塔里木"新领域的找矿前景开始显现,钠硝石、铁、铅锌、铜镍、锑及煤的找矿取得了新进展.2008年将继续突出"环准噶尔"和"环塔里木"新领域的找矿工作,大力推广高新技术应用,不断完善地质勘查体系,全面启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科学部署,面上展开,突出重点,加速评价.  相似文献   

4.
地质找矿的科学思维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  张凯  任红伟 《西北地质》2014,(1):261-266
在矿产项目立项、设计及勘查工作部署时常会遇到找矿思路不清晰、找矿方法选择不当的问题,而对这两方面的研究是找矿工作的核心,具有指导全局方向性的意义。专家最关注的是项目相关地区地质资料收集与分析研究、找矿信息提取、找矿思路确定、找矿方法选择、工作部署、工作量安排、工作质量监督和实施计划等关键环节。项目设计的找矿思路、找矿方法选择与工作部署是由项目设置地区独特的地质背景所决定,一定的地质背景条件具有成矿的专属性与规律性。在实际工作中,常存在对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利用不够等问题。没有对工作区地质背景、物探、化探、遥感资料的综合分析与研究,就无法通过这些资料所包含的成矿规律信息来发现该地区的找矿线索。笔者通过工作实践,认为找矿思路可划分为6个步骤,即:①资料收集与初步整理。②综合整理与信息集成。③建立找矿信息点、面三维形态思维,认识与判断矿(化)体位置、特征。④物探、化探、遥感勘查技术方法选择。⑤工程验证方法选择。⑥科学推测与事实之间的误差校正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郭文秀 《吉林地质》2011,30(3):1-11
对吉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十一五"地质找矿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远景调查工作长足发展,地质找矿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水工环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实现了以地质工作为中心,以地质勘查拉动全局经济发展的战略,推动了地勘主导产业的稳步发展。对全局"十二五"地质找矿工作进行科学部署。开展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以找大型—超大型贵金属有色金属矿床为目标,采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技术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开展综合找矿评价。加强面上的异常查证和矿点检查,进一步的筛选靶区,寻找新的矿产地,对有望取得突破的矿产地,加强普查,分国家整装勘查、省内整装勘查、重点勘查3个层次进行矿产资源评价,从整体上推进吉林省地质找矿工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朱宁 《安徽地质》2008,18(4):300-300
为进一步学习和贯彻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有关精神,落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深部找矿的工作部署,分析和把握蚌埠市地质工作和矿产资源勘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未来地质找矿的重点和方向,切实做好公益性地质工作,蚌埠市政府于2008年9月29日召开了“蚌埠地区找矿与公益性地质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7.
2008年是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十一五"规划目标实现极其重要的一年,基于科学的地质勘查体系之下,各类渠道资金投入保持稳定,高新技术方法应用不断扩大,找矿工作部署合理,重点突出了"环准噶尔"和"环塔里木"新找矿领域,基础地质工作程度稳步提高,煤、铁、铅锌、铜镍、钠硝石等矿产找矿取得了新进展.2009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将按照国土资源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58项目"总体工作部署方案,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分片实施,整装勘查,以实现"三年有好的眉目,五年出鼓舞人心的成果,八年有令国人为之振奋的重大成效"目标任务,真正体现出新疆"大地质、大矿业"的地质勘查格局.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颁布实施以来,地质找矿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分析研究矿产资源勘查远景区,开展和部署新一轮地质找矿项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农业地质环境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概况 安徽省农业地质环境评价是安徽省地矿局根据原地质矿产部关于加强农业地质工作的部署,于1990年所立的地质勘查项目。由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安徽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安徽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技  相似文献   

10.
全国重要固体矿产重点成矿区带划分与资源潜力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成矿区带是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成果最集中反映,同时也是地质找矿勘查部署最直接依据。利用全国重要矿产潜力评价成果重新厘定我国重要成矿区带,部署我国重要成矿区带有重要实际价值。成矿区带划分一方面要以区域构造环境及演化为纲,对成矿域、成矿省进行科学划分;同时要研究成矿本身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矿床的多元地物化遥等成矿信息,使得成矿区带符合成矿实际,能够直接找矿。部署区带是根据国家找矿工作部署出发,对成矿区带进行优选排序,具有引导导向作用,往往也能大大促进部署区带地质找矿突破。本次工作以23个矿种圈定成矿靶区,重要矿产地、物化遥异常等信息,并在最新划分的90个三级成矿区带基础上,划分了26个全国固体矿产勘查重点成矿区带,并进一步优选10个重点部署区带。  相似文献   

11.
论工程建设中的施工地质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兴全 《陕西地质》2002,20(1):98-102
通过对工程建设中的施工地质工作的分析,指出了施工地质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述了施工地质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做好施工地质工作是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建筑长期安全运行及建筑物遇病害加固处理的重要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12.
利用北斗卫星系统的定位通讯功能,结合IP卫星技术、网络技术和网格技术,构建现代化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体系,实现了野外地质调查人员-野外驻地-野外工作站-大区中心站-北京中心站五级互联互通,项目管理部门可随时查看野外地质调查人员的工作轨迹,获知野外工作进展,提供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远程服务。该系统在青海玉树州地质灾害详查项目中示范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结合地质工作特点,概述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地质科研、地质教育、成果汇报演示以及地质信息管理方面的应用成果,展示了多媒体技术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基于北斗卫星的野外地质调查系统在丛峦叠障、植被覆盖茂密的中南地区野外地质调查中应用的情况,包括野外作业管理、人员安全保障以及遥感异常查证等。试验结果显示,利用该系统基本可实现野外地质调查人员的实时地理位置显示、历史轨迹回放、态势分析以及路线规划等;试验区内系统的通讯基本通畅,可以实现终端与终端、终端与指挥机之间的双向短报文通讯;利用北斗系统的定位功能,可实时记录异常查证点信息,对室内解译的遥感成果进行及时调整和修改,提高了野外地质调查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陈树军  刘菁华  王祝文 《物探与化探》2007,31(2):110-114,119
不同岩性的岩石,其放射性元素U、Th和K的含量不同,即使是同一岩性的岩石,由于成因不同,形成年代不同,地质演化过程不同,其放射性元素含量也不同.笔者根据放射性元素在岩石中分布的这个特点,利用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动态聚类图,然后再与已有的地质图对比,分析各种岩性放射性元素U、Th和K的含量,为该地区进行下一步地质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地质工作是国民经济发展建设中带有基础性、先行性、前瞻性和探索性的工作,随着人们对地球科学认知水平的提高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地质工作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北京市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理念和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世界城市”的过程中,应更加依托地质工作的科技支撑,各项规划建设要符合自然科学规律,才能确保建成人居安全、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科技领先的世界级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7.
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综合性的基础地质工作,它几乎涉及地质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其90%以上的数据与空间位置有密切关系。因此,GIS在区调工作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区调工作的特点和需要,阐述了应用GIS时必须解决的问题,包括硬件的配备、软件的选择、人才的培养和标准化。重点论述了GIS在建立全国地质图图库、区调填图和全国区调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介绍三维地质建模的意义以及应用GO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的原理和方法,以本溪地区深部地质调查为例,对本溪地区的地层、构造、岩体进行分析并建立三维模型.每个地质三维模型都能更好地反映地质体在三维空间的分布形态,同时也可以根据研究目标不同,建立所需的目标地质体的三维形态.深部地质三维模型的建立除了依靠地表信息外,还要靠钻孔、地球物理等先进的技术手段的约束来不断修正、完善模型,共同建立一个符合地质规律、能真正反映客观地质现象的三维模型,为以后地质技术人员认识地质现象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9.
陕西秦岭生态功能保护区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喜丽 《陕西地质》2004,22(1):80-82
秦岭地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这些灾害在空间上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条件相关,在时间上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密不可分。因此,应从空间、时间上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安徽省“十五”期间国家投资的地质勘查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对进一步搞好我省“十一五”地质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