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CH951234测角后方交会最佳点位的探讨/法惟刚(本溪冶金专科学校)∥工程勘察/《工程勘察》编辑部。—1994,(6). —58~60,57 对测角后方交会的最佳点位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影响测角后交点位误差的因素;给出了对称测角后交最佳交会角的公式;利用无约束最优化共轭梯度法,计算出一般测角后交的最佳交会角和最小点位方差;得出寻求测角后交最佳点位的几点规律。图5参4 交会法  相似文献   

2.
法惟刚  邢文战 《测绘工程》2004,13(4):12-15,34
推导出方向后交点住精度的显函数公式;用解析法导出对称交会时最佳交会角和最佳点精度;用无约束最优化共轭梯度法,求出一般情况下方向后交最佳交会角和点位精度;求出同一三角形三个内角分别作顶角进行后交定位的最佳点位,得出三角形内只有一个最佳点位的结论,给出一种选择近似最佳点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空间测边交会的解法、精度估算和最佳图形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空间测边交会的三种解法。利用矩阵迹的性质,巧妙推出了实用的精度估算式,并由此得出空间测边交会的最佳图形为交会角皆是90°的四面体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凌锋  薛世新 《现代测绘》2011,34(2):38-41
本文简单叙述了如何使用三种前方交会法测定房屋倾斜和水平位移时的成果计算和精度分析,并对前方交会测点时的最佳交会图形进行了案例分析,得出了一些实践结论。  相似文献   

5.
多边交会系统利于提高激光跟踪仪坐标测量精度,但测量精度易受测站布局和系统参数标定精度的影响。引入球心拟合的无定向点系统参数标定法,避免传统系统参数标定精度受定向点分布的影响,根据无定向点系统参数标定模型推导出多边交会的最佳测站布局——直角正三棱锥,从而保证多边交会测量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在5 m范围内,球心拟合的无定向点系统参数标定中误差为0.006 4 mm,最佳测站布局下多边交会的点位中误差为0.005 mm。经标准尺长度测量验证和四面体标准器坐标测量验证,优化后多边交会的长度测量中误差为0.003 6 mm,坐标测量中误差为0.005 3 mm。在无定向点系统参数标定和直角三棱锥布局下,激光跟踪仪多边交会能够实现微米级三维坐标测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矩阵迹的性质,巧妙推出了实用的空间测边交会精度估算式,所推公式简单、易懂,很便于实际应用,并且从理论上证明了实用估算式与E.T.BoHko估算式的一致性。最后还简单分析了空间测边交会的最佳图形及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与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的新型激光测距定位系统, 从其基本原理出发, 构建了其数据处理过程中相关平差模型及随机模型。首先从理论研究两测站不同平面交会角对系统平面定位精度的影响, 然后组合试验中各测站的数据得出, 平面交会角小于10°与大于165°时平面定位精度低, 为系统不适用条件;交会角从10°~30°与150°~165°为困难条件;30°~150°为系统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8.
多基线摄影测量前方交会方法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出发,针对多基线摄影测量,介绍了光束法前方交会与线性法前方交会两种前方交会方法,并利用实验结果对多基线影像前方交会的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从基线长度与参与交会的影像数两个方面分析了多基线影像前方交会的精度,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探索太空活动的深入,空间交会对接技术(RVD)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介绍国外交会对接测量技术最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交会对接光学成像测量系统的原理和测量算法,并分析了光学成像测量系统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其测量有效性和测量精度直接关系到交会对接任务的成功与否,最后讨论了未来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全站仪自由设站法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全站仪自由设站的两种方法:三方向后方交会定点、四方向后方交会定点,并对这两种后方交会定点进行了精度分析,供野外作业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从介绍路径规划原理出发,引出路口聚合的必要性,给出了路口聚合模型分类原则和应用上的分类体系,总结了路口聚合的三种表现方法,特别指出优秀的导航电子地图应采用结点—弧段表达法,并给出了路口有交通规制和路口跨越数据集边界等的特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表达复合面状对象间的细节拓扑关系,对经典9-交集模型进行了改进,给出两种基于分解思想的9-交集模型,其中分解成简单区域的9-交集模型方法相对简单,但表现形式繁琐;分解成点集的9-交集模型的表现形式符合经典9-交集模型,但计算较为复杂。通过示例比较了两种扩展9-交集模型及经典9-交集模型的表达能力。结果表明,两种扩展交集模型均能准确地表达出复合面状对象各子部分之间的拓扑关系的细节,扩充了9-交集模型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多像空间前方交会的抗差总体最小二乘估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忠美  边少锋  瞿勇 《测绘学报》2017,46(5):593-604
为充分利用现有观测数据来确定地面点位置,根据立体像对的前方交会原理,通过建立目标点到多条同名射线距离的加权平方和作为目标函数,对其求一阶和二阶导数,得到多像空间前方交会的抗差总体最小二乘估计。相对于立体像对,多张像片的空间前方交会方法可利用更多的观测信息并引入了稳健估计理论,具有更高的交会精度及稳健性能。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稳健性,可一定程度上丰富摄影测量空间前方交会理论。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Intersections are the critical parts where different traffic flows converge and change directions, forming “bottlenecks” and “clog points” in urban traffic. Intersection travel time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for public route planning, traffic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Based on low-frequency spatial-tempor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trace data,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novel method for estimating intersection travel time. The proposed method first analyzes the different travel patterns of vehicles through an intersection, then determines the range of an intersection dynamically and reasonably, and obtains traffic flow speed and delay at the intersection under different travel patterns using a fuzzy fitting approach. Finally, the average intersection travel time is estimated from traffic flow speed and delay and intersection range in different travel patterns. Wuhan road network data and GPS trace data from taxicabs were tested in the experiment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ravel time estimation at city intersections.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解决地形图处理中拓扑多边形自相交问题的方法。首先在原多边形内部构建新多边形,通过判定新多边形的顶点是否为原多边形内点实现了多边形自相交的判断。最后利用三种方式对存在自相交的多边形进行纠正。基于VC++6.0实现相关功能,并以实例验证了这一方法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常用的传统施工放样方法有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极坐标法等,这些方法通常使用普通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也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精度要求,不足之处是测量人员的外业工作强度大、劳动效率低,精度也受到一定限制。随着建筑工程向高层超高层、大跨度、深基础、建筑形体越来越复杂等方向发展,工程施工无论在技术难度还是精度要求上,对施工放样提出...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道路交叉口难以用固定几何和光谱特征描述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像元结构指数的交叉口提取方法。采用自适应光谱异质性阈值来提取像元形状特征,较好地适应了不同交叉口之间的场景特征差异;构建了像元形状与交叉口结构的量化映射关系,赋予特征语义信息,从而保证了提取结果的合理性。基于城区复杂场景高分遥感影像的交叉口提取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定位交叉口中心点,并检测道路交叉结构;另外,该方法对于交叉口支路发生变化的情况也具有适用性,定性与定量分析表明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轨迹大数据进行城市道路交叉口识别及结构提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交叉口是城市交通路网生成、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车辆时空轨迹大数据,提出了一种城市交叉口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轨迹跟踪识别轨迹数据中包含的车辆转向点对;然后基于距离和角度的生长聚类方法进行转向点对的空间聚类,并采用基于局部点连通性的聚类方法识别交叉口;最后利用交叉口范围圆和转向点对提取城市各级别路网下的交叉口结构。以武汉市出租车轨迹大数据为例,对武汉市城区内189个交叉口进行了探测。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可以准确地从轨迹大数据中识别出城市交叉口及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